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PT-4這面鏡子前,真正的失落都是無聲的

3 評論 2227 瀏覽 1 收藏 8 分鐘

GPT-4如期而至,互聯網公司們出奇沉默。這種沉默,作者認為,是一種全方位落后的自覺:一家創立于2015的人工智能硬科技公司,打破了當下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主流敘事。中國互聯網企業不僅在技術上落后了,概念上也落后了,大家都在外賣、直播、廣告等同樣的賽道卷來卷去,卻正在失去對前沿科技的捕捉能力。

GPT-4如期而至?;ヂ摼W公司們出奇沉默。是在等待帶頭大哥隔天出場挽回顏面,也或者更是在等待大哥出頭攬下所有。

真正的失落都是無聲的。

某種程度上說,對GPT-4的沉默,是一種全方位落后的自覺:隨著微軟追加投資,OpenAI的估值站上290億美金,一家創立于2015的人工智能硬科技公司,打破了當下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主流敘事。

無論是“已經沒有什么創新空間”,還是“用于創新的資源不足”,還是“硬科技被卡脖子”,這些流行敘事,在OpenAI面前,一一得到證偽:

在人工智能語義理解這個賽道上,并無任何實質性技術卡脖子。GPT的邏輯,更多是技術信仰,以及運用算力進行試錯與暴力破解。

這再諷刺不過:

在本應是中國互聯網最擅長,最內卷,最做題家的賽道——在這里,我們提出了全球最多的發明專利申請。最終卻被美國VC用最直接的方式一力降十會,爆破出了足以顛覆整個科技賽道的全新生產力工具,讓還糾結服務機器人和人臉識別商業化的AI獨角獸們不敢抬頭。

這一次,我們的互聯網企業技術上落后了,概念上也落后了,甚至連追熱點的心情都沒了:大家都不敢將自己的尷尬表情公之于眾,畢竟,誰也不想說出花在自己身上的那幾十億是被浪費了這個事實。

我懷念10年前的那些互聯網人。

十年前,曾經意氣風發的互聯網從業者,無論是VC還是創業者,充滿了熱情,每一個人都在積極調動起來,將雷達全面對準硅谷。

在硅谷里的每一個咖啡館里,都有在密切追蹤美國最火的項目進度的中國投資人;而每天飛向深圳的航班里,坐滿了打算將實驗室想法帶回深圳的斯坦福計算機高材生。

互聯網的每一個細胞都在動員起來,保持極高的市場敏感度,創業者拿著火熱的風險投資,直接可以打造跟美國完全相同,甚至更好的互聯網公司。

咖啡館面對面的名師啟發,總好過zoom call的在線教育。大疆好過美國原版無人機,短視頻平臺更是橫掃全球互聯網。

上了三年zoom call的互聯網公司們,現在都在忙些什么呢?外賣,游戲,直播,廣告,大家都在同樣的賽道卷來卷去。不賺錢的生意不做,一方面是不敢再燒錢,另一方面是架不住內部盈利的壓力,不盈利的業務承受不住集團的壓力。

反創新的負向循環正式啟動:

一家公司越是沒有科技創新,在輿論眼中,大肆盈利越是其心可誅。但越是焦慮自顧,離科技創新也就越遠,所有的參與者動作也就愈發走形。

大家于是只能假裝一切尚未散場。

如果你參加過手機品牌發布會,你就會越來越明白這樣的道理。

坊間戲言,手機產業已經變成了一個發布會驅動型業務。坐滿幾百人的體育場中央,幾百名媒體老師對著毫無新意的科技起勁鼓掌,而展示者更是語無倫次的描述著許多年前就已日臻完美的鏡頭防抖動、電池高延時技術。

等一下,這些技術N年之前不就已經有了嗎?這樣的場景讓人如此陌生,中國互聯網行業是什么時候變成這樣的?

這幾百名媒體老師恰似在家上慣網課的孩子:沒有人真的為了任何貌似激動人心的發明而鼓掌,相反,大家只是為了鼓掌而鼓掌。因為終于回到了現實中的教室。

Zoom Call讓每一個科技從業者面露疲憊,前沿科技感知能力迅速下滑,每個人都在強顏歡笑,就好像這出反創新的戲劇尚未散場。

科技從業者感知能力下降的表現還有很多。

特斯拉已經轉向算力取代稀土,而我們的新能源車還在研判下一款特斯拉可能采用的各種稀土配方。

在馬斯克的最新的技術公式里,去稀土的感應電機=算力方案+傳統異步電機=稀土永磁電機。即,其中原由稀土負責的效率與穩定性,由算力方案進行替代性解決。

在羅徹斯特大學的超算資源的支持下,超導技術的進階之路再不是傳統的實驗物理范疇,而是“超級AI+材料”計算學。AI已經已經全面應用于新化合物發掘的時候,我們還在為防抖動鏡頭和補光技術鼓掌。

今天的中國互聯網一切都好,它擁有更好的回饋社區能力,讓越來越多的老人,通過一部手機就能買回來越來越多也許并不需要的東西。但與此同時,它也正在失去對前沿科技的捕捉能力。

人類歷史上任何創新都來自于想法和制度上的激烈競爭。失敗的創新者下場非常慘烈,成功者往往拿走了一切。

沉湎于內卷的互聯網公司們,現在只是落后了3年,一切為時未晚。也許,一切都要從走出Zoom Call、走出內耗,從重新拾回最簡單的辦法開始。不過,從AI進化的視角,我們要清楚地看到,時間也確實已經不多了。

作者:費曼

來源公眾號:錦緞(ID:jinduan006),為上市公司提供知識產權解決方案。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錦緞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同感

    來自浙江 回復
  2. 講的太好了

    來自重慶 回復
  3. 科技內卷嚴重嗎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