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解工具型APP的困境與出路

3 評論 19430 瀏覽 80 收藏 19 分鐘

工具類產品要產生價值,就不能只是工具,而是要提供服務。

工具型APP在2016年的增長態勢依然強勁,不管是過去的“2016年度中國市場app排行榜Top500”還是在上個月(2016年12月)的“中國APP活躍用戶排行榜(TOP450)”,工具型的APP在前十名中占據了半數以上的席位。

工具型APP在早期憑借著人口紅利迅速籠絡一大批用戶,加之工具APP本身就是為解決特定某一個很明確具體的需求而存在的工具,與人們的衣食住行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就更加助長了早期工具型APP的“囂張氣焰”。

不過現在市面上的工具型APP面臨著3大困境

1.雖然工具型APP有著流量的光環,但卻依然是單一的變現途徑——廣告,讓很多開發商看不到產品光明的未來。這就是現在市面上絕大多數工具型APP最大的困境。

我們都知道,如果一款APP想要實現盈利,就必須經歷四道門檻:第一道是擁有良好的產品體驗;第二道是需要擁有大量用戶;第三道是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第四道是能使用戶長時間停留。前面的三道門檻,在現有環境下較為容易實現。但是如果一款APP要使用戶長時間停留,這個幾乎是很難完成,因為這個涉及到用戶的剛需、高頻、社交、滿足用戶特定心理的需要,才有可能讓用戶在這個平臺待比較長的時間。在現在數以億計的APP當中,能做到這個的也很少,典型代表的是微信、微博等社交APP。

而工具型APP基本不具備社交屬性,他只不過是滿足用戶特定場景下的需求而存在的。這個就像抽屜箱里面的錘子,我需要用到的時候我才會拿出來,不會用到的時候根本看都不會看。因此,即使現在很多工具APP擁有億萬級的流量,也很容易在商業變現模式的道路遭遇瓶頸。上述為困境之一,也是最大的困境。

2.而工具型APP的第二個困境就是人群規模瓶頸。我們都知道,在現有環境下,什么BAT、ATM等等一些互聯網陣營巨頭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流量,人們也習慣把他們稱為超級APP(平臺),這些APP基本覆蓋了全年齡段的人群,所以基本不會在人群范圍上遇到天花板。

而也恰恰在這種環境下,很多創業公司在起步創業時,都會選擇垂直類的領域作為切入口,產品垂直、人群也要垂直。比如現在很多APP在宣傳自己的人群是特別垂直的,甚至把人群的年齡段細分至90-95這個年齡段,這樣做是沒有錯的,但是行業也有句話:一個領域太過垂直,就會把自己逼入死角。

而工具類APP的是把垂直作為切入口,更是一個賣點,定位精準。但是一個APP想要做大做強,甚至IPO,就是要有足夠量的用戶群以及來錢的渠道。而垂直的工具型APP并不具備這樣的特質。為第二大困境。

3.真正的用戶剛性需求是有限的,而滿足用戶需求的工具卻是多種多樣的。就拿聽歌的工具APP來說,我們可以選擇的有:酷狗、QQ、酷我、網易云、蝦米、多米、百度等等。所以在如今APP肆虐的時代,根本不缺可以滿足我們需求的工具,說明這些工具型產品都是可被替換的。我今天可以用qq音樂聽,但是經朋友介紹,覺得網易云音樂很不錯,明天我就用網易云聽歌了。

用經濟學的角度解釋,就是供大于求,完全處在買方市場。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今天用什么工具,你們這些工具的賣方乖乖地給我服務,我看你們哪家的服務態度好、功能強大我就哪家。其謂為第三個困境。

在工具型APP困境日益突出的現如今,很多開發商都謀求轉型尋求出路,那工具型產品的出路都在哪兒?

1、現在很多產品都在嘗試工具+社區,試圖增強用戶的粘性,留住更多用戶

要說2016年哪個APP最容易成熱點,我說是支付寶,估計沒人會反對。

支付寶從2016年初的“集五福”到“校園日記”再到“AR實景紅包”,今年再度掀起“AR掃五福”。支付寶的每一次活動,都能夠刷爆朋友圈,但是離不開一個詞:社交

支付寶是一個工具型產品,更是一個集衣食住行的超級APP。人們可以在上面點餐、訂酒店、更可以繳納水費電費,樣樣齊全。在這么個超級平臺上,支付寶可以說是已經把工具型產品做到滿足用戶需求,產品體驗一級棒。

但是支付寶有個大問題,就是用戶在上面的停留時間很短,基本用完就退出。這也是張小龍,說的:好的產品就是要讓用戶用戶即走。支付寶做到了這一點,用戶用完即走。但是卻讓支付寶團隊寢食不安。

讓支付寶團隊寢食不安正是說出那句“好的產品就是要讓用戶用完即走”的以張小龍為首的微信。

微信不是以工具起家,但是卻威脅到大多數工具型產品的未來。微信在2011年以即時通訊出現,方便人們交流溝通,也就是一款社交APP。通過QQ的導流和自身產品的優越性,很快便“殺遍天下無敵手”,經過幾年的發展,用戶總數以及活躍用戶量一度超越QQ,坐上社交APP頭把交椅。因為社交本身就是用戶的剛需之一,而且是能持續黏住用戶,所以微信從一款即時通訊APP做到現在的集衣食住行的超級平臺,也不過短短幾年而已,這是不是跟我在上面說的支付寶一樣。但是支付寶不是以工具型社交出身,所以用戶的認知中,支付寶是不具備這個屬性,它只是個工具。

支付寶和微信相比,都是超級平臺,但是支付寶天生沒有留住用戶更多時間的社交屬性。因此支付寶就從微信做支付那刻開始,就走上了社交的不歸路。

在2016年,支付寶的每一次營銷活動,都是跟社交分不開,但是卻每一次都刷爆了人們的眼球。這樣的社交營銷還能持續多久,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社交屬性對于工具性產品來說,不言而喻。

在這里還要說的一款工具就是墨跡天氣。成立于 2010 年的墨跡天氣,目前以提供天氣資訊、廣告營銷產品和銷售氣象監測硬件為核心業務。其中廣告營收占比約 95%。而根據最新的墨跡天氣公布的后臺數據,截至2016年的12 月 ,單個用戶日均使用時長為 2 分 17 秒。人們只是拿它來看個天氣預報,別的事情根本不會過多留意,也沒這個時間去閱讀。

所以,墨跡不可能“坐以待斃”,能想到的就是做社交。天氣時景社區——一個讓“墨友”(墨跡用戶)以圖文形式分享自己所在地方的天氣和環境狀況,互相交流的社群。

另外,墨跡還加入了擬人形象的穿衣助手等板塊。在官網還明確表示,為了能夠留住用戶,之后可能還會考慮加入短視頻、直播等更加能夠傳遞實時信息的形式。

支付寶和墨跡是典型的工具型產品,在支付和天氣預報兩個領域都已經是屬于龍頭產品,但是卻始終坐立不安,想盡一切辦法做社交,但是前方道路依然艱辛。

2、2016年,是內容創業的元年,也是用戶最關注內容的一年,好的內容可以持續留住用戶,因此工具型產品也在試圖打開內容資訊入口,留住用戶

我們來看看BAT三家的瀏覽器,UC瀏覽器、QQ瀏覽器、百度瀏覽器,這些一個個當年的互聯網搜索入口,現在都有自己獨特的另外一個名字:uc頭條、企鵝號、百家號。

瀏覽器作為互聯網的流量入口,也到了轉型的時候。如果單單作為一個搜索工具,人們似乎不會經常會用到他們,因為有2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瀏覽器本身就是一個可替代性產品,因為瀏覽器無非就是這樣,網址導航,其他衣食住行等一些網站入口,所以我用哪家都一樣,用戶的粘性很弱;

第二個,現在是信息溢出的時代,人們獲取信息已經不單單從門戶來,新媒體的出現,朋友圈圈、微博都已經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極其重要的渠道,所以如果瀏覽器還停留在只是為用戶提供搜索功能,顯然已經是不適應時代的發展了。

而這些瀏覽器工具APP,大多數在pc時代都已經積累了很好的用戶口碑,如果能夠打開內容這個入口,對增強用戶的粘性有大的作用。借獵豹全球智庫的研究,我們發現這些瀏覽器都有著4個特點:

1.瀏覽器都重點使用獨家內容源,瀏覽器全力為自家內容源的訂閱號推廣。

2.短視頻是這些獨家內容源的發力點,也是瀏覽器重點在推的部分。視頻就是最新形式的內容。抓住了優質短視頻內容,才是抓住了未來的內容發展。

3.瀏覽器都在布局小說、漫畫閱讀,為之后的付費閱讀跑馬圈地。近年來瀏覽器一個很大的功能上的改變,就是可以在瀏覽器上在線閱讀或者下載小說。從中國網民習慣上來說,一般都是在瀏覽器搜索小說下載,瀏覽器搶占小說市場有非常大的優勢。

4 除了UC,其它瀏覽器在嘗試社區化。在信息流,每個新聞資訊下面都可以評論,但是評論前必須登錄瀏覽器對應的賬號,UC支持的登錄方式比較多,但百度瀏覽器只支持登錄百度賬號,QQ瀏覽器只能使用QQ或者微信賬號。對應地,在瀏覽器中也有專門的社區,如QQ瀏覽器的“話題圈”和百度瀏覽器的“趣星球”。

其實除了這些瀏覽器,我們發現現在很多工具型產品都有加入信息流,給用戶提供最新的時事資訊。比如提供wifi的工具APP,我們不說wifi萬能鑰匙,就拿我身邊的工具APP來說,就是提供wifi的地鐵APP。

最近,廣州的花生地鐵已經全面上線,這也是很多在廣州生活工作的一大福利了。在此之前,廣州地鐵是不提供wifi給乘客的,也不提倡在地鐵里使用wifi看手機玩游戲。但直到最近的地鐵wifi上線,地鐵方已經能感覺到這是個不可逆的趨勢,唯有順勢而流了。其實這也是個大商機,地鐵的人流量其實不言而喻,每人都下載地鐵wifi的APP的話,在不用任何推廣的前提下(地鐵本身就是個媒介),就可以迅速籠絡上千萬的用戶。單單依靠賣流量就已經是個大生意,但是這也是不持久的,用戶只有在進入地鐵的時候打開wifi就會推出,停留的時間根本不會超過2分鐘。

所以地鐵方必須在留住用戶上花點心思,所以提供內容資訊就是最好的辦法。如果有用戶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到我們在連接wifi成功后,頁面會自動跳到信息頁面,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新聞資訊,這就是內容資訊,人們往往不用推出地鐵wifi,就可以看到新聞資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是讓用戶待了更長時間。

有社交功能和提供內容資訊都是為了讓能夠讓用戶逗留更長的時間,這也是大多數工具型產品的尋求轉型的出路。當然了,工具型產品的商業模式豈止這兩種。

在去年的12月15日,美圖正式在香港上市,這對于一個工具型產品來說,就像一劑強心劑注入很多工具開發商的體內,信心馬上增強百倍。

美圖公司,這個發跡于桌面端工具,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衍生為超級 app,再進軍游戲和硬件,在“美”的領域做到了最好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根據艾瑞咨詢報告,在中國主流社交網絡上傳的照片中,有約53.5%的照片經過了美圖應用的處理。從月活用戶來看,除了大多數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美圖秀秀,美圖公司目前共開發及推出23款應用,共擁有6款核心應用產品,其中,美圖秀秀、美拍、美顏相機的月活躍用戶數君超過1億人。而作為美圖公司目前最具有社交屬性的產品美拍“2016年6月,月活躍用戶數達到月1.41億人?!?/p>

所以說,美圖是個典型的工具型產品一點也不為過。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工具型產品,只是單單憑借著強大用戶流量登頂港股?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工具型產品的弱點困境我在上面都說過。

真正使美圖估值超過50億美元,在香港上市,不是單靠流量變現,而是在其他領域有突出的表現。比如硬件、電商。

我們都知道,美圖是有一款美圖相機。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其手機銷量為28.91萬部,收入5.5005億元,占比95.1%。這款美圖智能手機。憑借圖像處理技術的純熟與對拍照需求的把握,美圖手機的毛利率將近20%,明顯高于主流廠商。美圖的收入結構也十分依賴智能手機。

而另外一個就是電商變現。我們在美圖披露的數據顯示可以看到,美圖的用戶有七成以上都是對美有追求的女性,而女性相關商品的在線廣告市場潛力實在是太大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5年中國化妝品、護膚品及個人護理行業的在線廣告市場開支為人民幣337億元,并預期將于2020年達到人民幣1,25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0.0%。對于奢侈品、化妝品和快速消費品等女性相關行業的廣告商而言,美圖無疑是一個用戶極為精準的投放渠道。

圖片處理和電商的融合點有可能是有風口特征的虛擬試衣。虛擬試衣的主要技術是通過三維技術進行形象重建,再將生成的形象與服裝進行圖像上的匹配,這與美圖在自拍中使用的人體工程學技術與圖片處理技術有重疊之處。這也是美圖未來的一大商業模式。

工具型最大的尷尬就是:變現能力和用戶規模根本不成比例。

我們在文章的最后,借用搜狗的CEO王小川的話來結束本文:工具類產品要產生價值,就不能只是工具,而是要提供服務。

#專欄作家#

藝林小宇,微信:藝林小宇(cs-jy8),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運營總監,獨立媒體人,喜歡用白話文講述移動互聯網時事熱點,專注于產品運營、策劃、BD合作等領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美圖電商基本砍掉了。

    來自福建 回復
  2. 工具類產品自帶服務屬性,難點應該是如何更好的將服務變現。 音樂類app的特權會員+音樂周邊,等等。 未來針對特定人群的垂直服務app不知道又會有什么新的玩法。

    來自江蘇 回復
  3. 值得學習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