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點評的十年之癢 :五大原因導致其跌入窘境

0 評論 7917 瀏覽 2 收藏 12 分鐘

要論資歷,大眾點評也算得上是互聯網企業里元老級的了,至今已在O2O領域耕耘了十年,算得上是O2O的鼻祖,這也是筆者把它放在計劃中的系列電商年終觀察的第一篇的緣故。

今天的大眾點評網的處境,一句話總結,就是正在經歷難熬的“十年之癢”。

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在2013年年中的一篇報道中曾說“2013年是大眾點評的決戰之年”。所謂“決戰”,不勝就是大敗。年底打掃戰場,戰果如何,總要拿出來說道說道,不容回避。其次,截至2013年,大眾點評這家公司成立已經整整十年。按照行業規律,一個互聯網公司發展到第十個年頭,基本都應該迎來或者已經度過了一個極具里程碑意義的關鍵節點?,F在大眾點評的確亟需一個大事件。

然而,在綜合各方面資料后,我們只能說,大眾點評在年度決戰中取勝的機會估計非常渺茫。雖然大眾點評至今尚未對外公布相關業績,但根據一些公開數據,我們已經可以了解市場的基本情況。團購老大美團CEO王興在最近一次論壇上公布了美團2013年的成績單——超過150億的交易額,超過50%的市場份額。美團的這一成績意味著點評不但沒有在2013年對美團構成威脅,反而距離進一步拉大了,馬太效應正在團購市場顯現。在垂直細分市場,美團來勢更為兇猛,如今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影票分銷商和第三大酒店分銷商。

那么,這家正在經受“十年之癢”的“老創業公司”如今到底“癢”在何處?我們不妨從五個方面嘗試“復盤”一下。

其一,點評信息加速貶值,核心資產“注水”嚴重。

眾所周知,大眾點評以UGC點評信息起家。消費者翻閱那些真實的餐后點評然后決定去哪里就餐、點哪些菜,曾經是很典型的用戶習慣。這些信息或許只是只言片語,其核心價值就在于“貴在真實”。但現在,一些商家們雇傭的水軍幾乎已經攻陷了大眾點評的這一核心陣地。無論是那些彈性較大的評論性信息,還是涉及到商戶詳情的資料性信息,其真實性均難以保證。比如前一陣大眾點評網上就把“路邊無證燒烤攤吹成了高端餐飲”,結果被北京工商查處,可見大眾點評網上的信息水分有多大。放眼整個互聯網,UGC內容的管理一向是個難題,像大眾點評這種以點評信息為核心資產的公司,的確不應在這上面有閃失。在近一段時間內,“大眾點評”與“水軍”兩字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只能說明其內部的管理失控。

其二,從點評到交易的鴻溝未能填平,主營業務在轉型中失去重心。

團購業務的火爆的確把大眾點評帶入了一個相對尷尬的境地。最早在2008年底,大眾點評高層在北京碰到美團王興,當對方談到團購模式時,大眾點評高層的回應是自己不懂也不會去做。等2010年3月各獨立團購網站紛紛上線時,大眾點評依然未采取行動;結果等后來大眾點評倉促上線團購業務時,像美團等團購網站的優勢已經鑄就。

另一方面,從信息環節進入交易環節,大眾點評的戰略變化可以理解,但他們顯然低估了這一戰略轉移的難度。首先從用戶使用習慣上看,很多用戶的操作往往是在大眾點評上看看評論(那還是在被水軍攻占之前的事),然后具體下單卻是在美團等團購應用上實現??梢?,不同應用的第一定位對用戶行為的引導影響力巨大。同樣的道理,即便是在微信、百度地圖加入本地生活服務信息之后,他們也很難在團購以及o2o領域中通吃一切?!皩I的人干專業的事”并未過時。其次在企業核心運營能力上看,如果說從餐飲領域拓展到其他細分領域,大眾點評要做的只是復制其原有能力的話,那么,在新的戰略轉移過程中,就需要其再造一種新的競爭力。但現在看起來,大眾點評不但未能在短時間內再造這種新能力,同時在老的點評信息服務能力上也瀕臨失控。丟了到手的芝麻,又沒拿住西瓜,反而成了他現階段最大的風險之一。

其三,慢公司基因無法改變,O2O爆發前夜被競爭對手反超。

大眾點評曾在多個時間點、多個層面上表明自己的確是家“慢公司”。

創始人張濤最早說過,匯集點評類信息的活兒就快不起來。后來,在2012年,在被問及大眾點評網在三四線城市的擴張態度是否過于保守時,張濤也還是認為“時機不到”。但實際情況如何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及團購的深入人心,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潛力在2013年集中爆發。團購老大美團網早早開始大規模布局中小城市,目前已經將分站開到了烏魯木齊,覆蓋到了全國超過200個城市。根據公開消息,除了西藏、港澳臺,美團網的分站已遍布全國各地區。相比之下,大眾點評在2013年僅僅開拓了20多個城市。步伐已經嚴重滯后。

事實上,從一個更為宏觀的環境來看,眼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態勢的確在快速壓縮那些所謂“慢公司”的生存空間。即便是成立于2005年的豆瓣,一家公認的慢公司,現在也在加快步伐。在2011年廣告平臺上線之后,又在2012年啟動集中啟動了一批商業化項目。無論從投資人還是管理層的角度看,加速商業化都已經不可避免。尤其在電商這個競爭如此慘烈的市場上,如果還繼續標榜自己是個慢公司,還想著慢工出細活,那么只能說,大眾點評,你真的危險了!

其四,十年老公司未能上市,資本、管理、員工三層面都備受煎熬。

對于成立于2003年的大眾點評,所謂“十年之癢”絕非虛言。如果以IPO這種比較典型的成功套路來看,你會發現,無論是騰訊網易這樣的第一代網絡公司,還是像58同城、去哪兒這樣的新一撥公司,他們在上市道路上都不像大眾點評這樣命運多舛。網易、騰訊分別成立于1997、1998年,然后分別在2000、2004年上市,而像360、58同城、去哪兒都是在2005年成立,又分別在2011、2013年陸續上市。平均下來,從成立到上市花費時間在6年左右。

反觀大眾點評,?自2003年成立,已經有過多輪融資。2011年從紅杉那里融到了C輪,2012年又融了D輪?,F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創始人以及核心團隊,對上市的期待都已經呼之欲出。但越是著急,就越看不到希望。如果真如張濤所說,還要再等5年,那對資本意志、員工士氣和企業執行力無疑又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尤其在今年,像58同城、去哪兒陸續上市,對大眾點評上下無疑會產生更強烈的刺激,常人應有的羨慕嫉妒恨是可想而知的。重壓之下,勢必動作變形,最近頻頻被曝點評數據刷水嚴重即可見一斑。

其五,創始人張濤未能力挽頹勢,公司估值一路下跌。

作為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在公司創業早期付出的努力的確值得欽佩。自稱干的都是“臟活累活”,但一直能夠堅持下來。讓人聯想到曾經的IT界“勞?!崩总姟5酪讜r移,用雷軍的話說,一直當“勞?!币彩怯袉栴}的,“有本事就不用做勞模了”。

從另一個角度看,你會發現,長期以來,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給外界的形象其實比較模糊的。與京東劉強東、美團王興等電商強人不同,他似乎缺乏對公司運營的強勢影響力,也未能展現出其在戰略方向上的獨特思考和明確規劃。比如在對團購業務的判斷上,大眾點評最初選擇不去做,說明張濤及其核心團隊的確在O2O的一些方向判斷上出現極其低級的戰略性失誤。當公司發展環境相對緩和時,這種情況或許不是問題,但當競爭環境像現在這樣白熱化之后,這種相對弱勢的企業領導往往缺乏帶領團隊走出泥潭的能力。目前大眾點評在領導力上遇到的這種問題值得整個公司和投資人認真反思。

到此,我們可以簡單做個小結:大眾點評如今所面臨的“十年之癢”,只能說是其較長一段時間內戰略不明、執行不力的一種必然結果。大眾點評在發展早期的確對整個行業有開創之功,但如今,他的“保守主義”發展觀,已經無法滿足資本、產業提出的爆發性增長要求,也無法應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展望2014年,我們只能期待大眾點評及時“止癢”,不然,在美團已經獨霸團購半壁江山、BAT巨頭虎視眈眈O2O市場的戰場形勢下,大眾點評就真的危矣。

轉自:獵云網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