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應用軟件國產化替代趨勢——HR軟件篇
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外市場格局變化,信息系統的國產化替代需求越來越緊迫。而從中國企業尤其是央企來看,核心業務系統軟件的國產化替代趨勢也在加速。本文作者對HR軟件的國產化替代趨勢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信創板塊最近迎來了新一輪爆發。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全國一體化大數據體系建設指南》,提出2023年、2025年的建設目標,預示著信創產業全產業鏈的企業和公司都將受益。由此也可以看出,中美貿易摩擦以來,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外市場格局變化,信息系統的國產化替代從國家以及企業層面,需求越來越緊迫。
中國企業尤其是央企國企來看,核心業務系統軟件的國產化替代趨勢也在加速,比如ERP領域的金蝶2021年完成了44家大型企業的國產替代化,將大企業原來用的國外ERP系統替換成金蝶的EBC系統,其他包括用友,CRM領域的銷售易、HR軟件領域的紅海云、辦公軟件領域的WPS,OA、MES的領域相應的國產軟件等,這兩年來替代國外軟件廠商的案例都明顯增加。
一、國產化替代的必要性
1. 政策驅動
近年來,國家加強對數據及信息應用安全的政策監管,政策驅動下,軟件應用的國產化替代成為企業數字化建設的重心。以國企為例,國家不斷鼓勵國企推動軟件應用的自主可控。年初,國務院、國資委出臺《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強調要建立基于自主可控體系的數字化、智能化財務,在其示范推動下,金融、電信等重點行業也紛紛提出CRM、ERP、BI等業務軟件的國產化政策要求。
2. 信息安全
近年來,伴隨國際局勢不確定性與地區沖突升級,西方“集體制裁”舉措涉及大多為科技領域,比如美國對華為和大疆等中國公司的“制裁”。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中國在半導體、操作系統、EDA、數據庫、辦公軟件、核心應用軟件等細分領域被國外卡死,一旦遭遇“制裁”,必然會影響以數據庫和ERP為信息基礎設施的信息系統應用。
從“去IOE(IBM、Oracle、EMC)”到“去SOA(SAP、Oracle、Accenture)”,國產化替代必須從硬件延伸向軟件,保障中國數字經濟建設全方位的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
3. 產業動能
工信部公布2022年上半年軟件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我國軟件業務收入46266億元,同比增長10.9%,軟件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3%。對此,有專家曾分析,相較于其他國家,中國的產業互聯網發展更迅猛、更新、頻率更快,有著國外沒有的場景,部分國外廠商基于此前的管理模式所提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未必適用于中國企業,國產化替代已經發展到了加速行動階段。
企業選擇國產品牌的主要因素
數據來源:CIO發展中心《關于企業核心IT系統國產替代化現狀及趨勢》調研數據
二、國企HR軟件國產化替代趨勢與路徑
目前國產管理軟件在財務、HR、協同、決策分析等方面已經完全具備了替代國外軟件能力。在新技術的應用上,國產軟件具有后發優勢,部分已經勝過了國外軟件。
從國產化替代進程上看,已有頭部企業率先完成國產化替代。美的替換了Oracle BIEE、華為替換了Tableau、銀聯替換了IBM Cognos,這些實例為國企國產化替代樹立了標桿,加速國產化替代進程。以央國企為例,像北方工業之前使用Oracle、中石油是SAP,在上云方面都選擇了國內企業金蝶、用友等。
大唐國際則將sap HR模塊替換成了國產HR軟件紅海云,同時,也有許多國內企業將國內CRM軟件替換salesforce等國外軟件廠商。
具體到HR軟件,來看作為中國重要的市場主體的央企國企國產化替代的路徑是怎樣的:
首先,央國企HR軟件國產化替代必要性,除了上面說的信息安全、政策驅動之外,還有管理轉型升級的需求。
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國外軟件廠商攜ERP等在內的管理軟件進入中國市場,一方面,當時這些廠商因凝結了西方先進管理理念,沉淀了“世界500強企業最佳管理實踐”,另一方面,當時國內管理軟件廠商才剛剛起步,大多也是收西方軟件廠商影響,國內企業管理理念與方法也是學習西方,因此國外軟件廠商贏得了大量中國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的信息化市場,當時走在信息化前端的大型央國企基本都是選擇sap、oracle等廠商軟件。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企業的發展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一方面,國外企業管理軟件應用“水土不服”逐漸顯現,靈活性差,成本較高,實施服務難到位等日益突出,不能適應國內大型企業數智化轉型的迫切需求。比如,SAP等國外廠商最早提出的最佳實踐,即企業必須按照SAP既有的實踐流程來走,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應用系統的過程需要國內企業主動去適應軟件系統,一味地“削足適履”,自然會有諸多掣肘,難以達到流暢管理的效果。
另一方面,國家大力推動央國企加速數字化轉型步伐下,根據調研顯示,央國企更傾向于優先從提升管理效率和優化營銷服務的角度入手開展數字化轉型,主要投入資源是應用軟件和數字基礎設施,組織和管理的數字化普遍被認為是央國企數字化轉型的必選項,這也進一步驗證了上文“數字化轉型順序”中,從管理角度入手的優先級更高。
數據來源:騰訊研究院、騰訊云、國務院國資委干部教育培訓中心三方聯合開展問卷和訪談調研
1. 國產化替代路徑
海比研究院曾總結出中國大型企業信息系統四條國產化路徑:直接采用、對等替換、系統性替換、平臺替換。
HR軟件最早是從erp軟件中獨立出的,在國產化替代中,一般來說是對等替換比較多。
2. 國產化替代沖突與挑戰
在企業加速轉型過程中,國產軟件替代是否只是單純的功能替代?在替代過程中有哪些挑戰和困難,國產軟件廠商又如何做到更全面服務中國企業?
企業信息化軟件在國產化替代決策過程中的考量的風險與成本:
- 技術可靠性:替換的安全性,穩定性和時效性與風險并存。
- 業務穩定性:繁雜的業務體系和系統是,對業務運行影響程度,是替換中明顯的阻礙。
- 投資回報性:評估與平衡成本控制和戰略投入。
簡單來說,國內企業向國產軟件遷移時最大的考量還是在于成本,對舊系統的投資成本與國產化的遷移成本是最大的顧慮。
3. 國產化替代優勢
面對如此艱巨又復雜的任務,這些年,國產HR軟件一方面加大技術投入與創新,一方面不斷發揮本土化優勢,近年來也都也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相對于國外HR軟件,國產HR企業解決方案具以下幾個特點,也決定是國產替代化可行性的重要因素:
1)更適應國內個性化多、標準化低的多種企業管理文化
HR軟件不僅僅是一套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也與企業人力管理制度、流程及文化相關,國外軟件是在西方商業環境中的原生產品,國內外市場與管理文化還是存在很大差異,西方企業管理本來起步早于中國。
經過多年專業化發展,標準化程度已經非常高,國外HR軟件底層邏輯是與其管理制度與文化高度耦合的,更多需要國內企業去適應其功能、流程與架構,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企業覺得國外軟件用得“不順手”。像國企的干部管理、國資委報表、民主測評等業務場景都是極具中國特色的,面對這些中國特色的業務需求,國外的應用基本很難涉及,也難以從底層去適應與滿足企業的管理需求。
2)低成本的IT資源,能實現定制化快速交付
國外的應用軟件屬于“套裝軟件”思路,從數據到應用的標準化業務含義,無需用戶定義,用戶可以直接使用這些含義,SAP ERP,Salesforce CRM等等都是,依管理標準和行業特性搭建,所有同類型企業都要參照應用,個性化、定制化需求很難滿足,而中國市場不同,即使同行業企業、民企與國企之家都有不同的管理體系,所以復雜的需求導致行業很難實現標準化,且實施成本高。
國產軟件在技術平臺和應用場景的構建上已經考慮了各種定制化、復雜化的需求,后期的服務成本和運維成本遠低于國外企業,性價比更好。比如用友的BIP平臺、紅海云的redPAAS平臺,都是依靠自主研發的低代碼開發平臺,幫助企業靈活延展HR軟件的功能應用,低代碼或零代碼實現快速開發配置,更能適應市場發展的變化;結合中國本土特色需求,從標準化產品中逐漸沉淀行業級的解決方案,讓產品保持高效敏捷的同時,更加本土化和接地氣。
3)服務體系更完善、響應更快,適應企業快速變化的管理需求與環境
誕生于本土的國產HR軟件在服務上更懂中國企業的需求,與大多數采用代銷模式的國外HR廠商不同,國內HR軟件廠商在服務體系上更為完善,配備項目實施團隊和技術團隊,從交流社區、咨詢平臺、幫助文檔、課程直播、現場培訓等可以提供線上線下雙重服務支持,響應速度更快更及時。
4. 國企HR軟件國產化替代需求升級
尤其對國有大中型企業來說,隨著“十四五規劃高質量發展”、加快國企數字化轉型要求、“對標世界一流管理”、“國產化替代”和”國內領先,世界一流”戰略目標多重并舉,對人力資源數字轉型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國產HR軟件替代也提出更高要求:
1)實現平滑替代
數字化升級是一個巨大工程,單以HR軟件替換來看,很多也是替換其已經使用了二十多年的國外軟件系統。原有系統中的大量流程實踐與經營數據如何得到繼承,實現新舊系統的平滑替代與升級也考驗著廠商的技術能力。
這要求HR軟件廠商,不僅新系統要滿足功能一致性,在產品替換中,以不改變用戶應用現狀,保護用戶權限數據無損為關鍵準則,實現無感遷移,也要能夠重新聯通原來的各個相關系統無縫集成。而且在產品、技術層面與國產軟硬件產品適配,保證系統穩定運行,滿足企業全面國產化替代的需求,并最終實現向國產軟硬件產品的整體遷移。
2)適應國企改革發展
國企市場化改革下,央企國企民企并購重組,以及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帶來的組織人事變動、人事調整等課題都需要HR軟件來承接,在市場化用人機制改革背景下,國企事業單位的組織與人力資源轉型是非常迫切的。既有來自國資委等有關部門自上而下的要求,也有企業本身遇到管理困境尋求突破。
比如深化國企的三項制度改革、經理層任用制與契約化管理、職業經理人制度等事業單位的聘用制改革等,國產HR軟件替代在這一塊確實也有優勢。相對于大多數國外管理軟件,用友、紅海云等國產HR軟件既能滿足國企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轉型需求,也能夠定制出符合中國國企特色及經營發展所需的行業化場景服務與專屬解決方案,使其在服務完整度與貼合度上,能夠超越國外同類產品。
三、國產化替代問題
雖然,近年來國產化替代加速,包括HR軟件在內的國產B端軟件廠商從技術、服務、專業上都在積極投入與發力,但是進步并不等于完全超越,國外軟件起步早,產業化發展成熟,在核心技術、專業化團隊、生態建設等方面國產軟件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1)核心技術
不管宣傳多好,服務多好,應用軟件的關鍵在于產品與技術,尤其是核心技術投入與創新。比如SAP ERP此前就是因其獨創的數據庫技術、獨創的系統邏輯架構、獨創的開發語言和技術等構建了市場地位。
2)生態建設
縱向整合軟硬件資源,橫向打造行業生態價值鏈。早前,中國軟件網與海比研究院調研顯示,目前大型國企在Oracle數據庫替代的一個重要難題是,很多國有企業使用的應用系統都是SAP、Oracle等公司的ERP、CRM、HR、財務等大型的應用軟件,與Oracle數據庫深度捆綁。
而國內數據庫廠商和國產應用軟件的生態圈還未完全建立,大多是零散的合作。相對于國外應用軟件、數據庫廠商和實施服務商之間的合作密切,這方面國產數據庫有較大差距。這也是影響國產化替代化進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3)專業深耕
國外軟件廠商很多背靠專業化咨詢內容,甚至形成完整的行業業務管理規范與標準指導,實施顧問團隊也有一套嚴格標準的認證體系,注重職業化隊伍素養。國產軟件廠商服務也經常受到人員素質層次不一影響,人才隊伍建設需要更體系化、專業化、職業化發展。
總之,國產化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對企業而言,需要做好頂層設計與規劃,可以采取階梯式的方案,從邊緣系統到核心系統進行替代。對國產軟件廠商來說,既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也要認清差距與不足,夯實底層技術與服務能力,提供超越國外軟件的價值。
本文由 @象牙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信創是個紅利,替換深水區,技術難度也是要殺出一條自主血路,,
上下游,體系化生態整合解決方案也是硬骨頭,不然又到處造就新數據孤島。
是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