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再充、終端不兼容,電視會員的陷阱有多深?

0 評論 3450 瀏覽 3 收藏 14 分鐘

如今,想要在視頻網站上觀看節目,基本上都得開通會員,甚至同一個視頻網站,也需要開通不同的會員。為什么只是因為播放終端的改變就要附加另一筆費用呢?這樣的收費邏輯是如何形成的,又涉及哪些參與方?本文作者對電視會員背后的收費邏輯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現在只要想看電視,就得先付費,不然什么都看不了?!?/p>

最近,有不少消費者表示,電視越來越沒有底線了,不僅開機要先看90秒的開機廣告,還有彈窗廣告,觀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總是需要另外付費購買會員。

家住浙江的李蕾對此更是深有同感,“年前剛花5000元左右買了電視,先花了1000塊左右裝寬帶、裝有線電視,結果想要看電影,得充騰訊的VIP,想看綜藝,得充愛奇藝的VIP,家里的小孩想看動畫片,還要充值動漫VIP,整個操作就很惡心?!?/p>

而各大視頻網站不僅對會員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還會用低價策略吸引用戶購買連續包月會員。但低價也就意味著會員的觀看權限低,手機端能看的內容,電視端無法觀看,且不支持投屏;而如果用戶還想觀看體育賽事、動漫等節目,則需要再次付費,進一步提升會員等級。

商業數據派算了筆帳,如果想要暢通無阻在電視上觀看所有節目,至少需要購買愛奇藝星鉆VIP(428/年)、芒果TV全屏會員(348/年)、騰訊視頻的超級影視SVIP(348/年)、酷喵VIP會員(488/年)、全年最少花費1612元,其中還不包括有線電視費、寬帶費以及部分應版權方要求的付費電影等等。

所以對消費者來說,明明已經是視頻網站的會員,卻為何只是因為播放終端的改變就要附加另一筆費用?這樣的收費邏輯是如何形成的,又涉及哪些參與方?

01 薅消費者羊毛,誰都想分一杯羹

“開通了小米電視會員后,只能觀看部分影視劇,但要看其他劇和電影,還需再另外買會員。”對此,張強有種被欺騙的感覺,他花了近300元的價格,卻無法觀看自己喜歡的內容。不僅如此,他還發現,即便購買了視頻網站的普通會員,手機端與電視端依舊無法通用,只能花更多的錢,購買更高級別的會員。

事實上,小米電視的會員體系較為簡單,只有單會員產品,主要涵蓋奇異果TV(愛奇藝)內容,如果用戶想要觀看其他平臺的會員,則需要另外下載安裝視頻應用,同時購買該平臺會員。

類似小米電視這種“套娃式”的收費模式,在各大電視品牌中屢見不鮮,即便是穩坐電視頭把交椅的海信也未能免俗。海信電視的會員體系分為單會員和組合會員兩種,單會員則包含奇異果TV、芒果TV、華數、4K花園等平臺,組合會員則是將上述單會員權益,統一納入海信的內容平臺聚好看影視VIP中,用戶可以直接登錄海信的賬號進行購買及觀看。但對于未曾打通極光TV(騰訊)、酷喵(優酷)等視頻平臺,用戶仍需要單獨下載及購買相應會員才能觀看。

但新的問題如期而至?!霸谑謾C端分別購買了體育會員、動漫會員,如果不是較高級別的會員,也沒有辦法在電視端觀看。”李蕾解釋,現在如果只是愛奇藝的黃金VIP,可能連高清視頻都看不了,更不要說多終端播放了,而在幾年前,黃金VIP可以享受到最頂級的權益。

據了解,目前愛奇藝的會員體系分為黃金VIP(258/年)、白金VIP(308/年)、星鉆VIP(448/年),后兩者皆可在電視端播放。不同的是星鉆VIP還支持VR、車載及智能家居等終端共享,以及涵蓋體育、動漫、奇異果等會員權益。

但VR等智能設備尚不成熟,即便是在市場滲透率最高的美國,VR家庭的滲透率只有13%,再加上疫情因素,2022年三季度,全球VR頭顯出貨量僅為138萬臺,還較去年同比下滑42%。

因此有不少消費者吐槽,視頻平臺們的多終端播放,并不能帶給用戶多少切實的權益,只是徒增價格。

騰訊視頻則將其會員體系分為視頻會員及體育會員,而兩者均需購買最高等級的VIP,才能在電視端進行觀看,也就是說如果想在電視端看體育類節目,則要購買超級影視SVIP及體育超級VIP。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電視品牌銷售了終端產品,同時與視頻平臺聯手,打造了更為“豐富”的內容平臺;而視頻平臺則借由電視的渠道,售賣出更多的會員產品,只有用戶面臨著“套娃式”的消費體驗,在一個又一個的VIP中無奈又憤怒。

02 牌照背后的復雜產業鏈

對于視頻網站的收費亂象,1月12日,上海市消保委發文表示,投屏是移動端用戶正常的使用場景,消費者付了錢,在手機上看還是投屏看都是消費者的權利。視頻平臺更無權不當獲取手機權限干涉消費者采用第三方APP或者連線等方式投屏。

而就在前一天,人民網也評論,用“套娃會員”和多終端不兼容的霸王條款變相地向用戶收費,不僅吃相難看,更會將前期積累的良好用戶體驗和對商家的信任消耗殆盡。

造成“套娃式會員”體系的原因,是互聯網電視產業鏈中多方的利益博弈。

目前,在中國互聯網電視服務行業實行許可準入制,只有擁有廣電總局發放的“集成牌照”與“內容服務牌照”的機構,才能提供相關服務。

目前互聯網電視行業的三大機構主體分別為,集成機構、內容機構,以及終端設備廠商。其中,集成機構需要擁有集成播控牌照,對所建集成平臺獨家擁有資產控制權和運營權、管理權,只能連接廣電總局批準的合法內容服務平臺。據公開資料顯示,只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南方傳媒等7家具有國資背景的機構,擁有此等牌照。

內容機構則分為“內容服務機構”與“內容平臺的合作方”兩類。其中,內容服務機構與上述機構類似,擁有“內容服務牌照”且具有國資背景,該類機構共計16家。而像愛奇藝、騰訊等視頻網站,則屬于有內容無牌照的內容平臺合作方,只能與有牌照的機構合作,提供影視劇等內容。

比如愛奇藝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合作,推出銀河奇異果(愛奇藝持股10.125%);優酷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合作,推出酷喵;騰訊視頻與南方新媒體合作,推出云視聽極光等。這也就導致視頻平臺只能負責運營,國資企業按控股比例分錢。“如果愛奇藝的普通會員費用20元就能回本,那在電視終端上,則需要40元才能回本?!币晃粡臉I者向《財經》透露。

與此同時,不同的智能電視品牌也有自己的信息源,推薦比例也會根據與視頻平臺的合作關系而有所側重,繼而進行后續分成,這也是為何電視系統需要自己的會員體系,不僅要保證其內容生態的多樣性,還要為之后的硬件產品打下內容根基。

而生產機頂盒的終端設備廠商,則需要獲得廣電總局的批準及授權,一機一號,且只能連接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不得有其他訪問互聯網的渠道。也就是說機頂盒的作用,只能滿足用戶觀看有線電視的需求。

因此,如今的電視內容之所以會形成如此混亂、像俄羅斯套娃一樣的收費邏輯,并不單單是視頻網站或電視品牌某一方的問題,而是其背后層層嵌套的各方利益之間商業博弈的結果。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必然面臨許多問題,需要各方齊心合力。

03 創新能力低,電視正在離開客廳

不可否認的是,電視混亂的收費邏輯已經嚴重影響了用戶的使用信心,而最近一些年來,隨著內容觀看方式逐漸向手機、ipad等移動端設備轉移,以及家庭投影儀等新產品的出現,電視的存在感也逐漸在從家庭的使用場景中消失。

根據洛圖科技公布的數據,2016~2021年,國內智能投影市場銷量已經從75萬臺增長至491萬臺,結合2022年已經公布的前11個月的數據,2022年市場總體出貨量將會突破600萬臺,上漲幅度將達到30%以上。

隨著用戶消費習慣的轉移,電視的存在越發變得雞肋。一臺75寸左右的智能電視,需要動輒上萬元的價錢,而一臺100寸左右幕布+投影儀的組合只有幾千元,在暗光場景下,仍舊有著較為良好的視聽效果。

更何況,電視的創新能力也遠低于預期。在長達10年的時間里,液晶電視最大的革新,就是尺寸越做越薄,以及分辨率從1080p提升至4K,除此之外,并無更多的技術迭代。而在5000元左右的主流價位段,電視也難有更多技術突破。

一方面LED液晶的技術升級見頂,另一方面則是OLED和Mini-LED難以降價,再加上每戶的電視保有量趨于飽和,沒有任何吸引力的電視無法調動消費者的換機需求,隨之而來的只能是銷量的減少。

作為電視行業龍頭之一,海信視像2022年前上半年智慧顯示終端業務營收為158.4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70.02億元有所下降。而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統計,2022年下半年,電視機整體出貨量為1.09億臺,同比下降2.7%,2022全年出貨量為2.02億臺,同比下降3.9%,創近十年出貨量新低。

所以不管是會員體系、內容生態或者出貨量等因素,都讓電視這個家庭場景變得越發尷尬。

再加上,科技巨頭也紛紛跨界布局投影儀市場,整個行業都在朝著快速迭代,不斷提高分辨率等關鍵指標的技術能力,朝著更方面、更智能的方向發展。而在這股創新力量的裹挾下,電視若還是視若無睹,未來又該何去何從?

作者:小氿

來源公眾號:商業數據派(ID:business-data),讀懂創新經濟的價值,尋找變化中的護城河。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商業數據派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