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R紅包談談支付寶的社交化

1 評論 10640 瀏覽 24 收藏 12 分鐘

支付寶用盡了各種辦法想提高自己的社交屬性,但是這種通過一波又一波賺足眼球的引燃方式,真的能讓自己長久的走下去嗎?

最近幾天支付寶推出的AI紅包,著實讓大眾高潮了一波。就筆者的親身經歷,很多懶得挪動的同事,都會在飯前飯后都會拿著手機四處的挖寶,好不熱鬧。雖然當前基于LBS的各種應用層出不窮,地圖、社交、旅游……但是把紅包與LBS結合起來,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再給支付寶點贊的同時,也引發了筆者的一些思考:雖然支付寶用盡了各種辦法想提高自己的社交屬性,但是這種通過一波又一波賺足眼球的引燃方式,真的能讓自己長久的走下去嗎?

支付寶做社交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自從微信添加了支付功能之后,尤其是紅包的應用,已經深刻的威脅到了支付寶的統治地位,作為反擊,馬云先是發力做來往,而后著手推釘釘,后來又大力改造支付寶,想把支付寶從一個單純的支付工具變成一個帶有社交屬性的綜合平臺。從目前來看,除了釘釘,其他的都一直不慍不火,為什么會這個樣子?難道支付寶真的就做不成社交嗎?

社交概念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社交這個概念入手,簡單來講,社交就是人際交往,核心是信息的交流,之外的各種活動、手段、媒介等都是信息交流的方式,都是為交流服務!而且這是一個單向的延伸,幾乎是不可逆的。

這就是為什么當初微信推出朋友圈、公眾號、紅包等附加功能的時候會顯得順其自然,但支付寶往社交領域發力的時候會讓人覺得有些別扭,甚至無法接受。

下面針對社交這一領域展開具體的分析,當前社交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 A:基于外在面的熟人社交????????????????—— 微信,QQ
  • B:基于內在面的熟人社交????????????????—— 無秘等
  • C:基于共同興趣點的陌生人社交????? —— 社區、貼吧
  • D:基于共同話題的陌生人社交?????????—— 微博
  • E:基于附近位置的陌生人社交????????? —— 早期的陌陌、探探
  • F:基于性格特點的陌生人社交??????????—— 如故

……

這里稍稍對A、B兩類加以解釋:每個人都有外在的一面與內在的一面,外在的一面是展現給大家看的,而內在的一面往往不是為人所知的。所以基于外在面的熟人社交與基于內在面的熟人社交在此就一目了然了。

其中基于外在面的熟人社交已經被騰訊這家巨頭牢牢地掌控著,如果沒有什么革命性的東西出現,基本上沒有人可以撼動它的地位,即便是阿里前些年舉全公司之力推廣的來往,也無法對其造成有力的沖擊。之后的阿里也深知這一點,所以再也沒有往基于外在面的熟人社交這塊發力了。所以如果阿里想在社交上找到突破口,也只能從陌生人社交這個領域發力,但是陌生人社交真的可行嗎?

而對于陌生人社交,筆者認為存在以下問題

  • A:用戶沒有真正的痛點,更多的是癢點與興奮點的需求;
  • B:容易轉化為熟人社交;
  • C:使用頻率低;

下面針對上面三個問題進行意義的解釋

A:用戶沒有真正的痛點,更多的是癢點與興奮點的需求

首先社交是人類普遍存在的需求,這種需求一方面源于對外界信息的渴望,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夠得到充分的表達,得到足夠多的理解與支持。這種社交需求在信息閉塞的時代顯得尤為明顯,這也是為什么互聯網發展初期各大門戶網站,以及QQ能夠得到迅猛發展的原因,尤其是本世紀初期網吧剛剛興起的時候,除了游戲之外,最火的當屬QQ、各個聊天室,各大門戶網站了。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渴求外界信息的需求漸漸被滿足,另外隨著騰訊的逐步發力,使得人們表達自己想法的成本越來越低,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到幾個在線的好友傾訴一番,即便沒人回復,也可以通過空間狀態,朋友圈狀態點贊,留言的方式獲取心理上的滿足!所以當社交的剛性需求被逐步填滿之后,可以說用戶最基本的兩個痛點已經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剩下的也只能是零零散散的癢點、興奮點有待仔細挖掘。

正是因為剩下的都是些零零散散的癢點、興奮點的需求,所以在陌生人社交注定了是一塊大而雜的領域,要想長遠的發展,只能針對某一個點進行深耕細作,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獲取自己的核心用戶,同時由于深耕細作的點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這也注定了每一款針對于陌生人的社交應用的用戶體量都不會太大。很多人可能會拿陌陌來反駁,針對陌陌,我們在后面會單獨來講。

?B:容易轉化為熟人社交

另外陌生人社交另外一個尷尬的地方便是:一旦兩個/多個陌生人建立了長久的聯系,便很容易轉化為熟人社交。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一旦用戶互相熟悉之后,便會很容易冒出一句:留個微信吧,我們微信上聊!這是陌生人社交最需要拿捏的地方:既要長久的留住用戶,但是又要時刻保持著用戶之間的神秘感,兩者缺一不可。因為人的精力與屬性決定了,滿足自己表達需求的對象一共就那么幾個,一旦從陌生人中找到了滿足自己訴求的人,便極容易建立起信任關系,從而進一步向熟人社交轉化,這樣便如開始所說,最終只能把用戶引向QQ、微信,從而失去了意義。

C:一次性消費屬性強

陌生人社交其實大都繞不開隱私性這個問題,一方面我們想盡力的隱藏自己,讓陌生人知道的越少越好,另一方面又極力的想窺探別人信息,從而獲得一種不對稱的滿足感。但是這個問題往往就會陷入一種死循環,每個人都想窺探別人,每個人又都不愿意過多的暴露自己,畢竟陌生人之間的信任感是較低的。所以就會有以下幾種情況:

  • 要么大家都保持著神秘,然后越來越沒有意思,最后用戶紛紛流失(這也是很多陌生人社交為了吸引用戶使用了大量馬甲號的原因);
  • 要么經過簡短的交流,直奔主題,各取所需(約炮最具有代表性);
  • 要么經過深入的了解,最終變成了熟人社交,這里不再過多解釋,參考前文即可。

所以這些原因或者現象,就使得陌生人社交使用的頻率非常小,甚至會被用戶遺忘在手機的某個角落里。

以上幾種原因便導致了,即便陌生人社交貌似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但依然沒有掀起過什么風浪。所以對于陌生人社交這一點,筆者并不是十分的看好,并不是說沒有市場,而是市場太小,雖然可以生存,甚至很滋潤,但是無法做大。就連微信也悄然撤下了搖一搖,附近的人等功能。在捎帶說一下陌陌,雖然陌陌當下的贏利與活躍用戶都十分的搶眼,但為其帶來利潤的主要還是直播(占據70%以上),至于直播算不算是社交的范疇,這個還有待商榷。

支付寶社交

說完社交,在回歸到最初的主題,支付寶持續的在社交上發力真的還有意義嗎?雖然不敢肯定的做出答復,但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前景是十分不明朗的,或許從一開始,支付寶的發力點就偏了。

還記得當初馬云把微信的紅包稱之為“珍珠港事件”,并揚言火燒南極作為報復,如果僅僅從這個點來解釋支付寶做社交的決心,未免也有點太任性了。

確實,微信通過紅包、支付的方式侵蝕了不少支付寶的市場份額,但是想重新把失去的市場給奪回來,不僅僅只有社交這個點可以做。高質量的商家信息,用戶信息,體量龐大的云服務……這些都是支付寶獨一無二的資源,作為服務“買賣”起家的阿里,如果能繼續在人與物的聯系上深耕細作,想必會有著更大的一份天地!

從來不否定當前支付寶的改變,從前一陣子打著擦邊球的各種圈子,到當下的AR紅包,確實讓用戶為之興奮一把,順便還能惡心一下隔壁的騰訊,但是高潮雖然見效快,但也注定了它的不持久,除了不斷地醞釀下一波高潮,支付寶更需要一個長久穩定的突破口,至于具體是什么,還需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MING,個人公眾號:MING的大航海,知乎專欄:產品見知錄

本文由 @MING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支付寶做為一個支付工具,已經深入人心,要改變好難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