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持續多年的疑問:為什么中國沒有電商獨立站的土壤?

0 評論 4408 瀏覽 12 收藏 17 分鐘

國內存在孕育電商獨立站的土壤嗎?關于這個問題,可能不少人會持否定答案。那么,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有哪些?我們又可以如何解讀目前國內的電商環境?本篇文章里,作者便發表了他的看法,一起來看一下。

在這個即將過去的雙十一,完全沒有在網上買過東西的消費者恐怕很少。如果你隨便抓住一個朋友一個提問:“今年雙十一你在哪里買東西了?”他多半會回答一個或幾個中心化電商平臺的名字: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唯品會……可能還會加上快手、抖音。

其中,快手和抖音在一開始還具備某種“去中心化”色彩,現在則義無反顧地走向了中心化閉環的道路。

主流消費者絕不會養成去品牌官網或官方APP購物的習慣,對“獨立站”這個概念更是一無所知。當Shein這樣來自中國的獨立站在歐美市場擴張時,國內市場卻完全沒有獨立站崛起的土壤——在投資界,提到“獨立站”,肯定就是出海了(在國內有一個類似概念叫“二類電商”,我們下文會討論)。

美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只有一個頭部電商平臺,那就是亞馬遜,其規模遠遠超過任何競爭對手。雖然亞馬遜歷史上曾經以自營電商為主要模式,但早已走上了自營與第三方并舉的道路。根據亞馬遜的2022年第三季報,在該公司配送的全部商品當中,第三方商品的數量占據了58%(價值占比可能更高)。亞馬遜就是美國的“阿里巴巴+京東”,缺乏直接競爭對手。

排名第二到第十名的平臺基本上都是自營平臺(僅有eBay一個例外),而且大部分是傳統線下零售商的線上分支。2020年,蘋果官方網店竟然能在美國零售電商市場排名第四,可見這個市場有多么零碎。

一個持續多年的疑問:為什么中國沒有電商獨立站的土壤?

資料來源:eMarketer

因此,我們在討論“美國零售電商市場”時,無非是在討論三類公司:亞馬遜(唯一的一線平臺);以傳統零售商為主的二線平臺;以及數量龐大的獨立站。在獨立站當中,來自中國的跨境電商賣家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號稱估值500億美元的Shein就是其中的代表。絕大部分中小賣家早已習慣了亞馬遜 + 獨立站的雙輪驅動。在中國,這種格局是無法想象的。

嚴格地說,中國零售電商市場存在與“獨立站”類似的賣家,那就是“二類電商”:你在微信、抖音或微博經??吹降纳唐窂V告,點進去之后是一個H5頁面,用戶可以在這個頁面之內完成下單和支付流程。

二類電商是重要的互聯網廣告主,往往能占據整個移動廣告投放的10-15%,尤其多見于服裝、食品、日雜等品類。市場上沒有關于二類電商GMV的權威統計,但是從廣告投放比例看,它們占電商整體GMV的比例不會太低。我們可以認為二類電商就是中國的獨立站嗎?

一個持續多年的疑問:為什么中國沒有電商獨立站的土壤?

資料來源:快選品

顯然不能。與歐美的獨立站相比,國內二類電商賣家存在兩個致命的缺點,以至于幾乎無法成為一種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 復購率極低、品牌認知度幾乎不存在。二類電商嚴重依賴廣告拉新,幾乎沒有拉回流的能力,也談不上什么口碑。與天貓、京東這樣的品牌電商平臺相比,二類電商的客單價明顯較低。迄今為止,“新國貨”品牌基本上沒有從二類電商崛起的,倒是有一堆從天貓崛起的。因此,二類電商的利潤率極低。
  • 很多“二類電商”其實是變相的中心化電商,例如基于抖音平臺的“抖店”——表面上是在抖音打廣告的H5電商,實際上在運營、履約等方面均被抖音控制。我估計,國內二類電商交易額有一半左右是通過“抖店”完成的,其實就是抖音電商。

如果你曾注意主流品牌的效果廣告,就會發現:它們絕大部分以淘寶/天貓旗艦店為落地頁,也有一部分以京東為落地頁,還有少數以抖店為落地頁;總而言之,都是跳轉到一個中心化平臺。

為什么它們不嘗試將用戶導向自己能完全控制的官網或官方APP呢?它們不是沒有嘗試過。過去十幾年,從國際大品牌到淘品牌,發起過一次又一次“去中心化”“流量私域化”的努力,絕大部分以失敗告終。用戶的使用習慣固然在變遷,但無非是一個中心化平臺取代另一個中心化平臺而已。

過去一年多,我與多位電商行業的資深從業人員討論過:為什么中國沒有獨立站(去中心化電商)的土壤?為什么任何品牌在中國都需要依賴中心化平臺?我們都承認,這是用戶習慣導致的——用戶就是不信任、不習慣拜訪品牌官網或獨立APP。任何人的意志,歸根結底不能與客觀規律為敵:

首先,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滲透率極高,各個層級、各個年齡段的用戶都習慣了以手機為互聯網入口,以移動APP為主要購物場景。

相比之下,發達國家的PC上網用戶還很多,在移動端使用瀏覽器拜訪網站的習慣也根深蒂固。要知道,APP的獲客成本比網站高得多,形成用戶黏性的難度也高得多。從下表可以看到,歐美的頭部獨立站,至今仍有約一半的流量來自PC端;我們可以推斷,它們的移動端流量也是大部分來自瀏覽器(網站)而非APP。

一個持續多年的疑問:為什么中國沒有電商獨立站的土壤?

資料來源:白鯨出海

其次,在歐美,搜索引擎(也就是Google)仍然非常發達,而不像在中國(也就是百度)早已衰落或讓位于APP內部的搜索功能。

這樣,用戶只要記住了獨立站的名稱或品牌詞,就可以通過搜索實現主動復購。從上表可以看到,頭部獨立站往往有20-50%的流量來自自然搜索。此外,Google的商品搜索功能(以Google Shopping為主)也非常強大,可以實現獨立站之間的比價,甚至不用跳轉到獨立站即可實現成交。

第三,在除中國之外的大部分國家,電子郵件仍是一種常見的交互形式,用戶注冊各大網站也會使用郵箱(而不是手機號)。因為用戶經常閱讀郵件,獨立站通過郵件實現促銷、拉回流,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這倒是有點像中國的電商賣家通過發短信來拉回流,但是在2021年8月以后,電商賣家普遍不能直接接觸用戶的手機號,從而失去了最重要的拉回流手段。

最后,用戶對商家的信任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當年淘寶、后來京東崛起的主要原因。不過,信任感的缺失,主要影響的是那些白牌、小品牌;我們總不能說,用戶對那些大品牌的官網也不夠信任。因此,用戶對商品真偽、質量和履約能力的信任感,是中心化平臺在國內一手遮天的部分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

無論如何,我們需要面對一個事實:由于互聯網整體生態的差異,在中國,很難建立以獨立站為主體的去中心化電商體系。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去中心化”沒有前途。任何商家,尤其是品牌商家,總有經營私域流量、直接掌控用戶的動力。它們從來沒有放棄對“去中心化”模式的探索,先是快手,然后是抖音。遺憾的是,這兩家都先后走上了中心化閉環的道路……

時至今日,能夠承載“去中心化電商”理念的場景,恐怕也就剩下微信了。

事實上,微信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商家經營私域流量的主戰場——大部分人的朋友圈都有那么幾個微商,也都加過幾個商家運營群,也都被轉發過微信拼團鏈接。在微信生態內部,商家可以選擇小程序、公眾號H5頁面或微信小店(與視頻號綁定)作為交易落地場景。與其他平臺相比,微信有幾個獨特的優勢:

  1. 微信官方暫時沒有做“電商交易閉環”的沖動,騰訊也沒有做電商運營的基因。事實上,騰訊對于任何需要做大量臟活累活的重運營生意,都是不太擅長的。對于電商這門生意,微信的心態最像Facebook,只期待從中獲得廣告和支付收入,沒有什么控制產業鏈的野心(就算有也不可能執行好)。
  2. 微信同時具備強大的私域及公域流量。由于微信是國內唯一真正的強社交平臺,所謂“私域流量運營”其實就是微信社群運營。在公域廣告投放方面,商家的選擇也很多,例如朋友圈基于地理位置的投放對生活服務商家非常實用。
  3. 視頻號補上了微信生態最大的短板:從此以后,微信廣告可以越來越多地采取視頻這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廣告落地頁也可以選在視頻號。視頻號可以綁定公眾號、小程序和微信小店,從而打通了整個微信生態。
  4. 微信支付在下沉市場的滲透率尤其高。很多老人不一定綁定了銀行卡,卻通過微信紅包等方式有一定的資金沉淀,這也是當年拼多多崛起的重要原因。微信支付對國內商家的意義,可能大于PayPal對美國商家的意義。

微信基于地理位置的廣告投放:

一個持續多年的疑問:為什么中國沒有電商獨立站的土壤?

資料來源:騰訊廣告

在快手和抖音走上中心化道路之后,商家想必已經認識到:只有微信生態還承載著“去中心化電商”的最后希望。平臺互聯互通的推進,使得更多的商家開始暢想能否打通騰訊、阿里乃至字節跳動的流量體系,在此基礎之上加強對用戶的直接掌控,擺脫中心化平臺的控制。遺憾的是,上述愿景實在過于樂觀了。

微信,盡管束縛比淘寶、京東要少一點,對商戶的控制程度要輕一點,卻仍然是一個典型的中國頭部APP。沉淀在微信內部的用戶,無論在小程序、公眾號還是視頻號,歸根結底仍然歸屬于微信,而非歸屬于商家自身。

有些人會天真地認為,在平臺互聯互通之后,商家可以輕易將微信流量導出到自身官網或獨立APP,從而成為類似歐美“獨立站”的存在;這也是不切實際的:

  • 微信固然不像淘寶、抖音那樣渴求流量(因為自身流量有富余),卻也不會任憑自身流量被輕易導出。從2021年5月開始,微信小程序在一般情況下已經無法喚起APP;從2021年9月開始,在微信內部點擊任何第三方鏈接(包括騰訊自身鏈接),均會收到“該網址可能不安全”的警告??梢韵胂?,絕大部分商家只能安于在微信內部經營流量,而不可能把流量導出微信。
  • 即便微信允許商家隨意導出流量,用戶使用習慣仍然難以更改。中國互聯網用戶習慣于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少數頭部APP上,這是不以少數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除非上網設備、上網場景或社會生活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國內用戶還是會留在微信這樣的頭部APP,而非沉淀到商家的“獨立站”。

明智的商家必須接受一種動態平衡:一邊依賴于淘寶、京東、抖音、快手的中心化流量,一邊想辦法在微信經營相對去中心化的流量。即便后者逐漸占據主流,與歐美的獨立站文化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甚至比不上歐美以Facebook和Instagram為基地的去中心化社交電商。正如那句老話: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每年雙十一前夕,我們都會習慣性地打開各種電商平臺APP(去年開始可能又加上了短視頻APP),在這些頭部APP上面搶紅包、領優惠券、湊單、付尾款;而不是打開電子郵箱接收上百個獨立站的優惠信息,或者通過搜索引擎直接對比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獨立站的商品價格。

而且,明年、后年乃至N年以后的雙十一,估計還會是這個樣子——如果屆時還有雙十一的話。

作者:裴培(互聯網怪盜團團長)

微信公眾號:互聯網怪盜團(ID:TMTphantom),互聯網行業觀察者及研究者。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互聯網怪盜團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