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電商“陣亡”名單出爐

0 評論 7976 瀏覽 8 收藏 13 分鐘

2022年雙十一戰報的“冷清”,似乎早已預示了這一年電商行業低迷的狀態。一年過去,不少中小企業消失在電商行業的寒冬中。本文回顧2022年,從這一年中89家關停的電商平臺,分析并總結了2022年電商下滑的行業共性,希望對關注電商行業的你有所幫助。

雙11一直都被視作電商行業的“晴雨表”,但在去年雙11,作為電商界的兩大“排面”——天貓與京東卻首次未對外披露“最終戰報”。而購物節的冷清似乎也向外界傳遞出信號:電商的“寒冬”仍未結束。

2022年,在疫情反復、消費低迷、流量見頂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電商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考驗。這其中,有人“瘦身”蟄伏,有人調頭求變,但也有不少企業掙扎在了生死的邊緣,更有甚者就此倒下,沒能聽到跨年的鐘聲……

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2022年至少有89家電商平臺關停(文末附有總表),涉及綜合電商、社交電商、導購電商、社區團購/生鮮電商、跨境電商等多個細分領域。其中,也不乏一些曾被資本熱捧、背靠巨頭的企業,比如易趣網、豐趣海淘、十薈團、小鵝拼拼等。

一、89家電商平臺關停,挺過5年者寥寥

從細分領域來看,89家電商平臺中,導購型電商平臺“死亡”比例最高,關停數達到32家,占比達到36%;綜合電商平臺倒閉數位居第二,關停20家,占比22.5%;社交電商與生鮮電商/社區團購在平臺關停數量上不分伯仲,均為11家,并列第三。

此外,跨境電商平臺關停9家,母嬰電商與二手電商平臺各停運3家。

2022年電商“陣亡”名單出爐

從這些電商平臺的融資情況來看,獲得融資的其實并不多,獲得多輪融資甚至上市的更是屈指可數。其中易趣網、東小店曾成功上市,蜜芽、十薈團“倒下”前最高分別獲得E輪和D輪融資,獲得A輪融資有三家,分別是豐趣海淘、小紅島和校品會。

除了以上幾家,其余倒在2022年的電商平臺中,僅8家獲得過天使輪融資。據統計,未曾獲得過融資就已死亡的電商平臺數量達到74家,占比高達83.1%。

事實上,從融資情況便不難看出,比起一些曇花一現的品牌,那些倒在“寒冬”中的企業大多連“絢爛”一次的機會都不曾有,便早早“夭折”。

而這也體現在了平臺的存活時長上。據統計,89家電商平臺中生存超過5年的28家;生存超過10年的僅2家,生存超過20年的則只有易趣網一家。絕大多數電商平臺的“壽命”在2-3年區間,也有個別上線僅數月便草草關停平臺。

二、社區團購、生鮮電商:前置倉之困

短短兩年時間,始于下沉市場,興于疫情封控的社區團購宛如過山車,從“下一個百億風口”走到奄奄一息。

如今,崛起于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的“老三團”——十薈團、同程生活、興盛優選,只剩下興盛優選還在堅持。2022年,十薈團成為了“老三團”中第二個掉隊的平臺。

2022年3月,十薈團被曝關停全國城市的所有業務,進入善后階段,主要處理供應商貨款的清算事宜,以及員工工資的結算賠付問題。彼時,十薈團微信小程序已無法訪問,APP打開后顯示空白。

事實上,早在2021年,便有多個社區團購平臺“滑鐵盧”,因融資困難,行業進入了“寒冬期”。因此,在2022年,不少企業選擇收縮社區團購業務。比如,京東旗下京喜拼拼在2022年3月和6月進行了兩輪收縮,從20個省份縮減至僅剩北京、鄭州兩地業務。同樣,美團優選在接連關閉多地市場后,于10月份宣布轉型為“明日達超市”。

而作為“老三團”獨苗的興盛優選,則在8月份陸續撤出五省,并于10月關停了河南等四省、市的業務,僅保留湖南、湖北、廣東等省份維持區域經營。

與社區團購類似,以前置倉模式為運營核心的生鮮電商同樣也在2022年進行收縮轉型。

雖然每日優鮮平臺因并未整體關停,并未被列入此次“死亡名單”,但從結果來看已然奄奄一息。2022年7月28日,每日優鮮宣布關閉了占據營收九成的前置倉極速達服務,數百名員工當場被離職,十多億供應商欠款無從索取。

公開資料顯示,每日優鮮在上市前就已經拿到了11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了140億元。同時,在巔峰時期的2019年,每日優鮮在全國20個城市建立了超過1500個前置倉,一舉成為了行業第一。

每日優鮮“倒下”無疑為行業敲響警鐘。2022年,叮咚買菜相繼撤出了安徽宣城、滁州,河北唐山,廣東中山、珠海,天津、廈門;盒馬鄰里相繼退出北京、西安、成都、武漢等市場,主攻上海市場。

顯然,對于行業幸存者而言,比起追求規模,如何實現盈利成為了當下第一要務。畢竟,十薈團與每日優鮮以血的經驗告訴大家,融資不易的大環境中,盈利困局就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三、跨境電商:從風光到沒落

2022年11月,順豐投資的自營跨境電商平臺“豐趣海淘”被申請破產,據其法人、CEO任曉煜稱,公司早已解散,平臺早已停運,員工安置補償也已基本完畢。

作為順豐的“親兒子”,豐趣海淘的停運讓人嗅到了來自跨境電商領域的“寒意”。事實上,早在豐趣海淘倒下之前,不少在跨境進口領域曾赫赫有名的企業都已經不同程度的陷入困境。

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進口海淘的“十年老玩家”洋碼頭。盡管目前洋碼頭平臺并未關停,但在2022年9月,洋碼頭被曝出“人去樓空”、拖欠貨款等負面傳聞。

對于現金流惡化的危機,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認為疫情和拆紅籌回國是導火索:一方面,航班量受疫情影響大幅減少,貨品進不來;幾大核心口岸對進口物資設有14天靜置期,訂單取消率升高。另一方面,2021年拆紅籌架構時,退股退掉了很多資金,包括新浪微博的一個多億元,銀行抽貸的將近8000萬元。

事實真是如此嗎?或許有,但絕不是全部。畢竟,在近幾年中,獨立海淘平臺可謂各有各的問題,近乎于“團滅”。

質量及服務問題才是洋碼頭等獨立海淘平臺失去消費者的罪魁禍首。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個月,跨境電商領域用戶有效投訴量排行,排前三位的跨境電商領域平臺分別是:寺庫、洋碼頭、全球速賣通。投訴主要問題集中在商品質量、售后服務、網絡售假、網絡欺詐、貨不對板等。

尤其,阿里、京東們帶著巨大流量和商家資源入局,也進一步擠壓了獨立海淘平臺的生存空間。

事實上,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年(上)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報告》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跨境電商市場規模7.1萬億,預計2022全年市場規模將達15.7萬億,市場巨大。因此總體來看,跨境電商的大蛋糕并沒有消失,但屬于洋碼頭、豐趣海淘等的黃金時代已先行落幕。

四、母嬰電商:蜜芽敗退成行業縮影

據尼爾森《2022母嬰行業洞察報告》,母嬰市場規模依舊保持逐年增加,并且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費升級、消費理念改變等多因素共同促進下,從2021年4.78萬億元的總規模向5萬億元的門檻邁進,增長率較去年反彈達到近20%,成為近5年來的新高點。

然而,就在行業大盤持續釋放積極信號之時,曾經在母嬰垂直電商領域風光無限的蜜芽,卻在去年9月黯淡離場。

蜜芽的離場其實并讓人意外,在母嬰垂類電商中,似乎一直以來就沒有跑出過一個真正的成功者。在蜜芽之前,母嬰之家在2019年就被爆出疑似經營異常,注冊地址人去樓空。2020年,貝貝網所屬的貝貝集團旗下多個業務也傳出了大面積裁員的消息,2021年,更是遭遇數百家供應商圍攻公司總部討債。

此外,曾經被稱作港股“母嬰行業第一股”的寶寶樹,多年以來營收和利潤縮水,最終轉型廣告業務,母嬰電商反而成了副業。唯一看起來似乎過得還可以的是孩子王,但根據其最新財報,其盈利能力似乎讓人有些擔憂,公司去年前三季度但營收和凈利均出現同比下滑。

某種意義上,蜜芽的離場也是母嬰垂直電商的縮影。在關停下架APP服務時,蜜芽官方曾給出解釋——“用戶的購物習慣已經發生改變”。

眾所周知,母嬰行業天然重線下,電商天花板有限。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母嬰線下消費占比達66.2%,到2025年中國母嬰線上消費規模占比才將達到39.0%。與此同時,母嬰電商還將面對綜合電商和內容平臺等一眾勁敵。艾瑞咨詢數據顯示,48.3%的消費者通過線上綜合電商平臺購買母嬰商品,超過了母嬰垂直電商的39%。

事實上,不止母嬰垂直電商,在過去幾年的電商陣亡名單中,除了在淘系、京東、拼多多三大綜合電商“大山”陰影下難以出頭的綜合電商平臺,各細分領域的垂類電商一直有著不低的占比。從樂蜂網、凡客誠品、聚美優品再到如今的洋碼頭、蜜芽、寺庫等,垂類電商生存難是不爭的事實。

附:2022年電商平臺停運名單一覽表:

作者:拾一;

來源公眾號:新零售(ID:ixinlingshou)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cMAQvUh1VO4ng6FcQu-qJg

本文由 @新零售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