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到底是什么?一文帶你了解web3.0

15 評論 37036 瀏覽 79 收藏 23 分鐘

編輯導語:近段時間,Web3.0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Web3.0到底是什么呢?為什么要關注它呢?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關注Web3.0的原因,Web1.0~Web3.0的發展,以及Web3.0和元宇宙的關系,感興趣的小伙伴不妨來看看。

“最初的互聯網,人們幾乎只能在電腦上打字進行交流,后來有了帶相機功能的手機,網絡變得逐漸可視化。隨著網絡連接速度飛速發展,視頻成了我們體驗內容的主要管道。

我們的互聯網體驗從桌面進化到移動設備,從文字進化到圖片再到現如今的視頻,那,互聯網的下一個世代是什么呢?”

上面這段話,是Facebook(現meta)CEO在2021年的connect大會演講的部分內容,這次大會首次提出了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 ,通過VR設備,用戶可以沉浸在一個完全虛擬的互聯網世界,帶來智能手機或電腦無法比擬的臨場感。

一、為何要關注Web3.0

無論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多大的便利,但是現如今的互聯網依然是依靠在互聯網巨頭企業搭建的中心化平臺之上。

平臺之間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而且所有的免費或付費服務,都在無形中攫取了用戶海量的數據。

而web3帶來的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模式,既可以打破中心化帶來的信息屏障,也能從根本上消滅各種被動的數據泄露。

二、互聯網發展史

1. web1.0 摸魚才是第一生產力

前言中我們大概闡述了一下互聯網發展到如今所經歷的各種形態,伯納斯-李博士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時摸魚寫出世界上第一個網頁瀏覽器,web1.0互聯網萌芽初綻。

短短十幾年時間,我們所熟悉的各種門戶網站應運而生,國外的雅虎、谷歌,國內的新浪、網易、搜狐等等網站成了當時上網獲取信息繞不開的節點。

時至今日,它們中的大部分依然存在于互聯網上,但卻成了活化石一般的存在,誰說互聯網沒有記憶?

彼時,人們對在互聯網上可以看到海量的信息興奮不已。

與傳統需要訂閱的報紙期刊不同,只需點點鼠標,跳轉幾個網頁,就能輕易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時間并沒有被互聯網占據,人們只是被動地接收信息。

2. web2.0網絡屬于所有人

越來越多的人涌入互聯網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接收到了同等海量的信息,人們開始在線下談論互聯網看到的新聞、書籍、音樂……

其中一些聰明的大腦在思考:在網上看到的信息,為什么不能直接在網上討論呢?天涯、豆瓣、貓撲、貼吧誕生了。

于是,用戶們借助平臺,人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想法。

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可以回復,似乎滿足了我們能想象到的一切需求,大家都認為這會是互聯網的終點了。

3. web2.5 在未來,每個人都有出名的15分鐘

2007年,蘋果正式推出了第一代iPhone。

后來的故事大家再熟悉不過了,android、iOS平分移動互聯網的天下,互聯網滲透率指數級上升。

用戶不再滿足于僅僅在互聯網上進行枯燥的圖文溝通交流,視頻、直播等高流量負載的應用開始占據人們的心智。

所有人都在拍攝上傳視頻,所有人都在直播自己的生活,所有人都有爆款的15分鐘……

在繁榮之下,有人逐漸意識到,我們所創作的內容的所有權歸屬,似乎被提供平臺的一些科技巨頭通過條款聲明拿走了。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對自己的數據只擁有使用權,而平臺卻對我們的數據擁有所有權。

跨平臺之前的交互和信息交換也被逐步筑起的信息屏障隔開,搜索引擎無法抓取到各個平臺的信息,平臺之間逐步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

所有的數據都在平臺的服務器中,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服務器被攻擊導致數據泄露的新聞,那有沒有一種技術或方式能夠避免這種中心化的風險?

4. web3.0 未來是什么樣子

籠統的來說,web1.0是用戶從互聯網讀到信息,web2.0用戶可以在互聯網讀信息、發表信息,但是對這些信息沒有所有權。

對創作者來說,用戶在web2.0的互聯網中創作的內容是受到多方面限制的,例如平臺的二選一條款、屢次上新聞的30%平臺稅、算法惡意降權等等,反而扼殺了創作者的創新欲望。

2008年的11月1日,一個化名叫中本聰的人發表了一篇9頁的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他在論文中提出了一種去中心化的電子記賬系統,使用廣播交易記錄加上特殊的加密方式可以把交易記錄存儲在所有的節點上,不需要經過中心服務器進行記錄。

隨著對比特幣的深入研究發現,這種去中心化和區塊鏈加密的思路不僅僅可以用作于金融領域,還可以將區塊鏈的加密協議和去中心化的思路運用在互聯網領域。

用戶之前可以不需要中心化的服務器直接進行交互,同時通過加密協議的方式確保了自己的數據不會有泄露的風險。

三、什么是WEB3.0

想要理解web3,就必須了解去中心化、區塊鏈和代幣(token)的概念。

web3沿用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概念,用戶通過代幣來創作和消費內容,同時可以獲得自己創作內容的所有權。

web3建立在點對點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設施上,不需要通過中心化的巨型服務器進行分發。

1. 去中心化

在傳統的web2.0,我們下載打開一個app,往往第一個操作就是登錄注冊,同意一些看都不會看一眼的用戶隱私協議。

我們在app上產生的個人數據逐漸被收集,它們可能會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販賣到其他廠商,我們的數據并不屬于我們。

web3基于區塊鏈加密的技術加上完全去中心化的存儲方式能夠允許用戶對自己的數據有完全的所有權,用戶可以決定數據是否開放給其他機構使用。

而數據通過區塊鏈的形式存儲在所有的節點中,不會發生服務器宕機數據丟失或被竊取的情況。

2. 什么是區塊鏈

對于大多數非計算機出身的人來說,區塊鏈這個概念是非常難以理解的。

以轉賬舉例:如果我用某個支付app向a轉賬100元,那么支付ap需要檢查我的余額是否有100元,轉賬后我的賬戶還剩多少錢。

這些交易信息都需要支付app進行記錄,所有的交易都需要一個交易中心。

區塊鏈的世界中,是沒有交易中心的概念的。

任何人都可以記錄,但是為什么要浪費自己的資源記錄跟自己無關的東西呢?

答案是記賬的獎勵機制,所有人記賬都可以收到手續費的獎勵,相較于中心化的交易手續費是一個很低的數字

在web3中,交易的前提是擁有一個虛擬錢包。

與傳統的銀行賬戶不同,虛擬錢包沒有中心化的交易記錄,而是通過無數個節點來進行記錄。

虛擬錢包分為三種類別:

  1. 在交易所開通的賬戶錢包,和傳統的賬戶類似,都需要一個中心化的機構運行;
  2. 第二類是冷錢包,需要一個特定的硬件裝置才可以運行, 類似網銀的u盾;
  3. 第三類就是一個單純的app(metamask),只需要通過密鑰就可以進行交易。

如果我向a轉賬100元(當然,貨幣必須換為等值的虛擬幣),同時廣播告訴了網絡上的所有人,這個網絡上的所有人進行交易時的記錄都會廣播。

假設在一段時間內收集到了一千條交易記錄,那么將這一千條交易記錄封裝為一個塊,這個塊就是區塊鏈的其中之一。

把封裝的這一塊鏈接到上一個交易記錄的塊,如此延伸,就形成了一個區塊鏈。

誰來負責封裝交易記錄呢?在區塊鏈的邏輯中,只能有一個人進行打包封裝,而且封裝完成后會有相應的獎勵,如何判斷誰是最終有權限封裝的人。

簡單來說,就需要通過計算機計算一道數學題。

誰最先計算出最終答案,那么封裝的權利就歸屬于誰,這個計算的過程,就是大家理解的挖礦。

3. 什么是代幣(token)

以游戲舉例:同質化代幣可以理解為我們充值的點券,非同質化代幣可以理解為我們購買的皮膚、裝備等等道具。

代幣只會存在于區塊鏈上,也就是說,用戶的所有互聯網資產,是以區塊鏈的形式存在于互聯網之上的。

4. NFT

NFT的全稱是Non 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也是區塊鏈的一種形式。

雖然去年在互聯網上的確刮起了一陣狂風,但是大多人的第一印象還是一個丑丑的猩猩形象。

早在2017年,兩個開發者開發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個NFT項目—CryptoPunks,將一萬多個隨機生成的像素頭像放到了以太坊的區塊鏈上,開創性的將加密的虛擬資產帶入了加密貨幣的領域。

由此開始,OpenSea、Nifty Gateway等交易市場開始迅速崛起,藝術家、明星紛紛通過各種平臺發布自己的NFT,NFT逐漸從小眾化的領域慢慢出現在大眾視野。

如何簡單的理解什么是NFT?我們依然以一個舉例闡述:我和小a都有一個籃球,正常情況來說,我想和小a交換籃球應該沒有任何門檻,因為價值是一模一樣的。

但是如果小a的籃球是科比最后一場球賽使用的呢?那籃球本身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物品,小a的籃球就可以認為是一個NFT。

看起來一模一樣的物品,但是價值卻天差地別。

我們把這個邏輯轉移到數字藝術品上,數字藝術品看似是可以無限復制的,就算買來也沒有任何價值。

但是因為唯一的交易記錄以token的方式上傳到了區塊鏈,所以這條記錄在下次交易前是不可能更改的。

就算所有人都可以下載、復制,但是唯一的所有權依然是買到藏品的人。

目前的NFT大致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類別:

  1. 數字藝術品:就是大眾最熟知的包括無聊猿、彩虹貓之類的圖片或視頻形式的NFT;
  2. 游戲/虛擬資產:游戲資產強調用途,如區塊鏈游戲中的虛擬道具,購買后可以實際運用到游戲當中。當然在虛擬世界中,土地也是可以和現實世界一樣拍賣的,如林俊杰在Decentrland花費13萬美元購買了三個地塊。

除此之外,在web3的世界中,NFT并不僅僅是一種數字收藏那么簡單。

目前已經有了更為廣泛的應用空間: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想象一下,在web2中,所有互聯網廠商都利用用戶的隱私數據做智能推薦算法。

如果我們將自己的隱私數據鑄造為NFT,賣給互聯網廠商,完善他們的推薦算法。

他們每一次利用你的數據,你都會收到一定數額的資金,而不是現如今無所顧忌的免費利用你的數據。

總之,NFT的不可更改性和唯一性會帶給未來不同產業無窮的想象力,而不僅僅局限在藝術品甚至是互聯網中。

5. 智能合約

對于創作者來說,傳統的作品交易是一種買定離手的形態,交易完成后,作品從此不會對創作者產生任何后續收益。

但是NFT利用智能合約的方式,創作者可以收到作品所有交易的版稅收益,這讓全職的NFT創作者成為了可能

NFT除了利用到區塊鏈的技術之外,智能合約也是NFT和web3不可或缺的技術概念。

NFT發布者通過交易平臺發布自己的NFT作品,平臺生成一份基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有區別于傳統的合同交易方式。

智能合約會將合約內容廣播到所有節點,所有的節點都會對合約進行記錄。

所以合約內容是不可以被篡改的,而且一旦滿足合約條件時,將會不可逆轉的執行下去。

想象一下,作為一個設計師,把自己的設計作品鑄造為NFT,并通過智能合約的方式賣給用戶a,用戶a轉賣給用戶b。

作為最初的賣家,每次每一次的交易都可以讓自己收到相應的版權收益。

而在現實世界中,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有規定每次交易的版權收益,買方也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私下交易違背合約。

但是通過智能合約的邏輯,一種全新的、沒有后顧之憂的創作者模式將會越來越壯大。

6. DAO

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轉換為中文就是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

DAO的基本特性是通過智能合約運行的,在滿足條件后就會不可逆的執行。

傳統的企業組織是自上而下的,由高層發號施令,決定戰略方向。

DAO通過它的NFT持有者或代幣持有者來決定方向,這樣大大縮短了決策到消費的距離,通過代幣持有者的投票也縮短了決策到執行到距離,提升組織效率。

7. Dapp(去中心化的應用)

顧名思義,就是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搭建的app,它通過智能合約預先設定好的邏輯來運行。

這是與傳統的app需要一個中心化的服務器不同之一,傳統app如果遇到服務器發生事故或停機,那與用戶的一切連接都會被中斷。

dapp由于其廣泛分布在區塊鏈上,所以基本不存在有停機的狀態。

由于使用了與加密貨幣一樣的技術,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上并經過加密,數據沒有辦法進行篡改和偽造。

而且用戶在各個app之間切換時無需重復注冊,徹底打破傳統app之間的信息孤島。

8. 小結

總的來說,web3通過區塊鏈技術,讓用戶對自己的數據有了真正的自主權。

用戶在互聯網上的數據不再是互聯網巨頭算法的免費養料,同時所衍生的技術也給未來帶來了無窮的想象力。

但是正如現在,大眾對web3還處于一無所知的狀態,所以去中心化的網絡依然進展緩慢。

因為每一次的交易都需要通過礦工進行打包,而且與傳統的app不同,可能需要用戶學習額外的操作步驟和虛擬錢包之類的軟件,這也會是一個非常大的門檻。

四、web3.0與元宇宙

Metaverse的概念出自美國作家Neal Stephenson 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

書中描繪了一個只需要帶上VR眼鏡,就能進入一個完全虛擬的世界。

雖然是完全虛擬的數字空間,但是沉浸式的體驗足以以假亂真,人們可以在里面正常的社交、工作甚至是買賣交易。

2021年初,游戲公司roblox以400億美元的估值上市,在其招股書中頻繁的提到metaverse這個概念, 又一次將元宇宙帶入人們的視野。

到了21年的10月,Facebook在connect大會中宣布改名meta,同時宣布all in元宇宙。

作為萬億市值的巨頭,他徹底引爆了元宇宙的概念。

1. 元宇宙與web3.0有什么關系

在Facebook元宇宙愿景中,現實中的大部分生活、工作場景都可以轉移到虛擬世界。

但是這個虛擬的元宇宙世界,一定要像電影頭號玩家中描述的那樣,是一個需要一個巨型公司來控制的世界嗎?

如果在這種虛擬世界中,你的所有資產可以頃刻間被抹除,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虛擬世界是由別人控制的。

所以,元宇宙一定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虛擬世界,而web3所帶來的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和加密技術,天然的適合作為元宇宙的基礎設施。

web3所帶來的加密和去中心化的技術,用戶不再像如今這種在不同的平臺注冊不同的賬號。

而是在互聯網中創建一個通用的數字身份,利用區塊鏈的技術加密分布存儲,把自己的數據完全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明確的規定用戶對信息的所有權。

對于虛擬世界的資產來說,在web2.0世代,虛擬資產只不過是服務器中的代碼而已,用戶對資產本身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

web3.0的區塊鏈分布存儲可以將數據存儲在所有的節點中,意味著數據不經允許是不可篡改的。

再加上NFT的概念確保了虛擬資產的唯一歸屬權的問題,讓元宇宙的虛擬經濟可以完全跑通。

遺憾的是,在Connect大會中,Facebook給我們看到的元宇宙場景,無需通過VR頭顯設備,只需一幅普通的眼鏡就可以開啟我們日常生活的工作軟件、游戲app、學習等等實在太過遙遠。

反而是web3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互聯網的一絲曙光,它提出的去中心化概念將消除web2.0時期數據權限、互聯網壟斷等等問題。

所以web3.0真正普及的一天,也會是想象中的元宇宙到來的一天。

五、總結

元宇宙在未來一定會從概念變為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目前我們仍然面臨一系列的問題。

區塊鏈技術帶來的web3.0作為元宇宙底層的基礎設施,雖然解決了中心化的部分弊端,但是諸如算力消耗過大的問題、51%算力攻擊的問題,包括2016年被黑客攻擊的The DAO事件,都證明了web3的技術距離成熟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鏈接

https://www.alexdphan.com/research/library-of-web3

https://www.8btc.com/media/6708909

https://www.8btc.com/article/6692458

https://www.8btc.com/article/6695252

https://ethereum.org/us/

https://www.chaincatcher.com/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本文由郝小七指導http://www.aharts.cn/u/917803

 

本文由@漢堡怪獸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文章要討論的是道,全文說的都是術,道是術的集合,并不是因為特定的術,而必須創建適配的道,本末倒置了!
    根據全文來看web3.0我覺得就是區塊鏈換了層皮,沒什么新鮮的玩意?。?br /> 從人類社會的發展來看,分工是人類發展的基石,分工就是中心化,中心化是節約成本的,去中心化是不是個笑話?
    web3.0應該是對現有互聯網模式的升級和優化,換條新賽道之后呢?用戶轉變行為習慣的成本有多大?用戶拋棄熟悉的模式,二次學習的意愿有多強?這是重構和迭代的區別,去中心化,是不是就不能叫web3.0;
    如今的互聯網是樹狀的,在同一個層級是網狀的,各節點和中心點之間是有信息往來的,即信息的查詢和信息的生產,而這個過程的優化與創新,更接近一個優化方向,可落地,可執行;就比如我現在,還要敲鍵盤寫評論,未來大家是不是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面對面交換觀點呢?哪種交互更高效?
    在我看來,當下所謂的web3.0就是新瓶裝舊酒,騙錢的手段而已,幣圈的新抓手。

    來自北京 回復
  2. 區塊鏈只是技術,即時落地用戶的使用場景仍需要經過 某平臺生產數據-區塊鏈技術存儲數據-某平臺使用數據,有沒有發現問題?數據生產和數據應用的過程都離不開平臺?。?!所以實際仍然是掌握在平臺手中,離開平臺你的數據毛用沒有,只是一條數據而已

    來自上海 回復
    1. 強烈贊同?。。?!

      來自上海 回復
  3. 元宇宙一定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虛擬世界,而web3所帶來的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和加密技術,天然的適合作為元宇宙的基礎設施,這里說明一下,一定是個假去中心化的虛擬世界,還是控制在游戲開發方手里

    來自上海 回復
  4. web 3.0會來,但web 3.0不等于去中心化區塊鏈。
    世界各國的政治體制、貨幣體系決定了建設底層去中心化的互聯網生態幾乎沒有可操作性。想對自己的數據擁有自主權,先問問掌握數據的國家和大公司們同不同意放棄他們現有的政體、商業模式與利益。難道web 3.0需要每個用戶自己付出成本去建設嗎?
    區塊鏈是一種高成本、低效率解決信任問題的方案,先解決自身的高成本和低效問題,再考慮和互聯網結合改變世界吧。

    來自北京 回復
    1. 明白人!小范圍特定場景有可能落地,畢竟現在沒有標準。

      回復
    2. 同意!區塊鏈撐不起一個時代

      來自北京 回復
    3. 沒錯,web3.0的商機沒有說清楚,沒有商機何來商業化;

      來自湖北 回復
  5. web1 人獲取信息;
    web2 人與信息交互,并產生信息;
    web3 人為中心,信息共存,即去中心化;

    來自浙江 回復
  6. 不知為何看到了未來房地廠商在虛擬世界炒房炒土地的樣子

    來自廣東 回復
  7. 還是挺喜歡現在的web2.5世界,所以無法想象web3.0實現后的樣子,或許宇宙的盡頭是web3.0?

    來自四川 回復
  8. 一提到web3.0現在只能想象出vr的模樣,畢竟目前技術不過關。

    來自四川 回復
  9. 讀完本文,大致了解了Web3.0時代的樣貌,作者表述的也很詳細。

    來自江蘇 回復
  10. 作者把web3講的很詳細透徹,給作者大大點贊,希望下次能夠繼續分享這類文章。

    來自山東 回復
  11. 看完之后總算是徹底搞懂了web3所涉及到的一些概念,感謝作者的分享~

    來自陜西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