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單方“聯通”微信支付,戰術拖延還是虛晃一招?
用戶對阿里系與騰訊系之間的互聯互通一直保有期望,比如近期一則“支付寶已支持給微信QQ好友轉賬”的話題便迅速登上了熱搜。不過不少網友在體驗過后卻覺得步驟繁瑣、有些失望;且就目前來看,騰訊系和阿里系之間若想徹底打通,也許還需時間。
反壟斷大潮中,阿里系和騰訊系每一次互聯互通的小動作,無論實質如何,都會先引起熱烈討論。
近日,支付寶開始小范圍內測轉賬給微信好友的新功能,一經公開便沖上熱搜,很多網友以為,是微信賬戶中的資金,可以和支付寶賬戶中的資金互通轉移了。
圖源:支付寶
但其實,所謂的支付寶支持向微信好友轉賬,資金的發出地和匯入地都是支付寶。具體操作包括:
- 在支付寶頁面輸入轉賬金額后生成二維碼;
- 將二維碼保存后,在微信/QQ發送給好友;
- 好友在微信接受、保存二維碼后,再打開自己的支付寶,上傳驗證二維碼后才能領取。單筆金額還有限制,最多不超過2000元。
也就是說,轉賬想要完成需要雙方手機上都裝有支付寶app,那我為什么不直接通過對方支付寶賬號,或者銀行卡賬戶(這倆賬戶還大多可以和手機號碼綁定)來輕便地完成呢?
此番舉動讓人想起年初3月份,淘寶開始內測微信支付,實際上包含了兩種方式,“微信掃碼支付”和“去微信找朋友幫我付”。
前者同樣需要用戶先在淘寶頁面內截圖保存微信付款碼,然后打開微信,以上傳付款碼的形式掃一掃,才能完成支付。后者則是在微信已不屏淘寶鏈接的基礎上,允許將支付鏈接發送給微信好友、讓好友在微信直接支付。
圖源:支付寶
一個顯而易見的疑惑是,如此復雜的“互聯互通”方式,對于消費者來說真的有用么?步驟和方式如此繁瑣,本身也違背了互聯網公司打造產品時的基本邏輯。
值得注意的是,淘寶和支付寶均采用付款碼作為與微信支付聯通的橋梁,似乎是一個“暗藏玄機”的選擇。
首先,付款二維碼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爭奪“線下掃碼支付”市場份額的關鍵媒介。今日大多數線下商鋪收銀臺處一藍一綠兩張收款碼背后,隱含著雙方為幾個百分點的市占率你追我趕的過往。
不過,對于二維碼支付,央行已通過2019年8月發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要實現條碼支付的互聯互通,即“一碼通用”,市場上所有支付機構,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寶、銀聯云閃付還有其他不同規模的支付機構,都應從技術上去滿足一個統一的條碼標準。
目前,銀聯已聯合多家商業銀行推行了二維碼標準,實現“一碼通用”,而兩大移動支付巨頭及其背靠的兩大集團,卻還未邁出關鍵一步。
2021年7月工信部開展為期半年的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整治互聯網平臺間封禁行為;2021年9月,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表示,互聯互通是互聯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讓用戶暢通安全使用互聯網也是互聯網行業的努力方向。
在此之下,以騰訊和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加速了互聯互通的步伐,包括美團、拼多多等均向主流支付工具全面開放;微信放開點對點聊天場景中的外部(淘寶)鏈接訪問等。
如果從兩家公司各自的商業模式及其變動來看,過去一年的互聯互通進展實際上都不痛不癢,既不會太大地威脅到已有的流量變現道路,也不會對未來競爭格局的改變埋下令人擔憂的隱患。
互聯互通,但不互惠互利
長期以來,市場對于騰訊阿里互聯互通的期待可以概括成:微信向淘寶開放社交傳播鏈,阿里電商支持微信支付。但這樣的期待是否會有實現的可能呢?
但從實際來看,如今互聯互通的開放,遠稱不上互惠互利、促進市場多樣化的開放。目前,雙方都還未找到互聯互通下既守護、又發展自身商業生態的路徑。
作為占據了移動支付近90%市場份額的兩大巨頭,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商業變現路徑分別是商業支付和衍生業務。
多數市場研究機構都認為,這項體量大、增長快的微信支付業務,是由商業支付帶來的收入撐起的,也就是通過向線上、線下商家收取支付手續費。日常發紅包、好友轉賬歸屬于社交轉賬,沒啥利潤空間;騰訊尚未充分發展的貸款、理財業務,據德邦證券測算占比僅為11%(2020年)。
圖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
綜上,雖然阿里電商允許微信支付接入,一定會對GMV、市場份額和商業支付的收入有所貢獻,但已經在交易筆數上超越支付寶、市場份額和支付寶相差無幾的微信支付,還背靠著發展強勁的騰訊電商體系(京東、拼多多、微盟有贊、甚至快手電商等),其實更需要順應監管的節奏、克制無序壟斷的擴張,往復合增長率更高的金融支付業務發力。從可持續商業的角度,阿里接入微信支付,對微信意義不大。
而對于阿里來說,早前先自行切斷百度搜索入口,又切斷微信分享渠道的舉措,已經反映了它始終想將流量主導權握在手里的決心。如果騰訊向阿里系電商全面開放,短期內的引流效果是一回事,長期則可能爭奪淘系平臺之于商家的投放資格。如果微信成為淘系平臺商家的重要獲客渠道,那商家在原平臺上投放的競價資源勢必會有所轉移。這對于淘寶的商業模式來說,是根本性的挑戰。
圖源:百度
昔日的移動支付大戰停歇,目前微信、支付寶兩大平臺的做法,更傾向于留住存量用戶,重新分配、開發利用已有的平臺流量資源,提升用戶體驗。
也隨著用戶對社交鏈商業化的愈發謹慎,微信和支付寶已經共同開始布局起了搜索,希望通過搜索直達商家提供服務的小程序,提高流量變現的轉化率。這樣精簡的節奏,才是情理之中的。對比之下,更顯出一開始淘寶通過二維碼來實現微信支付的冗余。
這些新的舉措和發展,和早前實現互聯互通時依托的商業基礎,已經不是同一個步調了。
這不,在支付寶虛晃了允許微信好友轉賬的一招后,10月18日,天貓已經上線了微信小程序,系阿里系電商首次在微信中上線重要的業務小程序?;蛟S先互聯互通起來,再考慮以后的擴張尺度,再讓市場來做出判斷和回應,也是一種選擇吧。
作者:吳越;來源公眾號:不客觀實驗室(ID:zhinan617)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7r8qoZgv8jz77w0p98UObw
本文由 @不客觀實驗室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支付新革命時代要到了,手續費難題解決,但是仍不清楚兩家聯合未來是何動向。
還沒試過這個互轉功能,乍一看雖然跳過了幾毛錢手續費,可是竟然這么麻煩,感覺能用上的場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