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幫入局1年:同城貨運還會變天嗎?

4 評論 4410 瀏覽 17 收藏 14 分鐘

貨拉拉入局跨城業務是一條難而正確的路,滿幫開啟同城業務卻是一種大勢所趨。許多人都在好奇,在同城競爭白熱化的當下,滿幫加入同城業務中“分蛋糕”,是否能夠在幾年內做大做強呢?本篇文章從差異化、運力積累、燒錢獲客、城市運營四大方面與大家深入探討滿幫入局同城貨運的難點。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閱讀~

貨拉拉跨城走的是一條難而正確的路,需要解決諸多行業遺留難題如定價、獲客、履約、黃牛。對于貨拉拉做跨城我中短期不看好,長期是看好的,一旦用戶習慣改變說不定會有一些超預期的事情發生。

而滿幫做同城則是大勢所趨。

一是貨拉拉跨城業務一旦突破大量直客,勢必會對滿幫的跨城業務造成影響。

二是跨城司機是滿幫的底盤,長遠來看這個底盤不穩,根據交通運輸部2020年5月發布數據,全國營運貨車數量由1368萬輛降至1088萬輛,從業人員數量也由2100萬減少到了1800萬人。

三是上市之后,滿幫需要同城來給資本講故事,現金牛業務滿運寶受政策性風險較大。

目前同城貨運競爭白熱化,昔日老大快狗打車已明顯掉隊,滴滴貨運節奏停滯,貨拉拉大幅裁員,那么滿幫切入同城,近幾年能否做大做強?

如果貨拉拉做跨城難度是100分,那么滿幫做同城難度則是60分,前者像精衛填海后者似愚公移山。我認為滿幫做同城難點有四,機會有三。

一、差異化最難

學貨拉拉者生,似貨拉拉者死。巨大先發優勢下,如果不做差異化策略,運滿滿同城中后期注定增長唯艱。

1. 市場分析

同城貨運是一個萬億市場,不僅需求旺盛,存在供需直接匹配的結構性紅利,還有大量資本涌入。

同城目前CR10不足10%,年增速20%左右。貨拉拉一家獨大,快狗真的快狗了,新玩家滴滴貨運和運滿滿同城有一定機會。

如果滴滴貨運和滿幫同城明年開始大量燒錢,那么可能會出現老大和老三、老四打架,結果老二快狗被亂拳打死。

2. 品牌認知

同城貨運是貨拉拉核心業務,苦心經營多年,搬家/拉貨就找貨拉拉在用戶心目中已經形成定式,其司機和客戶基數都較大,具有長期穩定性。

而滿幫雖然是干線運輸一哥,但是在同城貨運還算是一個小學生,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來構建大眾對運滿滿同城的品牌認知。

運滿滿同城快車,有三個認知:運滿滿,同城,快車。運滿滿=跨城,同城=用戶不一定能理解,快車=滴滴快車的快車,疊加下來用戶的認知成本巨大,并不利于推廣、宣傳、增長。

做好品牌推廣有一個方法論,就是推廣時把用戶想象成智商非常低、非常沒有耐心、又非常不喜歡思考的人,把他們伺候好了,品牌推廣一定能成功。

3. 差異化難尋

定位理論最經典的一句話叫做:營銷真正的戰場在用戶的大腦里。一個人在一個品類當中一般只能記住七個品牌,而真正熟知的只有兩個品牌。如果在這個品類當中擠不進前二,可能基本上就會被淘汰了。

目前來看同城貨運平臺的業務定位、定價模式同質化嚴重,快狗雖然做了一些2b端的生意,但量級較小。跟著貨拉拉的車貼模式,結果越走差距越大。

打敗淘寶的不會是第二個淘寶,而是第一個拼多多。對于用戶來說,一個和貨拉拉一樣的新平臺是沒有價值的。

差異化維度有四:產品,價格,服務,業務模式。同城貨運價格體系已標準化,服務均是A點到B點的移動。產品和業務模式息息相關,類Uber的模式可能就是最優解,同城貨運差異化可打的牌很少。

滿幫可以借助之前的用戶資源讓同城快速起單量,但等自身導入流量用完后,勢必會陷入一個瓶頸。差異化是過不去的,沒有差異化業務就沒有自增長的生命力。

二、運力難積累

同城司機更像滴滴司機,而非跨城司機,他們每天都可以回家陪伴家人。滿幫到了同城一樣要做運力從0-1的積累,同城沒有全國范圍的網絡效應。

同城貨運的核心資產在于運力,做好運力是基本功,基本功不牢會影響到用戶側的需求增長。

截至2021年5月,貨拉拉業務范圍已覆蓋363座中國內地城市,平均月活司機62萬,月活用戶達800萬。

全國同城貨運司機1500萬人,從數據來看貨拉拉累計注冊司機數至少有300萬,快狗打車對外稱有450萬名注冊司機,兩家平臺的運力就占到了全國同城貨運司機的一半。

加上不少貨運司機有長期自有客戶,所以同城的新司機數量不多。如果想從這對手那里爭奪運力,對于司機來說有巨大的替換成本,招募運力難度較大。

我們從用戶價值上來看,用戶價值=新體驗-舊體驗-替換成本。

  • 新體驗:在運滿滿上找貨
  • 舊體驗:在貨拉拉上找貨
  • 替換成本:扯掉貨拉拉車貼,重新貼上運滿滿車貼。過程中時間成本、精力成本很大

在運滿滿上找貨的體驗大概率不會高于在貨拉拉,而替換成本巨大,最終結果就是用戶價值為負。

針對這一難點,有一個可以嘗試的破局方式是,運滿滿可以嘗試做類似于高德打車類的聚合平臺。即貨拉拉司機加入運滿滿不用更換車貼,而是成為運滿滿平臺里的“貨拉拉”司機。

這樣一來,對于司機而言,新體驗里多了可接運滿滿訂單,舊體驗不變,替換成本很低,最終給司機提供了正向價值。

所以運滿滿快車變成聚合平臺后,運力大規模起來的勝算更大。且對于用戶來說,下單選項里有貨拉拉、快狗打車、運滿滿等平臺,用戶選擇更多。

這一招是守正出奇,守正是做大運滿滿司機,出奇是借用競品的已有運力。守正是基本功,基本功練好了,出奇也就不需要了。

同時同城貨運平臺的真正競品是趴活兒的黑車和熟車,如果把黑車和熟車轉化過來,那么量級也很客觀。

三、燒錢獲客難

能燒多少錢?獲客成本是多少?燒錢能不能培養習慣?燒錢能不能干掉競對?值得思考。

1. 用戶是誰

同城用戶的拉貨訴求更多集中在產品到消費者環節:從門店或倉庫運送到消費者家里,次要集中在工廠到門店、門店之間的配送。

一個完整的供應鏈是這樣的:

滿幫入局1年:同城貨運還會變天嗎?

典型的用戶類型有:

  • 各類批發市場老板,如服裝批發市場、小商品批發市場
  • 各類建材/家居/生鮮商圈賣場老板,如居然之家、生鮮市場
  • 各類小工廠老板,送貨到工廠周邊的渠道門店
  • 還有搬家群體,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年輕白領群體

2. 用戶的核心訴求

用戶的訴求很樸素:安全、便宜、便捷地運送貨物從A點到B點。通過互聯網技術改造物流行業,決定成功與否要看用戶體驗和行業效率是否有提升。

用戶最早的舊體驗是趴活兒的黑車司機。黑車司機給用戶的舊體驗痛點是討價還價,以及找車沒那么方便快捷。

所以同城貨運平臺只要做到找車快、價格低、安全有保障,體驗上就能完勝黑車司機。

但是很不幸,在找車快價格低這塊,同行已經做到接近極致。同行已經做了的服務,就不是服務,是義務。

從用戶角度當前還有哪些痛點?這才是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用戶的需求才是做差異化的源頭。海底撈就很聰明,吃火鍋本身很難有差異化,但是超預期的服務就是差異化。

3. 燒錢獲客難

運滿滿做同城要面對貨拉拉的競爭,C端客戶不同于B端,他們是會產生消費習慣的,而且運輸對于C端用戶不是很高頻的行為,他們更看重品牌效應。

如果用戶已經習慣了使用貨拉拉、快狗打車,會導致燒錢很難,燒錢只能燒來一些價格敏感用戶,補貼一停大部分用戶就溜了。

所以重點就落到了一個點:如何有效燒錢獲客?沒有捷徑,還是要大量的BD資源輔助補貼策略去打專業市場。

這是一個盤專業市場的過程。有多少專業市場,對手存量是多少,可挖掘的增量有多少。需要錢、人、資源,以及拿出運滿滿早年的地推能力。

四、城市難運營

城市運營遇到的最大問題肯定是人,先不談高質量,光是招到合格的城市負責人就不容易,沒有人就沒法開城。當一個城市問題很多時,策略打法遠沒有派一個優秀的城市負責人過去有用。

其次是組織能力,能否管理好龐大的線下人員,非??简瀳绦辛徒M織能力。怎么定標準,什么是好什么是壞?如何激勵?人的問題都要解決。

除了以上管理問題,還有城市從開通到運營到成熟的生命周期運營。

城市怎么做分類?有哪些周期?不同周期的標準怎么劃分?什么周期該干什么?怎么把握開城節奏?滿幫在這塊是要交不少學費的。

畢竟滿幫的跨城業務架構上沒有用大區模式,更沒有單城市運營。城市端的運營,滴滴貨運經驗最多,屬拿手好戲。如果滴滴這次能順利過關,滴滴貨運的機會不會比運滿滿同城小。

所以總結下來滿幫做同城有4個難點,按照優先級排序依次是:差異化最難、運力難積累、燒錢獲客難、城市難運營。

問題來了,這么難為啥還要做?君不見,沒有優質新項目,是整個互聯網的痛點,只能在老項目里卷,大家都很痛苦。

而同城貨運,是滿幫最有機會的新項目,沒有之一?,F在的趨勢是共同富裕,數字化,碳中和,新能源,自動駕駛。這些都與傳統互聯網無關,你是否在寒冬里也感受到了一絲冷意?

#專欄作家#

小河運營筆記,微信公眾號:小河運營筆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物流平臺運營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專欄作家
小河運營筆記,微信公眾號:小河運營筆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物流平臺運營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關于聚合平臺這個觀點不敢茍同,望討論。
    從業務層面拆解,平臺從各供應商處聚合了供給(運力),平臺為供應商提供了沒有覆蓋到的需求流量(通過地圖查路線的乘客)。
    從商業層面看,對于高德/百度,他們多了流量(因為提供了更多打車選擇)多了營收(流量提升+抽傭),開發成本又不高;對于各供應商,流量入口增加,大量流量涌入,即使客單利潤可能有下降(平臺抽傭)也還是比以前賺的;對于用戶,選擇多了,也更容易比價,需求滿足效率提升。
    從用戶角度看,高德/百度本就是查路線的工具,TAB中多一個打車選項沒有額外的學習成本,上手容易。

    但運滿滿如果要做聚合平臺,上面3點都不滿足:沒有足夠的流量給供應商、供應商不能從聚合平臺獲得額外的流量(反而會損失自己的運力)、用戶也需要放棄習慣的APP換一個新的聚合平臺APP去使用。因此并沒有看到貨拉拉/快狗接入這個聚合平臺的支撐理由。運滿滿去做聚合平臺感覺就像 曹操出行宣布說自己要做一個打車屆的聚合平臺,希望滴滴、T3都能來加入。

    來自廣東 回復
    1. 嗯,貨拉拉司機加入運滿滿平臺,不需要貨拉拉的同意,司機是有個體意志的。當然,你說的也非常有道理,這種聚合模式具體落地需要做一定程度的改造。

      來自廣東 回復
  2. 每個行業都在卷,都在尋找自己的突破點,對于同城貨運這個行業我們就保持中立態度就好。

    來自河南 回復
  3. “沒有優質新項目,是整個互聯網的痛點,只能在老項目里卷,大家都很痛苦。”很認同作者這句話,互聯網項目越來越卷,入局成本和風險也越來越大。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