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數字游民,是擺脫內卷的一個解嗎?

5 評論 6931 瀏覽 4 收藏 22 分鐘

編輯導語: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在家和公司之外的地點工作,甚至可以不停變換國家、地區來工作和生活。這些人,就是所謂的“數字游民”群體。今天我們來談談成為數字游民,是擺脫內卷的一個解嗎?感興趣的小伙伴趕緊看過來!

錢多、事少、離家近,是現代人判斷一份好工作的永恒標準。其中,“離家近”到底有多重要?

去年底,有經濟學家建議年輕人不要在通勤路上花過多時間,把節省下來的時間用來提升和完善自己,才是回報率最高的選擇。[1]這番言論收到了大量反對意見,也從側面體現出在沒有太多選擇的情況下,年輕人更希望犧牲時間用于通勤,來減少支出。

受現實條件制約,“離家近”往往只是個美好的愿望。圍繞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周邊大量分布的“睡城”孕育了跨區、跨省通勤的“鐘擺”一族,他們全天可能有 3-4 小時花在路上。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人們理想中的工作地點也不一定就是家。在住所、公司之外的第三地工作,也許會帶來更高的生產力。

有時,我們也會希望換個自己喜歡的環境工作——圖書館、咖啡館、街心花園,最好是面朝大海的沙灘上,只要有電有網就行。不過,大多數人的工資水平還不足以支撐這個夢想。

但現在確實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在家和公司之外的地點工作,甚至可以不停變換國家、地區來工作和生活。這些人,就是所謂的“數字游民”群體。

一、數字游民畫像:“逐水草而居”的現代打工人

數字游民可能狀態不同,但基本都會將旅行和遠程工作結合起來,只是時間長短和距離遠近的差異。一些數字游民旅行多年,定期在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移動;另一些則在較短的時間內“游牧”,實現定點工作和邊工作邊休假的有機結合。有些人環游世界,但另一些從未出過國境。

狹義上的數字游民要考慮到一個“游”字。這意味著一種不滿足于定在某地的心態,驅動著他們不斷遷移到新的地方生活。

“游”也代表著其他方面的自由,比如收入來源由多個模塊組成,而不依賴于單一全職工作,也就是做個“斜杠青年”。如果不算這個“游”的屬性,宅在家里或熟悉的城市,當然也未嘗不可,這更多取決于你的性格和喜好。其實任何公司注冊地/社保發放地和你實際居住地不同的遠程工作行為,都算是跨進了數字游民的門檻。

據統計,通過互聯網工作且地域不固定的美國人已經超過 1500萬人。圍繞數字游民的生活方式,宜居城市評選及餐飲、住宿、娛樂等周邊產業也在興起。

等等,我們要先花點時間看看這個“據統計”。

熱衷于統計遠程辦公和數字游民趨勢的機構,顯然大多是從事相關行業的機構,因此這類統計數據一般來自以下幾家:專門提供遠程人才配對信息的 MBO Partners ,自由職業介紹平臺 upwork(這是彭博節目上的??停?,還有 airbnb 和 slack。它們的評價明顯帶有利益相關,但也不至于造假,充其量會對相關數據做有利于自己的解讀。

知道了這個背景,我們再來看一下MBO Partners發布的2021年數字游民報告[2],它在國內介紹數字游民的文章里經常被引用——或者說根本就繞不過去。

該報告稱,將??描述為“數字游?”的美國工人數量,2019-2021 年分別為 730萬人、1090萬人、1550萬人,按年環比增長都超過 40%。

數字游?是全職(71%)和兼職(29%)的混合體,?且可能在一年內只有部分時間是在工作,因此他們的收?差異很?。受訪者中 21%年收?低于 2.5 萬美元,但 44%(約 680萬?)年收?高于 7.5 萬美元。

盡管收入水平不一,但每個收入段的數字游民大多(79%)都滿意當下的收入,略高于作為對照的普通員工。這可能是因為“生活在別處”的旅行體驗補充了收入之外的成就感。在訪談中,數字游?經常說,如果他們的收??以?持他們的旅行,就會很滿意目前的收入。

數字游?多在?活成本低的地?工作,同時為付出高薪的客?服務。這樣他們能利?所謂“地理套利”,花更少的時間養活??,?有更多時間享受冒險。

人們往往會以為只有還沒安定下來,沒有成家的年輕人才熱衷于“游牧”生活。不過根據另一項由FlexJobs(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家定位于遠程工作的招聘網站)在2018年面向美國用戶開展的調查[3],只有 27%的受訪者是 Z 世代(千禧?代),有 41%是 X 世代(1960-80年代生人),甚至有 32%為嬰?潮?代(1940-60年代生人)。此外,受訪者中 61%已婚。

這些數據揭?,數字游牧不僅適合年輕的單?背包客,它還是?種所有年齡和世代的?都積極追求的生活方式,連那些有家庭義務的?也是如此。

那么,中國的情況如何呢?國內的數字游民,是一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小圈子。例如,由資深游民 Jarod 創建的社群“數字游民部落”,基本上能把跨國游牧的中國人包含在內。但廣義上依賴長期遠程工作的人(哪怕定居在小城市,無疑也利用了“地理套利”)則比統計數字多得多,要想獲知他們的全貌也并不容易。

其中那些不依靠全職工作過活的人,更多被歸納到中國語境下的“靈活就業”。這一群體沒有經過詳細的統計,其中有些零工的工種本身都比較新,尚不足以成為可統計的職業。

舉個例子。根據商務部發布的《全國小店經濟發展指南》,截至 2019 年底,全國注冊小店 8000多萬戶,帶動就業超過約 2 億人。該文件定義的“小店”是指面向居民消費的個體工商戶,雇員 10人以下或年營業額 100萬元以下的微型企業,還有一個就是“年營業額 1500萬元以下的網店”。其中不涉及實體物流的崗位如美工、客服、管理等,其實都存在可遠程的條件。

二、何以“游民”?技術、觀念與遷移成本

“數字游民”這一名詞直譯自英文“Digital Nomad”,Nomad 本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不同城市的生活成本不同,數字游民們確實也是“逐水草而居”,他們選擇性價比高的地點工作和生活,就像水從高處流到低處一樣自然。

20世紀后期,計算機處理器、存儲單元等技術的微縮化取得進展。其中,日本的日立公司研發出更節能的快速數據存儲器 CMOS,促成 1982 年第一臺“膝上型計算機”的發明。90年代,電腦做得更小了,手持式乃至手表式的設備初見雛形;同時無線網絡技術興起,使得人們開始設想隨時隨地的網絡連接。

1997年,日立公司半導體及集成電路部經理牧本次雄(Tsugio Makimoto)和英國《電子周刊》編輯大衛·梅樂斯(David Manners)合著的《游牧上班族》(Digital Nomad)出版,其書名即為現在“數字游民”一詞的來源。不過,這本書問世后并沒有馬上獲得廣泛關注,因為該書從半導體技術的進化出發,多少帶了點推銷母公司技術的意味。

盡管如此,《游牧上班族》依然準確預測了電腦與通信技術的整合,及其對未來生活方式的重塑。作者指出,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將首次從地理和距離的局限中獲得解脫,從為了生存而必須定居在一地的境遇中松綁,以得到自由。這帶給人們前所未有的選擇機會,釋放出無與倫比的潛能。

受到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他們依然設想某種設備會專司其職,比如會有便攜電腦、便攜翻譯機、電子定位儀、電子錢包等。我們知道,這些東西最后都集成為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這兩種設備。

便攜的辦公設備能讓人快速搭建起工作環境,加上高速、平價的無線網絡連接,成為數字游民生活方式得以成立的首要條件。

不過,我們可能會覺得寬帶覆蓋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即使是美國,偏遠鄉村的寬帶基建也很成問題。這意味著現代跨國游民在廣闊的發展中國家里,只能選擇幾個非常有限的據點。

前?年,數字游?熱衷于在泰國、越南等國家?作。由于疫情引發的旅行限制,美國員工轉而選擇從紐約和舊??等大城市遷往國內的博爾德和奧斯汀等?城市,以及太浩湖和博茲曼等度假區。在國內,熱門的游民聚居地則有云南大理、海南陵水、浙江安吉等。

除此之外,數字游民模式能堅持下去還要依賴下面一些關鍵要素:

1. 可以完全不依賴面對面完成的工作

歷史上有一些工作是有條件舍棄面對面溝通的,比如文書處理,但工作指令的上傳下達只能通過當面完成。而網絡可以讓同事之間的溝通,只剩下完成工作絕對必要的部分,從而為遠程工作創造了可能性。

在 MBO Partners 的報告中,數字游?的?作范圍?泛,包括信息技術、創意服務、教育培訓、咨詢、營銷公關、財務會計等。這些專業的共同點是可以使?數字?具和互聯?遠程執行任務。

許多數字游?擁有稀缺的高技能。受訪者中 64%游民的?作需要專?的培訓、教育或專業知識,高于?游?的 48%。數字游民更多(77%)使?技術來提?競爭力,更有可能(76%)成為技術的早期采?者,在這些方面都遙遙領先于非游民群體(41%和36%)。平均??,數字游?也受過良好的教育,59%擁有本科以上學歷(成年美國?為 35%),26%擁有?級學位(成年美國?為 13%)。

“一招鮮吃遍天”,這些稀缺人才更容易掌控自己的工作。與全職員工(49%)相?,更多的自由職業者(69%)計劃?少在未來兩年內繼續游牧生活。

2. 全球化帶來的同質化生活方式,降低了遷移不同城市的切換成本(物質的和非物質的)

語言、食物、服裝、交通工具、住宿等都可以盡量實現標準化。

這些基本生活條件的標準化,也使得游民們衡量不同地方的宜居程度變得更簡單。一個名叫 Numbeo 的網站列出了世界主要城市的買菜、點餐、休閑娛樂、房租、人均收入等生活成本,并可以橫向比較。例如多倫多$5000/月的消費,在北京只要$3845(¥19670) 就能維持同樣的生活水平。

3. 個人和社會價值觀的轉變

以往人們印象中工作是“兩點一線”的規律生活,但近幾年,尤其是疫情以來,這種印象是在不斷瓦解的。疫情大大加速了遠程工作概念的下沉。比如,盡管你可能還是要在回老家的時候跟父母和親戚解釋,自己不是來度假的,在家里就能上班,他們會比幾年前更容易接受這種說法。

長期以來,小鎮青年不斷告別家鄉,到大城市闖蕩,其內生動力是擺脫小地方“關系社會”“人情社會”的桎梏。但他們在大城市學習的技能以及從事的工作,老家往往不能提供,帶著“屠龍之技”回家,卻沒有用武之地。遠程工作可以一定程度上化解這個矛盾,讓他們能重溫老家熟悉的環境和人情味,而無需委身于不習慣的本地工作。

還有一些人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產生了跟父輩不同的想法,他們覺得無需依靠“鐵飯碗”或尋求“穩定”,就能過上理想的生活,這就會促使他們走上“游牧”的旅途。

數字游民的生活會讓很多非游民心生向往。他們有的在社交網絡,或通過媒體披露自己生活中動人的一面,引發大量關注,以至于可以將自媒體作為自己的一項副業。

來?遙遠地?、異國情調和快樂輕松的日常生活,不論在 Instagram 還是在小紅書都創造了一種集體觀賞的景觀。在 MBO Partners 的報告中,有多達 6000萬目前還不是數字游民的美國人表示,有意向或有可能未來兩三年嘗試游民生活。

當然,他們中很大一部分是所謂的“沙發數字游民”,也就是說,看看別人的視頻就滿足了。

事實上,沒有任何工作或生活方式是十全十美的。長期在外地,特別是外國生活,并且需要隨時移動,使得數字游民們和定居者相比,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會顯得脆弱。比如,個人財產乃至生產工具容易丟失或被盜;人生地不熟的環境可能遇到人身侵害;非簽署合同的雇傭會損害自身權益,且維權困難。

MBO Partners 的報告顯示,一位數字游民的連續游牧生活平均不會超過 3 年,排在前三的原因是:厭倦了旅行;成本太高;偏遠地方的物流不暢通。其他原因則包括孤獨、難以兼顧?作和全職旅行,以及想念家?和朋友。

三、數字游民的未來

數字游民已經發展為當今社會一種不可忽視的新型工作形態。這種工作形態又反過來改變了身處其中的員工、雇主及周邊產業鏈,重塑了企業組織關系,以及全球各地的大小城鎮。

2020年開始擴散的新冠疫情,從正反兩方面影響了數字游民思潮和實踐。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接受遠程辦公的模式。其中的一些企業會發現,開啟遠程辦公后,生產力沒有顯著下降,從而將一部分工作永久遠程納入考慮。

在這一方面,不同的企業結論各有不同。像 airbnb 這種公司,本身就受惠于遠程工作模式,自然要在自己的辦公室里身體力行。其工種性質也決定了大規?;蛉珕T遠程不會太過影響其效率。

反過來,疫情防控也限制了人們流動的能力。游民們仍試圖繼續流動,卻發現他們被限制于固定地點,難以流動。但這個負面影響總歸是會有限期的,而變革對企業管理者的心態和決策的影響,將會更為深遠。

新冠疫情的長期持續,并沒有打擊硬核(Hard-core)游民們堅持生活方式的決心。不過與疫情前相比,數字游?更少變換居住地點,在每個地點居住的時間更長。減少旅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有更多機會了解當地文化。

游牧的人比以前多了,但每個人都可能沒有原來那么舒服了。即使沒有那么多背包客式的狹義游民,更多人可以自主選擇“高性價比”的城市生活,只會意味著一件事:這些地方原本的“性價比”會被拉平。

在大眾旅游市場短期無法恢復的情況下,為了提振旅游經濟,一些國家開始研究制訂優惠政策,以吸引數字游民前去旅居。[4]

愛沙尼亞是全球最早提出數字游民簽證制度的國家,2020年 8 月起,只要證明在海外有工作且月收入在 3500歐元以上,就可以申請這類簽證、在該國居住最長達一年。百慕大群島允許年滿 18 歲并能夠證明已受雇或注冊研究項目的外國人,繳納 263 美元年費獲取一年居住權,去那里遠程辦公或學習。西班牙、巴巴多斯、泰國等國家和地區也出臺了類似措施。

但是在像大理、佛羅里達等常見的游民落腳點,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因為來了大量高消費的“外人”,在物價水平上無限靠近旅游城市。但以長期居住為主要目的的新移民,不會給當地帶來像旅游業那么多的就業機會。這就會影響到當地的原住民,形成類似舊區重建以后的士紳化(Gentrification)局面。

據統計,過去 10年,云南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累計上漲 22.4%,與全國平均水平一致;10年間食品價格累計上漲 50.0%,是云南 CPI 上漲的主要因素。[5]

在游民眼中,意味著“詩與遠方”的云南大理,讓自己的消費行為步入“極簡”?!霸诖罄?,像是化妝、買漂亮衣服,這些都很少了,不需要那么精致的生活?!盵6]

反過來,也有不同的觀點存在:“大理的消費水平和房價被拉到省會城市(甚至超過)的水平,本地人工資卻沒有任何漲幅,雖然能理解沒有干涉別人的自由,大理也不是我們土著的大理,但是心底,我挺恨的,挺希望沒有你們的到來?!盵7]

參考文獻:
[1]https://weibo.com/5994003317/L7cDo5Kgh

[2]https://www.mbopartners.com/state-of-independence/2021-digital-nomads-research-brief/

[3]https://etd.lis.nsysu.edu.tw/ETD-db/ETD-search/getfile?URN=etd-0213119-010005&filename=etd-0213119-010005.pdf

[4]https://cacta.cn/detail_BigData.aspx?BDid=3602

[5]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7/09/032178046.shtml

[6]http://app.cb.com.cn/share/article/222161

[7]https://mp.weixin.qq.com/s/rBt1uwIkRAayR_YmcaBGhg

 

作者:李書航

微信公眾號:騰訊研究院(ID:cyberlawrc)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騰訊研究院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于Pixabay,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在?活成本低的地?工作,同時為付出高薪的客?服務。這種方式我也心動了

    來自廣西 回復
  2. 便攜的辦公設備能讓人快速搭建起工作環境,加上高速、平價的無線網絡連接,成為數字游民生活方式得以成立的首要條件。

    來自陜西 回復
  3. 哪里都挺卷的,也要慢慢適應數字游民的狀態,只要疫情一直在

    來自廣東 回復
  4. 數字游民已經發展為當今社會一種不可忽視的新型工作形態。這種工作形態又反過來改變了身處其中的員工、雇主及周邊產業鏈,重塑了企業組織關系,以及全球各地的大小城鎮。

    來自吉林 回復
  5. 不得不說疫情的影響確實很厲害,以為當時過去了,解封會慢慢好起來,誰知道竟然是反反復復。

    來自河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