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產品經理,我對發展趨勢有三個判斷!
編輯導語:除了面對、解決日常業務,產品經理還需對當下的發展趨勢有所判斷和洞察,進而才能對用戶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了解,才能培養出屬于自己的“產品感”。本篇文章里,作者便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了他的判斷,一起來看一下。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世事變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細微處顯露痕跡。
站在發展的角度看趨勢,這些細微對應的是用戶行為變化、消費心理變化和價值觀念變化。
如果我們能提前察覺,就能預判未來幾年可能的發展趨勢。這不是行業報告的枯燥結論,而是我們自己基于信息得出的推斷和確定性。
作為產品經理,這是我們感知判斷的一部分,是一個產品專家或者說業務負責人的核心能力,是需要不斷修煉的產品感。
現在,我們不聊數據聊現狀,聊聊我對城市、行業、人群的三個預判。
一、一二線城市的發展契機
8090后畢業去北上廣深是主流選擇,甚至在報考大學的時候認為一個好城市比好大學更重要。
因為城市在前20年的發展中,名字本身往往就代表了發展水平。在不同的城市打拼,自帶了成功屬性。但這種情況現在發生了變化。
這不是站在超一線城市的資源劃分角度,而是信息的綜合判斷:一二線城市的發展契機和人才吸引力更大了。
1. 房價的穩定,利好一二線城市
城市發展靠人才,但人才愿意來發展靠的是什么?對生活的美好預期。在現在的價值觀念里,美好預期就等于有車有房,看得見夠得著。
但現階段北上廣深的房價,已經不是剛畢業的小年輕們夠得著的了,動不動3-5萬的均價,兩個人承擔不起。
為什么說房價3-5萬是頂峰,不可能再漲了呢?因為這是剛需互聯網夫妻能承擔的極限,工作5年湊首付,然后一個人的工資還貸,一個人的工資生活。再高就不可能買得起,買得起也還不起。
北京上海深圳的房價如此,杭州成都武漢的房價也是如此,無論資本再怎么炒,也炒不上去。沒人接盤,炒房等于白搭。
所以,在現在的情況下,還有多少年輕人愿意來北上廣深打拼呢?還是選擇在另一個城市積累資源擁有閑適的工作和生活呢?
雖然選擇一二線城市的人沒有大城市的人多,但已經逐漸成為趨勢。這種變化是未來年輕人的生活態度,也是其他一二線城市的發展契機。
2. 8090的互聯網人,開始快速流動
8090作為大學生擴招的第一批、第二批的群體,在步入職場10年的關頭,到了30歲以上的年紀。
這里并不是說35歲危機,而是站在家庭的角度思考問題。上有60多歲的父母,下有需要學區房上學的孩子,以后該怎么辦?
畢業前10年,父母身體健康,自己戀愛結婚生子,城市的問題并不凸顯。但當生活的柴米油鹽到來的時候,城市就是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
混得好的已經在合適節點買房上車,走積分落戶或者去附近城市買學區,看似規劃好了一切,還著不高的房貸,過著高管的生活,如果不裁員的話。
混的一般的仍在拖家帶口的租房,或者去上海之昆山、北京之燕郊、深圳之惠州去定居買房嗎?也是一種選擇,如果能接受奔波的話。
也許是不是該走了?這是縈繞在部分35歲普通人的問題,可是走了去其他城市能做什么呢?但不走生活就是不適應。
可以預見的是,這部分人將不斷的離開大城市,回到省會的一二線城市中,做著本職或者開拓新生。
這部分在大城市苦逼的中年人,回到一二線城市就換了一種身份,一種高質量人才、有錢買房、有消費、有事業心的努力群體。
他們的回歸,也是一二線城市的又一個人才吸引力和發展的契機。
3. 成本的壓力,讓公司需要遷移
除了人才,還有一個會發生流動的是公司,尤其是頭部的大公司。中概股集體腰斬,各大廠裁員應接不暇,因此后面的主旋律是降本增效。
短期內立竿見影的降本方式是裁員,那中期的解決方案是什么?可能把廠子搬到房租成本不高、人力成本不高的一二線城市是更好的選擇。
別說什么人才匹配不上公司的用人訴求,現在都是穩定性的業務,需要創新和突破的項目已經很少了,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復雜的優化維護。
因此,穩定性業務的發展訴求 + 可控的人力成本結構 = 大廠把公司逐步遷移到一二線城市。
結合第一點的大學生和第二點的職場高P,是完全能夠支撐起公司業務的發展的。也就是說,未來的城市格局,互聯網的重心可能在二線。
那超一線呢?自然是發展高新科技的主戰場,芯片、半導體、元宇宙、NFT等等,這就是預計會發生的產業遷移。
所以,站在發展的角度看,伴隨著大廠和人群的遷移,一二線城市將煥發活力擁有更好的發展契機。
二、各行各業重迎百花齊放
之前的10年可以說是移動互聯網的10年,各行各業的聲音一直被互聯網的聲音掩蓋。在各種大戰的熱點下,其他行業沒有一丁點流量。
但這兩三年互聯網下行和用戶習慣的變化,我感覺行業百花齊放的時代可能又要到來了。
1. 互聯網的尾聲,若干行業的開端
大廠裁員雖遲但到,熱點風口早已不在,沒有哪一家的春天是歡歌笑語?;ヂ摼W的發展,連廣場舞大媽都知道要不行了。
這三年我們能從自己身邊清晰得看到增量到頂。除了80歲的老奶奶,其他我們遇見的任何人,都用上了智能手機連上了網。
在風光無限的時候,互聯網自然吸引了最多的流量資源,靠著熱點和投資的加持,讓互聯網吸引大量的人才,其他行業陷入沒人沒錢的尷尬局面。
但在互聯網的尾聲,投融資轉向消費和硬件,帶動著注意力和人才向新的行業聚集,這就是其他行業百花齊放的前提。
互聯網本質是管道屬性,伴隨著管道一起發展的是各行各業。直播帶貨上億的GMV的背后,也是實業的發展。
這些行業一直都在,現在他們獲得注意力來到了臺前。賣奶茶、鹵味、拉面等等。他們靠著爆品邏輯、流量轉化的手段,讓我們開啟新消費。
2. 短視頻加持,每個行業都有流量
與五年前不同的是,現在的大部分職業都不是默默無聞。他們在借助短視頻平臺,讓自己的職業被看見、被尊重。
我們看到大量的的網紅,理發的、做飯的、擺地攤的、釣魚的,我們生活中各行各業的人開始顯露頭角和可愛的一面。
越來越多的手藝人,在借助短視頻的優勢,開始發光和吸引注意力。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就是對行業的去中心化的流量平臺。
這推薦算法的下一個階段,我們在推薦中接觸了解,從而發生了后續的關注和追更,看到了更多的人和他們的生活。
這在5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今日頭條不可能讓用戶看一個理發師的動態,但短視頻的新奇和有趣,恰恰是他們曝光的最佳平臺。
越多的不同被看到,越多的行業就會受到關注,這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綻放年代。
3. 工作轉向事業,行業的活水之源
行業的綻放需要人才,但人才從哪里來?從來處來,往去處去。
當互聯網人不再做互聯網,當自媒體人不再做自媒體,當投資人親自下場。原因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在做自己的事業,不再打工。
互聯網已經成為了基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借助管道在事業覺醒。是時候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了。
這種自我意識的覺醒帶來的就是對工作和事業的思考,結果的導向性都是行業的多重選擇,去綜合當下的茍且和詩和遠方。
我們能在短視頻上看到高贊的流量密碼,辭職不干去開客棧、離開大城市回家發展、去探店、去做生活好物分享。這即是部分人已經做了當下的茍且,也是其他人的詩和遠方。
當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內卷的本職崗位,去追求閑適的搞錢的一份生活。當這些人做出成績有所突破的時候,即是各行各業的百花齊放。
三、三輩人的精神變化
躺平的是生活態度,背后透露的是什么?春節回家的最大感觸是,親朋好友的收入雖然不同梯度,但都背上了從一千八到兩三萬的房貸,壓力都巨大。
在這其中,我感受到了父輩、平輩、晚輩不同人的心態變化。
1. 00后成長的自信屬性
在8090成長扥年代里,大城市就是大城市,里面有高樓大廈各種公園和娛樂設施。
但在00后成長的年代里,家鄉的小地方也非常漂亮,動物園海洋館科技館一應俱全。
他們也是互聯網的原住民,天然得接受著共享互通的網絡信息,在各種平臺上表達著態度、分享著看法。他們不露怯,有天然的平等意識。
這種變化的背后對應的是對家鄉的自信,他們愛國愛家愛家鄉,山川秀麗物質富裕,這是屬于他們的時代。
所以當00、10后大學畢業的時候,他們還會義無反顧的前往大城市嗎?還是回到家鄉、做點自己的愛好、事少離家近呢?
8090后的哥哥姐姐們畢業只有一條大城市的路可以選,但0010后畢業的時候選擇面肯定更廣更大。
何況誰說以后賺錢要在大城市?地域屬性對收入的影響會降低,借助互聯網的基建賺錢,借助異地協同的辦公賺錢,借助本地特色的差異化賺錢。
每個孩子都是見過世面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自信超然的孩子。
2. 成年人下降的消費欲望
消費欲望的本質是什么?是社交屬性。
在娛樂匱乏的時候,我們需要身著華麗來凸顯自己,因為沒有太多的東西可以供炫耀。那就只能華衣錦服、手表和大金鏈子拉滿。
現在大家的娛樂在線上,線上的娛樂炫耀起始是QQ秀,終點是陌陌和探探。即由大眾的社交屬性轉移到了異性吸引,圈子變小了。
我們會發現,我們其實沒有多少需要買的東西。買個好點的手機就結束了,這是愛好和價值觀的變化,也在降低消費欲望。
消費的欲望往往是為品牌價值付費。但國貨崛起,讓大家有了其他的情感依靠。我們不需要耐克阿迪,李寧安踏在部分人心里更好更舒適。
這既是國貨的勝利,也是消費欲望的降低。
3. 我們對閑適的生活追求
一個從未踏出家鄉的人未必生活的不幸福?一個在外打拼的人未必過的是鄉親們期望的模樣?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是一種生活態度,愿生在普通人家過閑適生活也是一種生活。哪種態度有好壞呢?
我們讀圣賢書、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人的努力都有一個目標。
這目標可以是功成名就的事業,可以是多賺錢的當下,也可以是為了家人的安逸生活。
最近大火的《人世間》,獲得共鳴的邏輯就是漫漫人生路找對相互扶持的人更重要,向上的生活態度更重要。
每種身份地位的人都有辛勞的一面,每種生活都有甜有苦,重要的是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這種態度價值觀的變化,也正是上面表述的對城市和職業的選擇。當更多人選擇的一二線城市,會發現學區房不難、生活的物質成本也還好。
就這樣挺好的,沒有人會主動選擇勞累。
四、最后
如果站在未來的角度看這三年,疫情是一個重大改變。但除了抗疫的眾志成城,另一個巨變還有我們的價值觀念。
生活滾滾向前,我們生活的城市、做的事業、接觸的人和事物,都在向著可預見的趨勢發展。這一切發展的緩慢而無聲息,但我們的想法就這么一點一點的改變了。
不要抗拒,接受變化。祝大家擁有越來越期待的生活 ~
#專欄作家#
王海,公眾號:王海,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易產品專家,對產品增長和商業模式有深入研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最近大火的《人世間》,獲得共鳴的邏輯就是漫漫人生路找對相互扶持的人更重要,向上的生活態度更重要。
這篇文章真的是給產品經理們給了很好的啟發,不僅僅四產品經理,其實每一個職位和行業都是需要這個樣子的。
是這樣,無論發生什么事情,都要冷靜看待變化,接受變化,最后改變變化
如果站在未來的角度看這三年,疫情是一個重大改變。但除了抗疫的眾志成城,另一個巨變還有我們的價值觀念。
文章寫得很好,雖然在疫情的大環境下。但是我們還是要向前看。
感覺在消費上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越來越精簡化。我們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越來越強了
未來的城市格局,互聯網的重心可能在二線。有道理,一線競爭已經很大,三線不好發展,老二就可上可下了
真的是要多讀書,多看報,對當下的發展趨勢有所判斷和洞察,進而才能對用戶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了解。
作者大大眼光獨到,近年來一些新概念的大火,我也隱隱覺得各大級別的城市正在發生著產業遷移同時伴隨著人口流動
“生活滾滾向前,我們生活的城市、做的事業、接觸的人和事物,都在向著可預見的趨勢發展”,每一個職業都能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