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青年:把生活過成一場實驗
現在年輕人的生活里,大概離不開各式各樣的數據,比如智能手表里的心率、呼吸,手機APP里的熱量記錄、健康數據……許許多多的數字在記錄著你的生活,但同時也可能在無形之中增加了你的焦慮。如何理解被數據“掌控”的“量化青年”?不如接著往下看。
普通的一天里,你的身體能產生多少數據?
智能手表告訴你,抬起手腕的這一刻,你的心跳是74次/分鐘,呼吸16次/分鐘,血壓是116/77;
昨天一共走了8254步,每小時一分鐘的站立目標完成12次;
睡眠時間是7小時06分,其中深度睡眠有1小時49分,中途醒來2次。
走上智能電子秤,跳動的數字停下來后,身體變成骨骼、脂肪、肌肉的組合。
今天比昨天重了0.8kg,因此今天的熱量攝入目標是1300大卡,比昨天要少200大卡。
各種各樣的身體數據,讓量化青年們得以充分地“量化生活”。
“量化生活”的概念最早在 2007 年由美國《連線》雜志的編輯 Gary Wolf 和 Kevin Kelly 提出。
這種生活方式需要人們記錄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數據,作為進行未來自我優化的數據支撐。
誠然,量化式的生活能帶來一種令人安心的“掌控感”,但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我們的“數據焦慮”。
就算你沒有刻意量化自己,我們的生活也早已離不開量化了。
一、想量化,先氪金?
如果你瀏覽過豆瓣“量化式生活”小組,就會發現“萬物皆可量化”。
最常被量化的莫過于睡眠時間。你幾點入睡、幾點起床,你的手機全都知道。
一張報告,就把你的入睡時間、睡眠時長、夜醒幾次、睡眠質量得分交代得一清二楚。
健身人群則將“飲食計劃”送上第二大量化對象的寶座。
小組成員們會分別記錄碳水、脂肪、蛋白質、蔬菜纖維的攝入量,最后計算出當天可以再燃燒多少卡路里。
有攝入就有消耗,那么排便自然也可以被量化。
形狀、顏色、分量、氣味、地點,都可以被記錄,甚至,每次“卸貨”都能獲得0-100的健康值打分。
坐在馬桶上給自己打分,還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呢!/便了么app截圖
五花八門的數據被聚合在一起,讓人不禁感嘆,在互聯網時代,只有你想不到的量化,沒有你無法量化的生活。
不難發現,健康,就是量化青年們想追求的首要目標。
如今,追求健康不但是一種流行趨勢,還受到了官方的重視和支持。
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逐步落實,數字健康管理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攀升。
商家們趕緊跟進,把健康焦慮變成了最好用的“流量密碼”。
- “健康要靠數據來呈現,想獲得更準確的身體數據,不買件可穿戴設備來測,說不過去吧?”
- “多花點錢就能吃到相應熱量的‘健康餐’--,不用花時間搭配,我們是不是很貼心?”
- “想要解鎖更高級的統計分析,親親這邊可以充個會員哦~”
總而言之,想過得更健康,來消費吧!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數字健康管理行業核心市場規模達2160億元,2023年預估達2331億元。
健康管理的市場規模仍在穩步增長。/艾媒咨詢《2022-2023年全球與中國大健康產業運行大數據及決策分析報告》
無糖飲品、健康代餐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增長,2021年中國功能型瘦身食品市場規模已達2793億元。
可以說,是對健康的焦慮讓越來越多的人走入了這場“量化帶來健康”的消費狂歡之中。
在無法掌握的生活中,我們無法購買安全,但是可以購買安全感。
通過消費,將數字擺在面前,人們似乎就能獲取難得的“掌控感”了。
然而,想通過量化自己讓生活更可控,也沒你想得這么簡單。
二、量化健康,反成“枷鎖”
讓 · 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曾提到,當代社會中人們對于身體“美麗”的追求并不是基于自然的需要,而是在當作一項絕對命令在執行。
當我們看到別人已經通過量化自我來追求“自律帶來自由”,而自己還在傻傻干飯時,我們很難不產生焦慮。
Liam是在好友的朋友圈里第一次知道量化式生活的。
滿滿當當的數據與圖表讓他十分震撼,而搭配的那張好身材的對鏡自拍照,更是讓他“心癢癢”。
為了擁有同款好身材,Liam也決定開始量化式生活。
可惜,一段時間的實踐下來,身材沒有太大的改變,錢包卻肉眼可見地癟了。
剛開始時,為了更科學地量化自己的生活,Liam先是去醫院營養科掛號開了個健康食譜,然后購入了一個可以測81項身體數據的體脂秤。
精挑細選后,他選擇了一款3499元,能監測腦電反饋的“冥想頭環”,希望通過正念冥想的練習改善自己的睡眠質量。
智能手表當然也是必不可少,除了運動監測和消耗量分析,價值過千的手表基本與一臺手機能做到的功能無異。
草草算下來,正式開始“量化式生活”前,Liam就先花出去了小幾千。
而真正開始實踐后,全方位的量化讓他十分疲憊。為了減輕自己的分析負擔,他又充了許多app會員,以獲得更詳細的分析報告。
盡管如此,每天他還是要花半小時以上的時間總結當天的量化成果。
從身體數據到時間運用,細分到每一分鐘的數據都需要被整理,便于后續復盤使用。
“我真的是非常嚴格地在執行,每天都要記錄和觀察自己的變化,如果數據不好的話還會讓我非常焦慮?!?/p>
讓Liam不再堅持量化自我,是在跟風去測“90項食物不耐受”之后。
小紅書里,許多用戶都在討論“食物不耐受”。/小紅書截圖
食物不耐受不等同于過敏,是一種因食物分子無法被人體完全消化,當作外來物質被識別而產生的免疫反應。
為了更了解自己的身體,Liam交了1500元,抽了十幾管血,做了檢測。
拿到報告之后,他發現自己對許多從小到大在吃的、最常見的食物都不耐受。
“牛奶、雞蛋、牛肉、豬肉,還有一堆蔬菜水果都不建議吃,我覺得很離譜,那我還能吃啥?光喝西北風?”Liam調侃道。
不可否認,食物不耐受的測試有其醫學意義。但對于平時并無不良反應的Liam來說,一時的跟風行為反而為自己戴上了“枷鎖”。
最后,身心俱疲的Liam結束了這段只維持了半年的量化生活。
三、量化無邊,回頭是岸
其實把自己的生活數字化,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個人選擇,只是如今對量化自我的極力推崇,似乎有點“變味”了。
沒辦法,現代人實在是太喜歡數據了。
時時刻刻都能獲得海量資訊的今天,為了降低判斷成本,我們本能地愿意相信代表科學的數據。
在越來越崇拜“客觀”的現代化社會,數據顯然是一種比自我感受更有說服力的存在。
于是,當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和傳感器被賦予了對身體情況的解釋權,觸手可及的量化數據就是一個人最好的標簽。
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一張時間利用率報告,就可以營造一個專注人設;發出今天的熱量消耗分析,就可以表現自己的自律。
量化自我的過程,不但主動向世界證明了自己有好好管理身體,還能為我們打造一張“積極向上”的社交名片,何樂而不為呢?
與此同時,我們還在被消費社會不斷地告知:重視數據,才代表重視自己的身體,才“健康”“自愛”。
否則,就有可能會被貼上懶惰、不自律,甚至道德失敗的標簽。
看到這些話,焦慮值是不是瞬間拉滿?
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在《規訓與懲罰》一書中曾提及人們的“自我規訓”,即人們在沒有被要求的情況下自覺遵守某些規則。
而全方位量化的自我,又何嘗不是主動將這種“規則”內置到自己的腦海中,不斷進行“自我PUA”的過程呢?
事實上,量化青年們在科技的加持下將自己的世界安排得充滿規則、井然有序,本身不是壞事。
但忽略自己的感受,如同科學實驗一般的“理性”生活,未必就能帶來自由。
當我們過于依賴數據而非自我感受,來界定自己的身體、情緒、關系、狀態時,便可能無法如以前一樣相信真實的自己了。
不再嚴格追求量化生活的Liam將自己的經歷比喻成“修來世”。
“自律帶來自由的口號,在我這里是不成立的,一旦開始量化自己,就永遠無法滿足,永遠無法停下來。所謂的‘自由’,或許是下輩子才能擁有的‘福分’吧!”
造物主或許給我們設置了“永不滿足的算法”。/B站@陳一枝你坐下 視頻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否刻意去做,量化的思維其實已經深深刻在我們每個人的腦海中了。
量化自我的現象能帶來效率提升和自我改良的優秀成果,是當代社會勢不可擋的數字化潮流。
但量化的本質是為了優化,而優化的結果最終還是要服務于人本身。
若量化的生活脫離了“服務于人”的根本目的,那么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因此,多嘗試以一個人本身的角度,真實地感受自己的身體與生活吧。
畢竟,我們最終追求的從來都不只是“自律”,而是真正的自由。
參考資料:
[1] Ajana B. Digital health and the biopolitics of the Quantified Self.DIGITAL HEALTH. 2017;3. doi:10.1177/2055207616689509
[2] 《消費社會》| 讓·鮑德里亞
[3] 后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 | 汪民安,陳永國.
[4] 自我、權力與規訓:可穿戴設備的社會學解析——以青年跑者為例 | 王健
[5] “數據化生存”:被量化、外化的人與人生 | 彭蘭
[6] 被量化的身體:我們記錄下走過的每一步,真是為了瘦嗎?| 全媒派
[7] 2022-2023年全球與中國大健康產業運行大數據及決策分析報告|艾媒咨詢
作者:牧羊;本文來自新周刊APP
來源公眾號:銳見Neweekly (ID:app-neweekly),有態度、有溫度、有速度、有深度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新周刊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從計算每天走路的步數,到喝水精準到ml,吃飯精準到每卡,不可否認這是一種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但是不會帶來更多焦慮嗎?
很難理解這種生活方式,在我眼里是一種壓力遠遠大于動力的糟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