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齡老人“年輕態”,養老消費金融打開“新風口”

5 評論 3513 瀏覽 21 收藏 18 分鐘

編輯導語:在人口老齡化的大趨勢下,養老消費金融正悄然走進大眾生活,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紛紛瞄準“銀發經濟”,搶灘養老消費金融藍海市場。這篇文章從三個方面講述了作者對于養老消費金融的看法,并提出了對于其未來發展的一些建議,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易觀分析:《數字經濟全景白皮書》濃縮了易觀分析對于數字經濟各行業經驗和數據的積累,并結合數字時代企業的實際業務和未來面臨的挑戰,以及數字技術的創新突破等因素,最終從數字經濟發展大勢以及各領域案例入手,幫助企業明確在數字化浪潮下的行業定位以及業務發展方向。

《數字經濟全景白皮書》持續關注消費金融領域。以“60后”為代表的低齡老人成為老齡化人群主體。與高齡老人不同,低齡老人消費、金融意識都緊隨時代,主動追求“年輕態”。儲蓄習慣與消費支出的增長使低齡老人消費金融意識上升,銀行也積極開展適老化創新,但信用卡等業務及數字化手段仍有提升空間。

一、老齡人口結構轉變,用戶人群“年輕態”

1. “60”后未來5年或將增至1億,低齡老年人將成為老齡化主力

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人口總數達141178萬人,年均增長率為0.53%,全國人口規模處于較高水平且保持穩定的增勢。其中,60歲及以上、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在歷次人口普查中占比不斷提升。

圖 1-1 歷次人口普查結果人口年齡構成

從歷次人口普查數據來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持續上漲,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并且,在未來5年內,我國老年人口將出現大幅增長,老齡化或迎高峰。根據2019年人口抽調結果,45-54歲之間的人口具備最高的規模,2022年起,這部分人口將逐漸步入60歲,疊加居民年齡普遍長壽化,我國即將迎來老齡化急速增長階段。未來5年內,以“60后”為代表低齡老年人群體或將新增1億人以上。

2. 低齡老人追求“年輕態”,信貸服務需求增長

與高齡老人不同,低齡老人在消費觀念、數字應用、金融意識方面都更能緊隨時代,人群特征主動追求“年輕態”的消費及生活體驗;同時,低齡老人工作時代背景與高齡老人差異較大,大部分已經退休的低齡老人都積累了相當規模的固定資產、存款等財富,疊加退休金、養老金、兼職打工等持續性的收入,低齡老人不僅擁有較高的消費潛力,還擁有較大的金融服務拓展空間。

圖 1-2 我國41歲及以上人群消費能力構成

由于主動追求“年輕態”,低齡老人群體特征與高齡老人差距較大,但與年輕群體具備相近的人群特征。一方面,低齡老人樂于接觸新鮮事物、產品及網絡,對高消費接受度較高;另一方面,部分老人退休后收入來源單一,且具有大額儲蓄習慣,針對日常消費開支,擁有理財及消費金融服務需求。

圖 1-3 低齡老人與年輕群體消費、金融特征比較

二、老年群體逐漸關注自身滿足,服務需求帶動消費金融發展

1. 銀發人群更加關注自身消費,互聯網銀發經濟高漲

在子女工作及家庭穩定后,老年人工作及家庭的壓力減弱,消費娛樂的時間與精力增多,各方面興趣逐步得到培養;并且低齡老年人消費觀念轉變,更愿意為自身消費,其主流的消費模式轉向“自我享受型”,多年的消費意愿及需求逐步釋放,在網購、興趣、娛樂領域的消費意識及行為都得到升級。

互聯網滲透率大幅提高后,老年人線上消費市場也不斷拓寬,尤其是后疫情時代,消費者活動向線上轉移,銀發人群注意力也往自身集中,追求多種形式獲取物質及精神滿足。2022年1月,我國41歲及以上人群互聯網主要偏好領域包括綜合資訊、社交網絡、網絡媒體等,其中綜合資訊領域活躍人數最高,達5676萬人,在所有互聯網綜合資訊人群中占比12.3%。

圖 2-1 41歲及以上人群互聯網偏好領域及APP

受疫情影響,數字化銀發經濟發展迅猛,2021年,我國50歲以上網民占比接近30%,老年人互聯網使用率超過20%,成為線上消費增長的重要領域。

從主要綜合電商平臺來看,老年用戶的網絡購銷量及消費金額都呈倍數增長。京東消費數據顯示,老年人使用互聯網購物的熟練度越來越高,越來越習慣于通過網購進行生活消費、旅游消費、健康消費、線上繳費等,專門針對老年用戶需求的老年適用品線上市場活躍;天貓購物數據顯示,以“60”后為代表的低齡老年人步入老齡階段后,呈現出健身、旅游、美容、瘦身等多種獨特的健康消費特征,且隨著疫情常態化,低齡老年人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網購健康”的潮流逐漸興起。

圖2-2 京東商城及天貓醫藥健康平臺老年用戶消費情況

2. 退休金與財富積累支撐消費支出,老年消費金融意識隨之上升

隨著老齡化高峰的來臨,銀發經濟市場不斷擴大,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在康養、醫療、健身、娛樂等方面的消費意愿不斷上升,消費內容不斷多元化。2021年我國人均消費支出24100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0307元,且增速超過10%;以人均消費30000元、同比增速10%為基準,60歲退休到80歲之間城鎮地區老年人消費支出有望突破150萬元。

而不斷增長的消費支出需要相應的資金支撐,而大部分老年人收入增長空間不高,支撐其消費升級的主要資金是多年工作積累的財富。但老年人積累財富的目的一般是保障未來生活、為子女提供幫扶、為孫代進行儲蓄,大額資產多定期儲蓄不輕易使用,如何管理、運用這部分資金才是老年人關注的重點。

第二類資金是退休收入,目前我國接近90%的老年人享有養老保險,且退休人員養老金年增幅在5%左右。由此計算,2021年我國人均養老金可突破3000元。2021年全國人均收入中位數為27540元,一位擁有3000元養老金的退休老人即使沒有其他收入,其年收入也在全國中位數以上。

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提出在政策所規定的退休金的基礎上,獨生子女父母退休金上浮10-20%。未來,部分老年人養老金將進一步上漲,疊加老年人退休兼職、再就業的主動性,其退休收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支撐消費升級,從而刺激老年人消費需求的增長。

圖 2-3 2004年以來企業養老金平均水平

然而,由于消費支出大幅增長、消費升級提速以及老年人儲蓄習慣,退休收入仍然難以完全覆蓋老年人不斷高漲的消費需求,這就使其消費行為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刺激老年人金融意識上升,主動探索金融領域的第三類資金來源,包括理財收入、消費信貸、信用消費等。

圖 2-4 不同年齡段人群金融服務需求對比

我國有50%左右的“60后”低齡老年人最常使用信用卡,這類群體擁有更豐富的知識以及更開放的金融理念,對金融服務的風險接受度也更高,更愿意超前消費,使用信用卡等消費金融產品。低齡老年人熱衷于使用信用卡積分兌換小家電、廚電、日常家居等用品,“60后”的女性消費者在美發SPA等領域的月均信用卡消費超過1000元,部分低齡老人甚至因為信用卡到期續期但超齡被拒而面臨消費習慣被打亂的困境。

而由于消費模式的變遷,信用消費形式逐步向非實體轉移,擁有信用卡消費習慣的低齡老人對于數字化APP接納度低于實體信用卡。在此背景下,抓住真正有需求的老年人群體,普及數字化金融服務方式,成為銀行消費金融入局養老市場的關鍵途徑之一。

三、老年人信用卡業務發展存在限制,數字化大齡用戶仍有空間

1. 銀行積極開展適老化創新,信用卡業務發展仍存在限制

隨著家庭收入與支出消費穩定,低齡老人的金融需求將會逐步提高,在此背景下,已有部分銀行開始了針對養老金融服務的創新,以養老理財、借記卡產品為主。

表 3-1 老年人群體主要金融服務與機構

從當前老年人專屬金融服務來看,養老金代發、專屬借記卡以及針對高凈值老年客戶的私人銀行服務已經相對成熟;老年專屬理財產品除已有的存款業務外,我國已在“十地十機構”開展了養老理財的試點;而由于老年人收入、健康、還款等方面的問題,老年信用卡業務仍存在較大的限制,推出專屬產品的銀行數量較少。

大部分銀行信用卡用卡條款較多,老年人用戶達不到使用門檻,而且信用卡一般使用年限為3年,所以部分銀行57周歲以上便不能辦理。銀行考慮到用卡要求及還款利息等標準對于老年人較為復雜,其身體狀況、償還能力和用卡環境無法達標,疊加信用卡犯罪現象等因素,老年專屬信用卡發展無法推進,部分有實際需求的老年人只能通過子女的附屬卡進行消費。

2. 老齡群體特征改變,信用卡業務可向大齡客群延伸

隨著以“60后”為代表低齡老人退休,老年人群體特征也將逐步改變,低齡老人對運動健身、出國旅游、興趣愛好的需求使其成為消費市場不可或缺的力量,而信用卡業務限制這部分低齡老人造成了諸多不便,例如:具備出國游需求的老人攜帶現金不便,但無法申請安全便利的信用卡;大額資金定存但仍有興趣愛好的老人,無法使用信用卡超前消費;擁有長期信用卡使用習慣的老人,在超齡后無法續辦業務。這些都影響了信用卡業務發展,使銀行無法獲得低齡老人消費市場的紅利。

對此,部分銀行已開始通過專屬信用卡等方式發展老年人信用卡業務。例如,中信銀行專屬信用卡“如意卡”是國內首張年齡限制延長到70歲的專屬信用卡,配置有“幸福年華”老年專屬服務覆蓋養老領域金融與非金融各個場景;北京農商銀行面向55-70歲的“金色時光”專屬信用卡與老年人退休金高低掛鉤,與其他老年專屬卡關聯互通,解決了對老年人還款的顧慮。

表 3-2 部分老年信用卡產品特征對比

老年人群體比年輕人更加重視優惠,更關注“省錢”,他們有著充足的時間,去研究、對比各家銀行金融產品的福利與權益,而信用卡業務的所具備的便利與優惠正是老年人群體在生活消費中所需。因此,關注老年人消費需求,提升信用卡消費服務能力,通過專屬服務、分級管理、盜刷保障、養老金關聯、反詐講座等手段解決老年人用卡問題的掣肘,是我國老齡人口結構轉變背景下,銀行業把握低齡老人消費市場、創新金融服務的重要課題之一。

此外,受疫情影響,信用卡線下交易減少,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消費內循環等策略將進一步刺激“大消費”,在此背景下,數字化渠道、信用卡APP成為銀行把握消費市場、提升消費服務能力的主要手段。從主要銀行信用卡APP來看,2022年3月,APP用戶仍以24歲-35歲為主,41歲以上用戶已占據一定比重,但僅掌上生活APP超過10%。

圖 3-1 2022年3月主要銀行信用卡APP用戶年齡結構

從低齡老人“年輕態”特征以及互聯網“銀發經濟”發展來看,老年人群體已經成為互聯網消費市場的主力軍之一,作為銀行數字化業務重要渠道的信用卡APP,需要緊抓互聯網“銀發經濟”發展以及低齡老人結構改變的機遇,進一步完善適老化功能配置、適老化專欄等,將銀行創新性養老金融產品以數字化渠道向低齡老人群體普及,提高信用卡業務的便利性特性,并將專屬服務、盜刷保障、養老金關聯代發、金融反詐課堂等匯集到APP,形成養老金融服務統一平臺。

 

本文由 @易觀分析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低齡老人是我嗎,我29算不算,反正也想開始養老了哈哈

    回復
  2. 養老話題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老齡化逐漸嚴重,老年人消費能力也會不斷增強

    回復
  3. 養老數字化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而且也沒法繞過現在老齡化程度還在逐年增加

    來自河北 回復
  4. 媽耶,你直接說我是有著年輕的外殼,老人的心態,合起來就是低領老人,直接把我就給分析了。

    來自河南 回復
  5. 可以說大部分的老年人的金融意識都挺淡薄,而且很相信那些黑心廣告,無良廣告商還真是了解老年人痛點

    來自湖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