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棄的智能家居,都去了閑魚

2 評論 4441 瀏覽 7 收藏 20 分鐘

智能家居賽道因其廣闊的發展前景,已經吸引了眾多互聯網玩家與科技大廠入局,不過就目前現狀來看,不少智能家居產品給用戶帶來的體驗仍然是有限的,甚至不少用戶選擇將已經入手的智能家居單品轉手至二手交易平臺;真正的智能家居,似乎還未完全到來。

2022年的雙11落下帷幕,有一個品類坐上了過山車,它是智能家居。

雙11大促活動的第一個晚上,多個智能家居品牌公布了銷冠戰報。但雙11剛過,一些“爆款”商品就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了閑魚等二手交易平臺上。

智能家居做的是懶人生意,但如果“懶人”覺得這個產品太“費事”,轉手倒是很勤快。

這些被轉手“換錢”的寶貝中,有大家都有耳聞的掃地機器人、智能冰箱、智能馬桶等,還有一些不太熟悉的智能窗簾、智能網關、主機……

前者,是“智能單品”;后者,則涉及到廠商們描述的智能生活升級版,“全屋智能”的設備。

當你出門后,經常擔心門沒鎖、電器沒關。當你回家時,希望能提前打開燈、空調。在廠商的宣傳中,只要裝上智能家居,原來那些繁瑣的操作就可以一次性解決。而且,之前全屋智能要十多萬一套,現在“降價”到一兩萬一套,讓很多用戶在新裝房子或改造舊居時動心。

可智能單品的品牌、設備、價位的選擇很多,全屋智能還涉及到平臺、協議、控制方式、前裝還是后裝、有線還是無線,不僅讓消費者眼花繚亂,就連資深從業者描述這個行業時,也難免用“亂”和“難”來形容。

大亂斗的智能家居賽道,因為市場潛在空間巨大,正吸引著互聯網和科技巨頭、傳統家電廠商、創業新勢力三大門派入局。但真正的智能家居距離我們還很遙遠,有智能家居從業者總結,傳統家電廠商推出的是“偽智能”,科技企業和創業新勢力拿出的是“弱智能”?!敖裉?,這些由用戶買單,明天,用戶就更難為全屋智能下單?!?/p>

一、被嫌棄的智能家居單品

住在北京的江梓睿曾轉賣過一款掃地機器人,最近她正轉手一款智能窗簾。不少消費者像她一樣,是從智能家居單品開始,然后慢慢嘗試小范圍的智能家居場景。

在智能家居行業內,這代表了前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也就是單品階段,比較典型的是掃地機器人、智能馬桶、使用場景單一的智能音箱。到第二階段,發展出小范圍的智能家居場景,例如,廚房中,燃氣灶與油煙機之間的設備聯動,臥室里,用智能音箱控制窗簾、空調、空氣凈化器。

進化到第三階段,也就是所謂的全屋智能,也被叫作全宅智能。

不過,無論是哪個階段的“智能”家居,都難免遭到消費者的嫌棄。

先來看二手交易平臺中的“??汀?,掃地機器人、智能馬桶,這些都屬于第一階段的單品。

湖北的木子花兩千元入手了一款掃地機器人,她總結的槽點有,經常找不到充電器、掃地時掉渣、地面有地毯會掃不動或者塵盒掉出來,剛開始掃必須把充電器拿走不然就會繞線。

江梓睿覺得,智能馬桶也是被高估的。她以3500元左右購入的一款智能馬桶,一開始可以正常使用,沒多久開始失靈,不能自動翻蓋、座圈不能加熱。詢問客服后,她才知道這款智能馬桶的防水等級比較低,是機芯進水導致功能失靈。

智能家居資深從業者楊震對深燃補充道,智能馬桶、掃地機器人,都屬于獨立使用就能給用戶提升體驗感的單品,因此也相對普及。當前的很多“槽點”,是受限于行業發展前期、成本高昂而導致的問題。拿掃地機器人舉例來說,上面的傳感器原來很貴,現在隨著技術發展,傳感器價格被打下來了,一些“槽點”在加入傳感器后就能得以解決。

同樣被“嫌棄”的,還有各類具備聯網功能的家電,例如,智能洗衣機、智能微波爐、智能冰箱等。在某智能家居品牌相關負責人齊旭亮看來,這種家電很難通過產品本身劃分出,是智能家居的第一還是第二階段,主要看產品是單一使用,還是在某一場景下與其他設備聯動使用。

一部分消費者對深燃表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家電都是聯網的智能產品,選擇性少,價格也不高,才購買的。另一部分消費者,則是想感受下老牌家電巨頭的智能家居。

住在廣州的黃嵐嵐花四萬多購買了某傳統家電品牌的洗烘一體機、感應油煙機。她的評價是,“一點都不好用,純粹是智商稅”。

價格上萬、自稱AI智控的洗烘一體機,智能體驗在于,可以在手機APP上選擇不同的洗法,等它烘干后會有提示。油煙機的智能在于,安裝了兩個感應器,做飯時可以揮手感應,在黃嵐嵐看來,“這依然是手控而非智能,和按鍵開啟油煙機沒有本質差別”。

“這類典型的智能家電還有帶屏幕的冰箱、帶屏幕的掃地機”,楊震總結,核心是為了聯網而聯網、為了智能反而把體驗復雜化,實際上是偽智能,與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不吻合。在他看來,以海爾、美的為代表的傳統家電廠商,勝在消費者中有一定品牌認知,但問題在于,以“賣家電”的邏輯做智能家居,布局的也是廚房、衛浴這些它們過去擅長的區域場景。

“購買的不同品牌的家電,都需要下載各自對應的APP,互相之間不能聯動,體驗感很割裂?!苯黝ι钊颊f。

二、真正的全屋智能,離我們還很遠

如果說傳統家電廠商的智能家居是“封閉”的,那么互聯網和科技巨頭、創業新勢力主打的概念就是“開放”。其中的主要玩家包括互聯網公司,如阿里、百度,科技企業,如小米和華為,以及創業新勢力,如Aqara綠米、涂鴉智能、歐瑞博等。它們的方向已從推重點產品、向全屋智能傾斜,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第三階段。

在IDC的預測數據中,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分析機構預測2025年國內全屋智能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但這些廠商提供的全屋智能方案,真的足夠智能嗎?在楊震看來,很多方案還停留在半成品的“弱智能”,“(一些廠商)在簡單化、高利潤的路上越走越遠”。

一個前提是,全屋智能是一項極其個性化的服務。即便是同樣戶型和面積的房子,也會因為養不養寵物、有沒有老人小孩,以及不同的生活習慣,整體的設計方案和使用的設備因人而異,進而導致控制方式不同、前裝或后裝、有線或無線,最終的價格差異非常大。

據楊震介紹,一般的全屋智能,包括燈控(控制燈的開和關)、燈光(指可調色溫、亮度、顏色的燈具)、遮陽(包括智能窗簾)、安防(包括智能門鎖、攝像頭)、影音(包括智能音箱)五大系統,再加上智能家電,共六大部分。

他的經驗是,一套100平米左右的房子,做除了智能家電外的五大系統,價格少則一萬多,多則五六萬。不過,一套全屋智能具體要花多少錢,看需求、也看預算。他遇到的非常重視安防的客戶,會在100平方的房子內,放置5個漏水報警器,也服務過預算充足,要求加上中央空調控制、地暖控制等的70歲老人。

這門生意的水很深,而且絕大多數消費者不懂里面的門道,難免給了廠商一定的操作空間。

“比如,明明可以用更便宜的傳感器來控制,但大部分廠商依然在教育用戶使用更貴的面板和中控屏;再比如,夸大了價位更高、利潤也更高的有線智能家居?!睏钫鸾榻B,對于廠商來說,面板和中控屏、有線智能家居,部署難度更低,銷售額和利潤更高。

先來看面板和中控屏。近日,深燃探訪了位于北京的多家智能家居品牌店。在銷售們的介紹中,面板和中控屏是控制中樞,不可或缺,單個面板和中控屏的價格在一千到兩千元之間。

不過,楊震強調,全屋智能的核心是整套聯動的系統,而非某個單一的設備,控制形式也不是單一的,而應該有多個選項。其一是智能音箱、也就是語音系統,其二是手機、無線面板,它們都屬于移動終端,其三是傳感器,這屬于感應終端,其四才是面板、中控屏,這算是固定位置的終端。

這幾種控制方式中,他認為,最智能的是語音、傳感器或是定時等形式,相比之下,面板、中控屏及手機都算是“弱智能”。

打個比方,部分廠商主推的情景面板中,都會有離家模式。用戶需要走到面板或中控屏前,按下離家模式,再鎖門,這相當于兩步。如果手機控制,需要解鎖手機、點開APP、選擇模式或找到設備再控制,需要的也不止一步。而更智能的控制方式是智能門鎖或傳感器,用戶直接將智能門鎖反瑣,或是傳感器感應到用戶離家,一步就可以完成,家里該關的電器、電源都會關掉。

“如果再不放心,拿出手機點進APP就可以檢查家中設備的狀態,并進行遠程控制。”在他看來,用人體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等,做出一些相對復雜的自動化指令,能極大地提升智能家居的使用感受;而手機操作的必要性,體現在用戶離家情況下的遠程查看和操控。

再來看有線智能家居。在深燃探店過程中,一些廠商主推的就是有線智能家居,聽起來最具說服力的理由是穩定性更強。

但齊旭亮不這么看,楊震補充道,反倒是有線智能的性價比較低。

無線智能大部分的命令通過云端服務器上傳下達,而有線智能的指令集成在一個主機箱里,相比而言更穩定。但這已經成為過去式,隨著技術的進步,今年已經推出的小米中樞網關、即將面世的Aqara綠米M3中樞網關,都可以把指令本地化。也就是說,有線智能的穩定性已經沒有絕對優勢。

楊震把有線智能家居和無線智能家居,類比成固定電話和手機,即使固定電話的信號更好、通話質量更高,手機也會是主流。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0.5秒級別的延遲基本察覺不到。據他介紹,有線和無線的區別,在于傳輸協議,比如有線智能用的是PLC、433等,而無線智能用的是藍牙Mesh或者是Zigbee。

目前,有線智能家居的價格普遍更高,因為它需要在前裝模式下進行,也就是在一個新的房子裝修前部署,需要主機箱、額外布線,整體施工費用較高,起步價要3萬元。黃嵐嵐家里的全屋智能,選擇的是Aqara綠米的前裝模式,一套下來總共5萬多元。

三、廠商亂斗,誰會買單?

雖然我們把三個階段的智能家居分開而論,但不論是不同階段,還是各大門派,在滲透率較低的消費級智能家居市場里,都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

早早“發車”的智能家居單品,目前在國內一些細分賽道中已經形成市場格局。據CIC灼識咨詢經理董曉雅介紹,在掃地機器人這一細分賽道,頭部玩家為科沃斯,石頭科技、云鯨緊跟其后;智能音箱賽道由阿里、百度、小米主導。

但步入智能家居場景的傳統家電廠商,向全屋智能傾斜的科技企業及創業新勢力,整體還在一片“亂”戰中。擺在它們面前共同的難題是,用戶買單難。在體驗、價格、對隱私和安全存在擔憂之外,生態豐富度也是一部分用戶表示冷靜觀望的因素。

楊震對深燃表示,做智能家居,首先是選定平臺,選擇標準是,現有平臺的設備夠不夠多,安裝后,在軟硬件方面有沒有升級的空間;其次才是選擇加入這一平臺的產品和品牌。就像買智能手機一樣,需要先選系統,是用安卓系統還是iOS系統,一般來說,越有影響力的平臺,加入的品牌就越多。

目前常見的智能家居平臺,有小米的米家、華為的HiLink、Aqara綠米的AqaraHome、蘋果的Homekit等。其中的小米和華為,從一開始就在搭生態、建標準;Aqara綠米和涂鴉智能等,雖入局全屋智能較早,但基本是靠自身的研發實力在建生態,豐富性相對較差。

據楊震介紹,目前無論是哪個生態,跨品牌、跨品類設備和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操作,都存在一定障礙,行業對統一標準協議的呼聲越來越高。

CSA聯盟(連接標準聯盟)對外開放的Matter標準,被許多人寄予厚望。但他提醒,亞馬遜、蘋果、谷歌、三星等一眾廠商都表示加入,但最終,消費者恐怕仍需要安裝多款APP去控制。他打了個比方,就像許多手機廠商都使用的是安卓系統,但還會定制各自的系統。

從這個維度看,科技企業似乎具有絕對優勢。但楊震認為,全屋智能目前最大的市場障礙,不在生態,而是廠商自身、以及專業化人才的缺乏。這兩個因素,直接決定智能家居落地的最后一步,關系到目前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的認知。

“廠商把智能家居簡單化、將半成品的智能家居當作很多高科技的賣點,但用戶體驗后發現,動輒幾萬的全屋智能,并沒有真正讓生活變得多么智能化,很難買單?!彼硎?。

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發展,通常被分為網聯化、場景化、感知化和自主化四個階段。不止一位從業者提到,主流廠商處在前兩個階段,還有一些廠商停留在第一個階段,強調設備聯網、用開關控制。

最令廠商頭疼的,恐怕是缺乏專業化人才,“大學沒這個專業,消費級智能家居是近兩年才開始的”,據楊震觀察,重點缺的是,面向消費者的門店銷售及服務人員。

主流廠商都在加速全屋智能的線下體驗店布局。不過,他告訴深燃,智能家居有非常強的家居建材屬性,但主流廠商普遍是用3C數碼的業務邏輯做業務。門店銷售、方案設計等人員,雖然都是在經過品牌的一整套培訓后“上崗”,但絕大多數人員缺乏實操經驗,也沒有家居建材經驗,廠商怎么教就怎么做,對智能家居的理解停留在理論層面。

深燃探店時,多位消費者表示,經過門店銷售的介紹后,依然不能理解全屋智能的運行邏輯。有消費者提到,抱著好奇的心態到線下門店咨詢,但被銷售表現出的專業度勸退了,“我的很多疑問,銷售解答不了”。

即便是已經下單的用戶,也表示體驗和預期有落差。據江梓睿介紹,當初是被官方的廣告畫面打動,使用后的感受是,真正的全屋智能家居還言之過早。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江梓睿、齊旭亮為化名。

作者:金玙璠;編輯:魏佳

來源公眾號:深燃(ID:shenrancaijing),聚焦創新經濟,專注深度內容。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深燃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咸魚這個平臺可以,很便宜,而且對于我們打工人來說,不會浪費錢

    來自江西 回復
  2. 作者你好,文章對當前的智能家居現狀分析的很透徹,但有一點我有些疑惑,針對做智能家居的平臺,京東應該也算是比較早的,從14年開始就做了音箱,智能家居平臺以及自有協議,實現了大部分家電的互聯互通,為什么文章沒有提及呢?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