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從社交困局到集五福游戲,支付寶是否已經陷入“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
如果支付寶真的已經遭遇”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開放賦能補足基因+交易升級的通用工具”或許是一個好出路。畢竟對于這樣一個組織來說,他主要的投入依然在熟悉和擅長的“更適合做的事兒”那里。而不那么適合的領域,有一幫小弟(偽軍)去收拾。
一、全民游戲?鬧?。?/h2>
除夕夜,22點18分,微信朋友圈再次被支付寶刷屏,而且一刷就是三輪。
- 第一輪:“集五福分到了1.08”、“醉了,鬧了半天就3.8”“洗洗睡吧,又是耍猴,哦不……逗雞”一時間滿屏都是哭笑不得、自嘲呵呵——支付寶,你聽說過一個故事叫“狼來了”嗎?
- 第二輪:“我分到了666!”“我分到了2個億!”“我分到了馬云!”“我分到了北京一套房!”視野中盡是p圖惡心人加自嘲呵呵。
- 第三輪:“大家好,我是冠華。”“咱們明年還玩嗎?”“跪著的我可以起來了嗎?”和新中國第一代外交家?guī)缀踔孛闹Ц秾毊a品經理,“請罪”請出了新高度,賣萌賣出了新境界。
加上“天上不會掉餡餅”的視頻瘋傳,杜蕾斯的“補刀”和支付寶的“污反擊”,這場幾乎再次釀成公關危機的集五?;顒?,才終于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拉上了帷幕。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們這次真的“冤枉”了支付寶。從1月13日,支付寶公號撰文《自己刨的坑含淚也要填上》,并且可憐兮兮地表示“今年我們不作了”開始,她仿佛已經預見到了集五?;顒訉⒌诙喂雌鹑藗兙薮蟮钠诖?,也預見到了之后巨大的落差和失望。
“我們不會刻意制造任何一張??ǖ南∪备小?、“提升了趣味性、降低了門檻、盡量讓大家樂在其中”。接著《我有個同事叫冠華》一文直接說“2億元被上億人一隨機,我怎么膝蓋這么發(fā)軟呢”接著除夕新增2017萬張萬能?!?br /> 可是有用嗎?支付寶百口莫辯,因為蜂擁而至搶敬業(yè)福的廣大網民們根本不買賬,他們哪里有時間去讀支付寶含情脈脈的推文,看著別人都在掃,于是就撲了上去。
我們的民眾真是娛樂至死,一邊逼格滿滿地轉發(fā)馮大輝的“集福卡的都是被收割群體”,一邊看別人都在掃福、自己也心癢癢偷偷掃著玩,一邊抽到“幾塊幾毛8”心中一萬頭草泥馬狂奔而過,一邊非要p個666、2個億、北京一套房出來惡心人,這是一個善于自我解嘲、苦中作樂的群體。而面對群氓,即便支付寶一邊使勁渾身解數(shù)降低游戲門檻(您費不了多少時間)、一邊可憐兮兮地降低預期(其實也沒有幾個錢),最終也依然免不了被刷屏的失望淹沒。如果支付寶一定要怪,只能怪自己16年春節(jié)用力過猛,以致“高預期的余威”至今刻在人們心中,久久不得消散。
集5福的“悲劇”恰恰說明了產品圈一條經久不衰的“真理”:永遠不要去聽用戶說什么,而要分析話語背后的東西。去年集5福之后用戶都在抱怨什么?沒有敬業(yè)福!所以,今年產品經理就按用戶說的去增加敬業(yè)福,可結果怎樣呢?
其實用戶要的不是敬業(yè)福,而是過年中大獎的喜氣,是好運碾壓他人的優(yōu)越感,以及群體參與的過程體驗,這哪里是需求,分明是紅果果要貪小便宜的欲望。人性永遠是貪婪的不知滿足的,這也就注定了集五福活動大多數(shù)人在大多數(shù)人那里難得好評,而如果一味迎合、只怕200億都填不了群眾們的胃口!
一年前,筆者曾撰文《給支付寶一個場景,它能再造一個阿里嗎》,并專門支了些不葷不素的招兒:圍繞芝麻信用和交易數(shù)據的陌生社交、人人都可做生意的新形態(tài)交易(社交)。不得不說,支付寶真的非常開放大膽,在接下來的一系列創(chuàng)新中這兩點都變相實現(xiàn),然而結果呢?
二、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
細數(shù)過去一年支付寶的種種創(chuàng)新:
- 到位上線了,一時爆火!結果幾個月下來,運營得還不如空格廳客。
- 生活圈灰測了,因“擦邊球”爆火,結果被央媒點名批評,在飽受爭議中打入冷宮。
- AR紅包上線了,一時爆火!結果很快人們說跑半天拿個1元紅包太不靠譜,而且入口深的仿佛不想用戶用。
- 生活號,傳說中的內容產品,神龍見首不見尾。
- 集5福,一時爆火,街上人人掃福。這次敬業(yè)??筛嗔耍脩艨筛凰?。
- 刷臉識別,哎喲其他領域爆出安全漏洞了。支付寶及時作出了解釋,但是“碰瓷者”咬住不放。
- 信息流,你真的會刷下去嗎,并沒什么有價值內容啊。
- DIY界面,你猜大多數(shù)用戶會不會懶到diy都懶?
- ……
全程看下來,不難發(fā)現(xiàn)三個特征:
- 這些創(chuàng)新不是沒火過,只是不能一直火下去,更別提變成用戶日常生活持續(xù)使用的高頻工具,仿佛支付寶已經習慣了“運動式的一波推”,而不能實現(xiàn)c端的自發(fā)持續(xù)生長。
- 這些創(chuàng)新未必不靠譜,但支付寶似乎一直都是“灰度測試”的態(tài)度,始終沒法下定決心在一個點上集結資源、集中全力。他們都是實驗性質的,更像是產品經理閑著沒事偶爾的玩票,壓根沒打算做成核心功能、主營業(yè)務。
- 支付寶界面依然是玲瑯滿目(雜亂無章)的,沒有一個張小龍式的強人去統(tǒng)一調性。
這不由得讓我們想,支付寶究竟怎么了?阿里雙雄是不是像歷史上的那些大公司一樣,陷入了“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
筆者曾就職于中國電信,當時老東家最愛說的一個詞是“轉型”。王曉初老總和韋樂平院士的眼光不可謂不前瞻,早早預見了運營商逐步管道化、邊緣化、錢都被互聯(lián)網公司賺走的前景,下定決心要做平臺和應用;創(chuàng)新部做的很多產品也不可謂不超前,增值業(yè)務、lbs、手機支付、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但轉型轉了很多年,愣是沒辦法對其中一個點形成合力。公司內部溝壑斷層太多,到了省公司一層,一些人嘴上說的是轉型是創(chuàng)新,干的依然是拼命賣寬帶手機沖短期銷量kpi的舊事,創(chuàng)新產品往往只是象征領導政績的講政治工具。結果,很多我們早早預測到的趨勢,最后依然眼睜睜地讓互聯(lián)網公司把錢掙去了。
早早地想到甚至做到,卻最終含恨錯過,這就是典型的創(chuàng)新者窘境。《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一書告訴我們:
每個大公司都會圍繞成熟的主營業(yè)務形成一張看不見的“價值網”,所有的游戲規(guī)則、管理機制、企業(yè)文化、路徑依賴甚至用戶溝通方式都圍繞之建立,當破壞性創(chuàng)新出現(xiàn)時,它背后往往代表全新的“價值網”并且極不成熟,于是幾乎一定會被舊的“價值網”(和外化的制度文化等)判定為“不靠譜”,管理越是成熟完善的公司,越是認為之不靠譜,越是一定會錯過這樣的新機會……假以時日,當破壞性創(chuàng)新逐步成熟,想要追趕已經來不及了。
“價值網”的力量如此強大,甭管你的人才來自北大清華海歸名校,只要在組織里待久了就會被同化,就會不自覺地用同一張“價值網”的眼光看問題。
放到上面運營商的例子里,“收入、發(fā)展量、各項kpi指標,能引起上層領導關注、可樹立政治標桿、沒有把柄可被政敵利用(沒有漏洞無須迭代,聽上去高大上不low)的業(yè)務發(fā)展模式”等等,就是運營商潛在的價值網,是各級領導判斷優(yōu)先級的內在依據:畢竟任期有限、業(yè)績指標當頭,創(chuàng)新是虛的,可能功在千秋但那時我已經不在這位置上了,更有可能“不靠譜”而落下把柄、讓我承擔巨大的政治風險(本段論述未必準確,純屬猜想,求不通緝)。如此價值模式之下,即便有一兩個“覺悟特別高”的敢冒風險的,也根本無力扭轉。
那么放在阿里雙雄這里,有沒有一樣的“創(chuàng)新者窘境”呢?有沒有潛在的“價值網”呢?分析這個問題,只要看看她最喜歡說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回顧2016年,我們看到最多的是什么呢?
- 雙11,銷售數(shù)字又有新神話!
- 雙12,今年更加火爆了!
仿佛阿里系所有的輝煌,都在一場接一場的促銷活動中飆升至頂。那么我們是否可以說,對c端市場來說,阿里系的特點就是輕產品功能而重活動促銷,甚至很多產品功能(比如集五福)就是為了活動促銷服務,壓根沒打算讓用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先不要急,我們來回顧另一場“泥潭鏖戰(zhàn)”。
三、千古奇冤,支付社交?
2016年,互聯(lián)網圈最大的鬧劇是:幾乎所有人都說支付寶在做社交,只有支付寶自己不要不要的,人家真的不是做社交,是基于關系鏈的場景金融。
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原因有三:
- 誰讓你像素級抄襲了微信,從聊天到好友關系到群聊,老虎有的你都有了還敢說自己是豬?
- 業(yè)界對于“社交”本身就沒有一個嚴謹?shù)亩x,在一些產品經理眼中,只有建立好友關系的news feed的sns產品是社交,而在更多的人眼中,社區(qū)是社交、直播是社交、游戲是社交、內容是社交,有人的地方都可以被說成社交(到了16年,很多社交平臺都搖身一變自稱內容平臺,一個道理)。
- 支付寶灰度測試的生活圈不脛而走,校園日記、白領日記一夜爆火,這算是把支付寶做社交的傳聞徹底做實。
這邊支付寶還在解釋著,人家做的根本不是社交。那么何為基于關系鏈的場景金融呢?用一句人話,就是讓你和你的朋友們(關系鏈)在一起玩的時候(場景)好好花錢(金融)。
而微信支付呢,則是你在社交的時候順便花錢(付款),通過花錢更好的社交(紅包),它的本質和主軸依然是社交。
為什么微信做支付沒有人罵,支付寶沾一點社交元素卻罵聲一片呢?其實一開始微信支付推的也不算順暢,但她巧妙地把第一個爆發(fā)點放在了紅包上。請注意,盡管收發(fā)紅包是金錢往來,但它本質上依然是“私人親友間的溝通”,是一個人們最易接受的典型社交行為。騰訊通過這個社交行為讓人們習慣了微信支付,完成了最初的用戶教育再逐步展開。
之前不是都不愿綁定銀行卡嗎?玩幾次紅包之后,紛紛松動了吧。
反過來說,支付寶找到最容易讓人們接受的、本質是“交易支付”的關系鏈場景了嗎?好像沒有。沒有這個場景就沒有最初的用戶教育,而沒有最初的用戶教育,直接把用戶拋向“常見的聊天交友界面和赤裸裸的生活圈”,用戶怎么能接受呢?心智定位早已牢牢卡死,最后肯定是不停被指責:拿著錢包怎么能社交、你就不能安安靜靜做個好錢包嗎?
套用微信好友溫浩的一句話:
支付是件嚴肅的事,就像誦經一樣神圣。
社交是件輕松的事,就像抽煙一樣隨意。微信搞支付,就是抽煙的時候誦經,可以。支付寶做社交,就是誦經的時候抽煙,不行。
微信陌陌這樣的“泛社交”,支付寶看來是肯定做不了了,但它真的一點點社交都沒得做?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先讓我們繼續(xù)創(chuàng)新窘境的問題。
四、阿里系的基因?
互聯(lián)網公司流行“基因論”,騰訊能做好微信,那是因為有“社交基因”呀,你阿里是“電商”的基因。基因這個詞很玄乎,就好像你能做什么是命中注定,你做不了也都是宿命,是在你誕生那一刻已經注定。
什么是基因?在筆者看來,其實就是“更適合做什么事”,再準確一點說,就是因為公司的各種先后天內外因素而“系統(tǒng)性地”更適合做什么事。
因為公司的價值理念,因為公司的選人培訓,因為公司的管理績效,因為公司的文化氛圍,因為公司員工的能力經驗有一個“總體性地傾向于”……于是更擅長做什么事,更習慣做什么事,進而更適合做什么事。
(更擅長+更習慣)*系統(tǒng)化=更適合
這和“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是一體兩面,背后都有一張我們看不見的“價值網”在影響著一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優(yōu)先做什么重點做。
用這個理論就一目了然了:
(1)阿里是什么?
套用馬云的話就是一個巨型商業(yè)地產(阿里巴巴、淘寶、天貓),支付寶是這商業(yè)中心的交易金融工具(pos機和atm機)。想想看我們常見的商業(yè)地產比如萬達萬象城,一個商業(yè)地產該做什么?無非三件事情:
- 一是吸引更多更優(yōu)質商家入駐,讓他們“沒有難做的生意”。
- 二是針對c端用戶不停做運動式的促銷,各種優(yōu)惠、活動、噱頭一起上,關鍵是吸引一波人流,讓中小商家“沒有難做的生意”,讓地產增值。
- 三是加入一些附屬娛樂設施,電影院溜冰場餐飲樂園,讓流量有粘性,還是讓中小商家“沒有難做的生意”,讓地產增值。
所以我們基本可以理解,阿里最擅長的事情:在b端,通過營銷鐵軍、充分讓利和豐富工具構建起商戶生態(tài);在c端,一波接一波運動式的促銷,各種小功能吸引眼球和留存。這不就是支付寶干的事情嗎?
(2)微信是什么?
每個普通個人的通用(溝通為主)工具,工具是人的自然延伸,所以微信是人的嘴巴放大器(所有說話溝通都可以替代)、人的眼睛放大器(隨時隨地領略所有好友動態(tài)和多數(shù)媒體資訊),微信支付無非是人的錢包加速器。
從這個角度說,微信關注的是工具的持續(xù)通用,因而一定具有高頻流量(設想這些就是安在你身上的工具,怎么可能不高頻)。
舉一個例子,集五福歸根結底只是一個活動一個游戲,而不是一個切入用戶生活的產品功能,而今年新出的面對面紅包,做的就是產品功能,只要過年就能用,活動只是助推。
我們甚至可以說,阿里有著更強的2b基因,馬云更懂中國的商人需要什么,支付寶是服務大小b交易的通用工具,阿里鐵軍強推能力勢不可擋,組織體系也習慣了一輪輪的運動式爆發(fā)。而騰訊更多是2c的,微信關注的是產品功能自然嵌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從而自發(fā)生長傳播。阿里是外在的,講求的是“利益刺激”,微信是內在的,講求的是“植入需求”。
需求和欲望是不同的,需求穩(wěn)定在那里,而欲望被利益刺激得水漲船高。人的欲望是一個黑洞,撩撥人的欲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你一味迎合,只會發(fā)現(xiàn)人們獲得快樂的閾值越來越高,人們的胃口越來越高,結果疲于奔命。當年qq上能和同城的妹子說句話都很了不起,現(xiàn)在你看用戶還care?如果你一味放縱,只會發(fā)現(xiàn)規(guī)模越大體驗越容易崩壞。一開始玩微博總會忍不住關注很多號,結果很快滿眼信息垃圾。陌陌們放開了基于位置的溝通效率,結果人一多就變成互害。人的欲望,多半是“貪還懶,怕還傲”,是追求低成本投入迅速見效的多巴胺滿足一時爽。所以常說做產品是要抓需求,需求這種東西就是在用戶已經對你沒有多少盛贊感恩,甚至略略覺得不爽時,卻離不開不得不用的存在。
說到這里我們便可以理解,到位也好,生活圈也罷,歸根結底這或許并不是支付寶“更適合做的事”,不是做不好只是不劃算。要想做好付出的成本遠遠超過那些基因吻合的公司,同樣的成本花在其他地方或許更能百倍增值。
換句話說,騰訊也絕不是萬能的。做新媒體的時候,騰訊微博搶不過新浪微博;想做中小商戶的生態(tài),卻硬生生做成了臭名昭著的微商;而企業(yè)微信面對強勢的釘釘,始終占不到便宜。所以說,無論大b還是小b,相對欠缺的b端理解和強推能力就是企鵝的短板。即便微信也不是每次嘗試都必然成功,比如后期的搖一搖淪為雞肋,無須粉飾。
說到這里,我們基本可以下一個結論:
- 2016年支付寶開始了“基于關系鏈的場景金融”的漫漫征程,不論這個方向是否正確,問題在于沒有找到一個像“紅包之于微信支付”那樣迅速被人們接受的具體落地。
- 支付寶確實做了很多的創(chuàng)新和嘗試,但因為這些創(chuàng)新似乎并不是阿里系“更適合做的事”,而沒有真正做起來。
- 至于是否陷入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得看接下來的創(chuàng)新,他們能做什么來破局?如果從此以后我們看到的只能是銷量數(shù)據再創(chuàng)新高、再造新神話,那真的是會有“陷入路徑依賴”的嫌疑了。
五、破局的猜想
要想走出“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擺脫”基因的宿命“,最后的關鍵依然是怎么應對公司內部那張看不見、卻潛移默化的”價值大網“?;蛘?,你的創(chuàng)新業(yè)務團隊和公司體系隔離開來,盡量避免原有價值網的影響;要么,你的創(chuàng)新業(yè)務所代表的新價值網和舊價值網差別不回太大,船大也能掉頭,就好像從qq到微信,價值理念有不同、但總好過百度從搜索到o2o。
基于這個判斷,對于支付寶可能的變化和突破口,筆者有幾點猜想:
1、不改變行不行?
肯定是不行。線上電商被京東強勢追趕,線下消費有新美大鯨吞蠶食,支付領域(特別是線下小微支付)被微信支付全面趕超,幾乎沒有哪一個戰(zhàn)場可以高枕無憂,想不變都難。
更何況,消費升級正在發(fā)生,消費的內容和社交屬性大大加強,新中產們更加注重精神上的附加值,而知識交易、服務交易等新的交易類型正在崛起,焉能坐視不變?
2、真的做不了社交?
微信陌陌這樣的泛社交肯定是做不了,但是基于金融數(shù)據的有限可控社交卻未必不能做。是不是有點抽象,簡言之這樣的社交應該是——
- 用戶自主選擇公布部分金融數(shù)據,比如交易記錄、信用數(shù)據、財富能力背書。
- 用戶的第一屬性是“商家或消費者”。
- 不是讓陌生用戶直接1v1瞎聊(肯定聊歪了),而是放在有限可控的社區(qū)場景中。
比如,做一個專注于消費升級和購買興趣的“知乎”,既可以討論消費問題又可以發(fā)導購內容,人們可以清晰看到其他用戶的購買興趣(自愿公布的),并圍繞之自然溝通。同時,還能出現(xiàn)一些達人大v,帶動社區(qū)消費。
總之,做服務于商家客戶誠信交易、良性溝通的通用工具,征信金融是一把利劍,是微信們無法逾越的壁壘。
當然,支付寶應該是不會做這樣的嘗試了,小程序的開發(fā)者或許可以。
3、用支付寶小程序來補足基因?
小程序不是萬能良藥,支付寶要想做起來,依然會面對一堆問題:首先,現(xiàn)在的支付寶界面上已經有足夠多的“準小程序”了,可是你用嗎?其次,支付寶已經因為“安全問題”在社交嘗試中被罵死,那么小程序一樣可能帶來安全隱患,拿錢包不能社交,拿錢包就能玩小程序了?
所以筆者還是那個觀點,支付寶要做逃過“心智定位的宿命”,應該做一個不以支付為主題的b版,導入所有支付寶數(shù)據功能,只是改變定位和交互,這樣很多嘗試就不容易被以“拿錢包做亂七八糟事”攻擊。不要輕視這個”換皮“之變,如果微信把錢包放到首屏,把im放到底欄第三,你認為在小白用戶眼中兩者差別還大嗎?
如果開放小程序,就一定要把核心能力放出來,正如支付寶反復強調的要“開放賦能”,不能像微信死死捂著關系鏈數(shù)據不放。你的芝麻信用、消費大數(shù)據、lbs加圖像識別等功能那么強大,但是還沒有找到足夠多和好的應用場景,那就應該放出來,發(fā)動全天下開發(fā)者的智慧幫你找?;蛘吒みM一些,入口都不放在支付寶上,而是直接開放接口給開發(fā)者,把這些能力給他們的產品用,成為隱形的后臺。
像阿里云一樣,把支付寶的各種神能力做成b端商戶的水電煤基礎設施,以后只要收水電費就可以了。
這里的意義在于“基因補足”:也許有些c端的事情阿里不適合去做,但總有創(chuàng)業(yè)團隊適合,只要利益給足人家自然會主動去做,假以時日發(fā)展壯大再收購過來也不遲,這又會是一個騰訊收購張小龍團隊一樣的美談。
4、交易升級的通用工具。
回到開頭,支付寶要找到更適合做的事兒,如果我們可以確信阿里系是更加2b的,那么更適合的事情就永遠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核心就是交易。在我看來,馬云所做的很多都可以用交易革新來概括,這至少包括:
- 降低交易門檻,讓更多的主體可以交易。從中小商戶到淘寶店主,以后可能是個體自由職業(yè)者。
- 迭代交易規(guī)則,讓更多的標的可以交易。從線上電商到線下商戶,以后可能是內容和服務。
- 提升交易效率,讓買賣更加智能、迅捷、安全、可靠,比如亞馬遜展示的amazon go。
- 豐富交易轉化路徑,緊追新消費群體的認知習慣和心理變化,優(yōu)選導購、內容社區(qū)、網紅直播,人們的購買習慣變到哪里,就一直追到哪里。
在我看來。不論阿里系如何發(fā)展,這四個價值貫穿始終,服務中小商家是根本,如果能bc共贏則是最好。
回溯歷史,支付寶一開始是淘寶電商的交易擔保工具,后來逐步發(fā)展為線上線下交易的支付(金融)工具,那么它的未來也一定是——“交易(信用)升級的通用工具“。我們并不能準確判斷未來的交易形態(tài)會是怎樣的,但支付寶的使命應該在于——不論未來的交易如何演變,都可以通過未來的支付寶來進行。
如果支付寶真的已經遭遇”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開放賦能補足基因+交易升級的通用工具”或許是一個好出路。畢竟對于這樣一個組織來說,他主要的投入依然在熟悉和擅長的“更適合做的事兒”那里。而不那么適合的領域,有一幫小弟(偽軍)去收拾。
也許有一天,新零售帶動新消費時代的到來,天貓成為消費升級的核心平臺,支付寶成為交易升級的通用工具,加上淘寶口碑的線上線下體系,這樣的矩陣將塑造新的帝國神話。不過也許有一天,這個故事將由你我譜寫也說不定(調皮)。
#專欄作家#
張俊,上海帥醒科技創(chuàng)始人兼CE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斯恩斯研究院創(chuàng)始人。微信號:biohazard2015。野路子產品菜狗一枚、創(chuàng)業(yè)在上海,測試新一代興趣APP中,歡迎勾兌,吵架不回。
本文原創(chuàng)首發(fā)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張小龍的能力就是支付寶這種產品對比出來的
思維定式制約你只能寫這種文章,微信是社交的先入局者,后來者在嘗試打破的過程中已經給了我們很多不可思議,反言之,微信自始至終也沒向用戶輸出,只是索取
碼
哈哈 好好笑
從字里行間不小心流露出作者的個人閱歷和素養(yǎng),應該度過很多書,經歷過很多項目,很可能還玩過圍棋,邏輯思維強大,精力充沛,好牛逼,
看我頭像 – -!
帥醒科技ceo你好。。。。我是帥爆股份董事長
根據身邊好友的反饋,雖然最后只分得幾塊錢,集五?;顒拥脑u價還是正面或中性的居多
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今年的集五福明顯比去年設計得好,因為運營的目標更近了一步,用戶參與度更高、加好友更積極、讓更多人參與種樹而讓加好友與好友交流持續(xù),這是由長期效應的,有助于阿里的社交運營。
沒有之前產品經理分析五福那篇好……比較空洞
怎么也是 深度 | 帶有解析性+建設性意見的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