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互聯網巨頭的新戰場

0 評論 3593 瀏覽 6 收藏 19 分鐘

互聯網巨頭們正在將目光瞄向跨境電商,近期拼多多跨境電商平臺Temu的上線、以往大廠們的跨境電商業務,都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大廠玩家們對這一賽道的重視。那么出海的互聯網玩家們,都發展到哪個階段了?為什么出海會成為大廠們的選擇之一?

跨境電商正在成為互聯網巨頭們爭奪的又一“戰場”。

前不久,拼多多推出跨境平臺Temu,首站是北美市場;今年來在蔣凡的帶領下,阿里跨境業務進行了重新整合,近日又公布了OKKI“獨立站”解決方案;從2021年開始,TikTok Shop也開啟了東南亞第一站,嘗到甜頭后,今年火力全開在東南亞多個國家開展業務。

隨著支持政策出臺、物流網絡體系的加速建設以及數字技術基礎設施的持續完善,跨境電商保持高速發展,然而今年來黑天鵝事件集中爆發,跨境電商也面臨著前所未來的挑戰。

出海的互聯網巨頭們,如何突出重圍?

一、巨頭出海

互聯網巨頭們紛紛涌入跨境電商。

9月1日,媒體報道拼多多跨境電商平臺Temu正式在美國上線。

據新言財經報道,Temu注冊人地址是上海長寧區婁山關路533號,為拼多多總部所在地。Temu的網站和APP的功能設計幾乎沒有差別,網站以女裝為主,還包涵寵物用品、首飾、日用品、兒童用品等多個品類。和SHEIN相似的是,Temu網站首頁“20%”的折扣標識非常明顯。

跨境電商,互聯網巨頭的新戰場

而拼多多在招商時的口徑是,平臺仍處于早期扶持階段,運營、倉儲、物流、匯率結算風險都由拼多多來承擔。

目前國內多個主流招聘平臺顯示,目前拼多多上線了大量跨境電商的招聘信息,包括跨境電商商家運營、品類運營、商家產品經理等多種崗位,為其跨境電商項目籌備兵力。

事實上,阿里、字節、京東、騰訊等巨頭也早已入局跨境電商賽道。

早在1999年,阿里就推出了做跨境貿易B2B業務的阿里巴巴國際站,后來又發展出B2C平臺速賣通,以及后來投資了面向東南亞本地市場的Lazada、土耳其市場的Trendyol、巴基斯坦的Daraz,廣泛覆蓋全球約200個國家和地區。

去年年底阿里重新整合設立中國數字商業、海外數字商業兩大業務板塊。2022年初,淘寶天貓原總裁蔣凡被調任,接管阿里海外數字商業板塊,對其進行一系列梳理和重新布局。只是目前成果尚不顯著。

最新財報顯示,今年4-6月,阿里巴巴國際商業收入增長2%,占總收入比例為7%,和2022財年的比例持平。

阿里跨境電商最新的動態是,在近期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阿里巴巴國際站發布獨立站數智化解決方案“OKKI”和數智化跨境B2B物流服務。

京東則在2015年上線了跨境B2C平臺JOYBUY。此外,通過與當地電商公司合作,京東先后推出了京東印尼站(JD.ID)、泰國的JD Central;在越南,京東投資了本地電商平臺Tiki.vn。

不過,京東B2C業務發展并不理想。2021年11月24日,JOYBUY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平臺將于2021年12月9日停止現有業務的運營。在此之前,京東先后在俄羅斯、澳大利亞市場折戟,在印尼市場,也被阿里、騰訊占據了一半以上的流量。

跨境電商,互聯網巨頭的新戰場

思考之下,京東轉攻跨境電商B2B業務,專注全球供應鏈。

停運半年后,去年11月JOYBUY宣布從B2C平臺升級為跨境B2B交易和服務平臺。升級后的業務被命名為“京東全球貿”,主要基于京東的供應鏈基礎設施,通過打通干線運輸、海外倉儲、末端配送、售后服務的全鏈路,幫助出海工廠和商家快速打入國外市場。在今年6月18日正式開放運營,重點布局北美及東南亞市場。

今年1月,京東宣布和加拿大一站式SaaS模式的電商服務平臺Shopify達成戰略合作,為Shopify商家打造“一站式選品平臺”插件。

被認為沒有電商基因的騰訊,在跨境電商領域主要以投資為主,最成功的投資案例之一是Sea旗下的Shopee。2015成立的Shopee,目前已經超過阿里的Lazada,成為東南亞流量排名第一的電商平臺。

但不甘“局外人”身份,在2021騰訊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云發布跨境電商一站式解決方案,深入跨境電商賽道。

隨著TikTok在全球影響力迅速擴大,字節也在謀劃著出海的生意。

2021年2月,TikTok印度尼西亞站開啟了本土店注冊,兩個月后又啟動英國項目。2022年更是快馬加鞭,僅上半年,TikTok電商上線了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的本土與跨境業務,并推出新賣家免除一個月傭金等優惠政策吸引商家。

跨境電商,互聯網巨頭的新戰場

據晚點LatePost消息,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已能夠為TikTok電商在東南亞貢獻至少五成GMV,其在印尼市場的月均GMV已經達到了2億美元。然而TikTok在英國市場較為慘淡,今年上半年月均GMV英國約為印尼的十分之一。

近日有消息透露,TikTok正在調整全球業務,規劃是先做印度、馬來西亞、泰國、日韓和中東市場,其他地區先收縮。目前字節跳動人士已向媒體證實TikTok此次調整計劃。

另36氪消息稱,TikTok電商2022年GMV目標接近120億元,在2021年基礎上翻了近一倍。

二、為何出海?

巨頭們紛紛選擇電商出海,一方面是因為國內的流量正在見頂。

從2003年開始,電商行業的高速增長離不開網絡購物人口紅利的爆發,但如今這個增速不再。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統計,2019年網絡消費增速降至15.6%,而同年社會零售消費增長為8%,兩者逐漸趨同。

流量紅利消退,導致商家的獲客成本居高不下。根據《南華早報》發布的《中國互聯網報告2021》顯示,中國電商平臺獲客成本在五年內漲了一倍。

光大證券報告顯示,2018年京東的活躍客戶獲客成本為1503元、阿里巴巴的活躍客戶獲客成本為312元(獲客成本=當期市場銷售費用/當期新增年活躍買家數量)。

與此同時,阿里等巨頭國內電商業務增長乏力。

根據阿里財報顯示,2022年4-6月,阿里收入為2055.55億元,同比沒有增長。其中,中國商業收入同比下降1%至1419.35億元,云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至176.85億元,國際商業收入同比增長2%至154.51億元。

跨境電商,互聯網巨頭的新戰場

拼多多自2020年第四季度,MAU(月活躍用戶人數)步入7億大關后,該數據的增幅明顯放緩。

另一方面,以歐美、北美、東南亞為代表的地區,電商上顯現出巨大的潛力。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艾瑞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北美線上零售滲透率從2019年的10.7%提升至14.0%。以北美為目標國的中國跨境出口零售電商,預計2019-2022年復合增長率將達31.3%,達到7479億人民幣規模。

跨境電商,互聯網巨頭的新戰場

海關總署指出,2021年北美、歐洲市場為我國跨境電商企業市場分布占比最高的地區,分別為62.5%和57.7%,出口體量龐大。

基建方面,北美電商物流、支付等環節成熟度也遠超全球市場,為跨境電商行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目前阿里B2B的阿里巴巴國際站,最大的客戶群便是美國、歐盟等國家;拼多多更是把出海的首站定在北美市場。

但在北美地區,亞馬遜本地龍頭的地位依然難以撼動。根據Statista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亞馬遜在美國電商市場中占據37.8%的份額,穩居第一,是沃爾瑪的6倍(6.3%)。

歐美成熟市場,亞馬遜難以撼動,因此,東南亞被業內看作是繼中國、印度之后,亞洲最具潛力的電商市場。

招商證券指出,東南亞經濟增長迅猛,且電商“低滲透高增長”,市場空間大:2021年東南亞國家零售電商滲透率基本不足5%,低于中國及發達國家水平;同時目前東南亞為全球電商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2021年全球電商增長率Top10中東南亞國家占50%,跨境電商增長空間廣闊。

另外,2022年1月1日起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RCEP協定使90%以上的貨物貿易實現零關稅,降低東南亞跨境電商經營風險、促進雙邊貿易。

目前,Lazada、Shopee、TikTok電商包括獨角獸Shein已在東南亞上演一場激烈的角逐賽。

根據國際性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供應商TMO group 發布的《東南亞電商市場數據月報(2022年7月)》顯示,Shopee 在6國的總銷售額達到 48.8 億美元,而 Lazada 的總銷售額為 14.9 億美元,僅為前者的三分之一。

除了東南亞,拉丁美洲也是國內互聯網巨頭出海的重點市場。

疫情的爆發影響著拉丁美洲的電子商務,跨境圈里流傳著一句話,“拉美或許是跨境電商最后一片藍?!薄?/p>

數據顯示,拉美總人口6.5億,網絡覆蓋率高達56%,網購人數超2.67億,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長 20% 以上。

但拉美主流電商平臺較少,只有Mercadolibre美客多、Linio、巴西B2W等,競爭較小。拉美曾是亞馬遜業務增長最快的市場,從2014年,阿里開始在巴西、墨西哥等多個拉美國家發力。

eMarketer表示,TikTok在拉丁美洲的增長曲線十分矚目,是該地區第三大社交平臺。未來或許也會成為其電商發力的重點市場。

除此之外,由于俄羅斯輕工業不發達,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依賴進口;其互聯網用戶已經超過了1億人,滲透率超過了70%,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成長空間。

2015年6月,京東上線了全球售業務俄文站并開始造勢,但因為各種原因,一年之后俄羅斯站點被關停。目前速賣通成為中國品牌入駐俄羅斯的最大渠道。

三、新的挑戰

看似前景大好的跨境電商,依然面臨著諸多的不確定性。

除了老生常談的“本地化”難題,業內人士指出,2022年國際市場多重風險事件集中爆發,疫情持續擾動下全球宏觀經濟低增長,俄烏沖突引發國際形勢巨變,加之歐盟關稅新規等事件影響下中國企業出海受阻,我國跨境行業短期承壓。

在該背景下,即便是出海經驗豐富的阿里,其國際商業收入今年也深受影響。

阿里在最新財報里指出,“在6月份季度,來自Lazada、速賣通、Trendyol和Daraz的整體訂單量同比下降4%,主要由于歐盟增值稅稅規修改、歐元對美元貶值,以及俄羅斯和烏克蘭沖突導致供應鏈和物流中斷的持續影響,令速賣通訂單量減少?!?/p>

另外,受亞馬遜封店潮影響,跨境電商行業迎來拐點。

2021年4月,亞馬遜開啟了近年來最大規模的封號整治行動,超3000個賣家賬號受波及,約600個中國品牌被關閉,在中國跨境電商行業造成了“大地震”。

跨境電商,互聯網巨頭的新戰場

封店潮下,去中心化的獨立站模式備受歡迎。

獨立站模式下企業自建網站,深度參與選品、供應、平臺運營、物流運送及銷售等供應鏈各環節,盈利主要來自于銷售產品所產生的利潤以及會員費等。

該模式下,以低價潮流、快速上新、精準營銷出名的SHEIN成為品牌獨立站的標桿。目前SHEIN排名在美國前十,僅次于Wish和速賣通。根據PYMNTS的購物應用排行榜,SHEIN曾于去年5月和今年1月,其APP下載量兩次超過了亞馬遜。

據36氪消息,2022 年上半年,SHEIN的銷售額突破了160億美元(約1107.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超50%。伴隨旺季的到來,SHEIN 有望提前完成 300 億美元(約2076億元人民幣)的年度銷售目標,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年的時間。

獨立站雖然有助于打造個性化標簽和品牌建設,但主要靠廣告投放獲取流量,而隨著廣告成本上漲,獲客成本也與日俱增。

截至上半年SHEIN全球市場的平均客單價為75美元,過去3年這一數字則分別是50、60和70。36氪引述行業人士預測,SHEIN 上半年通過 Facebook 渠道的獲客成本在 35 美元左右,拼多多可能需要 2~3 倍價格才能將用戶拉到自己平臺。

此外,SHEIN還多次陷入版權危機?!度A爾街日報》報道,SHEIN涉嫌盜用設計,在美國面臨數十起訴訟。近日,中時新聞網援引外媒報道,稱SHEIN或其香港母公司在過去三年中,因被指控侵犯商標版權,遭到美國至少五十起起訴。

同時,作為歐美市場最流行的支付方式之一,PayPal對部分中國賣家賬戶的封帳和資金清零等,一定程度上給海外電商市場經營環境帶來不確定性。

據南方財經引述業內人士反饋,自去年9月開始陸續有獨立站賣家綁定的PayPal賬號被凍結,今年3月和6月迎來兩輪大規模的賬號凍結、清零,第一輪主要涉及頭部賣家,第二輪則更多波及中小賣家。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被PayPal凍結、清零的資金已超6億元。媒體推測,此次PayPal大規模凍結、清零獨立站賣家賬戶意在推進合規。

隨著跨境電商行業逐漸走向合規化、多元化,意味著新的挑戰也將來臨,然而挑戰與機遇并存下,誰又能抓住機遇最終脫穎而出?

作者:林小白

來源公眾號:鞭牛士(ID:bianews8);準確、快速、有深度的科技媒體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鞭牛士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