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偶像之熱:完美的想象人格與虛幻的社會期望
編輯導語:最近,虛擬偶像團體A-SOUL成員珈樂“休眠”的消息引發了業內人士的劇烈討論,人們不禁開始審視,在越來越火熱的概念背后,虛擬偶像所存在的深層含義究竟是什么。本篇文章里,作者就虛擬偶像的發展做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
近日,關于國內虛擬偶像團體A-SOUL的多條變動新聞,讓“虛擬偶像”這一話題變得又開始熱絡起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并非給她們的粉絲帶來好消息,而是將虛擬偶像背后許多被忽視的問題置于前臺。
A-SOUL是由樂華娛樂與字節跳動共同推出的虛擬女子偶像團體,于2020年11月出道,該組合由5名成員組成,分別是珈樂Carol、嘉然Diana、乃琳Eileen、向晚Ava、貝拉Bella。她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一直活躍于B站等二次元氛圍濃厚的互聯網平臺。
而這個十分火爆的虛擬偶像團體,最終卻止步2022年5與10日。在A-SOUL當日發布的官方聲明中提到,成員珈樂即將終止直播等日?;顒樱M入“休眠”,并決定在5月20日當天開辦告別演唱會。
而演唱會還未到,她們又引發更高的輿論熱議。有網傳信息披露,A-SOUL組合成員中之人(背后的真實演員)的隱私信息在近期被頻繁曝光,職場霸凌和勞動壓榨等現實遭遇引起粉絲質疑與抗議。
讓我們冷靜下來,回顧近幾年被資本熱捧的虛擬偶像的歷史歷程,我們似乎可以看見技術快速發展所招致的“人的狂熱”。而在這樣一個個由代碼和數據建造的虛擬人設中,我們到底又忽視了什么呢?
一、越來越熱的虛擬偶像
簡單來說,虛擬偶像即非真人的偶像。實際上,行業與學界對虛擬偶像其實并沒有統一的說法,有人認為虛擬偶像是指由技術生成的虛擬人物,有人則認為虛擬偶像是“生活在現實世界的虛擬人物”,而非虛構的角色形象,比如一些動漫角色。
由這樣的爭議去回顧虛擬偶像的發展史,其實會發現虛擬偶像在整個進程中都是呈現多元化的特征。根據愛奇藝發布的《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虛擬偶像最開始更多的是某部作品中IP形象,通過使用技術將她變得立體,并產生更多延伸價值。世界上第一位虛擬偶像林明美就是來自于1982年播出的日本動畫《超時空要塞》中的角色。
林明美
緊接著,日本樂器制造商雅馬哈公司成功開發VOCALOID這款軟件,使得通過軟件輸入音調和歌詞就可以產出類比人聲的音樂。虛擬偶像在這樣的技術支持下逐漸出現大多數虛擬偶像的雛形,即像洛天依、初音未來為代表的虛擬歌姬,虛擬偶像以才藝傍身的標簽有所突出。
洛天依歌唱現場
而在另外的一條發展路徑上,虛擬偶像則是朝著更加貼近真實狀態下的人趨近。在歐美的社交網絡圈,虛擬偶像則開始于Lil Miquela這一時尚模特,她僅憑“自拍”就收獲了150萬粉絲。而在我國,近幾年出現的虛擬偶像AYAYI、柳夜熙也是這種特征。
柳夜熙
如果以日韓偶像產業的標準對虛擬偶像進行定位,其實會發現以上談論的很多都不屬于我們如今所認知的偶像群體范圍。在韓流侵襲之下,我們對于偶像的認識可能會更局限于“EXO”“火箭少女101”這樣的偶像團體。
國產虛擬偶像之路也在此找到了與資本更好合謀的機會,比如前文提到的A-SOUL(樂華娛樂+字節跳動),以及愛奇藝推出的虛擬樂團廠牌Richboom,以及一些由動漫、動畫、小說、廣播劇、游戲所衍生出的虛擬形象,在打著虛擬偶像的噱頭之外,瘋狂收割粉絲金錢。
愛奇藝推出的虛擬樂團Richboom
在運營方和資本的眼里,相比于真人偶像,他們或許會更喜歡虛擬偶像。一方面,規訓虛擬偶像往往比真人偶像更加方便,通過簡單的程序或者建模就可永久擁有一個“鐵打的虛擬偶像”,為其賣命掙錢,完全不用擔心偶像的身材管理、人設等問題。
而在粉絲看來,他們獲得的是一個顏值爆表、性格完美、唱歌不走音、舞蹈很協調的完美虛擬偶像,基本不會遭遇黑歷史爆出、人設崩塌所帶來的情感傷害。
LASER-貓耳FM出品的聲控向虛擬偶像男團
在這樣優勢凸顯的情況下,虛擬偶像的發展似乎獲得了人們更多樂觀的看法。但放在當下,在A-SOUL組合成員中之人遭遇的各種問題被置于前臺時,虛擬偶像與真人演員之間的界限似乎開始被打破,許多潛藏在背后的未曾被關注的問題變得更加值得思考。
二、當談到虛擬偶像時,我們忽略了什么?
一直流傳的“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口號,讓我們普遍帶著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技術進步促就的新產物。就像是虛擬偶像,它給予的真實之外的虛擬想象,讓我們始終報以一種憧憬的態度。它打造了全新的虛擬形象、完美的偶像人格,在當下有著良好的行業前景,但我們卻會忽略,或許它仍舊移植的是固化的殘酷現實,甚至更加惡劣。
1. 全新虛擬形象背后,依舊是刻板的偶像審美
在消費社會,偶像注定要被符號化,以便于資本通過簡單的“粘貼-復制”就可讓他們流通于廣告招牌、娛樂節目之中,進而獲得金錢收入。而被符號化的關鍵一點,則是身體、外貌上的足夠優越。星探們尋找素人、將他們打造成偶像巨星的傳統造星路徑就是依靠這樣的標準。
符號化的過程,就是人消失的過程。
圖片來自微博@閃光少女斯斯
真人偶像與虛擬偶像盡管都遭遇被符號化,但他們兩者又有所不同。因為具備真實肉體,真人偶像可以讓粉絲共情、從而更好地設身處地理解他們。而“虛擬偶像”這個詞匯則帶有全新的閱讀陌生感,加之虛擬化讓原本的許多追星體驗變得不同,人們其實很難去感知出它們背后隱藏的觀念與價值。
一方面,我們可直觀看到的是,市場上的大部分虛擬偶像依舊迎合著傳統的偶像形象?!澳行愿吒粠洝⑴园子酌馈钡脑煨菢藴试陔y以被發現端倪的虛擬偶像粉絲圈內流通。他們甚至可以避免真人偶像會出現的拍照死亡視角、沒有打光造成的皮膚暗沉等問題。他們展現在粉絲面前的,永遠是光鮮亮麗和“絕世神顏”。
同時,依托于技術優勢,他們的外貌在露于大家視野前,還可以用數據去不斷精確和輻射目標粉絲,從而建構出一種完美無缺但卻毫無特色的外貌。
另一方面,虛擬偶像的服飾等外在物也在助推人們對這種一致化外表與身材的消費。與現實不同的是,存在于想象中的服飾基本不用擔心是否能做出實物的問題。某種程度看,虛擬偶像就等同于我們想象中的形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下基本已被馴化和形成嚴苛范式的真人偶像形象之外,我們仍舊在現實世界中提倡和接納外貌與身材或許并不完美的真人偶像,比如創造營里的王菊。而在看似將偶像形象革新的虛擬偶像之中,它們卻好似依舊遵循著刻板的偶像審美規范。
2. 完美的人格展示,提供的是更虛幻的“真實情感”
除了標準化的偶像審美要求外,對于虛擬偶像來言,他們也需要和粉絲交流、互動,展示自己的好性格和好態度,從而產生信任、理解等更深層次的雙向關系。像A-SOUL組合,時常會開直播和粉絲互動聊天,通過各種生活化的表達,讓他們與現實生活更靠近,進而讓粉絲獲得“遠程親密感”。
而虛擬偶像于每個人而言,又不僅僅是簡單的偶像-粉絲之間的純粹情感連接。虛擬偶像的形象、聲音、才藝和人格魅力等各方面,都會以想象的方式去契合觀眾的期待。鮑德里亞在《物體系》中曾以“機器人”的案例去解釋人們為什么對這種虛擬產品如此感興趣,“因為它是物的神話學的終結,在它身上,聚集了我們和環境深層的關系中的所有幻想?!?/p>
A-SOUL表演過程中不同的粉絲聲音
人們不僅在消費虛擬偶像中滿足淺層次的視覺等感官體驗,還借助他們本身與真人的距離,去完成自己情感、關系等各方面想象。在自我構建的新世界中,發散他們過剩的想象。
但當談及虛擬偶像所提供的情感時,我們又不禁會思考,像A-SOUL這種既有虛擬形象,又有中之人配合的虛擬偶像,不會造成理解的割裂嗎?
在原來二次元動漫或者動畫中,雖然也有聲優演員的參加,但是大家的重心基本還是作品。但在虛擬偶像這里,從粉絲的回應中可以看出,大家基本都是五五分的關注焦點。皮套是虛擬的偶像形象,中之人是聲音與靈魂的賦予者。
虛擬形象的一半,真人的一半。對此,我們真的可以判別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虛擬偶像是一個完整體的所有嗎?我們對虛擬偶像的想象又是否只是一種自我欺騙式的部分截取呢?
3. 被記住的“火爆虛擬偶像”,被忘卻的“中之人”
當我們看到真人偶像時,尚且能看見他們為這個形象與人設付出的勞動。辛苦多年的練習生生活、每日跌打不動的音舞與形體訓練和他們渴望成為superstar的努力和堅持,這些都賦予他們在粉絲心中獨特的個人魅力。
但虛擬偶像的誕生,似乎就不自覺地遮蔽了真人演員的勞動。如同這次A-SOUL成員中之人被懷疑職場PUA的輿論風暴。在虛擬偶像熱度居高不下的現狀下,我們看到扮演虛擬偶像的中之人與真人明星完全不同的生存境況,他們面對的是更加被遮蔽的現實環境。而人們往往不是看不到,而是不去看。
真人演員排練時間仍舊很長-來自B站A-SOUL官方回應
作為打開虛擬偶像“丑陋黑幕”、代表中之人真實境況的A-SOUL成員珈樂的故事,在某種程度上或許也不能被純粹認為是真的帶來了關注、思考與行動。
因為她的故事被媒介化了。當虛擬偶像背后的真人浮現于眾人視野,帶有揭秘性質的媒體敘事隨之蜂擁而來。其中,中之人遭遇的職場困境又具有能共情多數人的特質,加之弱者式的煽情敘事,讓整個事件充滿成為熱點的潛能。人們樂于去討論這件事,但或許重點不在于多關注他們的境況,而是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反叛觀念。
我們不得不說,不僅僅是虛擬偶像本身的火爆讓中之人隱于幕后,就連虛擬偶像對中之人遭遇的揭露報道,仍舊可能造就他們的被遺忘。
結語
許知遠在《十三邀》節目中曾說:“流行不一定是新鮮,有時候流行是陳舊”。虛擬偶像之熱,背后或許暗藏的是最陳舊的話題。幾近無變的偶像審美、完美形象投射的必定虛幻的真實情感、注定被時間和人群慢慢遺忘的弱者和弱者遭遇……
我們今天在虛擬偶像身上加注多么完美的想象人格,幻想多么切近的虛擬人世界,那些所認為滿足了自我的情感需求、擁有全新可能的社會期望也許就有多么虛幻。在虛擬偶像的高熱度之下,我們需要的或許是冷靜與回望,看到虛擬偶像光環帶來的迷惑性,看到即便歷經百年,人性或社會文化的緩慢變化。
參考資料:
[1]愛奇藝《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
[2]鮑德里亞.物體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01.
[3]喻國明,楊名宜.虛擬偶像:一種自帶關系屬性的新型傳播媒介[J].新聞與寫作,2020(10):68-73.
[4]喻國明,耿曉夢.試論人工智能時代虛擬偶像的技術賦能與擬象解構[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28(01):23-30.
[5]張馳.后身體境況——從“賽博格演員”到虛擬偶像[J].電影藝術,2020(01):94-99.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郭雪梅;編輯:蔥蔥;公眾號: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LWsk9M7l_3KXIQVX4hFRDQ
本文由@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只要背后有人,就不可能不會塌房,即使表面是虛擬偶像也一樣
虛擬偶像的創作有時候感覺也是為了圈錢,并沒有真正帶來一些正能量的東西,不可否認的是推動技術進步吧
虛擬偶像逐漸變得都同質化了,希望更具特色一些吧
這種皮套加中之人的虛擬偶像還不是真正的虛擬偶像
全新虛擬形象背后,依舊是刻板的偶像審美,滿足了人們的自我情感需求
當虛擬偶像背后的真人浮現于眾人視野,帶有揭秘性質的媒體敘事的確會隨之蜂擁而來,支持這個觀點
我們一直喊著“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口號,所有我們需要帶著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技術進步促就的新產物
我認為虛擬偶像就是為了滿足對人們對完美人格的追求,滿足了人們的自我情感需求
虛擬偶像和真人偶像一樣,販賣的都是那份人設。本質的東西并沒有變。
最近虛擬偶像確實是熱度很大呀,時代一直在進步,希望這些也能越來越好吧
“虛擬偶像之熱,背后或許暗藏的是最陳舊的話題?!蔽艺J為這句話說得很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