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級元宇宙,“問道”虛擬人?
虛擬人這一概念已經吸引了多家互聯網大廠投注,不少企業也想借虛擬數字人這項業務叩開元宇宙的大門,那么就目前來看,虛擬人這一賽道是否已經發育成熟了?在實現產業規?;繕说倪^程中,玩家們還需排除哪些阻力?不如來看看作者的解讀。
虛擬數字人在元宇宙與現實間的平行時空,站上產業風口。
最新一屆服貿會發布的“數字人發展態勢研究”指出:數字人作為信息技術交叉融合的前沿領域,有望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為此,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信通院云計算等機構發布了全球首個數字人國際標準;北京市頒布了國內首個數字人產業專項支持政策;上海市在“元宇宙”相關方案中也提出了重點實施數字人提升工程。
而在2021,國家就已將虛擬數字技術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鼓勵和支持虛擬人的發展。
互聯網大廠也紛紛布局。其中華為、百度均認為實現“數字人自由”的時代已經到來,阿里與京東則寄望于“數字人”重振“雙十一”,騰訊、抖音、快手等也紛紛推出虛擬人生產平臺。
風生水起間大家的目標也基本一致:在已有業務之上,匹配真實需求與未來產業趨勢,并借此推開元宇宙的“大門”。
但虛擬數字人真的能成為“數字經濟”新增長點么?
一、火熱賽道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我國虛擬數字人賽道投融資金額就已超過去年,達到24.9億元。而在2015年,這一數字僅為0.3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97.71%。
數據來源:億歐智庫
雖然目前元宇宙沉浸式的大規模虛擬世界較為遙遠,但虛擬人已經是能最早落地并看到商業可能性的方向。
長期以來,特效電影是虛擬數字人應用的重點領域。伴隨著數字孿生、AI、云計算的崛起以及3D圖形技術的精進,其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拓展,商業價值隨之水漲船高。
艾媒數據顯示,2021年虛擬人帶動產業市場規模和核心市場規模分別為1074.9億元和62.2億元,預計2025年分別達到6402.7億元和480.6億元。
積極預期背后,虛擬人到底能帶來哪些價值?從虛擬人產業鏈來看,可分為基礎層、應用層,平臺層。
基礎層主要是建模、渲染、XR等軟硬件廠商,主營業務是動捕、光學、VR、傳感器等硬件設備。軟件類廠商主要聚焦建模、渲染環節。
不過渲染環節做得比較好的大多數是外國公司,譬如王者榮耀、原神等游戲,就是基于美國Unity公司的渲染引擎創作出來的。
目前業內三大引擎,Epic開發的Unreal由騰訊持股,Cocos純國產但3D水平還沒有爆款產品驗證。Unity通用能力最強,在游戲市場占有近50%的市場份額。
平臺層,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將基礎技術向現實轉變的軟硬件處理系統,二是將虛擬人可視化并植入交互技能的生產技術平臺,三是利用AI使虛擬人更加智能的AI平臺。
互聯網大廠也基本在這一層,他們的產業鏈布局相對全面,虛擬人也各有布局。
應用層,是虛擬人所應用的各個場景,也是實現商業化的重要途徑,涉及影視、傳媒、游戲、金融、品牌等眾多行業。
這些企業更多植根于自身的業務場景,如銀行場景下的智能理財顧問,電商場景的直播帶貨、文旅場景的智能導游等。
這一層,或將成為未來數字世界的重要業務形態。但當下虛擬人能否真正成為數字經濟新增長點,卻實在存疑。
因為基于VR/AR技術的元宇宙還是一個“非常遙遠的概念”。
這是去年11月Facebook更名時,扎克伯格演講內容里的一個結論。到了今年10月12日,在Connect大會上,扎克伯格公布了一個喜訊:其虛擬人總算有腿了,不再只是上半身的幽靈狀態。
這期間,Meta已經損失了約三分之二的市值,年虧損百億美元。
所以這告訴我們,在元宇宙中加腿是件難事:雖然Quest 2能夠進行頭部和手部跟蹤,并估計手臂和胸部的位置,但它不知道你的腿在哪里。
壞消息也接踵而至,10月18日,據《華爾街日報》報道,Meta內部文件顯示,旗下VR社交平臺Horizon Worlds的月活躍用戶數(MAU)不到20萬,遠遠低于50萬的預期。
“一個空蕩蕩的世界,是一個可悲的世界”,該文件如此表達到。
所以,整個虛擬人行業雖已進入擴張期,但從長遠看,元宇宙愿景落地尚早,而缺乏主體生長“溫床”的虛擬人,如何“發育”為數字經濟的增長點?
就算只看眼前,虛擬人仍未有獲得權威定義和標準化分類。
二、盛景背后
從商業模式看,虛擬人分為服務型與身份型。前者用于代替真人服務,是現實世界中服務型角色的虛擬代表;后者多為虛擬IP/偶像,意在推動虛擬內容的生產,也可以是虛擬世界用戶的第二分身。
服務型虛擬人如萬科的“崔筱盼”、網龍的唐鈺;而靠短視頻火起來的柳夜熙、與周深一起登臺演唱的“鄧麗君”,都是身份型虛擬人。
二者在應用場景與商業模式上,有著較大區別。
服務型虛擬人主要面向to B市場,價值體現在于如何通過AI來為企業賦能,降低人力成本。譬如網龍輪值CEO唐鈺,不僅可以不拿工資、全年無休,還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出錯率。
身份型虛擬人更多面向的是to C市場,變現模式以打造虛擬偶像或虛擬IP為主,先擴大C端的粉絲流量,再通過流量進行變現。
譬如AYAYI在小紅書出道以來,相繼與施華洛世奇、LV、歐萊雅、嬌蘭、保時捷等國際大牌達成了合作。并成為阿里首個數字人員工,擔任天貓超級品牌日的數字主理人。
此外,在2021年爆火的柳夜熙,合作方包括小鵬汽車、VIVO,嬌韻詩、安踏、字節游戲等超200個品牌;還有虛擬人翎 Ling同樣與VOGUE、奈雪的茶、特斯拉、樂町、KEEP 等品牌進行了合作。
而真人偶像塌房不斷的樂華娛樂,所屬的虛擬偶像團體A-SOUL,安信證券預計2021年貢獻了約1700萬的增量收入。
A-SOUL/圖片:官方微博
艾曼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就有20多家品牌官宣數字人為代言人,近八成品牌主正在嘗試或愿意嘗試這一全新營銷方式。
另據中國傳媒大學報告,目前國內已形成了抖音、快手、微博、嗶哩嗶哩四大虛擬數字人商業化平臺,形成了直播打賞、電商帶貨、短視頻廣告、品牌代言、線下活動聯動等變現方式。
此外,虛擬人對于部分品牌來說,是品牌年輕化的象征?;诖耍瑲W萊雅、麥當勞、花西子等都推出了專屬虛擬形象?;ㄎ髯悠放曝撠熑吮硎鞠M摂M形象能夠“長久地陪伴品牌100年發展。”
虛擬人IP運營得當,理論上確實可以接近永生的狀態。但虛擬人真的能夠“永生”么?
事實上,“有畫皮、沒畫魂”的虛擬人,大多處于出道即死或快速退潮狀態。從2021年初至今,每個月甚至每周都會有數十個新的虛擬人出現在小紅書、微博上,他們快速出道,又快速隱匿。
中國ip一貫的問題在于內容支撐無力,更缺乏深度運營能力,虛擬人產業也是如此。沒有內容,就無法賦予“人格”,難以形成情感寄托,更無法引起“共鳴”。
所以,目前業內尚無真正意義上的虛擬人IP,大眾自然也不愿為此過多付費。艾媒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虛擬偶像愛好者有23.2%愿意花錢支持虛擬偶像,但每月的花銷在200元以下。
此外,實時交互也是難題。AI技術發展目前還處于早期階段,數字人很難達到比擬真人的狀態,常規反應主要靠基礎設定,在表情管理、感知互動上,還缺乏親和力。兼具智商和情商的同人化、超人化,更在探索中。
在Unity中國技術總監楊棟看來,如果實現實時交互,則不僅要依靠畫面,還需要語音、智能系統、硬件設備、網絡甚至算力的系統配合。
三、追逐角力
制作成本高昂,也是目前虛擬人產業規?;l展的阻力。
以虛擬數字航天員小諍為例,騰訊NExT團隊介紹,制作流程包括掃描、建模、綁定、動畫,最后才是渲染,通過虛幻引擎,完成角色渲染和動畫輸出。
虛擬數字航天員 小諍/圖片:新華社
整個流程繁雜瑣碎可見一斑,耗費時間與人力成本也非常高昂。
有業內人士表示:建模是重復次數最多的一個環節。隨著角色的形象、發飾越精細,費用就越昂貴。比如虛擬形象戴著耳環,可能僅僅是頭搖擺一下,每一幀都要做重力測算,再重新建模,就得花費十多萬。
因此,該人士指出,目前虛擬數字人研發成本較高、技術上還達不到比擬真人的狀態,在市場層面得到的應用也不足,更多側重于概念和內容營銷。要推動虛擬數字人規?;瘧?,還需要切實的與業務結合,在應用中推動整個生態建設。
當前很多數字人工具軟件都在海外企業手中,國內企業自主性不強,也是行業發展一大隱憂。
10月11日,Unity中國發生工商變更,新增阿里、中移動、抖音等股東。這對于正受美國全面打壓的中國科技企業而言,入股核心引擎工具,有助于保障開發安全,在“卡脖子”環節加強話語權。
在元宇宙概念出現以后,國內大概出現了3萬多個數字人(第一財經數據),但其中精品鳳毛麟角。
但無論是試錯還是試水,或是噱頭,虛擬人作為元宇宙的出入端口,整個行業都希望借此推開元宇宙的大門,尤其以大廠期待最深。
在騰訊李學朝看來,數字人是互聯網3.0的重要入口,既是技術對效率的解放,也將推動線上和線下更全面地一體化,進入全真互聯;百度李士巖則認為,數字人在未來空間計算時代,一定會產生比現在平面計算時代更大的市場。
阿里媽媽在今年的雙11中引入元宇宙大陸“曼塔沃斯”,消費者可以直接創建數字分身,除了實現“人、貨、場”創新,重振雙十一的現實需求外,也未嘗沒有借此拉開阿里元宇宙序幕的考量。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虛擬人的商業價值最大化要等5至10年,需要人人都有下一代硬件設備,才能像移動互聯網那樣大規模地影響和改變世界。
不過,在我國相關政策的引領下,數字人商業化場景落地也在提速。
來源:數字經濟百人會
當下,圍繞元宇宙的國際競爭已初露端倪,但這場博弈的本質其實是數字經濟的競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實現彎道超車的中國,能在元宇宙浪潮下繼續保持高速么?
如何在元宇宙概念下,維持制造和消費領域的優勢,也是不小挑戰。
截至目前,國內至少10個省級行政區、30個地方頒布了元宇宙相關的支持性政策或征求意見稿,文件明確包含“元宇宙”一詞的就有近20份,這體現了中國的決心與信心。
不過,從整體來看,我國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擴大,但增速放緩。
而虛擬人作為元宇宙的生命形態,能否成為我國數字經濟新增長點,并使中國企業在元宇宙落地中占得先機,還需要整個行業的努力。
作者:南北
來源公眾號:明晰野望(ID:MXYW-1688),銳眼看財經野望大市場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明晰野望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