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浪潮二十載:誕生之因(上)

0 評論 3809 瀏覽 19 收藏 17 分鐘

編輯導語:關于SaaS產品的討論有許多,在國內互聯網環境下,SaaS亦得到了相對長足的發展。但你真的了解SaaS的來源和發展路徑嗎?在SaaS產品的發展過程中,又發生過哪些故事呢?本篇文章里,作者對SaaS產品的發展歷程做了梳理,一起來看一下。

在疫情盛行和云計算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之下,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再一次被推上了國內的互聯網浪潮之中。

SaaS是一個很多人耳熟能詳的概念,但SaaS到底是怎么誕生的?其發展歷史是怎樣的?已經存在了買斷式的軟件,為什么還誕生了SaaS這樣的服務形式?

無論你是剛剛從事SasS行業的產品經理,亦或者正在尋求轉行SaaS的小伙伴,在了解SaaS產品到底長什么樣之前,都有必要先花10多分鐘的時間了解下SaaS產品的誕生之因。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SaaS的優缺點、競爭對手等,幫助你縱觀全局地理解SaaS的本質。

因此,在講述SaaS產品本質和具體架構之前,筆者會在上篇(即本篇)先和大家分享下SaaS產品的發展歷程和誕生之因。

本文將從3個方面來展開講述:

  1. SaaS誕生的過程;
  2. SaaS誕生剖析:順應時代的潮流;
  3. SaaS浪潮中出現的明珠(標桿企業)。

本文內容更偏向于講故事和剖析,不像以前文章那么干(貨),大家可以輕松享用,enjoy~

一、SaaS誕生的過程

SaaS產品正式進入中國是在2008年,而2015年才被稱為「SaaS產品元年」。

筆者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是在2017年剛畢業時,依稀記得當時身邊是有人想做體育培訓行業的SaaS產品。那么,回想一下,你第一次聽到SaaS這個概念是什么時候呢?

雖然2008年中國就有了SaaS,而美國第一次出現SaaS是在1999年,足足領先了中國接近10年。對于互聯網行業而言,10年可是一個不短的時間,足以讓中國全面覆蓋移動互聯網了。

SaaS本身就是軟件革新的產物,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整個軟件行業的發展史、看看SaaS是在什么樣的契機下誕生的。

軟件行業的發展最初可以追溯到1955年,世界第一家軟件開發和服務公司Computer Usage Corporation在美國成立。在CUC出現之前,并沒有單獨的軟件行業,客戶所使用的軟件產品不是由大型機等硬件開發商編寫就是由客戶自己編寫,而獨立軟件公司CUC的出現開啟了軟件業從外包服務到企業級SaaS的輝煌時代。

那么,在這數十載的軟件行業歷史中,截至目前,總共經歷了如下6個階段:軟件外包服務、企業軟件產品、企業級解決方案、大眾軟件產品、C端“SAAS”、企業級SAAS。

根據首次出現的大致時間線,筆者把這6個階段及其定義繪制成了一幅比較直觀的圖,如下所示:

SaaS浪潮二十載:誕生之因(上)

最開始的軟件服務公司指為客戶定制化開發的軟件,包含信息技術咨詢、軟件編程和軟件維護,受限于基礎設施和計算機的發展,開發成本極高。雖然現如今科技已經經歷了較大的變遷,但定制化外包開發仍然在軟件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定制化確實能夠很好地滿足單個企業的需求,但每次開發不僅客戶需要支付高額費用,軟件公司也需要不斷付出成本,這是一種很重的交易模式。

那么能不能開發出一種軟件能夠滿足更多公司的需求,從而提升軟件公司的營收和降低邊際成本呢?

這時候,一次可以出售給更多企業的企業級軟件產品應運而生。通過對業務的抽象和代碼的重復出售,企業不僅可以支付相對較低的費用,軟件企業也從此能夠獲得一種更高效的商業模式。

當然,僅僅幫助企業實現信息化和數字化是不夠的,于是便逐漸發展出了能夠將商業過程融入到軟件產品中、為客戶提供整套企業級解決方案的公司,而1972年成立的SAP無疑是企業級解決方案廠商中的佼佼者。

截至目前,我們可以發現:大約在1980年之前,整個軟件產品都是面向于企業的,還沒有面向C端個人的軟件出現。這是因為

  1. 個人計算機還沒有很好的普及,個人擁有電腦的門檻極高;
  2. 同時,相較于個人,企業具有較強的數字化需求和較高的付費能力。

但之后隨著個人計算機的普及,自然就誕生了面向單個消費者的軟件市場。這時,像微軟、蘋果這些公司就推出了一系列面向消費者的軟件產品。

但截止至此,我們發現整個軟件市場還是一種買斷制的交付方式

從賣方市場來看,買斷制的交付方案就像買房,雖然售賣門檻高,但一次性就可以收回成本并盈利,對于企業的現金流和投入而言都是較為穩定和確定的。但對于買方市場來看,就非常的不友好了,軟件開發成本高,所以沒得選、價格又高,買了之后要維護,同時也沒法盡快適應業務發展去做升級,升級還要額外再掏錢,真就變成了一錘子買賣。

那么,SaaS模式便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由于PC的普及,率先推廣起來的就是C端的SAAS產品(這里的SAAS指廣義上的SAAS產品,指所有用戶使用的都是同一套由廠商運營和維護的軟件產品)。Amazon、Facebook、Google和阿里巴巴等這些公司其實不再銷售買斷式的軟件,而是通過其他增值方式進行盈利。

最終,直到1999年,Oracle前高級副總裁馬克·貝尼奧夫為了解決傳統軟件行業又貴又用不起來的痛點,創立Salesforce、推出在線版CRM產品。貝尼奧夫喊出“終結軟件(end of software)”的口號,將軟件作為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銷售,在捆綁銷售軟件的時代殺出了一條生路,最終成長為市值千億的絕對領先者。

由此,我們現在所說的狹義上的企業級SaaS才正式誕生,距今也就不過22年的時間。

二、SaaS誕生剖析:順應時代的潮流

從第一部分來看,其實我們會發現整個SaaS產品的發展其實很好地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出現也是歷史的必然。為什么呢?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的迅速發展。

在最開始,計算機的使用門檻極高,也僅有部分大型公司才擁有大型機;逐漸的,隨著個人PC、互聯網和云計算的出現,算力、存儲、通信的成本被大大降低,整個基礎設施和科技的發展給SAAS的出現提供了最基礎的「物質環境」。

SaaS浪潮二十載:誕生之因(上)

(圖源獵云網)

二是賣方市場單方面議價能力過高肯定難以長久,買賣雙方肯定會在未來某一個點達成平衡。

SaaS浪潮二十載:誕生之因(上)

從買斷式到企業級SaaS的過程中,軟件開發公司的成本降低了、標準化提高了,企業付費客戶的成本降低了,但收獲的價值卻升高了。

這樣,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買賣雙方實現了共贏,達到了一個平衡點(當然,買斷式軟件雖然在成本上存在一定的劣勢,但也在其他方面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因此,SaaS這種商業模式的出現,很好的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也順應了平衡買賣雙方市場的趨勢。

三、SaaS浪潮中出現的明珠(標桿企業)

那么,在這22年SaaS發展的過程中,中美兩國都出現了哪些標桿型的企業呢?如下圖所示,這是2020年中美兩國各細分領域的標桿型SaaS企業(不包含釘釘、企業微信等這類綜合型產品)。

SaaS浪潮二十載:誕生之因(上)

(圖源艾瑞咨詢)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的頭部企業覆蓋了客戶運營、零售電商、金融、醫療等等各大細分賽道,而中國則集中在零售電商和業務垂直型的賽道中,尚未實現細分賽道的全覆蓋;同時,美國市值破千億的有4家,而中國唯一突破千億市值(截止2020年11月)的只有用友一家。

1. 中國細分賽道標桿企業

前面從市值角度看了中美兩國的企業規模對比,那么,我們接下來就看看國內各大細分賽道的SaaS領頭羊都有哪些。

一般的,我們會將SAAS產品劃分為行業垂直型業務垂直型2類,以下為截止2020年,這兩類SAAS產品的領頭羊企業:

SaaS浪潮二十載:誕生之因(上)

(業務垂直型,圖源艾瑞咨詢)

SaaS浪潮二十載:誕生之因(上)

(行業垂直型,圖源艾瑞咨詢)

其實雖然大家做的都是同一塊業務、分的是同一塊蛋糕,但不同產品的切入點和發展路徑都是差異很大的,像釘釘和企業微信就是2個完全不同的定位。

因此,這里每個企業的發展歷史都是一個值得寫數千上萬字的故事,但限于篇幅,筆者本次只和大家來仔細分享下Salesforce這款產品的發展路徑。

2. Salesforce的發展簡史

在講Salesforce之前,不得不提一下其創始人——貝尼奧夫。

貝尼奧夫是什么來頭呢?

他在創建Salesforce之前,是軟件巨頭Oracle公司的副總裁。出走Oracle之后,便創建了Salesforce,并接連喊出了「No software軟件已死」這樣的狠話。

你品,你細品。

那么,如今市值2000多億的Salesforce發展路徑是怎樣的呢?下圖給出了非常詳細的講解。

SaaS浪潮二十載:誕生之因(上)

(圖源艾瑞咨詢)

  • 1999年,Salesforce率先喊出軟件已死的口號;
  • 2001年,Salesforce推出了自己第一款在線CRM產品;
  • 2004年,僅僅4年就在美國上市;
  • 2008年,推出PAAS平臺“FORCE.COM”,并大力發展aPaaS平臺;
  • 2009年-2018年,行業內并購、建設生態,并積極布局海外市場。

而對比之下,中國的SaaS市場則要落后接近10年左右

  • 2008年之前,商業電腦實現國產并逐漸普及;
  • 2008年,SaaS進入中國;
  • 2008年-2015年,SaaS緩慢增長、少有巨頭;
  • 2015年,SAAS元年,公有云廠商巨頭出現;
  • 2020年,疫情加速saas市場教育和接受度。

從Salesforce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整個美國市場的軟件教育環境比國內要好很多,而且Salesforce選擇先以CRM作為切入點,也是因為企業更愿意為看得見的實際收入買單,而管理好客戶自然就更容易為企業帶來效益,這也給了我們一定的啟發。

同時,美國的反壟斷制度其實是非常完善,一旦發現了某些大型企業在行業形成了壟斷、不利于行業創新和發展,就會立即干預阻止。

這樣一來,企業雖然短期內受到了反壟斷的限制,但長期而言,企業能夠放心地專注于做好當前的業務,因為競爭對手也會受限于反壟斷法,難以通過資本壓制、收購合并來形成惡性壟斷。這樣的機制,很好地保證了美國SaaS企業的創新力、專注和深度。

吳軍老師在《浪潮之癲》中講AT&T發展時,關于壟斷說過這樣一段話:

當一家公司開始壟斷一個行業時,它會更多地傾向于利用自己的壟斷資源,而不是靠技術進步獲得更多的利潤,畢竟前者比后者容易得多。

而反觀國內,整體呈現一種大而全的地主型趨勢,巨頭入場SAAS,但更多是出于投資和布局,而不是專注專注于產品本身。

OK,以上我們從誕生的過程、誕生的原因剖析、浪潮中的明珠這3個方面簡單回顧了SAAS走過的20年。從SaaS的發展歷程,我們也看出了其背后所承載的基礎設施、科技和社會的變遷。

下一篇,我們將從SaaS產品的具體定義、與PaaS/IaaS/iPaaS/aPaaS的區別、SaaS產品的分類和架構等這幾個方面,將一款具體的SaaS產品講透,幫助你快速在腦海中描述出一款SaaS產品的清晰圖景。

最后,「軟件已死」這句話其實一直以來都頗具爭議,因為到了現在2020年,還是有很多軟件外包公司存在并且活得很好,但SaaS更像是一種商業模式的創新,它改變了買賣雙方的交易模式,從而倒推了整個行業上下游的再創新。

資料參考:

  • SaaS的前世今生:欲見未來,必見其史:https://zhuanlan.zhihu.com/p/149124666
  • 中國SaaS發展史: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https://www.cyzone.cn/article/596414.htmlSaaS
  • 前世今生:老樹開新花:https://36kr.com/p/1724099903489
  • 艾瑞咨詢2020年SaaS調研報告:https://www.iresearch.com.cn/Detail/report?id=3684&isfree=0

 

作者:冰冰醬;公眾號:setmefree

本文由 @冰冰醬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