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 Reaction?我們為什么越來越喜歡看別人看視頻了?

4 評論 3091 瀏覽 0 收藏 20 分鐘

編輯導語:你有看過reaction視頻嗎?在視頻中,看視頻的人做出的反應可能會讓你產生共鳴,或者他們呈現出的某些夸張表情會讓你會心一笑,放松心情。除了這些,還有沒有其他原因讓我們對reaction視頻“上頭”?本文就對此做了解答,不妨來看一下。

從日本綜藝的小窗口 wipe 演出,到各路吃播、熱劇、綜藝、舞臺,甚至當你點進一個直播間,主播都有可能正在看別的主播直播,再附加自己的點評……

這種雙視窗畫面的視頻對當下的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在此文中,我們將其稱為反應類視頻(Reaction video)。

本文將反應類視頻的生產與觀眾的互動當作一類互聯網文化實驗,試圖分析上傳者的訴求,以及在“Watching People Watching People Watching”鏈條背后的受眾心態。

一、一個關于蛋炒飯的 Reaction 視頻,怎么就引發了全網議論?

似乎很難想到,一碗蛋炒飯也能夠成為學術研究的對象。在剛剛過去的11月,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推送了國內跨文化傳播學者的一篇研究論文,在其中,對炒飯教程的 reaction 視頻被比喻成為“參與式狂歡”的樣本,助推了一起典型跨文化事件在輿論場上的發酵與熱議。

一頓香噴噴的蛋炒飯,怎么就作為民族隱喻的符號,激發了東西文化差異的爭論?先讓我們將時鐘撥回兩年前,縷情事情的來由。

故事最初發生在2019年4月,當時 BBC Food 頻道在 Facebook 上發布了一條4分鐘的炒飯視頻。視頻中,印度美食博主 Hersha Patel 展示著從煮飯到濾水,再到炒飯出鍋的全過程,起初并沒有受到太多討論。

而在一年多之后,一名馬來西亞華裔喜劇演員 Nigel Ng 在自己的 Youtube 上發布了一則 Reaction 視頻,直指原視頻里的做法“不正宗”,完全是“老外蛋炒飯”。在視頻里,他坐在桌子前,與電腦中的視頻畫面同步做出各種或驚訝或“槽多無口”的表情。

例如,在最初加水的環節,觀眾就能感受到博主小哥的“暴躁”:他一邊緊盯著自己的手指,一邊說“為什么用英國茶杯量水?要用手指量?。 ?/p>

萬物皆可 Reaction?我們為什么越來越喜歡看別人看視頻了?

萬物皆可 Reaction?我們為什么越來越喜歡看別人看視頻了?

當看到美食博主用濾網瀝米飯的時候,Ng 的表情就更加生動了,似乎在視頻這一端的我們也能夠感受到他“幾近崩潰”的內心:

當他這個 reaction 視頻發出后,不僅 BBC 原視頻的評論區被網友們的“吐槽”聲音占領,還有更多的亞裔博主跟上節奏,紛紛開始錄制自己的二創視頻,就這樣, reaction 視頻成為了這次文化差異與觀念碰撞時的重要載體。后來,BBC 還特別邀請 Nigel Ng 與原視頻的主人公 Hersha Patel 進行了一場連線訪問,讓“視頻的作者”與“看視頻的人”在同一個交流場景中落定,深入地討論了各地的飲食觀念。

至此,原本是一切照舊觀看視頻的行為,卻因 reaction 這類方式助推了互動的熱度與更多可能性,使得原本較為靜默而常規的畫面凝視,成為了一場互聯網場域下的熱鬧文化實踐活動。

通過蛋炒飯這個示例,如果我們要為 reaction 視頻下個定義,那么它多指的就是人們將自己觀看特定內容(例如節目、影視綜、動漫、演出等)的即時反應錄制下來,在畫面中以雙重視窗的方式呈現給觀眾。換言之,如果你是一名博主,那么,普通觀眾既能在 reaction 視頻中看到你自己,也能看到你在看什么。

二、到底有什么魅力,讓我們對 Reaction 視頻如此上頭?

從被譽為日本綜藝經典招牌的“小窗口嘉賓即時反應”,到 youtube 上博主(如 Tal Fishman)因此吸粉1500萬……reaction 視頻為什么能火起來?

總結來看,它們都基本具備以下三點特質,那就是夠親切、夠精準、夠反差。

首先,親切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共鳴。在 B 站搜索“Reaction”關鍵字,首屏展示的多是與明星、綜藝、嗑 CP 的相關內容。仔細查看后能夠發現,這類視頻標題多有一個共通特征,就是以“純路人看 xxx”開頭,這種設定不僅引發了追星一族對“入坑同一家愛豆”的共鳴,還吸引了不少粉絲在彈幕與評論區中進行著更為深入的安利,期待“路人粉”們發現自己愛豆的閃光點,直至成為同道中人。

萬物皆可 Reaction?我們為什么越來越喜歡看別人看視頻了?

B 站某個 reaction 視頻評論區下的粉絲安利

上述就是 Reaction 視頻給予我們共鳴感的原因之一。作為一種媒介類型,它能夠提供給特定群體一種過濾機制。正因為熱衷消費與傳播的人多是具有相近興趣點的受眾群體,由此我們總能快速篩選同好,獲得共鳴。類似于我們總會在彈幕中發現“哇,這個人跟我想的一樣”,我們也格外容易從一個又一個反應類安利視頻中找到那種“一起吃瓜、一起追劇”的親切感。

另一方面,有不少人本身就是抱著”找共鳴“這個初衷前來的,對博主們會對視頻作何反應本就抱有一定預期:哪怕已經對原視頻文本足夠了解,可是想確認還會不會有人和我們有著類似的感受。

這是一種群體認同的外化,也是人們對于“同類審美”的社交期待:我們期待著一種心領神會的默契,而這種默契建立在陌生人之間,就格外顯得珍貴而特別。

正是因為我們拉高了期待的閾值,如果在 reaction 視頻中獲得了這種默契,類似“你也磕到了暗糖”的驚喜感萌生而出,那份由此而生的“驕傲感”與“共鳴感”會尤其高漲。這不僅僅出現在娛樂內容中,美食、游戲、動漫……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的內容偏好決定著我們對此的期待方向。

其次,視頻博主們的口才與表現水平影響著視頻畫風的精準感。雖然對比其他類型的視頻,reaction 視頻的制作成本并不算高:一個靜止機位錄制,兩段素材拼成雙屏或畫中畫即可,但這并不意味著 reaction 視頻的門檻不高。

可以說,市面上各個出圈的博主可謂都是“反應富人”,能夠配合視頻進度,做出到位表情與適時抖出包袱,這種有效烘托起氣氛的表達絕非易事。

上文提到的“早期 reaction 視頻”——小窗口 wipe 演出,不少節目效果就來源自嘉賓的夸張表情,久而久之,甚至成為外界對日本綜藝界的固有印象之一。或許,我們想到日綜,首先想到的就是節目中“此起彼伏”的語氣詞:えええええええ(唉唉唉唉唉唉唉)————!,這段語氣詞或許會長達足足10s。[1]

在國內,憑借著生動夸張又有些獵奇的 reaction 也已經形成一定規模。抖音上,有一類視頻叫做“憋笑挑戰”,雖然早在幾年前,國內視頻網站與 Youtube 上已經開始流傳此類內容,但短視頻的快節奏特征讓其中笑點變得更為密集。受眾看著視頻中的博主努力憋笑的樣子,其實更加助長了搞笑的程度。但如果博主本身表現力不強,難以調動視頻外用戶的情緒,莫名的尷尬感就會慢慢溢滿整個屏幕。

相應的,當用戶的注意力聚焦在每個表情、每一句話上面,這就更考驗博主本人的人格魅力與見識談吐。

Youtube 上一個頻道叫做 “ReacttotheK”,這是由幾位就讀于紐約伊士曼音樂學院的古典音樂學者創辦的 reaction 賬號,以周更頻率通過樂理知識分析 K-pop 流行音樂,在他們的視頻中,古典與流行音樂通過娓娓道來的專業分析,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在 kpop 粉絲群體中,他們則是以“古典音樂家 reaction”的定位打出了一定知名度,粉絲們也希望借此更深入認證藝人的專業性。

再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反差感往往是成功打出破圈的關鍵特征。內容破圈最基礎但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先基于用戶畫像,提供一些人們本就熟悉的內容,建立初步粘性,接著再探索新的內容主題,讓這些新內容逐漸被粉絲群體接受。由此,便產生了或大或小的破圈效應,而在這個過程中,關鍵就在于如何合理塑造內容的“反差感”。

在 reaction 視頻較為成功的案例里,我們總結了兩種通過營造反差感,從而有效出圈傳播的路徑。

第一,讓有反差的人去 react 熟悉的內容。始于2010年的 Youtube 賬號 Fine Brothers 一開始在 FBE 頻道上更新了一期《孩子們的選擇》,用孩子們的童言童語對不同的問題做出反應與解答,意外在 Youtube 上走紅。如今 RBE 頻道已經更名為 React,在這個頻道上,你不僅能看到 “Kids react“,還有”Teens React“、”Elders React“等等,主打群體之間的差異與交流。

B 站 UP 主“張逗張花”出品了多期“老美你怎么看”系列視頻,讓外國人試吃中國的特色美食,例如長沙臭豆腐、盤龍茄子、糖醋排骨等,并記錄下大家的即時真實反應,通過文化差異呈現出讓觀眾產生興趣的“戲劇性沖突”。

于是,拍視頻的博主、出鏡的嘉賓以及屏幕前的觀眾,大家在這5-10分鐘的 reaction 視頻中感受著彼此的差異性,進行著觀念碰撞,本質上體現的還是一種跨文化傳播的邏輯。

Youtube React 頻道上新的小朋友看彩虹貓的視頻

第二,讓熟悉的人去 react 有反差的內容。如果你是某個 up 主的粉絲,那么你一定概率會在潛移默化之下跟隨博主的視頻上新節奏,去接觸他發布的新內容,這也是明星安利以及品牌植入希望看到的效果。

網絡上有一類較為成系統的 reaction 視頻類型叫做“不要心動挑戰”,如今就已經成為了一種新型、接地氣的明星產業運營渠道。[2] 而效率如何,則取決于博主本身的人設與粉絲黏性,即上文提到的“談吐舉止、人格魅力”,影響著內容本身的質量與精準程度。

三、熱衷于別人的反應,是不是一種“二手信息上癮癥”?

其實,除了反應類視頻,這種“套娃式 reaction”并不少見。在直播行業就有“你看我看別人直播”的說法,英雄聯盟 FPX 小明的直播間被戲稱為“FPX 二臺”,在這里你能看到 uzi、撕少、小明下棋,還能看到小天在另個直播間直播恐怖游戲。這顯然比只看一個人的直播要有趣許多,信息濃度也相應提升不少。

相應的,當我們讀完一本書或者看完一部電影,多數人還要在知乎豆瓣上找找影評,看看有無自己沒有發現的彩蛋線索,亦或是與自己感觸類似的書寫。如果我們這樣將品類擴展,它們同樣能夠被納入“反應類內容”的范疇:基于已有的信息給出的關注、表情、分析與評價,被人們津津有味地消費著,不論他們有沒有足夠了解原內容本身。

萬物皆可 Reaction?我們為什么越來越喜歡看別人看視頻了?

FPX 小明的直播間:開直播看別人直播

總在關注別人的反應,這種“圍觀”是注意力經濟的另一種呈現,也是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流量密碼。然而,當品牌主們逐漸注意到潛在的商機時(例如海爾兄弟出品的《Made in China》宣傳片就因海外 rapper 的反應類視頻達到了近一千萬的爆款播放量),我們也需要思考一個問題:熱衷別人的反應,是否會導致我們自己的“情緒移植”?

心理學上提出的思路是,人類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與模仿有關,會引發共情的產生。這或許能夠一定解釋我們為何會被他人的反應感同身受:夸張表情的戲劇化、品味美食的幸福感、辛辣點評的減壓性……我們被這些來自外部的情緒吸引著,可以說,亮點十足的 reaction 視頻從來不缺觀眾。

然而在這眼花繚亂的內容選擇面前,我們的情緒是否也越來越難以被調動?看這條視頻不滿意,那么換下條就是了,若是我們將自己的期待傾注更多未知的內容與他人的反應上,是不是容易忽視作為“自覺”的個性?

阿里云曾就“自我反應”發起過一次技術討論,在其中提到“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視頻云技術普及,反應視頻這種互動形式勢必會被廣泛應用。到時,觀眾能夠一邊觀看視頻,一邊實時記錄下自己的反應,這或許會成為新的賽道。”[3]

所以,當我們被 reaction 視頻調動情緒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重視自己的 reaction。

當代 UP 主們以“反應富人”的形象出現,通過一個又一個充滿驚喜與反差感的舉止調動著我們的情緒。而我們作為視頻的消費者,跟隨 Reaction 視頻的節奏,收獲著快樂與更多的信息含量。我們總在期待“你也磕到了”或者“巧了!我也這樣想”的這一刻,這種豁然開朗的默契讓我們更加上頭,迅速拉近彼此距離,讓虛擬陪伴變得更為溫暖。

但我們同時也需要留心:如果覺得好玩,意味著內容真真正正戳到了我的笑點,而不是視頻里大家都笑了,我才要跟著笑,也不是我們面無表情地看著視頻中的演繹,在彈幕中打出哈哈哈哈,實則內心毫無波瀾;

同理,在更多時候,我們希望尋覓與我們既有觀念相似的聲音,而非單純地卸下了思考的負擔,沉溺在二手信息的海洋。

當下是一個由反應、二次反應、多次反應組成的復雜世界,也是由我們每個人的獨特性構建而成的鮮活社會,我們需要對發生的新鮮事抱有敏感與好奇心,感受他人的表達,也正視自我的情緒,用一顆柔軟而敏感的心去觸摸生活,這才能夠在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中,做回真正屬于自己的“反應富人”。

參考文獻:

[1] 為什么日本綜藝節目的最大特色是“小窗口嘉賓即時反應”?_荔枝網新聞

http://news.jstv.com/a/20190328/1553742597628.shtml

[2] 不要心動挑戰?觀者反應成為被觀看的內容 | 案例精選|短視頻|youtube|b站|共鳴_網易訂閱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HN1FF7V0511A7JO.html

[3] 如何用視頻云技術,搞一個爆紅的 “反應視頻” 項目?- 掘金

https://juejin.cn/post/6976576866056405022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Lilyann;編輯:蔥蔥;公眾號: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IzuEHHaq9iX0pk8VuVutqA

本文由@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就和看別人的游戲實況一樣,看別人的reaction自己能獲得情緒共鳴,對別人的情緒有所預設,如果和自己想的一樣就會更高興。

    來自浙江 回復
  2. 在視頻里看別人看視頻,更多是尋找一種共鳴。這種還可以玩套娃哈哈

    來自廣西 回復
  3. 我們期待著一種心領神會的默契,而這種默契建立在陌生人之間,就格外顯得珍貴而特別。

    來自云南 回復
  4. 哈哈哈其實就是喜歡看別人的反應,有時候還會有共鳴,感覺看見了自己。

    來自云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