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場景下的風險二三事

6 評論 3342 瀏覽 9 收藏 9 分鐘

編輯導語:交易場景下可能伴隨著哪些風險?此時風控同學又該如何應對呢?也許,我們可以從人、貨、場的角度進行拆分,進而對相應思路進行梳理。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對交易場景下可能產生的風險做了解讀,一起來看一下。

自新零售概念被提及開始,各類衍生場景不斷涌現,例如本地生活、社區團購等。但無論場景的如何改變,始終是繞不過交易場景下的人、貨、場三個維度的設定。

今天,我們就從這三個維度,來聊聊交易場景下的風險。

一、人,一切都來自欲望

小明在大學城開了個烤肉店,估算按照大學城的人流量,生意肯定穩賺不賠?,F實卻是,大部分學生通過本地生活的APP,搜索附件有啥好吃的,基本就是看前幾名。

小明跟隨“潮流”,也在APP上開了店,但是發現自己排的很后面,連前三屏都進不去,更別提能進【本地必吃榜】啥的了,生意可想而知了。小明就研究了下里面的排名規則,想把自己的排名刷上去。

幾乎大部分的商家排名,是參考了電商的DSR(商品相符、服務態度、物流質量),直接點描述就是人氣、好評、單量、配送速度,在本地生活場景,還要加上距離和價格。

小明研究了下,對于到店業務,最好刷的就是人氣、好評、單量了,配送幾乎沒用。于是找了幫刷單的人,每天來店里消費,然后給自己留言,寫好評,不出一個月,店鋪的排名就蹭蹭地上去了。

小白是一名勤工儉學的大學生,機緣巧合下認識了羊毛圈的“牛頭”,對方給他了兩條“生財”的路。

其一:很多商家為了刷量刷好評,只要每天去店鋪消費1分錢,給個好評,一條1元。

其二:很多平臺在推廣環節,會派發大額優惠券,只要領取到那個優惠券,轉手賣掉來賺取差價。

小白一算,穩賺不賠,還能給自己增加點零花錢的收入。于是小白就成為了“羊毛黨” or “黑產群”中的一份子。

二、貨,欲望下的物質承載

小明在平臺上經營了半年之后,發現周邊越來越多的同行開店了,無論是品類和價格,都十分接近,自己的人流量也被其他店鋪給分流走了。

如何破局?打價格戰,明顯不合適,你會別人也會,最后只會都沒得賺。小明想到了一條路:拓渠道、提逼格。

拓渠道,入駐到直播,找幾個“掌握流量密碼”的網紅,給他做宣傳,給他店鋪倒流。網紅們也是賣力氣,上來就是各種擦邊球,因為沒有“球”,真的只有跪下求人了。

提逼格,食品包裝換一遍,往大牌上抄。把打包盒印成LV的手袋,把筷子印上齊白石的蝦,逼格上去了,學生也更喜歡了,知識產權啥的都是“扯淡”。

周圍的同行看小明的生意,甚是羨慕,其中小紅最眼紅,就想著哪天整他一把,從小明的商品入手。

小紅找了“牛頭”,讓他安排一幫人去吃東西,然后集體給差評,只要差評在總評率數超過一定比例,這店鋪基本就涼了。

“牛頭”也是干實事的人,當天下午就組織了一幫團伙,殺到店里,點了幾樣便宜的東西,吃完回去就開始寫好評,啥有蟑螂、地溝油、服務員態度不好等等,能多差就寫多差。

小明也是冤,下午就被平臺給封店了。

三、場,來自同行的嫉妒

都說,同行見面,分外眼紅。當然這里的同行,指的是同類平臺。

平臺之間的競爭模式,從最初的商業模式,到后面的獲客能力,現在慢慢變成了資本的競爭,比燒錢,大家是認真的。

但是燒錢的速度,遠遠比清明節的速度要快很多,無休止的持續下去,也不是資本方喜聞樂見的事情。

怎么搞?相互搞。只要對方出事,自己就沒事了。

市面上,有很多替“大哥”出面的團體。普遍的做法是,偽裝自己,作為一個普通的商戶入駐到平臺,前期可能會遵守平臺的規則,等到有了一定單數之后,就開始露出本來面目了。

首先,商品上面,故意上傳“黃、賭、毒”的照片,而且什么嚴重發什么。

其次,服務上面,粗言穢語,各種辱罵、挑釁、言語騷擾等等,就在平臺上與顧客發生,什么留言評論、直播彈幕,能留痕跡的地方就網上發。

最后,上大招,找幾個演員,找個媒體,店門口演出大戲,重點就提,通過什么平臺,點了什么東西吃,吃完拉肚子了,搞得越大越好。

等到新聞一出,同行在給自己做個宣發,說自己有什么樣的能力,可以防止此類風險發生,無疑給自己做了一波強有力的宣傳推廣。

四、是預防還是治理

回歸到風險上,風險伴隨著交易發生。對待風險的態度,平臺是以預防為主還是治理為主。

這個問題,探究其本質,則可以定性為平臺對于風險的容忍度。

通常,會把平臺的風險分為3類,可分為:紅線風險、聲譽風險、經濟風險。

  • 紅線風險,主要是法律法規風險。類似于上面提到的“黃賭毒”、反動等涉及到法律法規的行為,必須say no。
  • 經濟風險,直接的影響就是刷單行為,羊毛黨通過薅取優惠活動從而獲利,而平臺則在錢效上有實際的自損。
  • 聲譽風險,主要是品牌或者名聲的風險。類似上面提到的媒體報道等,對公司的品牌公信力會造成實際損害。

從預防和治理的角度來看,治理更加強調引導,譬如大禹治水,里面的治其實包含了很強的引導的含義。預防則更加強調準入,不讓你進來,風險就沒有了。

如果做些對應,可能會更直接(此處僅代表個人觀點):

  1. 紅線風險 – 預防;
  2. 聲譽風險 – 治理;
  3. 經濟風險 – 團伙&長期羊毛黨,偏預防;偶爾刷兩單,偏治理。

五、總結

具體的風控手段,這里就暫時不提及了。對于風控產品的同學,可以作為個命題作文,進行思考。

一直認為,做風控的同學有兩個思維:業務思維、財務思維。

  • 業務思維,代表的是風控同學對業務流程和用戶體感的思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深挖風險的產生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如何去進行風險的對抗。
  • 財務思維,代表風控應該做到什么程度,一味追求風險零容忍,那么業務基本也就涼了。因此需要風控同學,能夠很好的平衡風控投入和業務增長之間的ROI。

掌握這兩個能力,在回來去解決無論是營銷場景,還是內容分發場景等,風控同學至少會更加從容點。

 

本文由 @話多的熊仔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總結:
    1、商家和部分用戶通過“黑產”“羊毛”共同欺騙平臺的其他用戶
    2、商家之間互相搞
    3、平臺之間互相搞

    來自上海 回復
  2. 大數據掌握消費者,商家掌握大數據的套路,中間多了一條大數據這個媒介

    來自河南 回復
  3. 開個店也真是不容易,爭排名、求創新、防同行,互聯網時代他人的一次惡意演戲就足以讓一個品牌覆滅

    來自廣東 回復
  4. 作者看的透徹,有被同行的妒忌笑到,說的確實對,學習到了

    來自廣東 回復
  5. 同行在給自己做個宣發,說自己有什么樣的能力,可以防止此類風險發生,無疑給自己做了一波強有力的宣傳推廣。是這樣的

    來自河南 回復
  6. 風險伴隨著交易發生。對待風險的態度,平臺是以預防為主還是治理為主。

    來自陜西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