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塊石頭都掀不起波瀾,員工社區還有救嗎?
你們公司有內部的員工社區嗎?里面會發哪些內容呢?活躍嗎?很多公司出于員工關懷和宣傳企業文化的目的,花了大力氣搭建了企業員工論壇,但往往最后都成為一潭死水。這是為什么呢?天天問小伙伴對此發表了他們的看法,與你分享。
作為要打工三十余年的普通人,職場話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一些奇葩、罕見的職場故事更是自帶流量,隔三差五就能在熱搜上看到。
作為職場人士聚集的公司,不少企業都有內部的員工社區論壇,但往往無疾而終。為什么企業員工社區難以存活?
如果改成以匿名+激勵的方式進行碎片化知識分享和問答,以及把行政、員工福利投票、假期通知都整合到社區里,能提高用戶粘性嗎?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和天天問小伙伴展開了探討,一起來看看吧~
天天問第220期:如果企業內部要搞員工社區平臺,不知道有沒有搞頭?
文章內容部分來源于 @大魚燉海棠 @要你命3000 @歇歇吧 @用心做產品 的精彩回答。
一、員工社區對于大部分公司來說都是偽需求
除了少數活躍的員工社區,大部分公司的員工社區要么是一潭死水,要么淪為行政發通知的工具,所以它有存在的必要嗎?
這就要看員工社區有沒有滿足到用戶的需求了。
員工社區作為公司人員聚集地,主要滿足通知發放和員工交流兩個需求。
1. 通知發放
像騰訊、字節跳動等幾家頭部的互聯網大廠,他們的員工數量超過了萬名,員工論壇可以更好地承載通知交流的功能。
而群通知和郵件足以滿足其他中小型公司的通知需求了,并且一定是優先用這兩種方式通知。
所以,即使有了員工社區,行政通知類的消息肯定在社區外的地方也要發,員工看見了自然就不會關注社區內的通知了。
2. 員工交流
你作為一個員工,會想要主動在員工社區發言嗎?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不會。
員工想要在社區交流,要么是為了摸魚,要么是為了獲取知識。
要摸魚的話,有各種各樣別的社區碾壓員工社區,他們提供的內容更豐富,社區氛圍更濃,為什么要進員工社區呢?
要獲取知識的話,員工可以私下和同事請教,或者在其他平臺搜索。員工社區能提供的學習資料和其他搜索平臺比起來,猶如滄海一粟。
況且,員工社區作為一個熟人社區,一旦說錯話,很有可能整個公司都知道了,無疑是社死現場。較高的發言門檻也會限制員工發言的積極性。
所以,綜上所述,員工社區只是一個錦上添花的產品罷了。它適合存在于人數較多、有濃厚交流氛圍的大公司。
二、如果要做員工社區,怎么做?
如果即使陳述了上述這些利弊,你的老板依舊讓你搭建一個員工社區,你得先想明白這些問題。
1. 想明白做企業內部社區平臺的目的是什么?
通常來講,內部社區論壇,只要不是基于辦公的就應該納入文化建設的范疇。
首先,行政的工作如果要放進來一定要做好區分,哪些是工作要求,哪些是適合員工討論的話題。
不建議工作流或者通知類內容放到論壇社區上來,事關工作和員工利益的要放OA或者走正式的通知流程。
工作是工作,文化建設是文化建設,邊界很重要。混為一談,不倫不類的話,管理就會混亂。
也就是說,發什么福利可以發起投票讓大家討論,但是最終確定發什么、什么時候發、發多少的正式通知一定是要在OA發,而不是在論壇上以非正式的形式告知。
2. 想明白高粘性會帶來什么收益和損失?
用戶的高粘性對大部分產品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對于員工社區來說卻不是這樣的。
畢竟,在某些老板的眼中:員工在社區活躍=員工在摸魚。
員工會什么時間出現在社區呢?工作時間這叫摸魚,下班時間是違背員工訴求的。
員工唯一愿意犧牲休息時間去逛企業論壇的,要么有利益牽引,要么能肆意發泄,要么有八卦可看。
這三點是做社區的初衷嗎?顯然不是。
理想中一片祥和的知識問答和分享,怕是要在非常好的學習型組織文化的加持下,再加上一些福利激勵才可能實現,否則在中國企業范疇內就是烏托邦而已。
想要提高社區活躍度,需要把握好一條原則:將社區定義為一個技能社區,而非交流平臺(員工之間交流有無數個小群,沒人會傻到在公共社區交流)。且在社區活躍是公司提倡的,不僅不算摸魚,而且還有獎勵。
這樣沒有后顧之憂,員工才可能愿意在社區活躍。
提高活躍度,不妨考慮以任務+激勵的形式實現。
任務就是命令式的,要求員工必須活躍,比如可以做成學習+打卡的形式、做成部門積分考核式等。
激勵的形式很多,比如對幫助構建社區繁榮的員工予以公開表揚+實物獎勵;發出公司級通知,鼓勵員工參與社區建設,且聲明上班期間登錄員工社區求助、提問、回答、瀏覽等不應當被禁止。
3. 社區內容建設該如何把關?
員工在社區活躍起來了,接下來應該如何把關內容呢?
員工社區的內容大致分為三部分:通知發布、學習資料分享、公司事務反饋。
通知發布是經過層層部門審批通過的,自然不用擔心。
社區內發布的學習資料,尤其是牽扯到公司內部的數據,需要有專門的運營人員來把控,避免數據外泄。
關于公司事務的反饋,不管是匿名還是真名發言,其實每個員工的表達都在公司的掌控之中。員工也深知這個道理,因此發表的言論就不一定是百分百的真心話了。
所以,這就必然導致社區內的發言信任度較低。一個不真實的社區毫無意義,內部社區相比于第三方平臺的巨大劣勢就在于此。
這部分的內容建設,建議認真評估一下真實企業文化。不是企業宣揚的那些口號,而是員工對雇主品牌的真實評價,企業是否具備學習型組織的文化,能否打造。
三、一個成功的員工社區長什么樣?
天天問小伙伴@歇歇吧 分享了一個成功的員工社區案例,來看看他是如何搭建的。
首先,這個員工社區是定位明確的知識分享和交流社區。公司有一定規模,且業務類型足夠豐富,有成熟的運營團隊專門運營。
社區內容分以下幾種:
- 公司內攻略:比如如何下載連接vpn,各部門人員如何連接wifi,如何訂餐報銷等。
- 項目經驗分享:會有專屬人員負責與各部門負責人溝通約稿,獲得優秀項目的經驗分享。
- 數據調研報告:公司有專門的數據部門,會定期對公司產品或者行業進行數據研究和總結,產出數據報告供查看。
- 公司新技術發現與進展:公司專門的技術部門會不定期研發新技術,并分享技術的發展,現狀,未來等信息如果其他業務需要對應技術支持可持續關注。
- 員工自發分享:員工自己可分享的內容就沒有限制,調研報告,策劃文檔,運營心得等都可以分享。
這些五花八門的內容來源于以下這些渠道:
- 公司會要求部分部門(如數據部門、技術部門)必須分享相關內容;
- 社區運營人員主動聯系各部門負責人,進行約稿;
- 公司下發任務到部門,部門要求員工分享;
- 員工自發的分享;
公司部門眾多,僅是有政治任務的部門發布也能有較好的更新,因此社區內容保持較高頻率更新。
且經過多年沉淀,社區內容池已足夠,不存在無內容可看的情況。大部分員工是作為內容消費者而非內容生產者,因此不會對員工社區產生抵觸心理。
大部分員工都不是高頻次地使用,更多的是注重內容的質量,員工社區真的能解決問題或獲得新知識。
四、結語
員工社區作為一個企業內部溝通交流的平臺,在不同公司的地位不同。在大公司,是傳播企業文化、進行員工關懷的載體,但在更多的中小型公司中,它只是一個若有似無的擺件。
市場上既有微信這樣的熟人社交工具,又有脈脈這樣的職場社交平臺,員工社區的定位就顯得比較尷尬。
況且,在熟人圈子中,少了互聯網這層紗,很多人就放不開了。
關于“如果企業內部要搞員工社區平臺,不知道有沒有搞頭?”,你有什么看法?點擊下面的鏈接,一起來聊聊吧~
#天天問神回復#
「天天神回復」是天天問的一個新欄目,致力于發現天天問小伙伴的精彩語錄。抖機靈,大伙兒也是認真的!如果喜歡,記得點擊問題鏈接,和TA一起互動吧,我們也在這里期待你的發言喲~
買肉送水是做什么營銷?春節買的禮盒的肉,打開發現里面有兩瓶水,品牌為的是什么?
@CarieVinne:非常隱晦的告知消費者,我司產品很水
@Bin:過一個劣質PM,提出一個需求:要求技術在給用戶發的短信里,公眾號字段在短信里標紅加粗。覺得無限奇葩的點贊!
@冬:兩年前當我還是初級產品經理時可以找到18K的工作。
兩年后當我達到中級產品經理時找個16K的工作很費勁。
#相關閱讀#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219期:用戶攢了上萬積分就是不花,怎么破?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218期:曾經最火爆的互聯網社區,為什么被用戶冷落了?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216期:從“優雅”到“孤勇者”,來看看2022最火爆的網絡熱梗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215期:2022年,10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互聯網大事
素材來源:天天問話題精選
「天天問」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旗下的互助問答模塊,致力產品、運營、營銷等領域知識的學習交流。
本欄目由 @Darcy 整理編輯發布,歡迎大家踴躍提問,一起交流。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內部社區很多都是興趣社區和二手社區為主。企業文化相關、學習工作相關都不存在的。
小公司如果沒有OA,那么用社區代替郵件,是更優秀的選擇。社區可以沉淀工作內容,變成工作經驗。
飛書、企業微信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