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惹“造假”爭議,短視頻的“精神家鄉”存在嗎?
編輯導語:《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視頻火了,然而,關于這條視頻的評價卻兩級分化——向左的人,視它為精神內耗的解藥;向右的人,視它為“精神毒瘤”。你認為呢?短視頻的“精神家鄉”到底存在嗎?
自我利益的鼓吹者絕對無法解釋“人類生活中的核心行為,比如友誼、感激、寬宏、同情、自然感情、公共精神”。
這句話出自特里·伊格爾頓《幽默》。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視頻火了,是時代造就的不幸和幸運,當作者用旁觀的視角,平靜又幽默地講述苦難故事的時候,就注定觀眾的兩極分化。
向左的人,視它為精神內耗的解藥;向右的人,視它為“精神毒瘤”,《后浪》的前傳《前浪》。
01 質疑聲不絕
當“不怕犧牲,追求勝利”這些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詞語,觸動了“自我利益的鼓吹者”和“犬儒主義者”的精神閾值。嘲諷苦難、嘲諷集體主義成為少數人的“普世價值觀”。
歌頌美好、堅韌頑強等品質,難道已經成為“普通又自信”之后,又一污名化詞語?
還有很多人質疑《二舅》苦難的真實性,截取各種文案段落來一一抨擊。然而小說才需要講邏輯,現實只會把你的天靈蓋打開,把已經發生的事實強塞進去。當生活的苦難落在普通人的身上,你只能去服從、接受、忍耐。
歸根究底也不難理解,每當爆出全網性轟動事件后,總有一些人擺出一副“你們都不懂,我才不同流合污,我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姿態。并且積極參與該話題,不斷抨擊美好,視自己為揭露黑暗的勇士。
這樣的現象并不罕見,早在上個世紀魯迅先生就深刻評論過這一類群體:“戰士戰死了的時候,蒼蠅們所首先發見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著,營營地叫著,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p>
02 從短視頻尋找精神家鄉
隨著短視頻的不斷發展,“心靈雞湯式”短視頻已經逐漸被時代所淘汰,觀眾接受信息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隨著時代而改變。最明顯的特征是“城市年輕人的精神虛無”,越來越傾向從農村尋找精神家鄉。
如同網上流行的一句話說的那樣:“城市安放不了我的靈魂,鄉村無法容納我的肉身”。
從李子柒開始,農村生活成了一個熱門題材。據網絡統計,每天2億多人在各平臺圍觀鄉村短視頻。這類視頻選題傾向于傳統美食、工藝、民風、民俗、山水。讓生活在鋼鐵森林下,背負著房貸車貸,贍養家庭、孩子、老人的打工人得到了片刻的喘息。
再到今年初爆火的張同學,用現實主義的鏡頭記錄著東北農村的樸實。破舊泛黃的80年代風格碎花窗簾、老式儲水大陶缸、舀水的水瓢、需要手動生火的灶臺,趿拉著厚棉鞋漫無目地奔跑……一幕幕畫面精準暴擊到“尋根”的老互聯網人。
接地氣的農村生活短視頻,滿足觀眾對于“慢生活”、“鄉村田園”的期待,也是很多人治愈心靈的良藥,在感官層面引發了同感和共鳴。
“上隱隱于野”的李子柒,“下隱隱于鄉”的張同學,折射幾千年以來中國的隱世文化。這種對“精神家鄉”的向往與渴求,由血脈相傳,刻在基因,最終在短視頻時代被喚醒。
從平臺上看,抖音、快手、B站等主流中短視頻平臺也非常看好農村生活題材,從去年年底就開始推動“新農人計劃”,為三農題材的視頻提供流量激勵。在“平臺扶持+熱門推薦機制”下,一大批三農領域創作者吃到了這波流量紅利。
在互聯網的推動下,2018-2021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逐年增長,分別為2305億元、3975億元、4158.9億元、4221億元。鄉村短視頻每天點贊超1.5億,農村網絡直播用戶在不斷增多,各類農產品帶貨品類一直下探。
當農村生活成為一種購物方式時,用戶能得到精神滿足和心靈寄慰嗎?答案是否定的。
年輕人需要精神家鄉,老一代互聯網人需要尋根,而這一切都是農村題材短視頻生長的土壤。通過熟悉一個小村落的生活,我們猶如在顯微鏡下看到了整個中國的縮影。
在《二舅》巨大流量的呼應下,作者“衣戈猜想”公開拒絕讓二舅直播帶貨,只希望“讓二舅安安靜靜的陪姥姥生活在那個小山村吧,那就是這個故事最美好的結尾。”
而億萬網友尋找精神家鄉的道路,卻始終看不到結尾。
作者:孫鵬越;編輯:大風;
本文由 @鋅財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當農村生活成為一種購物方式時,用戶是不能能得到精神滿足和心靈寄慰的
火了之后就會面對質疑,但愿這樣令人平靜的故事背后是值得琢磨細品的真實
額,我想說沒必要吧,就算是假的,看完之后,自己有所感悟就可以了啊,而且那么多圖片,我覺得是真的
其實我覺得沒必要揪著真假不放,你就當up主給你講了一個故事,看完這個故事,你信也好,不信也罷
這個作者就很理智了,看了他回復的微博,說是拒絕了讓二舅直播帶貨,你能讓一個66歲的老人在那里喊上鏈接嗎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沒錢再不憂不就餓死了。
其實除了自己,沒有人能解決年輕人的精神虛無問題,只有與自己和解,才能平衡好靈魂與肉體
當然不是再說作者你,而是那些說造假的人
造不造假重要嗎?一個東西火了就換著角度挑話題是吧,就算假的看著爽就行了,怎么看個電影看個短片還要找真實感的話這種人是要多失敗啊
怎么會什么東西都會有人懷疑是造假啊,但凡出現點新的好的,就懷疑真實性
這些其實就是一種治愈的力量,如果說是要拯救,其實還得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藥
不管怎么怎么著,說實話,我在這個短視頻里面看到了真情實意。
年輕人需要精神家鄉,老一代互聯網人需要尋根,而這一切都是農村題材短視頻生長的土壤。通過熟悉一個小村落的生活,我們猶如在顯微鏡下看到了整個中國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