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思維下,“黎明計劃”被嫁接了哪些不實?

4 評論 5530 瀏覽 2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語:B站UP主“薄荷小夢”發布了一個名為《千萬別被騰訊黎明計劃騙了》的視頻,播放量超700萬。這個視頻列出了騰訊創作者扶持計劃“黎明計劃”當中的一些爭議。原視頻火了以后,眾多UP主紛紛發聲,但少有實錘,視頻方向逐漸由“爭權益”轉為“蹭熱度”。流量為王的背景為這個事件帶來了哪些不實之處?本文作者介紹了這一現象,一起來看看吧。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群體心理學創始人——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曾言:“大眾沒有辨別能力,因而無法判斷事情的真偽,所以經不起推敲的觀點,都能輕而易舉的得到普遍贊同?!?/p>

雖然這部著作問世已逾百年,但其所描述的大眾心理現象,在當下世界中仍在時刻上演——一個最新的例子,就是企鵝號“黎明計劃”所引發的一系列是與非。

就在不久之前,B站UP主“薄荷小夢”一條《千萬別被騰訊黎明計劃騙了》視頻爆紅,實現播放量超700萬,增粉超4萬。這條視頻列出了騰訊企鵝號所推出的創作者扶持計劃“黎明計劃”當中的一些爭議。此后,許多UP主紛紛跟進對黎明計劃進行控訴。

而說來有趣的是,這些被UP主們拿出來痛批的諸如“入駐金未兌現”、“MCN機構抽成”、“引入后反手舉報”、“買斷UP主內容”、“無法注銷帳號”等行為,除開“無法注銷帳號”有明確出現外,UP主們并未對其他內容給出實錘證據,他們在視頻中的內容來源是“聽說”,打著的是“為其他UP主討一個公道”這種極具正義感的旗號。

實事求是的來講,若企鵝號在黎明計劃中真的做出了上述行為,那么被UP主們痛批,這是一個必然結果。但現實卻是,有不少人打著正義的幌子,實際上想的卻是借熱點事件收割流量,這也導致了許多UP主們針對黎明計劃的討論偏離了正常討論應有的軌道,朝著編織謠言收割流量的方向發展而去,并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一、信息不對稱下帶來的不實說法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也正是基于此,許多人熱衷于用信息不對稱來編織各種謊言。在“黎明計劃”中蜂起的各種流言,可以說就是一些人又一次利用信息不對稱來編織謊言,欺騙用戶,收割流量。

從內容行業現實來看,擁有穩定優質內容產出能力的創作者,于行業而言是較為稀缺的。這也客觀造成了一個現象:內容分發平臺們也非常希望能吸納擁有穩定內容產出能力的創作者入駐自家平臺,以為用戶提供更多優質內容。

而為了爭奪稀缺的優質內容創作者,各大內容分發平臺推出如“黎明計劃”這種針對UP主的扶持、補貼計劃,于行業而言是基本操作。

諸如在2017-2018年的內容分發平臺競爭高潮期,各大內容分發平臺就相繼推出各種針對優質內容創作者的激勵計劃。

當時今日頭條加碼“千人萬元計劃”、悟空問答挖角知乎300大V并推出問有獎問答計劃、企鵝號推出“百億計劃“、一點資訊推出“點金計劃”、百家號推出“百家計劃“等,皆是如此。

而正因筆者有幸成為這些計劃的一員,經歷過所謂補貼、扶持的種種操作模式,加上這次對于“黎明計劃”也有過一些深入的了解,所以可以明確說,如今一些UP主針對“黎明計劃”的指責,絕非事實。

諸如一些UP主在批評“黎明計劃”時提到的“引入內容后反手舉報”這一引起眾多內容創作者極大反感的舉措,其實無論從騰訊內容開放平臺的官方辟謠聲明——“黎明計劃授權是非獨占性權益,不會對創作者發布的內容進行站外原創投訴”來看,還是從筆者自身經歷來說,平臺引入UP主內容后反過來再投訴UP主在其他平臺發布的視頻,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如今內容創作的一大基本現實就是從此前的獨家供應演變為了“一處水源供全球”。

給予你補貼、扶持的平臺,對于補貼創作者的內容要求,最多的或許只不過是要求你在平臺上進行首發,讓他們能有一個相對的獨占期(一般是幾個小時),但卻從未有任何一個平臺會在引入UP主入駐自家平臺后,反手去其他平臺舉報UP主的內容。這種行為本質上屬于一種竭澤而漁,只要平臺對于行業有著基本的認知,就絕對不會做這種事。

又如一些UP主在控訴視頻中談到的內容收益必須要通過MCN機構才能提現,而從筆者在此前享受過的多家扶持政策來看,平臺給予內容創作者的補貼都是直接補貼至創作者個人賬戶的,從未有過所謂的MCN機構經手平臺給予作者補貼的經歷。要提現平臺給予的補貼收益,創作者只需要在平臺規定的收益提現時間內提現即可(平臺會代為扣繳所得稅)。

騰訊也在此前針對“黎明計劃”的聲明中表示,創作者通過“黎明計劃”分賬獲得的收益,由平臺直接發放到創作者的帳號中,不會經手MCN。

再如所謂的邀請入駐黎明計劃后,會給予200-2000元的入駐費。事實上這種說法同樣不合常理。事實上平臺在邀請優質創造者入駐平臺時,根本就不會給所謂的入駐費,更不會把入駐費分為三六九等。即使是當年悟空問答挖角知乎300大V時,給予這些大V的也不是所謂入駐費,而是會給予這些大V一個保底補貼,大V們在完成事先約定好的任務量后(問題回答量、文章更新篇數等),就能夠得到平臺的保底補貼。

上述種種,對于沒有切身經歷的用戶而言,自然是難以知道的。這也就產生了所謂的信息不對稱。而一旦一些別有用心者利用這種信息不對稱進行胡編亂造時,作為非獲補貼用戶,自然也難辨真假。所以在此從某種意義來說,錯也并不在大眾,而是這些胡亂編造謠言,進行流量收割的人們,因為他們深知流量密碼所在。

二、警惕“流量思維”帶來的事件變形

在剝開這些流傳甚廣的謠言后,在此回望“黎明計劃”,只能說,如今這一計劃沒有贏家。這一尷尬現象背后,我們也不得不說,騰訊內容開放平臺作為此次計劃的發起者、平臺方,其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從現實來看,作為企鵝號吸引UP主入駐平臺的扶持計劃,黎明計劃”本應該是UP主和企鵝號雙贏的一個計劃——UP主獲得騰訊內容開放平臺富足的流量扶持,獲得更多收益;企鵝號也借此獲得優質UP主們創作的內容,進一步豐富騰訊內容開放平臺的內容供給,以進一步滿足用戶對優質內容的需求。

但反應在現實中,卻是在計劃過程中管理不嚴、部分產品設計不完善,所導致了各種問題,出現了UP主賬號竟無法注銷這樣低級的系統問題,這于騰訊內容開放平臺這樣經驗豐富的大平臺而言,實屬不應該,可以說其要承擔這項計劃流產的主要責任。

對此,從騰訊內容開放平臺發布的官方致歉來看,其表示“接受所有批評,并向創作者們致歉,并及時修復UP主不能注銷賬戶的技術問題等”,也算是在“犯錯后站直了挨打”。

在此,也希望騰訊內容開放平臺能以此為契機,以吃一塹、長一智,在后續推出這些計劃時,能夠謀定而后動,實現與創作者雙贏。

而“黎明計劃”這一本來初衷良好、但結果卻不如人意,乃至最終偏離正常軌道,發展成當下這般模樣,騰訊的確有錯,應該被批評,但這一切都不應該成為一些UP主編織謠言收割流量的理由。誠如UP主“薄荷小夢”在隨后視頻中對一些UP主的行為也表達出了“罵騰訊就是流量密碼”觀點,可見一些UP主“為其他UP主討一個公道”的背后,明顯是有著收割熱點流量等目的。

而從現實來說,這種流量密碼不僅存在于騰訊,同樣也存在于特斯拉、華為、蘋果等極有行業影響力和話題性的大公司身上,畢竟他們的一舉一動天然具備吸引用戶注意力的能量。而這些公司一旦出現熱點事件,其充沛的話題流量也總是會吸引”流量蝗蟲們“蜂擁而至,通過夸張標題、斷章取義、貼標簽有罪推論等等方式撩撥用戶的神經,刺激用戶情緒,引導用戶點擊關注,完成流量收割。

可以說,這部分人群對普通用戶的心理拿捏,已是非??膳?,他們知道普通用戶喜好與厭惡,知道如何引導和引爆用戶的情緒,熟練掌握了流量收割密碼。

三、面對各種不實說法,如何避坑?

那么,面對這些因流量思維作祟,進而精心編織出的一張張謊言大網,我們又當如何避坑?

在此,于普通用戶而言,或許我們應該做的,面對熱點事情,先別急著站隊發泄情緒,而是多一點耐心,讓讓子彈飛一會兒,以更多的信息來源破除信息繭房的包裹。

而于為用戶提供內容的平臺們而言,則應當進一步健全信息鑒別機制,對那些發布謠言、虛假信息、標題黨等行為,進行從嚴處理;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需要內容創作者們端正心態,有一顆為用戶提供優質內容的心,而不是時刻想著如何獲取流量。

或許唯有如此,類似謠言才會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

#專欄作家#

鄰章,微信號:ZLxgic;微信公眾號:TMT317,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科技互聯網評論,致力傳遞價值思考。關注電商、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手機等產業。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ixabay,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騰訊有難,八方點贊。雖然這么說不好,但是Z世代的青年就是這么容易被帶動。

    來自江蘇 回復
  2. “最為重要的還是需要內容創作者們端正心態,有一顆為用戶提供優質內容的心,而不是時刻想著如何獲取流量?!边@句話說的太好了,共勉!

    來自江西 回復
  3. 換聯網平臺下總有一些人又一次利用信息不對稱來編織謊言,欺騙用戶,收割流量,大家都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啊。

    來自湖北 回復
  4. 我感覺啊,作為UP主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但是發表自己的看法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去抹黑人家,本人感覺不太好。

    來自河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