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種性格?MBTI測試風靡下的社交心理學
編輯導語:ISFP、INTP、INTJ……你是不是在疑惑這又是什么的縮寫?其實這是近段時間風靡網絡的MBTI人格測試,本文作者從MBTI測試出發,探尋性格測試背后的社交心理學秘密,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本人是純純的ISFP,浪漫主義+藝術家+情感主義+冒險家,人畜無害甜心派?!?/p>
“我是善于思考,最強大腦的INTP?!?/p>
“INTJ,我居然和奧運冠軍谷愛凌是一種類型。”
……
看得一頭霧水?別急,這不是什么神秘的接頭暗語,也不是什么網絡流行語,而是眼下正火的MBTI性格測試。以往,人們習慣于用生肖、星座命理來自我標榜和尋求身份認同,現在,MBTI性格測試,這一夾帶著“科學”氣息的“性格濾鏡”或許能幫我們解開數字居民探索自我之旅的一些迷思。
本篇文章帶你了解趣味十足的性格測試背后,MBTI作為新的一輪社交貨幣,所體現出的新興人類社交中的身份認同等議題。
一、溯源:MBTI是如何產生的
1921年,卡爾·榮格(Carl Jung)根據自己對人類性格的長期觀察,寫了本書叫做《心理類型》(Psychological Types),里面提出了4個維度,把人按照人格分成16種類型。
1942年,凱瑟琳·布里格斯從費城某銀行的人力資源經理那里學習了一些心理學測驗的基本方法。于是,她和女兒根據榮格的《心理類型》,開發出了這個80年后仍經久不衰的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法(英語: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簡稱MBTI)。
MBTI 測試一般分為四個維度,每種維度又用二分法分為16種類型:
MBTI測試的16種性格類型
這16種不同的性格型態,當中由二至三個取向并合而成的類型各自有一個描述性名稱。此外,非正統的使用方法認為,每種性格與其他類型的互動關系都可以從組合間推測出來。
MBTI誕生之后,在不少權威機構和學者的支持下將這個測試大規模的推廣。
時至今日,MBTI已經被翻譯成近20種語言、在115個國家之間通用。許多世界大型企業,以此為測量工具和出發點,定期組織人力資源培訓及組織發展課程。擁有MBTI正版版權的CCP公司,每年能創造千萬美金的收益。
而隨著MBTI的日漸走紅,這門看似十分科學的測試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質疑者認為MBTI理論有缺陷,測量結果不可靠,而且同一個人不同時候測量的結果也不同。
并指出這是巴納姆效應的例子。心理測量專家羅伯特?霍根(Robert Hogan)曾經評論:“大多數人格心理學家把 MBTI視為比較復雜的幸運餅干?!?/p>
包括 MBTI 在內的人格評估量表,在醫學期刊里都被定義為跟星座(生肖符號)、卦象同類的“自我探索的風潮” 。
二、性格測試的社交心理學
那么,既然MBTI有著這么多的缺陷,那為何還這么受歡迎呢?
MBTI最開始上熱搜是今年冬奧會的時候,當時谷愛凌為國摘金,有位網友向谷愛凌詢問她的MBTI類型,沒想到谷愛凌真的回復了她,并且發了自己是INTJ的測試結果,她說:“我一直說我是內向的一個人,然后大家都不相信”。
一時之間,全網的INTJ都開始陷入狂歡,而沒測過MBTI的網友們則非常好奇,并且紛紛跟風測起了MBTI。
接著,熱衷于MBTI的則開始分析谷愛凌是不是真的INTJ,有哪些行為表現符合INTJ的描述等等。本來是相對小眾的心理學測評,因為名人的分享而開始被眾人所熟知。
而在信息過載的當代社會,人們的注意力是及其有限的,MBTI性格測試在沒有過多的營銷活動的情況下,以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認為它特別適合自己并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點,即使內容空洞)喚起了網友們的共鳴,最后再給予網友們相應的社交貨幣,這些導致了MBTI人格測試題的裂變式傳播。
所謂社交貨幣,是美國沃頓商學院的營銷學教授喬納·伯杰 (Jonah Berger)在《瘋傳》一書中提出的概念,它是用來衡量用戶分享品牌相關內容的傾向性問題。社交貨幣的觀點認為,我們在微信和微博上討論的東西就是代表著,并定義了我們自己,所以我們會比較傾向于分享那些可以使我們的形象看起來高大上的內容。
簡單來說,你朋友圈發什么,就代表了你是什么樣的人。在微信中分享自己性格測試的結果,實際上則是展現、樹立自己美好形象的大好機會,畢竟答案池里有很多的溢美之詞。
社交媒體時代,大家都需要夸獎和贊賞,都想要為自己立一個美好的人設,MBTI性格測試給了所有人一個機會,為共同造就了一場標簽化的社交狂歡。
最終這樣在朋友圈等私域內的傳播,擴大到了公域。社交媒體上也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MBTI表情包,還有好事的網友給各種影視人物、歷史人物、甚至神話人物測MBTI。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是,MBTI性格測試滿足了人們自我認可的主體性需要。在心理學理論中,自我認可主要表現為個體有自我美化(self-enhance)、自我確證(self-verification)等傾向。
1. 自我確認的需要
近些年來,各種心理測試,都保持著一定的熱度。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有關于“性格測試”相關的內容,都有不錯的流量,它映射出了年輕人個人性格探索和自我確認的需求。
人類一直沒有停止認識自己的腳步,希臘德爾斐神廟門楣上刻著的經典銘言:“認識你自己”就是最真實的寫照,蘇格拉底則將這句話作為其哲學原則的宣言。日常生活中人們也總是在不停地確認自己是誰,確認自己是什么樣子,確認自己是什么樣的性格。
而星座、MBTI,正是非常便捷的自我確認工具。我是處女座的,所以我在意細節。
我是ESTP,所以我喜歡與人爭論。人們不需要借助工作、生活、社交等實踐,就能從測試、解讀中,確認自己的性格。相比而言,非常便捷,幾乎毫無成本。而且,這些測試、解讀,在滿足自我確認需求的同時,還會為我們提供人格美化服務。
2. 自我美化需要
在如今的社交媒體上,自我美化常常體現在濾鏡文化上,修圖、濾鏡似乎成了一種新的社交禮儀,人們對自己不添加濾鏡的“素顏”抱有強烈的不安全感。
其實,我們可以把MBTI的測試看作是另一種形態的“人格濾鏡”。因為MBTI測試的結果往往都有著浪漫文案的加成,如飽含著靦腆、敏感、完美主義以及自卑的INFP被描述成“治愈家”、“空想家”或是“哲學家”,理智的INTP更是被看作是“神的孩子”。
裹著氛圍感糖衣的人格類型,使得人們更傾向相信MBTI的測試結果,甚至有人為了測出心中的理想人格,不停更改自己的測試答案,畢竟誰不想成為自己心目中的“天選之子”呢?社交網絡上有很多人把MBTI的測試結果當做了社交名片。
3. 社交的需要
MBTI測試的火爆同時體現了當代年輕人生存的矛盾:他們一方面想要躺平,在口頭上拒絕社交,另一面,卻害怕孤獨,希望尋求社交,尋求團體,尋求和自己相似的圈層。
但是,并不是誰都能擁有足夠的社交能力,敢于去主動接觸底細不明的陌生人。也因此,像星座、血型、生肖這樣對某個個體的簡單分類,會一直受到大眾的熱捧。
首先,MBTI具有足夠的趣味性,并能夠從中衍生出情感、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諸多話題。再者,由于MBTI的火爆,使得它有龐大的擁躉,幾乎每個人都對相關的話題,有一定了解,可以和天氣、飲食一樣的通用社交語言。
所以,MBTI測試成為了萬千缺乏社交技巧年輕人們的一種社交利器。
三、MBTI的大火帶給我們那些啟示
在當下,媒介化運動社交的背景下,群體聚散的頻率和速度都大大增強,年輕人從外向內窺探的需求通過 MBTI等人格測試來認清自我的現象日益突出。MBTI作為新的一輪社交貨幣,帶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呢?
1. 尋找歸屬感,年輕人喜歡給自己“貼標簽”
關于MBTI性格測試,可以通過身份認同的觀點進行解釋和研究。根據奧爾波特的自我發展理論,個體的自我認識要經歷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三個階段。
社會自我和心理自我的形成都是在媒介設置的社會規范和與他人的人際交往中實現的,在信息的傳播和社會的交往中,個體不斷完善對自我的身份認同。
“貼標簽”行為本質上為了獲得“身份認同感”和“群體歸屬感”。人作為群居動物,對“群體歸屬”的追求甚至已經超脫于后臺的經歷和理性邏輯判斷了,這是一種植根于人們潛意識的東西,即便是最獨立的人,一樣想要尋求和自己聊得來的群體,追求一種。
而另一類熱衷于獲得群體歸屬的人,則會使用各種方法去主動尋求群體歸屬,從最開始的星座,然后到MBTI,甚至還有各種各種奇怪的理論都出現了,正是他們向外廣播自己、尋求認同的方法。
海德格爾說,“我們本質上是共同體的一份子,正是在共同體中,我們學會怎樣成為一個個體?!?/p>
人類作為社會性的存在,通常會把自己放到某個特定群體里來獲得某種和他人的聯系,借由這種聯系來獲得對身份的確認。
星相學和算命經久不衰,表明了我們多么渴望得到理解,當有人能說出跟我自身情況相符的信息(即便是籠統的)時,自我就被再現了。
2. 新發展:互聯網下身份認同的分化
互聯網時代迅捷的信息傳遞,使得群體聚散的頻率和速度都大大增強,身份認同的主體、基礎、動力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并出現了相應的分化與沖突。
傳統社會成員的身份認同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限制性,個人受到所在群體、社會環境等的限制,其個人的身份認同也比較穩定;但是在互聯網時代,由于網絡的虛擬性特點,人們可以在網絡空間中有選擇的進行“展演”,個人的身份具有虛擬性和建構性的特點,社會成員的身份認同更加動態性和無限性。
同時,時空與認同具有密切的關系,當下我們處于美國學者曼紐爾·卡斯特所言的“流動空間”中,社會是液態的、流動的,社會成員的認同花費時間越來越短。
相對于傳統的被動性、歸屬性認同而言,網絡社會中的認同是主動性、建構性的,當主動性的社會認同增多時,自我和群體認同便有了更多元的維度,社會認同也更加分散化。
哲學家格蒙特·鮑曼認為,如今群體身份的可靠標志漸漸被流動性、不穩定性和個人主義所取代。過去的人用宗教、家族、企業來標記自己,而現在的人,不是不需要依附在群體上了,而是要求更細分化了。
空巢青年、佛系青年、喪氣青年等流行一時,年輕人都需要找個時髦點的詞匯包裝自己。大家甚至會用“開什么車、穿什么衣服、噴什么香水、聽什么音樂”來定義自己。
具體而言,人們在社交網絡上的形象,有時候甚至跟他實際本人相差十萬八千里,但就像哲學家威廉姆·詹姆斯認為的,“一個人在認識他的人眼中有多少種形象,他就有多少個社會自我?!睂δ切┯肋h都看不到實際的他是什么樣的人而言,那些標簽化的人設,就是他本身。
比如,在MBTI的設置中,人們會根據不同的需求,以及所處的環境進行性格上的轉變,甚至一個月變好幾次性格類型。而這種轉變具有虛擬性和人為建構性的特點,實際上是人為的“展演”。
3. 人格圈層化沖突:個體人格的獨特性被淹沒
然而,當MBTI成為圈層標簽后,不同數量的人格類型成為人們獲取優越感的重要來源。
稀少而又符合商業時代規律的人格成為了圈層的最頂端,而INFP、ISFJ等龐大的感性人格卻需屈居在圈層的底層。本該帶來人們對復雜人性更平等看待的人格測試,卻變成為人為添加的刻板印象添油加醋,從而讓社交圈層越來越難被打破。
自然,圈層的劃分并不完全一無是處。它帶來了更加簡單的交流方式與語言風格,如和S型人格討論時聊美食、聊生活,遇見N型人格聊人生、聊哲學。然而,看似簡單的同時,背后卻是一種惰性的表達失語。
人們害怕發言,害怕無人傾聽,害怕偽裝的面具被識破。因此,還不如隱藏在通用的人格類型下,掩蓋所有真實想法與情緒。
圈層化的人格劃分使得個體人格的獨特性被淹沒,溝通與表達不再需要思考,仿佛一切都是模版和套路。矛盾的是,即使利用MBTI可以幫助我們打造理想化的人設,但當所有個體的性格都被標準化時,“個性”反而蕩然無存,因為你想造的人設,人人都能造。
四、結語
在當下,媒介化運動社交的背景下,群體聚散的頻率和速度都大大增強,年輕人從外向內窺探的需求通過 MBTI等人格測試來認清自我的現象日益突出。
MBTI作為新的一輪社交貨幣,本質上是一種快捷的貼標簽式分類,我們能夠從其窺探到新興人類社交中身份認同的建構。
但我們要明白MBTI作為一種并不科學嚴謹的性格測試方式,本質上和星座說一樣,當我們對特定人格類型的人產生期待或者標簽化時會成為刻板印象。
我們的性格不應該被16種人格測試結果框住,世界上也不只有16種顏色,每個人都是最特別的那一個!
作者:張浩然;微信公眾號:騰訊媒體研究院
本文由 @騰訊媒體研究院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我是真不明白為什么這個這么火爆的,我也不信星座啥啥的
這我還專門去找這個鏈接測了,跟我一點都不符合好不好,哼哼
這個好久以前就有了,最近突然火了,不能說準不準,我去年測是infj,今年變infp了
花了9塊9測試了一下,還行吧,解析我是挺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