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距離Web3.0,到底有多遠?
曾經,Web2.0作為關鍵詞統治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中國互聯網;如今,隨著元宇宙、NFT、數字藏品等新技術、新業態的全面爆發,Web3.0概念開始普及。但,Web3.0的實踐進行到什么程度了?中國有Web3.0嗎?
2001年的秋天,互聯網公司(dot-com)泡沫的破滅,堪稱人類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高呼互聯網炒作的大眾,將自己的憤怒展示在股市的大衰退上。
然而,泡沫的出清、資本的衰退,往往是技術革命的共同特征。互聯網的真正價值被逐漸地展示出來。而后“Web2.0”的概念橫空出世,具備新特征的新程序、新網站成為新互聯網的旋律。
web2.0作為關鍵詞統治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中國互聯網,直到2014年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致中國3億網民的一封信》,宣告中國互聯網已全面進入Web2.0時代后,這個概念才真正偃旗息鼓。
2020年以來,伴隨著元宇宙、NFT、數字藏品等新技術、新業態的全面爆發,Web3.0概念開始普及。這種古老的技術代際計算方式,再度成為全球熱點。就國內而言,資本、大廠都已經紛紛通過投資或者自家產品完成了與Web3.0的初次對話。
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現在正處于技術革命的前夕。這個革命,會以Web2.0向3.0躍進的方式展開嗎?目前的web3.0實踐已經到了什么地步?
01 究竟什么是Web3.0?
究竟什么是web3.0?
不乏有Web3.0的布道師在各個渠道向外傳遞自己的理念。
如A16Z的新風投之王Chris Dixon,就是Web3.0最熱烈的追逐者之一。在他的描述里,Web3.0是一個建設者和用戶的互聯網,數字資產則是連接建設者和用戶的紐帶。Web3.0成為了一種用戶與建設者共同擁有且可信任的互聯網基礎設施。
脫離一些金融目的與商業需求,從技術角度出發,Web3.0較為公認的描述。是研究機構Messari研究員Eshita的Web升級論:Web1.0到Web3.0的互聯網革命,是從“可讀”(read)到“可讀+可寫”(read+write)再到“可讀+可寫+擁有”(read+write+own)的交互跳躍。
通俗意義來說,Web1.0的代表性互聯網形態便是門戶網站,用戶只能被動地瀏覽文本、圖片以及簡單的Flash視頻,處于內容的被輸入者。
而Web2.0的代表性互聯網形態,既有Youtube、Facebook等PC端發祥的平臺,亦有微信和抖音等移動端稱霸的軟件,用戶不僅是內容的消費者,更是內容的創造者,可以隨時在網絡上創造和傳播自身生產的內容,無論是各種介質,并與其他用戶實時交流。
Web3.0的革命之處在于,跳脫出了前兩代互聯網生態中,用戶線上活動需要依賴特定的互聯網平臺(無論是網站還是App),同時在可讀、可寫的基礎上,完成了可擁有的自主權認定。
即使當下的互聯網世界已經號稱萬物互聯、平等開放,但用戶的數字資產并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權,依托于互聯網平臺進行的線上活動,一切的規則制定權始終掌握在平臺手中。用戶個人網絡身份、數據資產甚至信息自由(算法)的自主權,始終是缺位狀態。
由此延伸,無論是不可修改可追溯的區塊鏈技術,還是作為新內容交互形式出現的AR、VR、MR技術,其實都并非Web3.0的真正中心。將籠罩在其頭上的各類技術迷霧撇除,到底是什么是中心的答案,就在“Own”這個定義上。
▲Web1.0到Web3.0變遷
Web3.0的最大特質在于,一方面,用戶擁有(Own)天然賦予并且無法剝奪自主權,無論是網絡數字身份,還是個人數據等數字資產,抑或信息獲取的自由。
另一方面,一切以人的自我(Own)為中心,用戶的一切行為都是有價值的。一次對話、一件小事,都能以上鏈的形式出現在Web3.0中,以數字資產的形式與網絡世界的其他內容發生交互。
在這里,個人的一些線上行為都將成為用戶自主掌控的數據資產。用戶可以在數據流轉和交易中真正獲益,讓自己的數據不再是互聯網角落里被變賣的灰產或是隨手可得的免費資源。
Web3.0的核心,還是回到了終點——人。
02 公鏈大戰:Web3.0的前哨戰
Web3.0離不開區塊鏈。這種具備分布式、防篡改、高通透、可追溯特性的新技術,是最先走入大眾生活中的技術部件。
在Web3.0真正降臨之前,一場戰爭已經在區塊鏈領域打響。最先被爭奪的是公有區塊鏈(Public Block Chains,簡稱公鏈),公鏈的優點極為明顯。公開透明,任何個體或者團體都可參與交易,加上數據匿名、鏈上可溯等特點,是爭奪的話語權熱點。
從2009年伴隨著加密數字貨幣比特幣誕生第一條公鏈開始,到2017年正式爆發公鏈浪潮,無數技術極客、前沿資本和投機掮客混居其間,試圖讓自家公鏈成為主流。
然而公鏈技術還沒有發展到并沒有完美解決“不可能三角”——即同時保證完全去中心化、保證供電運行的高安全性、高TPS(每秒處理事務)。
嚴格意義上來說,現在并沒有一條真正實現統治級滲透率的公鏈?,F存的Ethereum、Polkadot、Cosmos、Solana等主流公鏈中,技術各有特色,優缺點也較為明顯,交易與受眾同樣各自分散。
- Ethereum:技術特點為,通過POW(現在正轉向2.0的POS)機制來確認確認交易、由Gas費來進?記賬激勵、需要多個區塊進?確認。但這一公鏈的缺點在于,使用費用昂貴,能夠承受的TPS較低,非常容易發聲擁堵。
- Polkadot:技術特點為,通過relav鏈來確認交易。平?鏈只負責收集交易,而不同的平?鏈間的交易確認是共享的。但這種模式下,更接近于提前選定參與者的聯盟鏈,違背了公鏈完全開放的特性。
- Cosmos:技術特點為,通過IBC的機制,兩個鏈之間想跨鏈,各?要實現對?的輕節點。然而,正是這種特性導致其余區塊鏈不會愿意它在鏈內部署輕節點,最終只能圈地自萌。
- Solana:新型的Solana技術特性看起來很有優勢,通過POS+POH機制來確認交易,建?了?個全局可?的時鐘,允許每個節點?成本地的時間戳,TPS理論可達65000,Gas可忽略不及。但經常宕機和實際帶著中心化的模式,一直被詬病。
一個需要正視的現實是,現有的公鏈普遍面臨著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困境,網絡擁堵、手續費高昂,都是痛點。此外,區塊鏈彼此獨立,每條鏈都有自己的架構訊息,不與其他鏈互通。比如,Ethereum上的產品無法被Solana辨識,因為其并不是 Solana 架構下的產物。若要轉移它,只能使用跨鏈協議
以上述最大的公鏈系統Ethereum為例,業內通用的解決方案是為其進行拓展擴容和搭建跨鏈橋,主要技術流派分為Optimistic rollup和ZK rollup兩者,還有新興的Layerzero。
而Layer2 這一概念實際上是區塊鏈擴展方案的一個統稱,可以翻譯為二層網絡。簡單來說,它們是將計算和數據存儲都遷移到?鏈上,而將結算交給以太坊主網處理的擴容網絡,通俗易懂地理解方式,是把區塊鏈想象成一條馬路,而layer2就是在這條馬路之上的高架,并行的另外一條高速通道。
然而,只要是離開公鏈進行交易,就存在后門的可能性。為此,也有行業玩家提出過解決方案:在layer1(各類區塊鏈本身,一級網絡)下方再增加一層Layer0。從技術分類而言,屬于“側鏈”。
無論是供個人開發者用的SDK、供企業級開發者使用的BaaS,還是分布存儲的工具IPFS、作為私匙錢包和護照存在的DID,甚至NFT的發布平臺,都是這一層“底層網絡”的組成部件。
如果要下一些定義的話,本質上,區塊鏈是不同數字價值的載體,而側鏈技術則是連接不同區塊鏈的通路。
03 中國會有web3.0嗎?
中國有Web3.0嗎?
這個問題,其實并不好回答。
上述側鏈是一種可能存在的國產路徑:系統獨立是一種優勢,自身創新與技術迭代不受主鏈的局限,即使失敗或是遭受攻擊,也不會影響主鏈的本身。
一方面,國內距離Wed3.0的距離,在于離監管的距離,無論國內監管還是國外法規,都無法規避;另一方面,當下市場中許多看似是Web3.0、元宇宙的玩法,壓根就是蹭熱度。
以時下在各個領域都開始火熱的數字藏品和nft為例:嚴格意義上,數字藏品和NFT并不能混為一談,前者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完成數字化發行的新型數字出版物,動輒成百上千乃至幾萬份不同編號的同款數字藏品。
而NFT的全稱是non-fungible Token,中文名翻譯為非同質化通證?!凹热皇欠峭|化,那么NFT就是獨一無二的孤品,一次發行萬八千份、宣稱自己是NFT的數字藏品,最多算是NTF碎片。”
甚至于,部分所謂的NTF、數字藏品發行平臺,用戶協議中白紙黑字寫著“該數字藏品的版權不歸用戶所有”的條款,不乏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壓根就違背了所謂“non-fungible Token”的定義,用戶購買、消費,在撇清金融屬性炒作泡沫后,實質上并沒有任何價值,“最多是打開自己的收藏夾,給別人展示一下,自己花錢買了這個東西。”
騰訊幻核的倒下,似乎也預示著,市場也對于這類偽NFT概念并不感冒。
繼續重復開始的問題:中國有Web3.0嗎?這個問題或許是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正面回復:結果是肯定的,但距離是存在的。
專欄作家
井尋,微信公眾號:井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傳統媒體記者,5年互聯網一線品牌公關從業經驗,人間贗品Kitsch、插一句主理人。關注領域電商、新消費、出行、教育、營銷領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O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如果3.0席卷全球,我們這里會是真空嗎?
想一想,脫離監管的信息土壤會不會影響上頭呢,如果從這方面考慮我認為中國永無3.0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