“網癮”中老年,迷上熬夜與“剁手”
編輯導語:隨著老年人口規模擴大,“適老化”問題被提上日程,然而目前來看,中老年人上網難的問題仍待繼續改善。不過中老年人似乎也“不甘落后”,甚至部分中老年人還表現出了對電子產品的偏愛。也許,互聯網需要加速讓中老年人快速地融入新世界了。
雙十一一波接著一波,總算徹底收攤。
剛剛結束沒多久,各種數據報告就層出不窮,其中,80后關注母嬰用品、90后則更關心寵物用品,畫像差異,折射消費觀念演變,值得一提的是,60后及以上人群對電子產品的興趣高漲。
后浪滾滾而來,推動前浪越過沙灘,在互聯網的灘涂礫石漸行漸遠,但誰也不想無端失語,從前老一輩的人并沒有察覺到這個世界有多大的變化,直到這兩年。經常有新聞動不動地向大眾暗示時代的殘忍與老去的無奈。
光微博熱搜就上過好幾次,比如老人因無法出示健康碼被公交拒載;某醫院取消現場掛號,改為微信預約,引得看病老人控訴;有人獨自冒雨交醫保卻被告知不收現金等等……是真是假并沒有太多后續,不過卻將中老年人的處境暴露無遺。
中老年人雙十一熬夜“剁手”電子產品,或許是意識到了什么。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 5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占比由2020年3月的16.9%提升至22.8%?,F實逼迫他們不得不改變自己。
一、都覺得中老年人“入網”難,都沒有真改變
關于改變老年人上網艱難現狀的呼吁,一直沒有停息過。
遺憾的是,時至今日,這種艱難的局面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改變。
每個時代都不乏被歲月拋卻的人,當原有認知與這個世界發生極大的沖突時,能夠迅速做出調整的人寥寥無幾。網絡上有個段子,“父母教孩子做功課,孩子教父母玩手機”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能在短短幾分鐘里從父慈子孝,變臉為雞飛狗跳。
到了出行必備健康碼的日子,平時抬腿就能上的公交車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簡直難如登天。社交平臺上頭疼于父母不會找健康碼的人能從這里排到法國,有網友甚至手繪了一則“健康碼查找流程”,一時好評轉發無數。
中老年人抗拒互聯網的原因無非就那么幾點,數據顯示,當前我國非網民規模為4.63億,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和設備不足是他們不上網的主要原因。2020年10月,阿里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在進行電商消費的過程中,老年人因為遇到問題放棄消費的占比高達50%。
如何入網是件麻煩事,中老年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互聯網不會迎合他們,于是,他們只能選擇迎合互聯網。
徐州老年大學早在2015年就開設了智能手機課,官網上的手機課程內容還算豐富,簡單一點的有打電話、聊QQ、發微信、天氣音樂視頻;更復雜的包括設置鬧鈴、幕設置、音量設置、下載軟件……一學期的收費標準是100元。
比起暴躁的子女,專業耐心的老師顯然更對中老年人的學習心態。有媒體報道,南京市鼓樓區老年大學“智能手機使用技巧”課程開辦到第五期,幾乎期期爆滿。根據民政、衛健等部門不完全統計,南京全市超過700所老年大學開設了智能手機培訓班,每年培訓學員數萬人。
這些課程的安排也很有意思,今年雙十一之前,山東老年大學專門開設了網購課程,一個班里30多名學員,年紀最小的也有60多歲,87歲的肖奶奶有個專門用來記課堂筆記的本子,上面記錄著老師講過每一章節的課程內容。
無獨有偶,南京鼓樓區老年大學特意為雙十一開設“電子支付課程”,班里最大的學生有81歲高齡?,F實對中老年人誤解頗多,抖音“假靳東”事件徹底將互聯網的厭老情緒渲染到極致,雖然這幾年有很多數據在驗證中老年人的上網頻率持續增加,極光大數據發布顯示,老年網民互聯網人均使用時長達3小時,6.4%的老年人每天上網時長在7個小時以上。
但值得一提的是,中老年人對手機與互聯網的了解僅限于娛樂層面,他們可以抱起手機殺時間,卻并不意味著他們有能力在網絡上解決一切衣食住行,換句話說,互聯網對中老年人的接納始終只浮于表面。
《我國中老年人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顯示,絕大部分中老年人會使用微信與人聊天,超過八成會在微信發表情或圖片、朋友圈點贊、接收或發紅包,近七成會拍攝和轉發小視頻。微信10億月活用戶中大約有8000萬老人,今日頭條有2000萬以上日活老人用戶,抖音上老人日活用戶預計超過500萬。
中老年人能夠在土味短視頻里尋找心靈慰藉,可一旦面對實質意義上的互聯網就只剩下懵圈。調查顯示,僅有四成中老年人會在網上繳納手機費,三成左右的中老年人會網上購物、手機導航。
四分之一左右的中老年人會用打車軟件或繳納水、電、煤氣等生活費用,而會網上掛號、訂酒店、火車票機票等服務的中老年人更是少到忽略不計。何況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三大運營商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5.92億戶,4G用戶數為12.79億戶,5G用戶約1億戶,也就是說,目前國內2G、3G用戶還有2億多戶。
中老年人觸網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短視頻輸出的價值觀強勢沖擊著他們的固有意識,另一方面他們的日常生活也在互聯網浪潮中分崩離析。有人諷刺六旬阿姨迷戀靳東,但沒人在意公交車站上掃不出的健康碼,這是中老年人入網后最大的悲哀。
真正掌握著互聯網工具的各方,一邊高喊著改善老年人上網現狀的口號,背后卻無動于衷。
二、來自互聯網的中年浪漫:打王者、追霸總、玩壁咚……
前段時間,一則“60歲花甲老太太,凌晨三點排位用趙云拿五殺”的新聞讓一眾還在研究防沉迷的游戲大廠驚掉了下巴。這事在輿論的冷嘲熱諷中持續發酵,以致于多數人的目光都忽略了騰訊發布的后續。
9月9日,騰訊的調查結果顯示,從技術手段和實際驗證結論來看,系統認為確系為“本人”。當然,是否存在家長代臉誰也無法主觀臆斷,不過評論區里的討論點的確從孩子逐漸換成了父母。
“我舅舅五十多了,還開麥玩亞瑟到半夜”、“我們村66歲的老人還玩安琪拉”、“我媽63歲每晚看小說看到半夜”……風水輪流轉,曾經半夜敲門催我們關燈的人最終逃不過真香定律,王者峽谷相遇時,大爺還是厲害。
這不是空穴來風,伽馬數據《2019中國游戲產業半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中國游戲市場用戶規模達到5.54億人,55歲以上高齡玩家人數可能超過2500萬。兩年過去,隨著老齡化的加劇,這種數據必然只增不跌。而社科院發布的數據也提到,超過8成的老年人會上網看小說和文章,有23.26%的老年人會玩手機游戲。
《 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50周歲及以上讀者占閱讀群體的23.2%,相較2019年的20.4%增長了2.8%。64%的受訪中老年人表示一周要玩3款及其以上游戲,而年輕人的比例則僅為47%。
“你能想象我爸出門遛彎回家,當著我的面‘壁咚’我媽嗎?”某網友十分無奈地表示。
“總裁夫人十胞胎,樓下保安是龍王”這些年輕人看一眼就渾身惡寒的土味小說硬生生地靠著中老年人發起家來,七貓與番茄是媽媽輩少女心的深夜歸宿,60后氪金撐起來的《開心消消樂》早就不值一提,中老年人對于年輕向游戲的偏好一點不比傳統棋牌差。
一句話形容爸媽在網絡中的精神娛樂,堪比“老房子著火”,從短視頻降低中老年人入網門檻開始,他們的上癮與沉迷遠比未成年還要棘手,因為不是數字原住民,天然缺少最起碼的判斷意識,所以對網絡輸出的東西奉為圭臬。
當然,這些都是老生常談,單純回歸消費領域,中老年人也開始出現變化。
雙十一中老年人顯示出對電子產品的偏愛,老年機不再是他們的專屬,當觸網逐漸深入,對電子產品的消費要求也日益升高。有調查發現,10%的中老年人已經開始用ipad平板來代替手機端玩游戲,因為手機屏幕過小,視覺效果太差。
據悉,國內的中老年人格外偏愛蘋果,比很多年輕人都要“洋氣”。
問卷星有一項調查顯示,有34.71%的中老年人用的是蘋果手機,其次28.82%用小米等國產手機,三星手機的占比也有20.59%。此前華為Mate20X 5G版一售而空,很多網友表示買來是送父母的。
圖源來自“問卷星”
把互聯網作為生活工具對于中老年人有很高的門檻,于是他們將精力投入到娛樂游戲中,并為此進行消費。美國退休人員協會數據顯示,50歲以上的老年游戲玩家2019年上半年,包括內容、硬件和配件在內游戲消費貢獻高達35億美元。任天堂手游《精靈寶可夢GO》20歲年齡段的用戶數量下降最為明顯,而30至50歲年齡段的用戶數占比卻從57.1%上升到了60.5%,60歲以上的用戶占比也有5%。
可以看出,中老年人對入網的“硬件”要求越來越高,蘇寧易購的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功能單一的老人機銷量下降了31%,老年人購買的智能手機數量同比增長12.5%。
他們在年輕時尚未來得及釋放的滿腔熱血,時至今日全數傾注在了互聯網上,中年浪漫突然在互聯網中觸發了播放機制,武可王者峽谷打排位,文可霸總上身玩壁咚。而這背后,除了“人到中年越匱乏的情感越需要寄托”的老生常談之外,更多的是互聯網對于中老年用戶集體的漠視,導致他們只能自娛自樂,圈地自萌,用自以為準確的方式融入互聯網。
三、中老年人也有互聯網“圈子”
為了研究00后,有人會偷偷潛入年輕人的圈子里現學現賣地玩“語C”,互聯網媚青是不爭的事實,資本就算再高冷,也得連夜翻字典查各種縮寫的真正含義,了解三坑的審美以及體驗追星的刺激。
很少有人研究中老年人,外界對他們的標簽無非就那么幾種:快手、廣場舞還有網絡詐騙……事實上,花甲之年,有錢有閑,中老年人真的沒有自己的圈子嗎?年輕人隱藏在網絡上遇見什么都高喊“YYDS”,老頭子們卻能隨口一篇“洛神賦”。
文青千千萬,爺爺奶奶占一半。中老年人在互聯網里吟詩作賦,玩攝影買單反,穿旗袍曬旅行,從喧囂的廣場上走出來,他們的社區圈子是互聯網中難得的歲月靜好?!?020老年人互聯網生活報告》顯示,在100萬老年人用戶中,有0.19%在線活躍時間超過10個小時。他們花費大量時間沖浪和創作。
以攝影為例,在某攝影平臺上,有70%中老年用戶,月活達1200萬,平均每一秒就誕生一個新用戶和新增3篇文章。無論哪個城市的公園里都活躍著一群夕陽攝影團,他們在網絡上還有一個不雅不俗的稱號“老法師”。
在手機攝影與美顏軟件大行其道的當下,這些人是中國相機市場的扛把子。此前蘇寧發布的數據顯示,老年人在蘇寧易購購買單反相機數量同比增長68.8%,人均花掉24204元,中年群體購買單反相機數量同比增長雖然略低,但也有56.3%,人均花費28279元。
抖音上,Z時代漢服JK加洛麗塔引得一片叫好,但殊不知,奶奶們身上的旗袍也自成一派風景,比如平均年齡65歲的時尚奶奶團,通過不同的穿衣搭配走秀在抖音大火,第一條作品就收獲了119.4w贊。
歲月從不敗美人,在這一方面資本說了不算。
另外,中老年群體滿肚子“詩興”,即便是再荒無人煙的山頭,他們也能即興來一首《望岳》?;ヂ摼W固然嘲諷他們看不懂什么是“YYDS”,什么是“AWSL”,但現實對年輕群體的追捧與縱容也造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后果。
根據中青報的調查,越來越多的90后已經基本不會說詩句(61.9%)和不會用復雜的修辭手法(57.6%)??v然主流再看不起老年人,也無法否認他們傳統的文化圈層的確堅不可摧,興趣圈對任何一個年齡階段都不可或缺。
圖源來自《都挺好》
數據顯示,有65.5%的中老年人喜歡參與到不同類型的興趣群中,跟年輕人在小眾圈子里尋找精神伙伴別無二致,互聯網對于他們而言,可能更好地打破物理空間的限制,弱化差序格局,某種程度上,孤獨的中老年人比年輕人更需要圈子里的情感趨同。
公開資料顯示,76.4%的中老年人通過老鄉群和同學群認識了新朋友,還有61.7%的中老年人通過興趣群、社區群認識了新朋友,72.8%的中老年人通過朋友群、老鄉群和同學群與失聯很久的人恢復了聯系。
中老年人的傳統社會交往模式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代際沖突被無限放大的另一面,是他們在努力地融入新的世界。只可惜,互聯網對此不屑一顧,資本總是一邊利用他們,一邊拋棄他們。
不過,與被限制的小學生一樣,無拘無束的中老年人依舊對此樂此不彼,前赴后繼。
作者:錦鯉財經;公眾號:jinlifin
本文由 @錦鯉財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來源公眾號:錦鯉財經(ID:jinlifin),深度有趣好運氣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錦鯉財經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現在一些老年人成為“網癮青年”,他們沖浪是真的猛。我外公刷快手抖音比我熟練多
現在挺多產品在設計頁面上就有區分,有一些有特定的老年版啥的,我感覺做的挺好的,利用老年人融入世界
老年人也需要一些娛樂聊以消遣啊,使晚年生活更加豐富些。總之,這個趨勢是好的。
我爸之前一直不讓我們玩手機,看手機都得少看,現在卻也沉迷手機了,天天吃完飯就捧著個手機在那刷刷刷。
老年人的生活娛樂和新鮮都相對匱乏,互聯網為老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消遣方式,技術的發展應使各年齡段的人都能夠受益。
這篇是我看到過最好的描述中老年人入網的文章,社會上有這種趨勢是好的,互聯網也應該成為中老年人的一片樂土。
預期說老人接受互聯網,我更愿意相信是互聯網接納老年人群體,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最近看了不少關于老年人群體的文,說明老年人群體確實應該注重起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