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后,人們將這樣吐槽營銷數字化
編輯導語:在數字技術的背景之下,有許多變化正在發生:中外互聯網生態的萌芽、2010年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工智能完勝人類頂級棋手,以及正在改造整個社會存在形態的數字化。因此,作者認為營銷不再孤立存在,我們應該換個方式看待營銷。
和你當下的生活與工作緊密相關的數字技術,在你讀書時,絕大多數都還未出現。
不會有任何一門大學課程,向2016年走入大學的年輕學生解釋什么是小程序、企業微信、共享經濟,因為這一切要在2017年才走入人們的生活。甚至如今和無數人息息相關的「產業互聯網」,幾年前也不過是輿論場的冷門話題。
激蕩的變化,掀起渾濁的河沙。
我們就這樣站在歷史的河流里,遙望天上星辰。
或許有必要厘清關于營銷的“近代史”了。事實上,就在過往的20年里,一些對營銷方式造成沖擊性影響的事件,本質也是人類文明史冊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外互聯網生態的萌芽、2010年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工智能完勝人類頂級棋手,以及正在改造整個社會存在形態的數字化。
你能相信嗎?對于商業的發展進程而言,此刻,即是新舊交替的風云之際,是營銷人最有機會做出一個典范案例并名垂青史的年份了。
當然也可能是負面案例。
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再以孤立的方式去看待營銷了。它實質是企業與外界的連接,是產品、渠道、洞察、管理等要素的綜合產物,但在宏大命題展開之前,就此先揭開歷史幕布的一角吧——
一、在哪里營銷?全渠道變革前夜
不少商業大佬當年都曾投身于一線營銷工作。
1948年,20歲的李嘉誠,憑借優秀的推銷業績,升任為塑料廠的總經理,并敏銳地捕捉到塑膠花的市場機會,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6年,入職格力第6年的董明珠,帶領僅23人的隊伍迎戰千軍萬馬,并在1996年的夏天戰勝當時的空調霸主春蘭集團;
2000年前后,剛剛推出QQ的意氣風發的少年馬化騰,則更換了女孩子頭像,偽裝漂亮女生在QQ群里試圖活躍氣氛。
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比如必須承認的是,時至今日女裝依然是互聯網流量密碼。
然而昨天被奉為真理的營銷思維,多數會隨著時代變化而作廢。董明珠曾通過建立每個地區的股份制銷售公司,將經銷商和格力牢牢綁定在一起,這一龐大而緊密的利益蛛網,被譽為「20世紀全新的營銷模式」——但到了2011年,小米手機只需一個網頁,兩天內預訂量就超30萬臺。
這是PC互聯網顛覆營銷的一個縮影,也是2000-2010年間混沌歷史的注腳。
彼時人們靠笨重的臺式電腦“網上沖浪”,在整體經濟水平上,我國GDP甚至低于日本(2010年以前),相比如今我國GDP是日本3.8倍的狀況(2021年數據),可謂霄壤之別。
因此,這段歷史似乎對當下的借鑒意義有限。但這十年,又確確實實改寫了過往無數年形成的“商業常識”,是不可忽視的激蕩年份。
地球曾經平過一陣子。
下列這段話會涉及一些容易引戰的話題,因此不會過多贅言與舉例,只是基于商業研討需要提及一個客觀事實:在中外互聯網還未相隔之時,本土互聯網企業已幾乎取得全面勝利。
在谷歌搜索退出中國前,市場占有率已不足百度一半;微軟旗下的社交軟件MSN,在用戶數上遠落后于騰訊QQ;收購了本土易趣的eBay,以及收購了卓越網(雷軍創辦)的亞馬遜,都在純粹的平臺交易額上被淘寶甩開差距。
一個題外話,可能有讀者不知道,亞馬遜中國至今仍在運營。亞馬遜中國第三任總裁的葛道遠曾在接受彭博采訪時坦言:
“亞馬遜花了很長時間,才認識到復制美國亞馬遜模式在中國是不奏效的?!?/p>
但無論如何,對于當時的中國人來說,早期電商平臺不過是一種新型超市——甚至還不是最大的那一家。
畢竟直至2005年,已經成為本土電商平臺領導者的淘寶,成交額才剛剛超越沃爾瑪。
與此同時,在廣州海珠區一家經營外貿加工的服裝廠里,年輕的廠長方建華也下定決心,要從B2B業務轉型做原創品牌,并且要做就做一個“屬于世界的中國棉麻生活品牌”。
2008年,女裝品牌「茵曼」在淘寶正式出道,這比海外大牌中最早登陸天貓的優衣庫,還要早一年時間。
在此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更理解本土市場與平臺的草根創業者們,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比如在國際巨頭環伺中,茵曼拿下了2011年雙十一的女裝品牌銷量冠軍。
人們第一次見識到了流量的力量:過往數百年來的商業規則、營銷方式、市場格局,在流量的面前似乎不值一哂。
事實上,在全球范圍內,舊勢力都在遭受一輪清洗。
如今在營銷與資本市場都頗負盛名的DTC模式(Direct To Customer,直接面對消費者),其海外源起,也正是這一時期。
比如被視為DTC代表的床墊品牌Casper、Tuft&Needle、Leesa,賣鞋子的Allbirds,賣充電器Anker(安克)……都成立于2010-2015年間。
如果嫌DTC這個英文晦澀難記,其實我認為,簡單將其看做是淘系品牌的海外版,也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對,雖說海外DTC品牌,通常是以自有的獨立官網作為其線上商城——但一個背景差異是,在亞馬遜上開店要支付月租與交易傭金,這些除推廣費用外的建設成本算下來,企業自然會想:既然都要花錢,為什么不自己做網站?
但如果這些DTC品牌的創始人來到中國,在淘寶“免費開店、不收傭金”的背景下,他們真的還會費勁心思做獨立官網嗎?
雖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隨著流量見頂,廣告成本將日益走高,但當你只是需要一個線上門店時,直到今天淘寶、微店(騰訊)都是極其普惠的選擇。
說白了,無論DTC還是淘系,都無非希望通過“直連用戶”來繞過經銷體系的層層分傭,誰也不比誰高貴。而在線上流量還未經歷多年的競價洗禮,也沒被內卷所抬高的那些年,他們也確實給市場創造了大量增長神話。
好景不長。據國外DTC品牌研究顯示,2020年的流量成本,已幾乎是2015年的五倍。
在這個流量紅利潮水褪去的過程里,國外的DTC、國內的淘系,再次展現了宛如親兄弟般的歷史默契:
從單一渠道中出逃/淘。
或入駐更多電商平臺,或開展線下門店,或試圖進軍海外市場,總而言之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
有趣的是,進軍海外市場的成功者則極少——無論是淘系品牌出海,還是DTC品牌進軍中國。即使以堪稱DTC天花板的lululemon為例,其在中國的發展速度也難以稱快:
進入中國六年門店依然不足百家,雖然產品擁有品牌溢價,但若比瑜伽褲等品類的銷售數,淘系品牌「暴走的蘿莉」仍是有力競爭者。
并且經歷多年發展,lululemon已經是全球頂尖的運動服裝零售商,其供應鏈遍布多個國家地區(也因此帶來一些非議),幾乎不能被視為一個DTC品牌了。試問當你購買lululemon海外工廠的產品時,那還叫“直連”嗎?對海外當地消費者而言的直連,對我們來說這叫進口。
這顯然不是一般企業能參考的對象。DTC/淘系與出海,本質是邏輯不同的兩個生意。
但開線下門店、進軍其他電商與社交平臺,卻似乎是一個不乏成功者的求生方式。這印證了在短暫的流量紅利之外,營銷的理想狀態本質是「全渠道」:每個渠道的作用不同,相互成就,才能讓效益最大化。
如方建華的茵曼,就在2015年開啟“千城萬店”計劃,截止2020年茵曼在全國170多個城市開設超過600家體驗店。
在當時,方建華和同為服裝電商龍頭的韓都衣舍創始人趙迎光,就此事有一些爭吵。趙迎光是完全不看好淘系品牌往線下走的:
“……我們(淘系電商品牌)的基因和優勢都在線上?!?/p>
“論購物習慣趨勢,人越來越懶,越來越依賴電商。論成本效率,傳統零售不如電商?!?/p>
“消費者為什么越來越多地選擇線上?不僅僅因為便宜,是因為線上做內容的手段方式方法,對于新一輪互聯網消費者來講是一種體驗?!?/p>
而方建華則認為:
“未來線上線下全渠道大融合是必然趨勢?!?/p>
“互聯網品牌,五年內不做線下,沒有未來?!?/p>
孰是孰非,一切留待后人評說。
曾任多家國際零售品牌企業、數字化轉型架構師Rynn表示,“其實換其他的角度去看,那十年(2000-2010年)是技術基礎、心智基礎、社會發展、理論實踐與驗證的階段,在這個底層之上,才有后面的數據驅動、個性化營銷、全鏈路自動化等’標準答案’。在當時,恰恰是一定程度的不完美,成就了那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
二、移動與產業互聯網
2010年6月8日,iPhone 4發售,世界陷入狂熱的智能手機浪潮。
當每個人每天都在屏幕上無數次地滑動、點擊,「流量」正式成為營銷繞不開的終極命題。
流量是什么?如何長期掌握流量密碼?
一種說法是,流量取決于產品。
2000年時,一位名為魏然的人民日報記者,寫了一篇名為《免費軟件餓著肚子揮灑沖動》的文章。文章描述了一位30歲的無業大齡青年,開發了一款名為FoxMail的免費郵箱軟件,是當時國內最好用、用戶數量最高的郵箱,但由于FoxMail缺乏商業化,他開發維護這款郵箱的3年里,并沒有什么收入。
坊間傳聞時任金山總經理的雷軍,給這名年輕人打了電話,表示愿意出15萬收購FoxMail。初步確定意向后,雷軍讓研發部門同事去珠海與他談妥細節,但結果收購告吹,據說是研發部同事認為,“我們一兩個月也能做出來(的東西),15萬值嗎?”
又過了兩年,博大互聯網絡公司以1200萬元收購了 FoxMail,人們終于記住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張小龍。
為穿越做準備的同學們請記筆記了,只需一通電話,15萬變1200萬的機會就在這里。
后隨著騰訊并購博大互聯(有媒體表示張小龍是“因緣際會”、“陪嫁”進了騰訊,也有消息說,騰訊正是沖著張小龍團隊并購了整家公司),張小龍才于2005年走入騰訊,起先負責QQ郵箱。
這點相信大家都有印象:QQ郵箱登錄主界面總有一段文藝的話,正是源自FoxMail的風格。
又5年后,張小龍主導的社交產品「微信」在騰訊內部競爭中戰勝了手機QQ,他也成為如今的“微信之父”。
這一次,產品的登錄主界面是一個人的剪影,站在月表上仰望地球。
張小龍是一個偉大的程序員,但他并沒有掌握一門獨一無二的編程語言,無論是Foxmail、QQ郵箱、微信,很難說在技術上有什么絕對的功能優勢。人們所追隨的、流量所眷顧的,是「產品」本身。
另一種態度是,流量,取決于內容。
這里的內容是廣義的,可以是一篇文章、一張海報、一條視頻,也可以是一個人——比如羅永浩。
無論掏出了真金白銀還是下次一定,無論做錘子手機還是直播電商,羅永浩會缺錢,但從來不會缺少流量。傳聞羅永浩將從帶貨中抽身,重返科技圈,在AR賽道上重啟未竟的創業理想。
這或許基于一種最原始的人性欲望。無論在哪個文化體系里,人們總是愿意看「勇者」的故事,無論他是否成功屠龍,都掩蓋不了一腔孤勇的輝光。
還有不少人認為,流量取決于……我們先打住。在無數意識形態都尚未厘清時,流量的世界仍在不斷生長。
僅僅在iPhone 4發售的3年后,「產業互聯網」就開始初現崢嶸。德國提出“第四次工業革命”(Industry 4.0,工業4.0),即利用信息化與智能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并列入國家發展計劃。
而馬化騰在2018年《給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則明確表示,“我們認為,移動互聯網的上半場已經接近尾聲,下半場的序幕正在拉開。伴隨數字化進程,移動互聯網的主戰場,正在從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向下半場的產業互聯網方向發展?!?/p>
這一次人類不用十年,就讓移動互聯網“過氣”了。
無數不同的主觀認知,社會背景的客觀變遷,都讓“流量”這道題失去了標準答案。
但若在商言商,可以明確的兩個顯著趨勢是,無論B2B還是B2C,運營職能專業化、商業模式生態化。
什么是運營職能專業化?
在C端,私域代運營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產業,涌現如零一裂變、藍鯨私域、愛點擊·暢鱘、景栗科技等代表性企業。而在B端,營銷自動化(MA)、ABM營銷等技術與概念甚囂塵上的背后,是市場部工作越發細致。
線索,不再僅僅意味著一個號碼:
顧客的背景是什么、在企業里負責什么、同事是誰、有什么需求、對哪些資料與話題感興趣……隨著營銷技術(MarTech)發展,營銷職能也日趨擴充了數據分析、用戶旅程構建等事宜。
而關于商業模式生態化,以屈臣氏的O+O模式為例,這家零售商似乎正致力于成為個護行業的“互聯網平臺”。
假設你是一家以眉筆為王牌產品的美妝品牌,在過去,你需要花重金投入廣告創意,但無論廣告做得再好,消費者也只是看個樂子,而非所見即所得,通過真正的產品體驗來下定購買決心。
而如今,消費者可以直接在線上預約屈臣氏O+O門店的「化妝服務」,線下化妝師將根據消費者的臉型,為她畫眉,讓她感受眉筆的觸感和膚感,親自在鏡中看見眉筆帶來的改變。
在這個過程中,屈臣氏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零售商,而是在垂直行業中,如同淘寶+大眾點評+線下服務的一個綜合體。
屈臣氏甚至推出屈奇館小程序,消費者可以注冊成為體驗官,認領品牌試用裝并提交體驗報告,幫助大量新品牌迭代其產品,這已類似于一個品牌和KOC間的“社交平臺”。
這樣的屈臣氏,是一個B2B還是B2C的生意呢?事實上,這個分類方法已經不太準確了,它是一個關于行業生態互聯的生意。
最后,聊聊一些非常主觀的、帶有不確定性的判斷——
三、營銷的數字新世紀
在前面部分,我更希望以客觀敘事的方式來展現多元的、甚至對立的觀點,也因此略顯零散。而以下則是我一些不成熟的邏輯、內心爭論、想法判斷,它未必正確,但希望會有意思。
以下皆為作者暴論,非本賬號或任意他人/企業之立場,僅供參考。先說大結論:
數字化本質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關系,是對舊有利益結構的再造。
因此,它的增長邏輯,和我們熟悉的市場經濟增長邏輯有著本質差異。
具體來說,無論對社會、企業、平臺而言,亦或站在團隊、部門、個人的立場,凡秉持零和博弈心態,秉持以市場為解決方案的固有思維,都難以實踐數字化并帶來增長。
以移動支付為例。
眾所周知,我國移動支付發展在全球斷檔式領先,一直以來“國外為何不流行移動支付”這個問題頗有熱度,一種主流意見是:
國外原先有著發達的信用卡支付體系,因此用戶習慣難以改變。
我所尊重的許多前輩都持有這一意見。其他看法還有很多,但難以形成嚴謹的邏輯鏈,比如“外國人更看重隱私”(然而他們甚至愿意在PatientsLikeMe這類網站上,分享最為敏感的身體醫療數據),不在此贅述。
這一觀點有許多論據支持。比如在2016年,我國人均信用卡持有量僅美國1/10;美國信用卡綁定其落地多年的征信體系;美國儲蓄率極低,多數人都依賴信貸等等。
然而在遍閱資料后,我仍然堅持一個看法:國外移動支付普及率低,是因為他們的社會形態不支持這件事發生,而這個問題不在市場經濟的解決范疇之內。
因此,他們可以實現的僅僅是「局域移動支付」,比如在地鐵閘口布置識別「硬件」,這一硬件和軟件有互信關系,這樣當你使用如蘋果手機支付時,就可以做到無接觸支付。
同理,當亞馬遜與星巴克合作開設全新店型,你也就能在店里使用亞馬遜支付了,但你無法在意大利街頭給一輛冰淇淋車支付,也無法給大量中小型商家支付,更無法直接給其他個人轉賬。
因為這之間,沒有互信關系的創造與載體。
而國外以盈利為目的的銀行,不會提供互信關系的廣泛授權。
舉個例子,你我本人,曾帶著手機與身份證,在線下銀行首次開卡時,完成了「現實與虛擬間」的實名認證,這是最底層的互信關系。
因此我們能通過銀行APP轉賬。當然銀行為此付出了大量線下網點、支付人員工資、安全風控維護等等的費用,賺點手續費是應該的,并且這吸引了我們把存款放在銀行。
那如果我們現在希望有一個數字錢包,去集合我個人所有的銀行卡/信用卡,無疑是更便捷了。但這就要求銀行讓渡「互信關系」這一底層金礦,從而支持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自由市場競爭,給消費者創造一個高自由度的、中小商家也能廣泛受益的數字服務。
為什么移動支付在國外不普及?因為單靠市場,要求不了銀行“為人民服務”。所以他們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移動支付體系,只有單打獨斗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體系。
充錢與有限用途,這和Q幣有什么本質區別呢?
當然國外銀行也有其現實考量,我們無意評價。但這背后本質的問題是,一個外國居民和其銀行的互信關系,是屬于這位居民的,還是屬于銀行的?居民有沒有對這段數據的支配權與話語權?我相信有不少外國人相比銀行,感情上會更信任蘋果和Facebook,畢竟被他們掌握的隱私更多是吧。
我還有很多資料去論證這一觀點,比如在國外,連簡單的二維碼也沒有取代給銀行帶來巨大利益的POS機;比如在國內,移動支付實質是由支付機構、人民銀行、商業銀行所共同創造的成果;用過10年前淘寶的人,也可能還記得支付方式一欄里密密麻麻的銀行網銀LOGO。然而在商言商,這一切可留待留言區交流探討。
即使國外移動支付普及了,那又如何呢?
誠然我們有我們的不足,但任何國家僅僅擁有和中國一樣發達的移動支付體系,也無法復制這一數字生態優勢。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中國4G基站數量占全球一半以上,這是確保我們在城郊、農村、馬路邊的扁擔小攤販旁,都能流暢使用移動支付的前提條件。還有,讓每個農民都擁有智能手機、高鐵六次大提速、“快遞下鄉”政策……
在數字化的世界里,營銷要借助的或許不再是市場邏輯,而是生態邏輯。雖然這是一個巨大到難以言表的變革,但不妨抱著一種拿著100年后的營銷學課本看笑話的心態吧,因為我們根本不必把「生態化」復雜化。
它就是我們所處的生活本身。
作者:燕尾,微信公眾號:B2B營銷技術研究所
本文由 @燕尾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營銷靠的就是創意、經驗和對人們真實需求的體察,這就是那么多大佬曾經都從事過一線營銷工作的原因吧。
哈哈哈哈,100年后的營銷學,估計到時候有幸還在世上的話,一定要去看看大學課堂這門課都教的啥。
感覺文章的角度很新奇呀,很不錯,文章也寫的很棒
有意思,未來會是什么樣呢,真希望到時候能夠真的看到,只可惜我們是不能看到100年后的生活了
本土品牌營銷一直在成長,生態化營銷的概念也很新,支持。
反正我也已經沒了,想咋吐槽就咋吐槽吧,與我無干了哈哈哈
哈哈被標題吸引進來了,期待百年之后以是萬物互聯。
不會后悔
一百年后可以已經完全數字化了,那時候的他們看現在應該只會覺得好笑吧
未來怎么樣怎么說都是以后的,我們這代人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不拋棄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