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居家辦公?四大舉措讓企業更有效率!

3 評論 1415 瀏覽 3 收藏 11 分鐘

編輯導語:相信不少職場人已經經歷過了居家辦公模式,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適應這一模式,站在職場員工與企業決策層的角度上來看,員工或企業應該采取什么措施,才可以提高遠程辦公效率呢?本文作者就此做了解讀,一起來看。

疫情伊始,不定時、不定期的居家辦公就成為常態,甚至“混合辦公”已經漸漸成為大型公司的常規工作模式?,F實給大家開了個巨大的玩笑,大部分企業都被迫走上云端,成為了穆勝博士在多年前提出的“云組織”。

但居家辦公畢竟有其弊端。對企業來說,“放養員工”的工作模式缺乏氛圍、溝通低效、難以管理。企業真金白銀地付出了人工成本,疫情期間誰家也沒有余糧,如果居家辦公導致效率低下,這就尷尬了。

仔細想來,這其實不是居家辦公的問題,是企業自己的管理問題。如果要依靠把員工“綁”在工位上來獲得人家的勞動成果,本身就說明企業存在管理BUG,那也就別怪員工“卡BUG”了。

用居家辦公作為試金石,很容易發現大部分企業存在的四大問題。反過來說,做好這四個方面,居家辦公效率必然有保障。

一、劃賽道——戰略解碼系統

實現高效率居家辦公的關鍵點,是員工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這需要企業有相對完善的戰略解碼系統,能夠將公司目標層層分解,變成部門的小目標,甚至一直分解到員工個人的工作任務。

說來簡單,但有幾個企業能做到?難點在兩個地方:

一是企業對于自身戰略的理解不足。現實是,90%以上的企業在戰略上都是模糊的,他們的戰略解碼更像是基于“拍腦袋”的“經營數字拆解”。

二是企業自身的組織設計不合理。也就是說,業務流程、組織結構、崗位設置這幾個維度上沒有解決“分工合理”的問題,這導致即使戰略目標和打法清晰,也很難讓各個組織模塊各司其職。這種狀態下,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戰略目標沒有人承接,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要解決戰略解碼的問題,必須突破上述兩個方面。

當然,即使有了上述兩大基礎,我們也依然需要管理者靈活的任務分解能力。他們在戰略和組織過濾出的“標準解碼”基礎上,將任務進行調整,快速、準確地分解到每個人身上,形成個人的任務清單(To do list),讓每個人“跳起來、摸得著”。在任務執行的執行過程中,他們更需要接受一線反饋、輔導落地執行、動態優化解碼。

二、集數據——數據采集系統

居家辦公期間,即使分配了任務,但如何管理和考核依然是很多企業頭痛的問題。而解這道題的關鍵是要注重對數據的收集和沉淀。數據能夠幫助企業找到各類任務的衡量標準,同時精準量化和客觀評價員工產出。

過去,企業只抓財報、看三表,卻忽視了“管理報表”的指標建立和數據統計。這讓管理者在管理上純粹依靠“手感”和“經驗”,而不是基于數據來實施管理,管理上相當放飛自我。

居家辦公時,企業與員工存在天然的物理區隔,辦公效率降低,完全依賴于員工的自覺性。此時,《管報》的必要性就突顯出來,這不僅是一份更加全面的報表,更是一個全面的數據采集系統。員工的任務要與這個數據采集系統對齊,也就是要服務于公司的戰略;而這個數據采集系統要能夠映射出員工的任務,能夠反映任務的價值。

為了實現這種效果,企業的數字化管理就成為了必選項。前幾年在數字化轉型上有所投入的企業,現在實實在在收獲到紅利了。當我們將管報的邏輯通過數字化系統進行對接,就可以采集到全方位的熱數據,自然可以精確量化員工產出。

退回來說,即使沒有數字化系統,管報也是必須的??吹竭@段的企業趕緊補課吧!

三、抓結果——數據分析系統

當有了數據之后,除了用于個人的考核外,還應該對業務的運轉進行實時的監控。數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核員工,更是為了優化業務。疫情的原因,業務發展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些影響,此時,如何通過數據發現極端狀態下的“業務最優運行模式”,就成為了企業需要關注的焦點。

按照穆勝咨詢的理論,企業的數據分為三類:業務流數據、資金流數據和人才流數據。而基于這三類數據,應該進行兩種分析——財效分析和人效分析。

不妨這樣來想,假設企業需要在“屏息呼吸”的狀態下生存,他們必須要有最合理的人效和財效設置,讓人、財兩類資源發揮最大的效果。而在兩者中,人效對財效有幾倍的杠桿作用,顯然又更加重要一些,值得更多的關注。

一方面,管理者要把握人效的防守線。

基于數據采集系統和公司的戰略目標,確定人效的Baseline,保證居家辦公時也能產出穩定。

當然,有的企業才開始關注人效,人力資源部門要啟動人效管理,可能需要一些外部的航標數據支持,例如,組織應該如何設計才能消除冗余,人才應該如何儲備、晉升、培養,這些領域會影響到人效結果,也都要有數據的支持。這些領域其實早有定論,所以,企業完全沒有必要冒著“被淹”的風險摸著石頭過河。

另一方面,根據企業發展面臨的實際情況確定進攻線,并適時進行波動式調整。

居家辦公雖然普遍被認為會影響工作效率,但企業如果能夠基于收集的數據,靈活地調整人效目標、激活員工,那么效率也能得到保證。因此,企業要建立數據分析系統,動態分析和監控,以便隨時從防守鐵桶陣靈活轉變為防守反擊。

四、有溫度——管理者的數字化管理能力

居家辦公得以成行,是因為數字化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這既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也考驗了管理者的數字化管理能力。說白了,面對在線狀態的員工,面對線上發生的業務,不能夠駕馭數字化,好比不會游泳的人落進了水里。這里有幾個基本的要求:

其一是數據甄選能力。數字技術的發展讓管理者能夠獲得豐富的信息,考驗的是管理者篩選、分類、提取信息的能力,即如何從信息海洋中找到最關鍵的數據。

其二是數據分析能力。找到關鍵數據只是第一步,管理者還需要有數據處理的能力。高明的管理者能夠從同樣的數據中發現更有價值的信息,做出更理性的決策。這意味著,管理者要緊跟數字化步伐,熟練運用數字化工具分析問題,培養自己與數字打交道的感覺。

其三是數字場域控制力。數字化背景下,效率提升這個主題對于管理者來說既是機會,也是考驗。數字化提升了流程的效率,節省了不必要的管理成本。但要實現效率最大化,管理者要具備數字狀態下的場域控制力。

比如:遠程溝通或會議讓交流不再受地理、空間的限制,但管理者如何有效在線上會議中主持、控場和輸出就成為最大的考驗。以前是大家濟濟一堂聽你“忽悠”,現在你講得沒道理、沒意思、沒任務分解,人家就可能開小差。

事實上,以上四個方面的建設,不僅僅適用于居家辦公期間,而應當是企業未來管理基礎提升的主要抓手。只是疫情將企業過去忽視的這些管理基礎抬上了明面。

記住,不是居家辦公存在BUG,而是企業本身存在BUG。當然,有勇氣解決BUG的企業,不僅能在疫情里屏息呼吸、活下去,更能在疫情后基業長青,有未來!

#專欄作家#

穆勝,微信公眾號:穆勝事務所(ID:hrm-yu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镀脚_型組織:釋放個體與組織的潛能》作者,知名管理學者,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管理學博士,穆勝企業管理咨詢事務所創始人,互聯網商業模式和組織轉型研究專家。

本文整理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四大舉措讓企業更有效率!文章提到的四個舉措確實很有效,只是不能被領導看到,哈哈哈

    來自山東 回復
  2. 數字技術的發展讓管理者能夠獲得豐富的信息,考驗的是管理者篩選、分類、提取信息的能力,即如何從信息海洋中找到最關鍵的數據。

    來自中國 回復
  3. 哈哈哈哈,讓我這個工作人員看了都想要領導這么干了,不要每天那么多事,畢竟大家都很忙的。

    來自河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