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畢業”持續進行中,我還要跳槽嗎?

3 評論 2801 瀏覽 1 收藏 12 分鐘

編輯導語:受到疫情和國家政策的雙重影響,近年來各個大廠都在頻頻進行“裁員”的大動作,本篇文章作者分析了在當前環境下,各個大廠紛紛裁員的情況下,對跳槽的選擇進行分析,一起來看一下。

清明節剛過,騰訊csig事業群上了脈脈的熱搜,點進去查看一個又一個的帖子,結果和大多數互聯網人想的一樣,裁員了。

金三銀四眼看過去一半,互聯網寒冬好像真的來了?守好我的一畝三分地還是做一個逆行者?

一、互聯網寒冬來了嗎?


過去幾年,年末到新年初的大廠人日子都不太好過,因為各個巨頭都或多或少傳出裁員的消息。

但這些消息都好似一團迷霧,總會在三月初被吹的煙消云散,程序員們還是整裝待發的迎接“金三銀四”。

其實過去幾年的“裁員消息”不是迷霧,只是因為各個公司都在年底梳理業務和戰略調整。

動輒幾萬人的大廠,砍掉個別價值不高的業務或者輕度優化用人成本其實都還說得過去。

而這些動作基本會在二月底完成,所以過往的”金三銀四“也能和互聯網人雙向奔赴。

但是,今年看起來有點不太一樣。

去年末受“雙減”政策影響,各個大廠有關“教育”的業務幾乎無一幸免。

緊接著長視頻行業巨頭愛奇藝開源節流;然后京東大規模的“畢業”和本次騰訊csig裁員。

眼看四月過去一半,深圳、上海還在和疫情作斗爭,這一條接一條的負面消息讓一線城市的互聯網人更焦慮了。

事實就是互聯網的日子不好過了,大部分樂觀主義者說這是短期風險,但稱為系統性風險其實更合適。

經濟學中系統性風險又被叫做市場風險,往往是戰爭、自然災害、經濟周期、通貨膨脹、能源危機和宏觀政策調整等各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宏觀因素我們可以看到疫情、戰爭、在美中概股普跌、“雙減”政策等。

微觀因素我們透過大廠財報也能發現一二:抖音增長放緩、騰訊廣告業務下滑、京東利潤不及預期等。

各種因素的指向高度一致,所以稱這次寒冬為系統性風險不算過分。

“大頭兵”或者“螺絲釘”幾乎沒有抗系統性風險的能力。

  • 一是普通人本身應對系統性的風險的能力較差,而現如今的年輕人對抗普通風險的能力都不如人意;
  • 二是大廠的996和大小周讓大多數普通員工還暫時無法做到既能低頭拉車又能抬頭看路;
  • 三是過去互聯網從業者動輒百萬年薪的package,讓整個市場的心態都處于”心如天高“的狀態,更多的人愿意“卷”還是因為有錢賺,并且大多數從業者都沒有想過互聯網在短期內會有系統性風險。

所以互聯網寒冬真的來了,在各行各業都不景氣的今天來得猝不及防。

是不是過了今年就會回暖?是不是疫情控制住就會回暖?是不是中概股回港上市就會回暖?是不是俄烏和平就會回暖?

答案是否定的,互聯網過去十年經歷了過速發展的過程,大廠們將手伸到了科技、金融、傳媒、教育、醫療等各個行業。

不但有短期快速盈利的手段,還有堅持長期主義的價值投資,而字節跳動、騰訊、阿里的員工數量都也在近幾年突破了10萬大關。

看似天下太平,但是當收入增速放緩,當賺錢能力下降,巨頭們勢必要持續收縮業務和節省成本,因為這是互聯網也是商業,沒有錢很難給情懷和夢想買單。

二、我該怎么過冬

作為“點”還要不要依附于這個“體”?答案對于大部分人必然是肯定的。

這個問題我們更多的從現實主義出發,所以換個問法,即如果不在互聯網還要去哪里?

去考公或者事業編?去創業?去跑滴滴?或者換個行業?再不行回老家提前養老?

暫不考慮考公競爭壓力大(中公教育可是去年為數不多存活下來的“教育股”)、換行業沒有經驗、回老家不甘心、創業沒idea等這些看似困難其實努力后還都能執行的問題。

只有一個問題,就是從幾十萬至百萬年薪的大廠到薪水相對不是那么豐厚的公務員或者滴滴司機或者苦逼創業者。

互聯網人前兩年剛買的房子讓誰還房貸?去年剛換的新車讓誰還車貸?剛生的二胎誰來給奶粉錢?

這就是現實,術業有專攻,生活有熱愛。

很少有人能輕易放下代碼去刷行測題(抖音上可能有),也很少有人能輕易合上電腦回老家種花花草草(抖音上可能有)。

無論是熱愛技術還是熱愛錢,只是工作一年又一年,日子一天又一天的過到現在,這些選擇題都慢慢變成了已經有答案的填空題。

所以大部分還是被迫也好,真愛也罷,都還得繼續在水深火熱的互聯網中繼續埋頭苦干。

對于那些已經小有名氣的或者有行業影響力的人來說,在面對這樣的系統性風險時,和上面提到的“大頭兵”、“螺絲釘”有所不同。

他們有足夠的反應時間,有金錢和人脈的積累,最重要的是具備一定的行業洞察力,雖然不能準確預言風險趨勢,但是也早已有了退路。

而最艱難的還是那些“大頭兵”和“螺絲釘”,互聯網整體環境已經夠糟糕了。

然而他們可能雖然工作多年但是沒有所謂的“嫡系”,也可能是初入職場不久還沒有工作經驗。

又可能雖然苦還累但因為不懂職場的“人情世故”。

所以依舊無法做到leader或者老板滿意。

所以這些人要么被裁找下家,要么想在這“金三銀四”盡快擺脫苦海,進入新公司。

三、作為大頭兵,我還跳槽嗎

大家都戲稱今年是“銅三鐵四”,所以小心翼翼的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生怕有一天自己被裁。

但是也有人卻逆勢而行,依舊在“BOSS直聘”和“拉鉤”上尋找新機會。

已經被裁的人沒有選擇權,只能盡快收拾情緒,在緩沖期內找到合適的下家。

如今還沒有受到裁員影響卻還寄希望于金三銀四的人卻陷入了沉思。

其實,無論大廠、獨角獸還是國企都有裁員的風險,“工作穩定”這個詞離互聯網大環境只會越來越遠。

因為“體”已經很動蕩了。

所以要不要跳槽,就需要我們更多從自己這個”點“出發,再去看看自己所處的“線”和“面”,細分行業的前景,公司層面的發展等等。

程序員都是邏輯動物,面對糾結的事情更希望利用數據或者更理性的指標去衡量。

其實跳槽也可以,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將其總結做成了表格,大家可以參考。

總體思路就是將各個影響因素賦予權重,每一項都有1~5分的區間,然后根據總計分數找出得分最高的那一個。

但是這個表不能一概而全,每個因素在每個人身上都不同,有人在乎收入那就提高收入的權重,有人在乎狀態那就提高工作狀態的權重。

永遠不要輕易做決定,也永遠不要輕易放棄機會。

與其焦慮和糾結,不如問問自己現在的工作是否快樂?

問問自己這份工作是否在到達個人目標的路上?

根據上面的表問問自己這次跳槽是不是值得?

如果不值得,那就做好現在工作的同時等待新機會。

如果值得,why not?

四、在不確定中找到的確定

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無論是如今的互聯網環境還是讓大家苦惱的疫情,這些大型的不確定性我們普通人幾乎無法控制。

但我們可以從不確定中盡力地去尋找確定,而最大的確定性因素就是我們自己。

既然大環境我們不能控制,何不多看幾本書,重寫一些過去的代碼,了解一些新的技術和行業動態,我們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而不是一味的為大環境焦慮。

“過冬”是提醒我們時刻要有“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意識。

所以換個角度如果過冬能讓互聯網人和巨頭們都如履薄冰,大家才有可能會真正的注重效率并且挖掘出更大的價值。

如今“體”是重構但不是刪除,我們希望將來它能變得正常。

只是當它“重構”的過程中,你是否也正在變強?

當它好起來的時候,你的基本功是否還扎實,新技術又了解多少?

而當它下次不好的時候你是否已經具備面對系統性風險的能力。

 

本文由 @冷觀熱思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大廠壓力大,競爭激烈,還是要看看自己想要什么,不盲目

    來自廣西 回復
    1. 嗯嗯

      來自上海 回復
  2. 大廠工作不是鐵飯碗,極其考驗心理素質以及能力,還有預知的能力

    來自貴州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