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法被嫌棄的一生
隨著“微信輸入法”的出現,整個輸入法行業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本文對輸入法行業發展的幾個階段進行了簡單的復盤,探索其被操作系統“集成”的原因和現狀,從中總結規律與啟示。在未來,誰又將是語音交互時代中的下一個“輸入法”?
微信輸入法好用嗎?
9月,騰訊低調推出了微信鍵盤(微信輸入法)獨立APP并啟動測試,打破了外界對其“微信插件”定位的預期。但事實證明,輸入法早已不是時代弄潮兒,下載獨立輸入法APP更是“過去式”了,除了幾篇測評稿和推廣貼外,這一動作鮮有人提及。
甚至,整個輸入法行業的格局,已經在人們不知不覺間發生了翻轉性的改變,但這一切似乎也并沒能引起多少關注和討論。
相比之下,人們更愿意關注直播電商和羅永浩們,討論社區團購和即時零售能不能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但新事物們不是無源之水,輸入法作為曾經互聯網中最重要的應用之一,更是曾幫助計算機在中國擴大普及的工具,其存在對中文互聯網始終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新立場》將對輸入法行業發展的幾個階段做簡單復盤,對其被操作系統“集成”的原因和現狀進行分析,并借此得出些規律性的結論和啟示,比如下一個可能隱沒的行業會是誰?
01 中文互聯網的鑰匙
如果不是五筆輸入法的問世,后來中文互聯網的發展可能還要滯后許多年,畢竟沒有用戶哪有“互聯”網。
1984年,改革開放來到第六個年頭,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辦。法新社的相關報道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在全世界報道奧運會的7000名記者中,只有中國人用手寫他們的報道”。
八十年代,計算機在中國很難推廣,因為沒有合適的輸入法,多數中國人很難完成人與計算機之間最基本的交互。甚至1992年李彥宏前往美國求學面試,教授還問他“你們中國有計算機嗎”?
當時雖然已經有了拼音輸入法,但拼音發明推廣時間尚短,有條件和需求使用計算機的人大多沒接受過拼音教育,更重要的是,受限于時代,當時拼音輸入法的狀況是:單字輸入、大量同音字、沒有智能聯想,其輸入效率可想而知。
在這種條件下,計算機字母和方塊字很難共存,一種論調大行其道:廢除方塊字,全面改用拼音。甚至,有報社已經出版了只有拼音的報紙。一種過渡性產品,能夠將26間字母鍵盤和方塊字直接關聯的工具,是那個時代的剛需。
也因此,《新立場》更傾向于遵循PC端-移動端的順序,將中文輸入法的發展階段展開如下:五筆-拼音-手寫-語音。其中,從五筆到手寫是形碼路線輸入法的進步,從拼音到語音是音碼路線輸入法的進步,它們都對中文互聯網的普及和盛行,起到了巨大的幫助。
仍然是1984年,在洛杉磯奧運會舉辦的一個月后,王永民來到聯合國展示“五筆輸入法”,打字速度達到了每分鐘一百多。以中關村為起點,在嚴援朝的幫助下,五筆輸入法走向全國。同一時期,哈工大成立課題組,試圖走“手寫”的路線將漢字與計算機聯系起來,可惜手寫輸入法的廣泛應用已經是移動時代了。
九十年代,中國與世界“聯網”,互聯網用戶開始爆發增長,這同時也是受過拼音教育的一代人。拼音輸入法上手門檻遠遠低于復雜的五筆輸入法,開始成為主流,技術上也從單字到短語、到整句,最后走向智能,智能ABC、智能狂拼等產品層出不窮。
搜狗做輸入法時已經2006年了,也是走拼音路線,而后2008年才補上了搜狗五筆輸入法。搜索引擎從一開始(除了第一代雅虎的目錄式搜索引擎),就在算法層上對于模糊音處理、下拉關鍵詞等技術上有著應用需求和技術積累,這很接近智能輸入法。
搜狗輸入法之父馬占凱,就經常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關鍵詞,再復制系統推薦的下拉關鍵詞,這樣來查閱資料,后來他向百度推薦利用搜索引擎做輸入法,沒有被理睬,反倒是搜狐王小川給了他機會。
搜狗輸入法一經推出就霸占了市場,騰訊和百度迅速跟進,后來騰訊的QQ輸入法做到了第二,百度輸入法位列第三;再后來騰訊戰略投資把QQ輸入法打包塞進搜狗,此后很長時間在PC輸入法市場都無人能挑戰搜狗的地位。
在PC時代,輸入法是電腦終端上最普及、也是調用頻次最高的產品之一,按照美團王興的高頻打低頻邏輯,誰掌握了輸入法誰就掌握了中文互聯網的一部分話語權。也正是基于此,搜狗甚至繞有余力的搞起了“輸入法-瀏覽器-搜索引擎”三級火箭,反攻百度。
02 被顛覆的顛覆者
搜狗的市場優勢,一直延續到移動時代,智能手機初期。最鼎盛時,搜狗輸入法市場份額超過70%,百度輸入法市場份額行業第二,但只有10%左右,被無情碾壓。
但商業的魅力在于永遠沒有終局,因為技術始終在進步。在技術碾壓的優勢下,任何市場都是藍海市場,當初靠著新思路新技術成為黑馬的搜狗,最終又被新思路新技術打敗了。
手寫輸入法只是一個過渡性產品,但它的存在邏輯確能讓我們重溫一個重要原則:更低的使用門檻,更直接的交互方式,是一切產品發展的方向。鍵盤輸入,無論是簡化版的九宮格,還是后來回歸本質的26鍵,都比不上手寫門檻更低、交互更直接。
與五筆同期出現的手寫輸入,沒有在PC端大放異彩,反而在許多年后的移動端才迎來春天。但移動設備迭代速度之快,AI算法進步速度之快,都讓這條路線很快就變成了“歧途”,這也與手寫的速度限制有關。后來,百度輸入法推出了“凌空手寫”功能,顯然就是鉆了牛角尖。
語音輸入,才是真正改變輸入法的新思路。2010年前后,訊飛工程師們的“語音轉文字”以顛覆性的體驗進入市場,這一次搜狗反倒成為了跟隨者、模仿者。
《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21年度中國手機輸入法行業市場占有率前三分別是百度、搜狗、訊飛,且第一二名間的份額差距較2020年仍在繼續增加。搜狗落敗的并不冤枉,因為它既沒有在思路上領先,也沒有任何技術上的優勢,畢竟訊飛在上個世紀就開始做中文語音,百度則號稱“AI投入過千億”。
目前市面上沒有針對語音輸入法的專業測評報告,但一個直觀感受是:前段時間,筆者在與朋友聊天時突然被問道,“你換輸入法了嗎”?檢查手機設置,才發現換新手機后,默認采用了“搜狗輸入法xx版”,切換后再用“語音轉文字”才恢復了之前的準確率。
非專業測評,僅供參考,但手機輸入法語音能力的優劣,我們也能從一些數據中窺見端倪:
如語音輸入功能在20歲以下用戶中使用比例高達86%,隨著年齡增長這一比例會逐漸下降,在40歲以上用戶中使用比例低至52%;而在百度輸入法中,20歲以下及40歲以上用戶占比分別為39%和11%,搜狗輸入法對應的這兩項數據則為37和15%。
顯然,喜歡語音輸入法的年輕人們有所偏好,輸入法行業中有一些有趣的變化正在發生。但遺憾的是,輸入法市場已經整體“衰落”,準確的說,雖然用戶仍離不開它,但其存在感已低到極點,甚至市場格局的天翻地覆都無法引起討論了。
在這種背景下,騰訊2021年初在“微信公開課”上放出要做輸入法的風聲,后來又將“寄養在外”的QQ/搜狗輸入法召回,今年還推出了微信輸入法的獨立APP,意義是什么呢?答案很簡單,輸入法的隱沒是因為被手機操作系統集成了,而微信做輸入法也是因為它已經越來越像一個操作系統了。
03 被集成的宿命
在移動端,單純做一款輸入法APP如今已經不再是香餑餑了,反而有時還得兼職“背鍋俠”。
許多人都有過的一個經歷,在微信上跟朋友提起某件商品,很快就在電商/短視頻平臺被推薦了,是誰在“泄露隱私”呢?張小龍已經在《微信公開課》做出了否認,甚至將這種用戶困擾,視為微信做輸入法的“初心故事”。
那么是輸入法在作惡嗎?畢竟有時跟朋友線下閑聊提到的物品,也會被精準推薦,微信確實與此無關,匪夷所思的精準推薦用大數據分析來解釋也確實有些牽強,幕后黑手大概率存在,會是輸入法嗎?
事實上,這種懷疑有失偏頗,因為在手機的錄音、剪切板、運動傳感器等功能中都可以得到以上信息,而擁有這些權限的APP數不勝數。歸咎于輸入法并不科學,輸入法在復雜環境下的語音識別遠沒有這么先進,手機本身也不支持它時刻調用揚聲器和芯片的性能來監視用戶。
更何況,騰訊和百度兩家企業目前在手機輸入法市場的占有率高達90%,以他們的盈利能力還不需要踏過紅線去賺一點微薄的“銷售線索”費用。當然,也確實存在大廠們將云端用戶詞庫數據“開放給戰略伙伴”的可能性,這也是大廠的一貫作風。
從盈利能力上看,輸入法確實已經掉入了深淵。比如在被騰訊收購前,搜狗的最后一份獨立財報顯示,在其營收結構中搜索引擎相關的廣告占營收比例超九成,而搜狗輸入法、瀏覽器、人工智能等業務2021年Q2的合并營收僅有千萬美元左右。
輸入法是典型的工具類應用,商業化路徑只有付費軟件和廣告兩條,而前者由曾經盛極一時的“智能狂拼”驗證了失敗。過去在PC端,被高頻調用的輸入法倒還不缺廣告位,但到了移動端,囿于手機屏幕尺寸,廣告的路似乎也行不通了。
那么手機輸入法的價值到底在哪里呢?2011年3月,搜狗輸入法之父馬占凱就在知乎給出了他的答案,“渠道價值”。雖然馬占凱并沒有詳細闡述這四個字的含義,但結合搜狗后來的打法,這個渠道價值顯然是指移動端已經失效的“三級火箭”策略了。
信息孤島的割裂下,試問當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會為了使用xx輸入法而放棄抖音沖進快手嗎?三級火箭早就已經解體了,這個意義上的“渠道價值”顯然也不成立。
沒有變現能力、失去渠道價值,手機輸入法們一步步走向了“學成文武藝,賣與操作系統”。如今,在手機上下載獨立輸入法APP的用戶越來越少,以安卓陣營而言,更多用戶會直接選用“xx輸入法華為版”或“xx輸入法小米版”。
被手機操作系統集成后,輸入法們收獲的是裝機費用和用戶及用戶數據,但它們丟掉的是想象力、甚至話語權,如搜狗輸入法都沒有被納入華為手機自帶的可選輸入法名單里,又有多少華為用戶購買手機后專門下載搜狗輸入法APP呢。(再次驗證了搜狗的語音識別能力)
04 規律與啟示
除了輸入法,還有越來越多的工具類產品也由于上述兩種價值的缺失,只能被操作系統集成或取代,而后被統一榨取剩余價值。
這些被取代的工具,除了商業價值的缺失外,往往也是那些優先級不高、用戶最不需要切換門檻、手機廠商最不需要經營成本的,比如天氣軟件、殺毒軟件、應用商店等,反例如社交、地圖等。
如墨跡天氣,曾經上線兩年用戶過億的產品,2011年iPhone版本上線后兩個月就斬獲400萬用戶,如今也被手機操作系統們集成在功能頁,成為了一個固定”廣告位”;又如應用寶、豌豆莢們也在手機自帶應用商店面前也節節敗退。
反例如社交,微信被譽為“沉默的大象”,地位無可撼動;地圖,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基于LBS提供服務的基礎環節,也沒有手機廠商敢貿然染指。這些工具的優先級、切換門檻、經營成本,就決定了他們的獨立性暫時不會受到挑戰。
按照這個邏輯,下一個可能會隱沒、被操作系統集成或取代的工具會是什么呢?《新立場》認為可能是瀏覽器:在數十個用戶過億獨立APP的移動生態背景下,其優先級并不高;在移動端瀏覽器上收藏夾、cookie里的數據也談不上太多,除了情懷沒有什么遷移門檻;經營成本也不高。
同樣按照這個邏輯,輸入法的前景可能也并不如想象中糟糕。畢竟,騰訊收購搜狗時,雖然挽尊式的說到“輸入法和AI都很重要”,且輸入法占營收比尚不足一成,但納入騰訊體系后,被核心保留的也就是輸入法了。
輸入法仍然具備一定想象力,其人機交互渠道的地位太基礎、也太重要。重構硬件、重構交互方式,一直是人們對未來想象中的核心一環,而除了腦電波外,沒有什么比語言更有效率的交互方式了。
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計算機的本質就是效率。
直接呈現結果,永遠比提供工具要更有效率。正如張一鳴總結今日頭條的崛起,“有內容直接推到用戶面前時,門戶就被顛覆了”;能語音輸入甚至語音交互,何必還要打字呢?
五筆、手寫、拼音,甚至分的再細一些,九宮格、26鍵,都代表了不同代際用戶群體的成長環境和交互習慣,而智能化的大背景下,語音輸入法的潛力還將被進一步兌現。未來,提筆忘字的年輕人也只會更多。
甚至外界早有一種觀點:輸入法自身就有機會成為未來的操作系統。
05 寫在最后
下一代操作系統不會憑空出現,微信的野心“路人皆知”,輸入法會是一個重要構件嗎?畢竟在微信輸入法中,馬占凱曾經提到的“渠道價值”,似乎得到了另一種意義的展開。
在該APP的官方介紹中,“智能推薦”甚至還排在“語音轉文字”之前。開啟這項功能后,輸入法將根據用戶輸入內容,來推薦微信生態內的內容或鏈接?;蛟S未來,微信會捆綁這套輸入法,開放鏈接到小程序服務、開放范圍至整個騰訊系,到時誰又能說它不是一個操作系統呢?
但這種模式,是否就等同于將竊取隱私的精準推薦換了馬甲,并公開亮相呢?用戶是否會買單?騰訊系外的企業怎么辦?還有下一家360敢于反抗,挑起“3Q大戰”嗎?
或許騰訊并不會這樣做。
也或許,在時間充分的前提下,騰訊可以先集成后替換,逐漸締造生態,試圖悄無聲息的過渡并掌握這種權威。但事實上,微信也確實與操作系統也越來越像了,比如小程序+九宮格,是不是很像應用商店呢?
當然,這條路上天敵顯然并不少,試圖通過音箱/電視、通過VR/AR、通過造車等方式來實現顛覆操作系統的玩家比比皆是;更何況,即便是在移動互聯網生態中,也有一股力量已經逼到騰訊的大本營了。
在未來到來前,任何人都無法確定,誰會是語音交互時代里的下一個“輸入法”。
作者:小L,編輯:李凡
本文由 @新立場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我感覺百度的輸入法就挺好用的
這個算是軟廣嗎?
有一句話說得好,信息化的時代快速發展,會不會真的有一天年輕人慢慢都不會寫字了
大家看輸入法好用與否,大概也跟瀏覽器差不多,不求它多聰明但是要簡潔順手比較重要吧,人機互動的東西夠用就好
特地去下載一個輸入法的人應該不多吧,除非是有特殊要求,直接用手機自帶的輸入法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