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師和家長都知道孩子哪里不會——小龍女創辦的“梯子網”圍繞老師、學生、家長三方需求做服務

3 評論 9611 瀏覽 6 收藏 7 分鐘

金融、房產、餐飲,很多傳統行業都正被互聯網人以新式思維顛覆著,但 K12 教育領域卻至今少見創新。究其根本,高考大背景下固化的教學場景與弊病,很難因一款從小處切入的互聯網產品而顛覆。那么 K12 領域的機會會在何處?今天小龍女龔海燕正式開始了她邁入 K12 教育領域的首次嘗試——上線“梯子網”,試圖以互聯網高效的計算與反饋優勢,提升老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效率,并打破老師、家長、學生三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由上所述,“梯子網”分成三個部分,分別為中小學老師、學生、家長提供服務:

在老師端,梯子網提供快速出卷功能,通過整合各地、各教材版本的大量習題數據以及考點,讓老師可以快速篩選、智能出題。以往老師在出卷的過程中,從各種教輔材料中找題、找完題后的出卷排版也是以低效的剪紙、粘貼的方式進行,整個過程需要 8—10 小時。而如果利用互聯網的數據整合和篩選能力,同時通過靈活排版和一鍵打印的功能,老師用作瑣事的時間便可以被壓縮。

另外,很多老師在備課時也會面對教學資源難找的困境。目前有很多學校推行了電子教學,但網絡上的教學資料(比如一些 PPT 等)卻沒有開放自由下載和共享,有的還需要固定積分,“梯子網”則想整合這些網絡上的教學資源,讓老師可以自由選擇使用(比如快速生成 PPT 等)。

在學生端,梯子網提供的則是題庫產品(形態類似猿題庫),也想以算法和數據做到為學生判斷其熟練掌握的知識點,以及需要加強練習的薄弱環節,從而通過智能出題幫助學生補足短板,而不在已經爛熟的題目上再浪費時間(這一場景經常在線下標準化、無差異性的課后作業中反復出現)。而除題庫以外,梯子網的答疑app“師說堂”則以拍照和文字描述的形式讓學生向老師在線提出疑問。

最后,“梯子網”給家長提供孩子學習情況的監測和上網監控服務,家長可以通過孩子做題數據來了解其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知道孩子的弱項在哪。另外還有一款安全監控軟件則讓家長可以限制孩子上網的站點,了解孩子的瀏覽記錄。

雖然梯子網分為三個賬號體系以針對老師、學生、家長三個人群提供服務,但三項服務并非完全獨立。比如老師可以組建“班級”讓學生用“梯子網”的學號加入,家長也可以直接監控一個梯子網上的學生賬號。這三個賬號體系的打通,帶來的效果更像是對線下教學場景的復制——老師們從備課、出卷到批改的所有流程都可以在線上高效完成,節省下的時間則可用來對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有個性化的了解和針對性輔導,學生們也有更多的機會去向老師提出問題,得到解答,而不是像以往線下只有每節課課后匆忙的十分鐘時間向老師提問,甚至來不及提問。

在我看來,傳統 K12 一大弊病在于它的結果往往是強者更強,弱者愈弱,我們常常會見到老師偏愛好學生的情況,而落后的學生則因為愈發不敢提問、對自己沒有自信導致情況越來越糟。此類現象很大一部分成因來自老師教學過程中極多無意義的重復性工作而導致的時間浪費——他們沒有時間來細心改完兩個班 80 個人的所有作業,也沒有辦法把每個人不會的知識點全都詳細記錄下來,一個一個學生去補充,況且備課、出卷還占用了老師大量的時間。他們的精力自然便會偏向正確率更高、更容易掌握知識點的學生。

而此前我們見到的很多在線教育產品及服務,都無法降低這個差距和鴻溝,比如 Coursera,如果不是有扎實英語功底和良好思維方式,中國的學生很難在 Cousera 上學完一門課程直至拿到證書,它們幾乎都在讓強者愈強,卻很少兼顧后面的學生。但類似梯子網這樣的平臺型產品,卻是有機會使得教育資源被最大化共享,將教育變得更加扁平——老師有能力了解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中下程度的學生和最頂尖的學生有同等機會得到老師的解答(根據梯子網的調研,傳統教學環境中只有 5% 的學生敢于問問題,并且通常是成績較好的學生)。龔海燕說,她希望未來梯子網不僅僅有出題和作業批改的功能,還希望有國學課、寫作課等素質教育的課程,真正把學生留住。另外她的91外教網未來也會和梯子網結合,向中小學需求、應試教育中的外教需求做一些轉型。

面向 K12 教育領域,國內還有題庫型產品猿題庫推出的高考題庫、解答型產品快樂學、愛考拉等

轉自36氪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不看好,這塊的水很深

    來自廣東 回復
  2. “他們沒有時間來細心改完兩個班 80 個人的所有作業,也沒有辦法把每個人不會的知識點全都詳細記錄下來,一個一個學生去補充,況且備課、出卷還占用了老師大量的時間?!奔偃绶催^來,教師細心批改完80個人的走也,把不會的知識點記錄下來,然后去補充。這種教學方式,恐怕也不是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是主導,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引導。

    作者這樣的思路,依舊停留在灌輸的基礎上。同時,又可能被人懷疑是,從梯子網功能出發推理得出的教學現狀,相反,梯子網可以不用教師記錄。

    來自福建 回復
  3. “以往老師在出卷的過程中,從各種教輔材料中找題、找完題后的出卷排版也是以低效的剪紙、粘貼的方式進行,整個過程需要 8—10 小時。”

    這句話說明一個問題,作者不太了解當下K12出題的流程。當然,也不能斷章取義。只不過,作為媒體,應該盡量客觀,而不是有名利場的站隊。

    來自福建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