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隨著消費市場的逐漸低迷,更多的人將目光投向了產業互聯網。隨著新技術的成熟和新模式的落地,產業互聯網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與你分享。
當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玩家開始脫虛向實,一場以產業互聯網為主導的新發展時代,才算是真正來臨。從諸多玩家們的表現來看,這更像是一場互聯網玩家們的自我革命。經歷了這樣一場自我革命之后,嚴格意義上的互聯網玩家,或許終將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新的形態——虛實結合的形態。
或許,這正是產業互聯網最真實的樣子。
以往,談及產業互聯網,人們并不會這么認為,特別是在消費互聯網業已存在著諸多紅利的時候,更是如此。在很多時候,他們所認為的產業互聯網,僅僅只是經典意義上的互聯網玩家們,為了維持自身的地位所進行的用戶對象的轉移,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當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持續深入,特別是當一系列的新技術開始成熟,當一系列的新模式開始落地,尤其是以元宇宙為代表的新商業形態開始出現,一幅更加瑰麗的產業互聯網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在很多情況下,產業互聯網并不是經典意義上的互聯網玩家們,為了維持自身的市場地位而進行的用戶對象的轉移,而是更多地在尋求一種全新的自我定位,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一種全新的商業邏輯。新產業開始成為產業互聯網的主角,以此為開端,產業互聯網才算是真正進入到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發展階段。
站在這樣一個角度,我們重新審視產業互聯網,或許,可以得出一個更加準確的答案。
一、流量,絕非產業互聯網的關鍵
當產業互聯網的概念被提出,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玩家們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B端用戶身上。于是,一場以爭奪B端用戶為主導的流量爭奪浪潮開始來臨。無論是站在賦能的角度,還是站在改造的角度,B端的流量,始終都是玩家們爭奪的焦點和關鍵所在。
等到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走向深入,特別是當B端流量展現出不及C端流量的一面,玩家們開始意識到僅僅只是用流量的眼光來看待產業互聯網,來尋找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突破口,開始表現出越來越疲軟的一面。
總的來看,以流量的眼光來看待產業互聯網,將流量看成是產業互聯網的關鍵,并不能夠得到預想的效果,我們需要站在新的角度來重新審視和看待產業互聯網。
同消費互聯網時代的流量紅利深不見底和邊界的無限拓展不同,在產業互聯網時代,流量則表現出來了更多新的特征。
首先,從流量的規模上來看,B端的流量并不及C端流量那樣廣泛,單純地從體量上來看,B端流量和C端流量就不在一個量級上。如果僅僅只是用看待C端流量的方式來看待B端流量,勢必無法獲得預想的效果。
其次,從流量的特征上來看,B端流量并不是像C端流量那樣單純地依靠燒錢和補貼就可以實現習慣的培養,并且完成改造,在消費互聯網時代屢試不爽的發展模式,開始遭受到越來越多的困境和挑戰。
相對于C端的盲目,B端的流量更加理性,更加實際。它們追求的是更為長遠,更為可持續的產品和服務。比如,是否真正改造了生產方式;比如,是否產生了新的產品……
再次,從流量的需求上來看,我們都知道,在消費互聯網時代,C端流量更多地追求的是對接的效率,于是,我們看到了一系列以規模和效率為主導的互聯網平臺的涌現。誰的效率高,誰的規模大,幾乎成為了C端時代的關鍵。
然而,B端的用戶并不是單純地追求效率,它們更多地追求的是,對于底層的生產元素、自身的生產方式、傳統的生產邏輯進行一場深入而又徹底的改變,由此,再去提升產品與用戶的對接效率,而不僅僅只是單純地借助平臺模式。
透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流量,絕不是產業互聯網的關鍵,留量,才是產業互聯網的關鍵。
這個時候,真正考驗玩家們的不再是規模的大小,效率的高低,而是更多地考驗的是,玩家們對于B端用戶改造的深度以及玩家們與B端用戶共同成長的能力。只有真正將留量看成是產業互聯網的關鍵,并且找到更多俘獲留量的正確的方式和方法,才是決定能否在產業互聯網時代掘金的關鍵所在。
二、平臺,絕非是產業互聯網的形態
在消費互聯網時代,我們看到了一系列的平臺的出現。
在電商領域,有淘寶、京東、拼多多這樣的平臺;在外賣領域,有美團、餓了么這樣的平臺;在出行領域,有滴滴、Uber這樣的平臺……平臺,成為了消費互聯網時代的主要表現形態。
消費互聯網時代的思維慣性,讓人們想當然地認為,產業互聯網時代,同樣是一個以平臺為主要表現形態的時代。于是,在產業互聯網剛剛出現的時候,人們會想當然地將平臺模式,人們會想當然地將S2B的商業模式,看成是產業互聯網的主要表現形態。
后來的發展告訴我們,僅僅只是以平臺作為產業互聯網的主要表現形態,只會把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帶入到死胡同里。
我們看到的以新零售、新消費、新金融為代表的諸多以平臺為追求的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模式,之所以會走入到死胡同,錯誤并不在于新零售、新消費、新金融本身,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就在于,玩家們僅僅只是將平臺作為終極追求,僅僅只是以中心為最終表現。
跳出平臺和中心的牽絆,真正以新的角度來看待產業互聯網,來尋找產業互聯網的正確的發展模式,或許才能真正擺脫消費互聯網的牽絆。
站在現階段的產業互聯網的角度來看,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以去平臺化,去中心化為主導的產業互聯網模式,才是未來產業互聯網的主要表現形態。那么,何為產業互聯網時代的主要表現形態呢?
筆者認為,以新產業為主要表現形態,以「供」「求」兩端的點對點的對接為主導的商業模式,才是產業互聯網的主要表現形態。
當真正意義上的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我們現在司空見慣的平臺和中心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從產品端到消費者的點對點的新供給模式。
需要明確的是,平臺和中心的不復存在,并不代表平臺和中心消失了,而是說平臺和中心將會以一種全新的形態存在。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越來越多的玩家將自身定義為「新型基礎設施」,正是產業互聯網的新形態的一種。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更多的產業互聯網的形態將會不斷涌現。
三、互聯網,絕非是產業互聯網的本質
透過產業互聯網的字眼,我們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它是由「產業」和「互聯網」兩種元素組成的。對標消費互聯網,很多人會想當然地認為,所謂的產業互聯網,依然是一個以互聯網為本質的存在,依然是一個以互聯網為終極表現形態的存在。
實質上,互聯網,絕非是產業互聯網的本質,更為確切地說,產業互聯網與互聯網之間,并不存在太多的關聯。
既然如此,為什么產業互聯網還被稱為產業互聯網呢?
筆者認為,產業互聯網之所以被成為產業互聯網,更多地原因在于,產業互聯網的起點在于互聯網有關。更為確切地說,產業互聯網之所以被稱為產業互聯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產業互聯網脫胎于互聯網。
那些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互聯網玩家自然不必說,它們本身就是互聯網玩家。除了這些衍生于互聯網,發展于互聯網的玩家們是互聯網玩家之外,事實上,所有的行業,所有的場景,幾乎都與互聯網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系,可以說,互聯網幾乎成為了所有行業,所有場景的標配。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從一個專屬于某些玩家的存在,成為了一個幾乎所有的玩家都與之產生聯系的存在。
站在這個角度來看,產業互聯網的起點就在于互聯網,這才是產業互聯網之所以會被稱為產業互聯網的根本原因。那么,產業互聯網的本質就是互聯網嗎?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難道就僅僅只是一個異曲同工的存在嗎?
很顯然不是。
筆者認為,產業互聯網的本質是新產業。
這里的「新產業」,并不僅僅只是傳統產業有了本質性改變,就連互聯網產業,同樣也發生了本質性的改變。只有真正將新產業看成是產業互聯網的本質,只有將新產業當成是產業互聯網的終極追求,才能真正將產業互聯網帶離消費互聯網的怪圈,真正進入到產業互聯網自身的發展周期里。
那么,新產業,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形態呢?
筆者認為,新產業,既不是以虛擬為主要表現的形態,也不是以實體為主要表現的形態,而是一個以虛擬和實體的深度融合為主導的存在。
簡單來講,就是一種虛實結合的存在。其實,元宇宙的出現,已經被我們展現出來了這樣一種虛實結合的新形態,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類似元宇宙的虛實結合的存在出現。
當所有的產業都完成了這樣一個虛實結合的進化之后,新產業才會成為主導,真正意義上的產業互聯網時代,才能真正來臨。
四、結語
當新技術不斷成熟,當新模式不斷落地,產業互聯網,正在一步步從理想照進現實。此刻,人們開始意識到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并不是我們原來所認為的那個樣子,而是表現出來了越來越多的獨特性。
這才是產業互聯網最真實的樣子,這才是產業互聯網最獨特的地方,這才是產業互聯網最富有魔力的地方。
可以預見的是,當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愈加成熟,它還會表現出更多與消費互聯網不一樣的地方。以此為開端,新的紅利才能持續得到釋放,真正意義上產業互聯網時代才能真正來臨,自此,人們會發現,它所帶給我們的想象空間要比消費互聯網時代大得多。
專欄作家
孟永輝,微信公眾號: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撰稿人,特約評論員,行業研究專家。長期專注行業研究,累計發表財經科技文章超400萬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當真正意義上的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我們現在司空見慣的平臺和中心將不復存在
新產業,既不是以虛擬為主要表現的形態,也不是以實體為主要表現的形態,而是一個以虛擬和實體的深度融合為主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