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世界的地址(三):社交媒體常用的@符號,背后到底有怎樣的歷史?

3 評論 1109 瀏覽 0 收藏 17 分鐘

編輯導語:據目前所知,@符號是出現在數字時代的最早的符號之一,這篇文章將@符號的歷史進程分為三部分(從生僻字符到常用按鍵、前數字時代的簡史、從打字機布局到電子郵件分隔符),向我們講述了@符號是如何從羊皮紙時代進入數字世界的,一起來看看吧。

圍繞“數字世界的地址”這個議題,沙丘研究所最近連續更新了三篇文章。這是最后一篇。

在上一篇文章當中,我們講述了“@”如何從電子郵件進入社交媒體,變成一個意味“直接回復”或者“提及”的功能鍵。在這篇文章當中,我們想要進一步回撥時鐘,踏上一條更少人涉足的小徑,探究一個更少有人知曉的隱秘小史——“@”這么一個生僻的簡寫符,怎么從羊皮紙進入數字世界的。

一、從生僻字符到常用按鍵

“@”肯定是出現在數字時代的最早的符號之一。除了資歷老,它還有非常強的標志性。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甚至至今),這個符號都用來直接代表互聯網本身。從形態上看,這個符號確實有它無可替代的獨特之處:它有很強的手寫體特點,看起來圓潤、飽滿、以曲線為主,似乎每個人在寫它的時候都一定是瀟灑而快速的,這給人年輕、活潑甚至卡通化的印象。

不過,要是回看一些90年代末20世紀初的電視節目,我們會發現主持人和嘉賓在遇到這個字母a外面包了一圈的字符的時候總會卡頓一下,甚至停下來討論一陣——他們不知道它如何發音。而這一點可能恰恰幫助這個符號在科技圈備受吹捧。它成了極客們的一門黑話,鞏固這個小圈子群體內部的身份認同,因為只有他們——“自己人”——能自信地念出它的發音“at”。

在那個互聯網剛剛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的年代,許多新生的技術公司會用“@”來替代他們品牌名當中的“a”,以此來讓自己的公司顯得更現代。另一個著名的例子是沙丘研究所曾經提及過的紐約的Cyber @ Bar,這個咖啡店新奇、嬉皮。顧客來這里喝咖啡,可以順便用用擺在店里的計算機,體驗一下互聯網——那個時候的互聯網是一個時尚品而非必需品。當然,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不管是店主、老顧客還是游客,總要費勁花時間給朋友解釋一下這個地點的名字是怎么念的。

數字世界的地址(三):社交媒體常用的@符號,背后到底有怎樣的歷史?

廣州未來社的微信十周年活動logo

來源:自攝

二、前數字時代的簡史

盡管“@”已經幾乎在屏幕世界中無處不在,早已證明了自身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很有趣的是,研究者對于這個符號的歷史考據實在不太多。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起碼有上千年的歷史,但它在19世紀之前的演化軌跡都不太清晰,并且缺乏實證。拉丁語學者貝特霍爾德·烏爾曼(Berthold Ullman)在他1932年的著作《古代寫作及其影響》(Ancient Writing and its Influence)當中僅用一句話簡短地提到了這個彼時還十分生僻的符號:

還有一個符號@,它的意思是ad(拉丁語的前綴,意思相當于現代英語中的to或者at),只是帶有一個夸張的半圓體‘d’?!?/p>

“There is also the sign @, which is really for ad, with an exaggerated uncial d.”

遺憾的是,他沒有為讀者提供進一步的出處或者參考資料。除烏爾曼之外,意大利科學史教授喬治-斯塔比勒(Giorgio Stabile)是當代對這個符號的歷史演變研究得較為徹底和深入的學者,他在2000年發表了一篇文章,研究“@”符號在16世紀的商業用。此外,英國作家基斯·休斯頓(Keith Houston)在《陰影字符》(Shady Characters)一書中用一整個章節來寫關于“@”的古典用法和現代的技術細節。

但總的來說,有關這個符號的起源的文獻仍然很稀少,并且第一手材料或多或少都是零散的,其中有也有不少猜測。但可能正是因為這個符號如此少見、容易被人忽略,并且意涵沒有完全明確,它才有其獨特性,不容易和其他字符混淆。也因此,定義上的剩余空間允許一名計算機工程師在1971年為“@”在數字時代寫入了新的含義。

我們盡量概括性地呈現一下”@”在互聯網時代的前世故事。除開烏爾曼把它和古拉丁文聯系在一起之外,從現有的實物證據來看,“@”第一次亮相是在14世紀的一份抄本上,意思是“阿門”。在這個有些孤立的用法之后,在斯塔比勒的研究當中,“@”在1536年出現在一張商業發票上。這一次,它被用作“amphora”(雙耳罐)一詞的縮寫。

在那份信件當中,一名商人寫道:“一個@(雙耳罐)的酒在那里賣了七十或八十個金幣?!彪p耳罐是一種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古老容器,在這里顯然被用作商業用途,作為體積或重量的計數單位。而這一點顯然是無比重要的,因為幾乎從此之后,這個符號一直承擔作為計量單位的意義,與貿易和商業記錄緊密相連。

數字世界的地址(三):社交媒體常用的@符號,背后到底有怎樣的歷史?

左上、右上:1345年希臘編年史的某個保加利亞翻譯件,@被用作“Amin”(Amen,阿門)的簡寫;左下,右下:1536年一名船商的信,@被用作計量單位

大約在19世紀,它演變為“每個xx價格”(each at)的意思。例如,5個蘋果@1美元,意思也就是總共5個蘋果,每個1美元,共5美元。這種用法也延續至今,可以在一些收銀機的界面上看到。接下來又是一個關鍵節點——1906年誕生的哈蒙德12型(Hammond 12)打字機將“@”納入了它的鍵盤布局當中。現代鍵盤的布局很大程度上依循了打字機的傳統,而哈蒙德12型是20世紀初最為重要、最有競爭力的一款。

彼時,同類型機器主要的主要目標客戶在軍事或者商業領域,這二者對于提升計算效率的需求最大,也最迫切??紤]到這一點,被用來輔助計量過程的“@”字符被收入打字機布局中也就不太奇怪了??梢钥吹?,這個符號被放在底角,與其他符號——$、%、£、¢——等挨在一起。長達約一百年的時間,“@”都屬于一個數字和經濟計算的世界。

三、從打字機布局到電子郵件分隔符

1963年,ASCII(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碼)把“@”收錄在表中,這進一步確保它在即將到來的信息時代不會缺席。與此同時,“@”也已經成為了許多編程語言的詞匯,當時被稱為“商業at”(the ‘commercial at’)。接下來,第一位主角登場——1970年代,BBN技術公司的工程師雷·湯姆林森(Ray Tomlinson)在開發ARPANET項目。

這個計劃被譯作“阿帕網”,或者“高級研究計劃局網絡”,它為后來的現代互聯網提供了基礎。那時湯姆林森試圖實現一個重要的功能:不同終端之間的交互計算。也正是在這個開發過程中,他需要一個字符可以方便地對用戶名和主機域名之間做出適當區分。這位計算機工程師低頭看著他的ASR-33型電傳打字機,選擇了“@”。

在后來的采訪中,湯姆林森描述他的選擇主要出于兩個原因。首先,這個字符需要相對罕見,這樣就可以盡量確保沒有人會在用戶名當中使用它,造成區分用戶名、域名時候的困難。第二,@符號似乎是鍵盤上唯一的介詞,也是唯一具有強烈“定位意義”(locative sense)的介詞。在2007年接受《計算機世界》采訪時,湯姆林森說:

思考的過程并不復雜,……我[需要]鍵盤上的一個字符,它通常不會出現在用戶的登錄名或計算機的主機名中……[而且]在所有可用的標點符號中,只有‘@’具有位置感(a sense of place)……我本可以使用 on符號或of符號,但沒有這樣的字符。所以只能用at符號了

湯姆林森在50年前做的工作是開創性的。在他之前,最原始的電子郵件并不能穿越空間來投遞信息。它是時間維度上的,類似于留在桌子上的一個便條——在同一臺電腦上,一個發件人可以給一個指定的用戶留下信息,隨后這個指定的收件人可以在這臺電腦上檢索到該信息。在一些其他情況下,信息也最多只能在同一服務器(host)下的計算機之間傳播。此時一條信息是由同一個人書寫和閱讀的。

為了提高工程師之間的交流效率和生產力,湯姆林森嘗試在不同的主機上發送信息。這一舉將時間性的信息傳遞轉變為空間性的。這也就允許了兩個或多個個體用戶同時存在在同一虛擬空間當中進行信息的交換——這個“同時”和“同一”提供了最原初的“共同感”,這也為“數字公共領域”的形成勾勒了雛形。

此時僅僅一個用戶名不可能保證傳遞的精確性。系統需要知道特定用戶設備所屬的域名,也就是“名字‘在’地址”(username “at” address)這樣的格式。這種必要性促使湯姆林森找到了“@”。在這一刻,這個古老的字符進入了互聯網的世界,逐漸擴展到全球,并擁有了一段難以預想的新生命。

像許多其他發明一樣,這樣一個看似純粹技術性的舉動后來衍生出了巨大的文化影響力。到2000年代,這個符號基本上已經成為每個人進入數字世界的必備物——要想成為網民,首先注冊一個郵箱,并把這個地址告訴朋友們。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大概可以被比作是虛擬世界用戶的房產前的門面或門牌。許許多多的門牌則共同構成了數字世界的地圖,它是一個尋路系統。

也就像之前的文章展開談過的一樣——2006年也是”@“符號的重要里程碑。它由推特工程師介紹進了社交媒體的世界,表達的意思是”直接回復“或者”提及“。這也是許多互聯網用戶最常使用的功能。

現在在日常的手機使用中,不管是發郵件,還是微信群聊,微博留言板,或者是協同工作的軟件當中,”@“都早已是數字世界的居民們每天不假思索使用的功能鍵。它儼然已經變成了我們在這個虛擬世界當中,找到彼此、提供定位和呼喚或傳喚的最基本符號。它為不存在物理身體的用戶們提供了位置、方向和談話的結構。并且,也正如這篇文章一開頭所敘說的,”@“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代表了互聯網。它變得無處不見,其存在也幾乎像是理所應當,只是背后那段漫長而隱秘的歷史延續過程似乎已經無人知道了。

數字世界的地址(三):社交媒體常用的@符號,背后到底有怎樣的歷史?

“@”在英文文獻中出現的頻率(1800-2019)

圖源:Google Ngram

主要參考文獻

  1. Houston, Keith. Shady Characters?: the Secret Life of Punctuation, Symbols, & Other Typographical Marks. First edition.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2013.
  2. Ullman, B. L. Ancient Writing and Its Influenc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9.
  3. Singh, Simon. The Code Book?: the Science of Secrecy from Ancient Egypt to Quantum Cryptography. 1st Anchor Books ed. New York: Anchor Books, 2000.
  4. Philip, William. “Merchant@florence Wrote ItFirst 500 YearsAgo,” The Guardian,2000. Link: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00/jul/31/internetnews.internationalnews
  5. Simanaitis,Dennis,”Where’s Th@t @t?”Simanaitis Says,2018.Link:https://simanaitissays.com/2018/05/26/wheres-tht-t/
  6. Smith, Gina. “Unsung Innovators: Ray Tomlinson, Who Put the @ Sign in Every E-mail Address,” Computerworld, 2007. Link:https://www.computerworld.com/article/2539997/unsung-innovators–ray-tomlinson–who-put-the—sign-in-every-e-mail-address.html
  7. McManus,Melanie. “When is It Rude to @ Someone on Twitter?”Howstuffworks,unknown date.Link:https://people.howstuffworks.com/rude-twitter-mentions.htm
  8. Editors of the WorldInfo,”Amphora: The word and the @ Symbol,”Worldinfo,unknown date.Link:https://wordinfo.info/unit/2385/ip:7

 

作者:陳飛樾,公眾號:沙丘研究所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BettDSJgmFE-s07BGm7oMQ

本文由 @沙丘研究所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數字世界里的歷史頗為有趣,從歷史的視角解讀當下的數字時代

    回復
  2. 好奇妙,這篇科普很有趣,原來當今的數字時代也有跡可循

    來自貴州 回復
  3. @這個小小的符號竟然歷史那么久遠,學到了學到了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