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號會是微信的希望嗎?先來看看幾個致命的問題

1 評論 4416 瀏覽 5 收藏 10 分鐘

幾天前,馬化騰發布內部信,強調了“短視頻+直播是未來業務的核心”,指出視頻號是騰訊接下來發展的重要拳頭產品。但視頻號是否能擔負起這份厚望呢?本篇文章先來聊聊關于視頻號的幾個致命問題,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各位村民好,我是村長

就在幾天前,馬化騰發布內部信,呼吁騰訊全體員工緊張起來,并給個別部門的業務敲了警鐘。

其中也再次強調一點,短視頻+直播是未來業務的核心,不管是從互聯網的角度還是賦能實體的角度,都不能忽視短視頻。

并直接指出視頻號是微信乃至騰訊,接下來發展的重要拳頭產品,給予了厚望。

那么,今天村長再次和大家來聊聊視頻號。

一、短視頻已成基礎

現在用趨勢來形容短視頻已經不合適了,就像現在做電商一樣,應該叫基礎標配。

所以不要再討論短視頻有沒有未來等等,而是基于自己的業務想一想,以什么樣的方式做短視頻,怎么融入短視頻最重要。

雖然文字、圖片的內容形式會一直存在,但相比短視頻的占比來說,會越來越少。

就像現在寫公眾號一樣,除了頭部外,像我們這種小號,閱讀量、影響力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幾乎不存在任何爆款的可能性。

但在短視頻渠道上,任何一個人、一個個位數粉絲的賬號,都有幾乎獲得百萬、千萬的播放量。

對于微信來說,用戶除了聊天外,最核心的還是內容消費。

但如何搶占用戶的時間,不是圖文,而是視頻。

這些視頻包含了個人生活記錄、教學內容、知識分享、影視劇作品、娛樂直播等等,圖文內容難以承載。

二、多款短視頻產品折戟

我覺得馬化騰之所以發出這樣的呼吁和警告,應該說明短視頻已經融入到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甚至連他自己都可能每天在刷抖音、快手這些產品,包括對周圍朋友、員工的調研。

但是騰訊在短視頻領域,已經折戟過很多次了。

比如速看、微視、有視頻、火鍋、小時光、下飯、貓餅、音兔、閃咖等等,多達十幾款。

除了微視有過一陣子聲音,甚至還動用了朋友圈的流量,卻還沒有出現和快手、抖音相抗衡的產品。

那么視頻號到現在已經三年之久,據說日活等數據是相當可觀的,但是視頻號這條路子真的對嗎?真的能走下去嗎?

三、視頻號能擔大任?

從視頻號上線之日起,村長一直有在關注,包括自己還親自下場試過一兩回。

首先可以完全肯定,視頻號一定是有流量的,也是完全可以成交的。

不管是搞書單號、服飾號賣貨,還是搞直播打賞,都有人賺到錢了。

但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普適性、剛需性不夠,沒有形成人人都要玩視頻號的氛圍和意識。

除了基礎的功能一直落后外,視頻號還有幾個明顯的問題要解決。

1. 視頻號的定位不清

如果視頻號只是一個新的短視頻平臺或者短視頻、直播工具,那么對于用戶來說,就沒有必要。

因為用戶有快手、B站、抖音、好看等產品,已經完全足夠了,包括在內容上,各大平臺都有重復性的內容。

所以對于視頻號來說,先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定位,優先基調是什么,用戶群體是誰。

以前公眾號、微信是因為行業競爭太多,沒有飽和,大家鉆的是空白期。

但現在要從虎口奪食,那就得先問問自己到底是誰,也要給用戶一個交代。

否則現在的視頻號,在用戶的眼里就是微信里面的一個小功能、小入口,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產品、平臺。

2. 視頻號榜樣不夠

之前我們說,視頻號和公眾號一樣,平臺的干預性不夠,任由用戶自己玩。

沒有任何持續性的活動、獎勵、主題等等,相比西瓜、抖音在內容、用戶、達人的運營層面還是太弱了。

中國人喜歡跟風,而商家的嗅覺又最靈敏,哪里有流量、哪里有賺錢的機會就會去哪里。

但在視頻號上,這一塊平臺幾乎沒有助燃,反而是剛有一點火苗子,平臺就澆水了。

以前不論線上線下,各種玩家都在主動幫視頻號造勢,可平臺卻恰恰選擇沉默甚至是打壓。

導致在玩家圈子里,大家都沒有賺錢的榜樣?

沒有榜樣就沒有號召力、吸引力、傳播力,就沒有人會到這個平臺上來玩。

純粹靠一些合約、花費用去找些大V合作,都是短期的,不是自然流。

合作期一到,玩家就撤掉了。

視頻號應該持續打造、扶持賺錢的玩家、案例,才能吸引別人來。

一個平臺都聽不到有人賺到大家,那誰還來玩?

3. 視頻號開放性不夠

另外,很多玩家之所以沒有到視頻號上玩,主要是視頻號的態度模糊不定。

其一,相比于視頻號的內容,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的內容更加豐富、尺度更大。

尤其對一些搞社群、做知識分享的博主,主要以課程、培訓、社群等形式變現,不乏有造勢夸大之嫌,但在視頻號就出現被限流的情況。

尤其是之前的龔文祥,還專門組建過視頻號的俱樂部,后來就不玩了。

這導致其他許多玩家不敢全身心的投入在這個平臺上。

其二,視頻號之前據傳日活已經過了好幾個億了,但是許多內容創作者一年漲粉都不過萬,播放量也少得可憐。

視頻號似乎是在克制流量上的推送,包括除了發現頻道外,視頻號其他的曝光渠道太少了。

其三,短視頻+電商是基本的變現組合,原本以為視頻號的門檻會很低。

但沒想到視頻號開店的門檻反而越來越高,包括最近視頻號許多類目的保證金比抖音、快手的都高。

商家還沒有嘗到甜頭,就要設立高門檻,這不是典型的在趕人走嘛。

4. 視頻號必須獨立

盡管騰訊在短視頻上折戟多次,但必須要強調一點,如果視頻號不獨立,永遠做不好。

或者說,就算不是視頻號,是其他的短視頻產品,不能依附于微信,否則永遠都只是微信的一個小功能,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平臺。

尤其是作為內容平臺,如何讓用戶更沉浸的進行內容消費,平臺也能更自由的進行功能設計、商業推廣等,獨立是必經之路。

但是對于騰訊來說,想做獨立的短視頻app并非易事。

其一是時機的問題,其二是投入的問題,其三是定位的問題。

騰訊到底有多大的決心要做短視頻,以及以什么方式來做,很重要。

就好比騰訊的微視,其實雷聲大、雨點小,許多人都沒聽過,但也是做了幾年就放棄了。

這里正如馬化騰在公開信中說的,內部反腐、個別部門的問題都到時間了。

5. 2023年還看好視頻號嗎?

雖然老馬發出了最后的警告,但對于視頻號在2023年是不是值得all in,是不是存在巨大的紅利期,村長始終是打問號的。

按照目前的情形,至少還需要觀望大半年的時間,如果到2023年的6、7月份,視頻號還是如此。

那差不多就可以宣告放棄了,就是當成一個微信私域直播的工具,可以玩玩。

但不適合所有人,具體這步棋怎么走,這要看微信了。

專欄作家

十里村,微信公眾號:十里村(shilipxl),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偶爾分享生活,關注電商、科技,新事物。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邊有個問題請教
    視頻號的特性不就是依附于微信么?其價值也會依托微信生態中有所發揮
    這里說的視頻號必須獨立是不是不那么合理?
    微視不就是一個獨立的例子么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