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完成1000億年度目標,2023將是視頻號直播爆發年?丨趨勢洞察
視頻號自發展以來,逐漸成熟,目前已孕育出自己的一片生態,「直播 + 電商」的組合也開始邁入視頻號。視頻號如今發展具體如何?本文想與大家聊聊關于視頻號的現狀、變化、機會,以及未來這四個維度。
自傳統電商開始探索「直播 + 電商」的新組合模式起,5 年來直播電商已經實現了從零至 2 萬億 GMV 的超額突破,并加速奔向 3 萬億的階梯,年增速近 50%。
彼時的線上零售交易規模雖于 2021 年突破了 13 萬億,但 10% 的年增速已經接近天花板。兩組數據之下揭示了一個現狀:直播電商在交易規模上還有空間,部分用戶的購買偏好也正在從貨架選購開始轉變。
賽道老玩家抖音、快手大力補“貨架電商”的基建課程,讓現有格局的轉化效率變得更高。而背靠 13 億月活用戶(截止 22Q3 財報公布數據)的視頻號,在直播和公域流量上的戰爭才剛剛開始。尤其近期騰訊 Q3 財報中,視頻號信息流廣告的增速,都藏著增量機會的痕跡。
自我們年初的實戰整理與趨勢觀察后,大量品牌、服務商、達人都進入了這個生態。時間走到年末,一些顯著的結論已經浮現了出來。借著 22 年的尾巴與無限增長大會的前沿,我們打算再從一線的視角,和大家聊聊視頻號的現狀、變化、機會,以及未來。
一、視頻號更容易賺到錢了
4月12日,微信流量券投放隨著視頻號商家激勵升級上線;到 8月25日,微信豆付費采買流量券功能全量開放。短短4個多月時間,視頻號直播投流實現了從無到有,再到完全開放。一系列動作的背后是平臺推薦算法的演化,幫助商家賺錢的助推器已經可以開啟。
結論的背后是大量一線人員的體感。近期我們和大量視頻號直播團隊交流中,也證實了這一點:“現在投流的消耗速度相比年初幾乎翻倍。雖然每個月的流量預算有限,但年初時一條計劃敢隨便投 10000-20000 的微信豆,因為知道一定消耗不完?,F在計劃目標不變只敢先投 5000-10000 個微信豆,因為消耗速率大大提升,很快就會跑完?!?/p>
如果單是投流消耗速率的提升,有可能只是因為在視頻號日活增長的帶動下,直播大盤流量增多導致。但投手的反饋是:“計劃消耗更快的情況下,ROI 也出現了增長?!比俗兌嗔耍伺c直播間的匹配也更精準了。
(某鞋服品牌近期投放變化)
在投放效率指標外,另一個關鍵數據是公域用戶的 UV 價值增長。
與內部視頻號直播負責人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同步了解到當前代播的美妝護膚品直播間,在 Q3 剛啟動時單場公域 UV 價值僅0.7 元,一個季度后的當下能穩定在 1.5 元的水平,直接翻了一番;而在母嬰賽道(童裝)的直播間項目中,在保證日播、場均 GMV 達五位數的同時,確保公域成交占比穩定在60%以上。除了特殊類目、龐大 SKU 可以測試(如奧特萊斯)的品牌,這個數據在 Q2 季度是很難想象的。
除了微觀的實戰體驗,宏觀層面也可以從 Q3 財報中看出痕跡。一方面是 Q3 電話會議上騰訊總裁劉熾平明確表示了 feed 流廣告的快速增長,有望讓視頻號廣告在 Q4 季度貢獻超過 10 億元的收入;另一方面根據國海證券的前瞻測算,2023年全年上翻到 70~80 億元、長期到 300 億規模,都是可以期望的。光 Q4 的進化效率就已經遠超朋友圈廣告(5個季度到達 10 億體量)的時期。
把目光放到更細的數據項。在今年8月以最小完播口徑統計,用戶日均使用時長在53.8 分鐘。雖然相比快手的 128 分鐘、抖音的 125 分鐘仍有一定差距,但相比 1 月份的 37.2 分鐘,足足提升了 44.6%左右。這個增幅的提升反饋到算法上就是標簽的積累和匹配效率的提升,最終體現就是在視頻號賺錢變得更容易了。
抽象來看,推薦系統的核心在于足夠多的數據提供訓練量。用戶的使用時長、使用頻次、行為特征… 缺一不可。這也是淘寶千人千面的劃時代意義所在,也是字節旗下產品的殺手锏。帶著后發優勢和微信資產的視頻號,正在放大奔跑的步幅。
二、視頻號不相信增長黑客
更高的效率與賺錢效應,必然也會引來追逐紅利的“增長黑客”。什么是“黑客”?學究一些來看,本質上是洞察系統規則缺陷并加以利用。
兩年前、甚至包括當下,在抖音能以內容四兩撥千斤、賺快錢,是所有入局者心底的共識。根源在于平臺是廣告邏輯的流量機制,只要抓住了一波爆火的推薦流量,運營者要做的就是在最短時間內將流量變現,一旦錯過窗口,粉絲量就沒有太大意義。
但視頻號是經營邏輯。從公眾號到私域,微信自始至終都是近似于“制造業”的樸實來引導生態,而非純粹流量驅動的洗流量、單次增長邏輯。視頻號在當前早期展現出的強監管力度,是過去這么多年來“增長黑客”的邏輯無法解釋的。以今年雙十一來說,在節日前夕我們接觸的商家出現了大規模的扣分、封禁情況。
(視頻號官方對接群中的商家反饋)
(每月封禁賬號呈急速上升趨勢)
13 億活躍用戶的大樹下,再小的火苗都會因為管控不當而極速擴散放大,與之對應的策略必然是大刀闊斧、甚至是“一刀切”。理論上說,平臺早期必然需要“默許”很多灰黑地帶的衍生,才能確保生態面積擴大。生態入侵總是比正常生長來得更快。
當前的力度,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公眾號、微商、小程序時代后,微信在“生態治理”上積累了極為豐富的認知與經驗(參見近期「微信公眾平臺運營中心」的一系列新管控策略)。盡管無法以平臺數據出發來形成觀點支撐,但是對生態來說出清是很重要的,或許視頻號已經默默地走入了這個階段。
監管力度背后還隱藏著一個前提:監管力度不會成為優質入局者的阻礙,也不會磨滅他們的熱情與動力。動力源自預期,預期源自大家對視頻號的期望以及執行反饋。
目前市場上大量針對視頻號的解析,實際上都是 TopDown 的宏觀敘事為主,圍繞品牌和大達人。但我們與業內服務商聊下來,實際上有無數的素人因為視頻號過得更好,雖然一場帶貨額度不多,但是真實能改善他的生活,這類人群是大多數,而無法被看到的。去年我們的小伙伴大雪也在回老家幫叔叔帶貨后做了一期內容分享:
只要預期在,監管力度就是可被接受的,平臺不需要上來就琢磨著“作奸犯科”、不想長久經營的群體。不遵守監管、不愿自我迭代的群體本身就不是健康平臺所需要的。過往多家爭鳴齊頭并進時,大家為了 DAU 和數據會盲目追求量的增長,但顯然現在已經過了那個蠻荒時代,視頻號背靠微信生態大盤也沒必要這么做。
對于從其他渠道切換過來的入局者而言,首先需要從意識上做出改變,耐住寂寞從短期價值收割轉向長期價值維護。私域如此,視頻號同樣如此。
三、中心化平臺沒有強運營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有一千種希望視頻號長成的樣式,希望的背后是利益訴求。除了監管,品牌、達人、服務商、尤其是大量素人頻繁吐槽的點還集中這幾類:
- 官方沒有強運營驅動商業化
- 沒有大力引進和扶持頭部達人、驅動平臺破圈
- 相較于商業化的動作,所有精力都在搞演唱會
- 以雙十一為例的購物節沒有明顯動作、反而拔高準入門檻
在近期互聯網怪盜團關于視頻號的分析《微信視頻號不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帶貨上》中,也提及了視頻號跳進帶貨里會面臨的問題:售后運營服務、法務、履約能力、廣告體系效率。廣告體系的效率在上文已經有了結論,而其他問題確實存在。就我們觀察下來,凡電商類業務確實都是重運營驅動,類比現實里的大賣場就很好理解:貨架陳列、堆頭、履約管理、售后管理等… 需要非常龐雜的基礎工作與細節統籌落地。“Retail is Detail.”
長期在微信生態,我們對這些現象和擔憂持相對樂觀的態度。我們的樂觀建立在一個關鍵前提上:不以“平臺”的視角對它做要求,真正的平臺只有“微信”。
視頻號只是這個平臺上的“視頻內容”、“直播”、“公域串聯”工具,不能也不該用于直接和抖音進行類比。
以此為前提的話,就能回答“平臺運營”層面的問題:針對商家層面的運營或許會是明年視頻號小店的重點方向,但在當前的“工具推廣”層面,官方需要做的僅有一件事:讓用戶嘗試并習慣使用視頻號這個“內容工具”,將已有的習慣遷移至視頻號。
從“工具”出發的話,迭代的目的有且僅有打磨產品。除了演唱會外,一年數十個功能在過往所有功能都是罕見的,這與弱運營形成劇烈對比的強迭代,哪怕已經有了抖快平臺的成功經驗。
1月18日,鏈接功能上線。主播可以在直播間內推送多種類型的鏈接氣泡,主要包括:直播預告、公眾號文章、紅包封面鏈接、企業微信名片、微信廣告氣泡,同一時段內,主播只能推送一個鏈接,但可自由切換。
1月24日,第一場付費直播上線。騰訊NBA自2020年2月10日開號入駐以來,已直播123場。從2021-2022賽季開始播出,至今已經近兩年。這也是在視頻號上實踐了第一場付費直播。近500萬人通過“騰訊NBA”的視頻號直播共同見證了2021-2022賽季NBA總決賽的奪冠時刻。
3月初,藍V賬號可在視頻號主頁添加服務菜單。對企業來說,這是繼PC端官網、公眾號菜單欄、小程序等服務載體后又一官網形式的平臺。
3月中旬,直播PC端功能更新。直播中控臺數據詳情頁上新,支持查看直播實時數據趨勢,包括實時在線、觀看人數、次數、點贊、評論、分享、送禮、商品成交等等。實時指標每5秒更新,數據趨勢每分鐘更新,若開播身份為公眾號身份,新增關注人數是公眾號關注數。
7月18日,視頻號正式上線原生信息流廣告。依托于微信生態,視頻號原生信息流廣告可幫助商家在短視頻中,插入多種跳轉鏈接,引導用戶前往“品牌小程序”、“原生推廣頁或 H5”,以及“商品下單頁面”三種落地頁。
7月21日,“視頻號小店”上線。未來,“視頻號小店”將會成為視頻號櫥窗上架的主要載體,全方位支持商家在視頻號場景內開店經營,而原來的“微信小商店”即將退出視頻號櫥窗舞臺。
8月初,“幫上熱門”功能上線。雖然叫法不同,但仍然可在該功能身上,找到小紅書“薯條”和抖音 “DOU+” 的身影。
8月17日,“視頻號小任務”上線。微信廣告宣布上線面向視頻號作者的現金任務撮合產品“視頻號小任務”。小任務連接廣告主推廣與創作者變現需求,以視頻號活動為載體,鼓勵創作者投稿參與,并以視頻效果結算收益。
8月下旬,微信豆采買流量券能力全量開放。單獨掃碼或者開播后在開播頁面的“更多”選項里面有”創作者流量包”按鈕都可以打開。
11月2日,上線視頻號優選聯盟,類似于抖音小店的精選聯盟,商家可以把貨放在上面,設置傭金,然后找達人帶貨。目前門檻還是比較高的,目前只允許企業執照開的店鋪才有機會加入,個體類型的店鋪暫時無緣。
至于視頻號小店未來躲不過的“電商重運營”風險,從生態的角度小店自然可以保證用戶體驗,甚至是積累更多的消費行為加速視頻號的用戶特征數據演化,讓微信生態的 OneID 成為更加強大的數據通行證。從經營的角度來看這可能是一道關乎長期投產比的算術題,這道題屬于官方,也不適合妄加揣測。
而如果沒有強運營驅動,那購物節也無從談起。以最近過去的雙十一為例,除非小店的出現會扭轉前提,否則即便是到 2023 年,視頻號也依然不會有太多大動作。一是雙十一畢竟是淘寶首創,京東都分不上太多,怎么輪到微信生態?二是許多品牌私域在購物節仍選擇回流其他平臺、最后核算 GMV 再劃分渠道,小程序直接銷售占比不高,進而官方得到的數據會失真。
而如果小店的邏輯調整,我們選擇相信微信生態會有獨創的購物節,通過聯動生態內的所有節點,來對沖大家對 618、雙十一等老牌購物節的疲憊。而當前官方很難去給生態內自成一體的品牌小程序硬推什么節日、給大量扶持,這不符合邏輯。去中心化有優勢,也有代價。
視頻號小店會成為“中心化分發”和“去中心化生長”的平衡點,還是會讓平臺開始掌握主動權,答案留給時間。
四、視頻號的 2023
淘寶引進達人補上“內容質量”,抖音大興基建補上“電商板塊”。那視頻號呢?
前文已經提到小店的后續選擇會成為課題之一。另一個課題則是品牌自播的推進情況。根據我們與行業內專家交流,目前抖音生態的達播與自播占比在 6:4 左右,有意引導扶持自播后未來兩者可能會走到 55 分。這是視頻號作為后來者可以首先抄作業的一點,因為圈層裂變、社群分發依然是直播流量主軸。
達人和自播如何抉擇,我們在上個月的《品牌自播少走彎路,從抄對達人開始》中有過相關論述。客觀現實來說,2023 的上半年必然還需要先將達人生態豐富起來,因為達人才能證明該渠道與高質量流量的轉化效率。一個達人都賣不動的直播平臺,品牌也很難干成。私域的存在讓這個問題不致命,但早晚是需要面對的。
為什么私域讓問題不再嚴重?根據我們和行業內服務商、包括內部案例,2022年以來成功的品牌視頻號直播間大部分依靠私域驅動,年初的主敘事也是 1:1 扶持驅動。同時一個現實情況是:并非所有類目都適合日播、抓公域流量。釣魚品茶保溫杯,旗袍手鐲香云紗,多數品類由于本身特性和平臺人群現狀是很難打贏的。
如果換做其他平臺就沒有任何方法了,但私域這個入口和微信圈層屬性足夠強,甚至是比公域更強的入口。所以即便類目受限,依然也不影響品牌用直播轉化提效,無論是大促還是日播,將直播常態化。
但達人對于平臺破圈、聚合更多人進來還是關鍵,這會決定公域流量的規模和用戶年齡結構變化。包括我們和零一內部的負責人溝通時,他們也會反饋目前對接品牌的高層時,比起視頻號單場直播的 GMV 數值,品牌更在意“增量用戶”、“增量 GMV”的絕對值。大家依然渴望找到未曾覆蓋到的人群,而根據近期多方數據解讀,這個數據盤子可能還不小。
圍繞公域增量,根據我們從零一獲得的兩組數據來看,目前是符合品牌預期的:
- 以某頭部鞋服直播間,過去小程序商城日均 GMV 在 20-30 萬,加入視頻號直播后,大促專場可以做到 500 萬左右。每月 2 場大促就和以往私域業績打平,剩下的日播都是新的增量;
- 某護膚品直播項目,通過直播間將公域用戶引流至私域沉淀,在后續非直播間場景的 ARPU 是 0.78元 / 周,而私域老用戶的 ARPU 是0.1元 / 周,足足相差 7 倍多;
品牌自播的常態化是必然的,早做就是優勢。無論是一個直播間吃多個平臺、還是定制團隊、還是大舉策劃,先下水趟過才能在未來游的更快。
策略之外,我們不妨將視角放得更開。小店自閉環的做法必然參考了抖音和快手的經驗,而抖音的小程序目前定位清晰、承載了各種本地生活類的 O2O 職能,讓小店努力做好貨架、專注商品轉化。
而今年以來,我們論述私域未來時的敘事已經不局限于短期 GMV 和 LTV 。充分競爭市場下如何靠提高 NPS(用戶凈推薦率)來驅動復購和老帶新,構建“品牌社區”,似乎才能真正實現穿越周期。大家從美日歷史中汲取的經驗,就是靠“會員制”帶領品牌穿越下行周期。
以電商邏輯為前提,未來是否會演化出“公眾號主宣傳 – 視頻號小店主轉化 – 小程序主品牌體驗與社區交互”的差異化定位,真正讓品牌在微信內建構一個完備的場域?
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由 @運營深度精選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