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感」品牌是什么?心存敬畏,敬偉大的思想家和探索者(1)
我們要以品牌的定義為開端,來探索共創感的開始,而不是從趨勢和數字化,和局限用戶和用戶需求等。本文將從不同時代“什么是品牌”和“如何品牌化”這兩個問題出發,來回答其理論演變,推薦給品牌行業的童鞋們閱讀。
變革和創新需要激情、想象力和一本冒險手冊,「共創感」系列也許就是!
探索「共創感」的開始,我們不從趨勢和數字化,不局限用戶和用戶需求,不思考挑戰和焦慮,不例說新消費和經典案例,而是以「品牌」的定義為開端。
如果能借此消除一些對品牌的傳統認知,也許可以為「共創感」騰挪出更多空間。
本文結構依從不同時代回答「什么是品牌?」和「如何品牌化?」理論演變:
- 一、品牌不是什么?
- 二、品牌是什么?——1.0@工商業時代:識別+形象+承諾
- 三、品牌是什么?——2.0@PC互聯:體驗+參與
- 四、品牌是什么?——3.0@數字時代:共創共享
下面,進入我們宏大而又精妙的品牌之旅!
第 1 章 :心存敬畏,敬偉大的品牌思想家們!
我們從「品牌不是什么和品牌是什么」的細致追問打開:
一、品牌不是什么?
「品牌不是什么」?——品牌不是標識、不是識別系統、不是產品、不是創始人,更重要的,它不是公司。
1、品牌不是標識
LOGO這個詞是商業徽標(logotype)的縮寫,是對來自個性化標識詞匯【logos在希臘語意為words(單詞詞匯)】的視覺表達。
無論是IBM的字母,耐克的對號,星巴克的海王,他們是商標,是識別符號,但肯定不是品牌,他們只是某個品牌的「 象征」而已。
2、品牌不是企業形象和識別系統
企業形象識別CIS成型于20世紀,控制企業識別和品牌商標,在各種場景的規范性應用,并保持一致性的形象輸出。
盡管品牌識別(BI)是建立品牌的首要大事,但是絕不能說品牌就是品牌識別,因為單憑品牌CIS(BI&VI&MI)和一致性永遠不能構建一個品牌。
備注:BI后來進化為品牌識別棱柱和品牌形象。
3、品牌不是產品
1985年,營銷史的分水嶺,是品牌史上最重要的象征事件之一。
之前,所有的品牌認知基本以「產品」為核心,沒有與產品分開,或者等同于產品。
1985年,可口可樂公司推出了新可樂,引發了意想不到的用戶抵制,從根本上沖擊了傳統品牌觀念。自此,無論品牌理論學者還是企業家,開啟了品牌獨立的生存空間。
事實上,早在1960年史蒂夫?金在《什么是品牌》就表達出:
產品是工廠生產的,品牌是顧客購買的。
產品可能被競爭對手復制,品牌卻是獨一無二的。
產品可以很快過時,成功的品牌卻可以經久不衰。
——史蒂夫?金
4、品牌不是創始人
在1896年的時候,當時阿爾芒·標致(Armand Peugeot)繼承了父母的鐵工廠,做的是彈簧、鋸子和腳踏車,但他決定要跨足汽車業。
于是,他成立了一家有限公司。雖然公司的名字和他的姓一樣,但公司并不等于他本人。
如果公司的某臺車出了意外,買家可以告標致公司,但沒辦法告到阿爾芒·標致本人。
如果公司借了幾百萬而破產了,阿爾芒·標致本人一毛也不用付給公司的債主。
畢竟,那筆貸款給的對象是標致公司,而不是阿爾芒·標致這個人。
也因為如此,雖然阿爾芒·標致已經在1915年去世,但標致公司至今仍然生氣勃勃。
——《人類簡史》
巴菲特老爺子說過——「名譽需要20年的積累,而摧毀他只需要5分鐘」,永遠要記住這點,你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另一句同樣智慧的話——「名譽需要成千上萬的人一同樹立,而一個或幾個人就能把它摧毀」,想想這點,你依舊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5、品牌不是公司
最后,再品讀一下《人類簡史》上標致汽車的案例:
標致汽車起源于法國一個小型家族企業,現在卻是一個全球員工達20萬人,而且多半完全互不相識,規模宏大的汽車制造商。
以什么標準,才能說標致公司(Peugeot SA)確實存在?
- 路上有很多標致制造的車輛,但顯然這些車并不代表公司。就算全世界所有的標致汽車同時被回收打成廢鐵,標致公司也不會消失。標致還是能繼續制造新的汽車,繼續寫出新的年度報表。
- 另外,公司有工廠、機器、展示大廳,也雇了技工、會計師和秘書,但就算把這些全部加起來,也不等于就是標致公司。
- 即使來了一場災難,讓標致公司所有員工全部罹難,毀了所有的裝配線和辦公室,公司還是可以借貸,重新雇用員工,重新蓋起工廠,重新購買機器。
- 雖然標致也有經營團隊和股東,但這些人也不等于公司。就算解散經營團隊,股東也把所有股票售出,公司本身依然存在。
- 然而,也不是說標致公司無堅不摧、不可能摧毀。只要有個法官下令強制公司解散,雖然公司的工廠仍然存在,員工、會計師、經理和股東也繼續活著,但標致公司就這樣消失了?
標致公司就算被解散了,但是這個品牌還存在。
- 他可以被收購,被其他公司拿來繼續使用,然后按照其一貫的風格,繼續使用LOGO,繼續使用技術,去生產制造,并銷往世界各地。
- 簡單說來,標致公司與這個世界其實并沒有什么實體的鏈接。它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
標致這個品牌,只是我們的一個「集體想象」。
所以,品牌和國家、民族、宗教一樣,真的是我們的「集體想象」?
二、品牌是什么?——1.0@工商業時代
對「品牌是什么?」的探討將更加燒腦。
不同時代,品牌創始人、廣告人、營銷人、學者給出了不同的回答。答案不分高低,沒有對錯,卻在彼此成就中互相啟發,相互融合,全面進化。
以下內容根據盧泰宏教授《品牌思想簡史》內容濃縮而來。
眾所周知,商業發展漫長,僅說品牌這一現象,中國早在商周,歐洲在中世紀就出現了。白色骷髏頭及骨頭叉,也許是世界上第一個全球性品牌認知。
現代意義的品牌是從19世紀末,伴隨百威(1795)、摩根(1799)、杜邦(1802)、寶潔(1852)、巴寶莉(1856)、路易威登(1854)、李維斯(1873)、通用(1876)、可口可樂(1887)、柯達(1888)、殼牌(1891)、吉利(1901)、福特(1903年)、哈雷(1903)、迪士尼(1923)等這些百年企業的營銷而登場。
「品牌」一詞最早出現在1922年,僅僅是市場營銷實戰中的一個工具而已;后來成為企業的戰略目標之一(公司戰略(波特)的指標之一就是打造品牌形象);而品牌研究的專業化,直至1950年,大衛?奧格威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產品與品牌》才正式被提出。
當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1967年出版《營銷管理》,系統性闡述了營銷學之后,品牌和營銷就始終密不可分。
因此,近100年來,在對「什么是品牌?」和「如何品牌化?」的追問和探索中,理念和理論持續豐富豐滿,邊界不斷拓展。不幸的是,品牌與目的,品牌和方法,品牌和營銷也常?;鞛橐徽劇?/p>
1、什么是品牌?
- 最原始的品牌含義包括——印記、標記和標簽(brandr=烙印)。
- 現代品牌含義逐步豐富出——標識識別、商標保護、促銷工具、承諾、附加價值和無形資產。
- 美國營銷協會、百科關于品牌的定義則遙遙落后——品牌是名稱術語設計符號等,核心在于區隔。
- 廣告教皇大衛·奧格威認為——品牌是無形之總和(品牌是產品各種屬性的無形之和,包括名稱、包裝、歷史、價格、聲譽,以及它的廣告表現)。
- 廣告教父李奧·貝納宣稱——品牌是符號,即品牌身份所產生的某種心理圖像。
- 1955年,心理學博士品牌思想家列維(S.J.Levy)提出了——品牌是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并延展出符號-象征,品牌意義等前瞻理論)。
- 1986年,品牌理性播火者帕克(C.W.Park)提出了——品牌是象征。(品牌可以象征質量價格,可以象征承諾、情感、個性、關系;也可以象征思想、價值觀和文化);
- 1991年,品牌資產鼻祖大衛·阿克(David A Aaker)認為——品牌是顧客聯想的集合,目的是區隔,品牌即資產(晚期認知見后)。
- 1998年,現代品牌學術領袖凱勒(K·L·Keller)說——品牌=附加價值(品牌自身擁有價值)(品牌是大寫的Brand,包括區隔、認知、承諾和尊重;特別指出品牌是產品之外的附加值)
- 現代營銷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品牌是識別和區隔/1994年;品牌是一種承諾和感知/1997年;品牌是名稱+象征+聯想/2016年(不斷更新思考的品牌觀)。
- 定位論創始人杰克·特勞特和艾·里斯認為——品牌=品類+品牌名稱。(艾·里斯曾說“品牌是植入潛在顧客頭腦中的一個獨特想法和概念”)
- …….
2、如何品牌化?
「品牌化」緊隨認知升級和實踐探索,亦歷經無數次演化:從以識別為中心→以銷售為中心→以傳播為中心→以顧客關系為中心。
方法論則發展出:獨特銷售主張(USP)→定位品類主張(PSP)→自我銷售主張(MSP)→整合營銷傳播(IMC)→品牌銷售(BSP)→體驗營銷(ESP)→《藍海戰略》的價值創新→品牌原型。
當然,管理模型也層出不窮:品牌概念管理(BCM)——品牌資產五星模型(BE)——戰略品牌管理(SBM)——基于顧客的品牌資產(CBBE)——品牌共鳴模型(BRP)。
時代不同,出發點不同(基于企業,基于市場,還是基于顧客),角度不同(商業基因還是文化基因),邏輯不同(理性主導還是感性主導),品牌概念、目標、價值、方法論、內容等當然不同。
特別 說明:為什么數字時代的今天,我們依舊要研究和熟悉這些老一代的品牌思想,因為在每天的品牌創造中,仍然在應用和解釋這些基本力量。這些基本原則代表了品牌思想中最頂尖的思想,他們是高度疊加的力量,彼此依存,相互促進。
三、品牌是什么?——2.0@互聯網時代
「2000年」,「拉近距離」讓《世界是平的》PC互聯網時代來了。
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就像是一個推土機方陣,上來就把這個世界推平了。無論你身在哪里,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只要能搭上全球化這趟列車,就能在全世界的舞臺上展示風采?!妒澜缡瞧降摹?006年
隨之是品牌和營銷的新旋律出現——「品牌關系/關系營銷」成為新的思想制高點。
與以前諸如品牌識別、形象、定位和資產等視角不同,「品牌關系」包括三個巨大轉變和轉向:
- 營銷從「交易」為核心轉變為以「關系」為核心。(即銷售或成交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建立關系才是重中之重);
- 從注重「企業發展」為中心轉向以「顧客自身的感受」為中心。(銷售好只能代表現在,不能贏得未來);
- 從「物」轉換到「人」,從關注「滿意」到重視「體驗」。(過去的問題是:我如何讓你更滿意;現在的問題是:你的體驗是怎樣的,如何激活更美好的體驗。)
1、那么,「什么是品牌」和「如何品牌化」?
這個新故事起始于「消費者-品牌關系理論」的開山學者弗尼亞(1998年)、「品牌社群」的開山學者莫尼茲(2001年)、「品牌體驗」的奠基學者施密特和「品牌依附」的核心學者馬克琳和帕克。
他們認為,品牌就是指品牌和用戶的關系,這包括以下三條線:
- 消費者自我;
- 品牌意義;
- 二者的關聯、契合,以及互動,其中情感占有重要分量。
以中國的語言表達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用戶喜歡什么品牌,取決于消費者自我,也取決于品牌的個性和意義。
盧泰宏教授將「顧客-品牌」關系的時間演進放在一張圖后發現,用戶正一步一步置于主位,且越來越重要。
- 品牌感覺(1955年):溫暖感、樂趣感、興奮感、安全感、認同感、自尊感。
- 顧客滿意(1965-1980年):顧客滿意度、品牌忠誠度等。
- 品牌體驗(1999年):《體驗營銷》(1999年)等。
- 用戶參與(2003/2005):《品牌社群》(2001年)、小米的《參與感》。
- 用戶浸合(2011年):這正是本文重點《共創感》和品牌社群(后文詳述)。
2、與此同時,那些與時俱進、前瞻的大師們開始對「什么是品牌」進行升級。
品牌資產鼻祖大衛·阿克在2014年,以其 30年之學術和實踐的修煉,為品牌定義給出另一個精妙的答案:
品牌絕非僅僅是一個名稱或標志,而是一個公司對消費者的承諾,它傳遞給消費者的不只是功能性利益,還包括情感、自我表達和社會利益。但品牌又不僅僅只是承諾的兌現,它更像一段旅程的體驗,是消費者每次與品牌接觸的感知與經驗中不斷發展的消費者關系。
簡述就是:品牌=識別+承諾+多重價值+體驗+關系。
菲利普·科特勒也在2016年第16版《市場營銷原理》更新了「品牌」定義:
品牌不僅僅是名稱或象征。品牌是公司與消費者關系中的一個關鍵要素,它體現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的認知、感受及在其心目中的意義。
更甚,科特勒在2017年認為:今天的公司已經失去了品牌的塑造權,品牌越來越被網上可以彼此交流的顧客所塑造。
四、品牌是什么?——3.0@數字時代
任何一種技術,一旦數字化,將脫離摩爾定律的束縛,開始呈指數級加速發展。
——《未來呼嘯而來》
從PC互聯到移動互聯,僅僅才10年,發生了什么?
2010年,蘋果推出高分辨顯示屏和前置攝像頭的iPhone4,吹響智能手機的高速發展的號角;
2010年,Facebook 訪問人次首度超過Google;
2010年,Youtube重大改版,每日視頻觀看量達到了20億;
2010年,中國微博元年;
2010年,Instagram上線;
2011年,Snapchat上線;
2012年,微信公眾號誕生。
▲《時代周刊》封面2006年“YOU”+2010年facibook5億用戶
吊打摩爾定律的指數型技術融合開啟,沉浸體驗和數字化營銷,云化和元宇宙,無人機和新能源車,低碳和可持續……,無數曾經遙不可及的想象,正徐徐鋪開在我們面前。
「數字」通過移動互聯和智能算法,聚合成更強的創造力,跌跌撞撞又激情四溢地疊加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當然也賦能每一個品牌。
曾經的商業巨人和品牌或退出舞臺或風光不再,柯達、諾基亞、西爾斯、GE、智威湯遜;而蘋果、亞馬遜、谷歌、愛彼迎、Facebook、Uber、特斯拉、TikTok、微信、支付寶、美團、小米、華為等灼目而出。
品牌和創新的邊界模糊了,不再屬于或局限于一個行業、一家公司、一個產品或一個品類,這些企業/品牌更似一個大平臺、一個生態圈、一個大部落。
另外,在歐美有一種叫「DTC」,在中國叫「新消費」的品牌們,正安身立「命」,乘勢崛起,迎風而長,各領風騷。
Warby Parker、Dollar Shave Club、Allbilds、Casper、Harry’s、Everlane、Glossier、SHEIN、Manner、三頓半、完美日記、花西子、泡泡瑪特等等。
▲圖片為互聯網數據整理
以Dollar Shave Club剃須刀為例。
2012年,以一個1天拍攝完畢僅花4500 美元的病毒式視頻廣告出場,創始人Micheal 親自主演,在YouTube上發布3小時,獲得了1.2萬訂單。這個視頻總觀看次數已達到2400萬次。
4年之后(2016年),這個品牌被聯合利華以10億美元收購。
他們往往只需幾年就達到了曾經那些品牌幾十年的營收和影響力。
他們發現了什么,重視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或者說在數字大航海時代中,「品牌和品牌化」不確定性的確定性是什么?
1、品牌創建邏輯,在數字營銷中再次變革。
首當其沖的是數字化營銷盛行,這包括三個層面:
- 傳播數字化:口碑營銷+數字化社群。
- 品牌創立新路徑:建立連接;創造粉絲平臺;自媒體;內容營銷。
- 品牌數字化戰略:賦新(創新用戶價值)、連接(連接和關系創新)、跨界(跨越行業)。
就這三點,成就了前文所說的諸多的DTC品牌和新消費的品牌。
基于創建品牌路徑的改變,品牌的創建邏輯也發生了巨大改變:
- 從共鳴模型到粉絲模型(1000個粉絲理論)。
- 理性主導到感性為先(視覺營銷/感官品牌/故事化品牌)。
- 「為用戶持續創造新價值」成為主流認知。
進而,品牌思想的革新再次發生,一種叫「共創共享」和「品牌社群」的新理論出現。
2、「共創共享」思想和理論溯源和演化
「共創共享」這一品牌思想從醞釀形成到閃耀奪目經歷了大約50年時間。
1)四位偉大「共創共享」思想的奠基人
數字時代的創新人物群星璀璨,且有一群學者從哲學、進化、商業、創新等多維度洞察和創新出品牌和營銷的新視角。
彼得·德魯克——「商業的唯一目的是創造客戶」。
「為用戶創新價值」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務實而充滿遠見的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在1973年出版的《管理實踐》的洞見——「任何商業行為的唯一目的都是創造客戶」。
德魯克超越他那個時代,他可能不知道,五十年后,人們會把他所關注的那些原則——創新、營銷和用戶至上——匯聚在一起,再加上星巴克霍華德·舒爾茨和亞馬遜貝佐斯加持,形成了今天的「用戶思維4.0」。
詹姆斯·卡斯——「世上有且只有一種無限游戲」。
在這本1987年的《有限與無限的游戲》書中,以詹姆斯·卡斯以哲學視角講述了競技世界的新故事。
有多了不起:
- 凱文·凱利認為,它改變了我對生活、宇宙和其他一切事情的看法。
- 美團王興說,有本書對我很有影響——有限游戲在邊界內玩,無限游戲卻是在和邊界,也就是和“規則”玩,「探索改變邊界本身」。
- 再看看喬布斯、貝佐斯、馬斯克、張一鳴他們「打破邊界」和「長期主義」的所思所想所行。
凱文·凱利——「1000個鐵桿粉絲」
然后是1994年,未來學家凱文·凱利在《失控》中就論述了今天正在興起或大熱的概念:大眾智慧、云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敏捷開發、協作、雙贏、共生、共同進化、網絡社區、網絡經濟等等。
2008年,凱文·凱利又提出了「1000個鐵桿粉絲」理論:要成為一名成功的創造者,你不需要數百萬粉絲。作為一名工匠,攝影師,音樂家,設計師,作家,app制造者,企業家或發明家,你只需要1000個鐵桿粉絲。鐵桿粉絲被定義為購買你任何產品的粉絲。
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創新的核心是用戶進步,而非產品」。
創新大師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在1997年《創新者的窘境》中提出了驚人的主張——領導企業的失敗與創新技術無關,而是因為將客戶需求作為絕對標準,過于客戶導向。
并在2018年《與運氣競爭》中提出了創新的核心——不是滿足用戶,更不是產品和關注競爭對手,而是用戶進步,重點是進步。
也許,這些就是我們苦苦探尋,數字大航海時代「品牌和品牌化」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要素:創新、共同進化、無限游戲、用戶進步。
2)四位「共創共享」品牌理論的探索者和締造者
品牌和營銷大師們的探索則務實而流暢。
1966年,艾德勒提出了「共生營銷」。
所謂「共生營銷」,即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聯合開發營銷機會(也許是最早的跨界理論研究)。
遺憾的是,這一理論始終沒有獲得關注,直到20年后,科特勒將「共生營銷」發展為價值網營銷從而獲得更多關注。
1996年,穆爾的「商業生態系統」理論
1996年,美國教授穆爾(J.F.Moore)在其著作《競爭的衰亡》書中,提出 「創建商業生態系統」。
穆爾根據進化論:“相互依存的物種在無窮的交互圈中「共同進化」,對一個生態系統的進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在商業戰略上「不能單獨行動,必須共同進化」。
穆爾的「品牌生態圈戰略」包括以下關鍵詞:
- 「共生」——不是立足于競爭分析,而是強調共同進化。
- 「跨界」——業務無邊界,不再限于某一個行業,也不屬于某一個行業。
- 「企業生態網絡」
- 「企業/品牌愿景」——以此在生態圈中形成吸引力和領導力,產生引領作用。
2000年,莫尼茲和他的「品牌社群」
從1995年到2001年,莫尼茲歷時6年完成和完善了他引以為傲的《品牌社群》,并成為品牌社群的鼻祖人物。
他對品牌社群的定義是——「基于對某個品牌的崇拜而形成的特殊的、不受地域限制的社交群體」;并且主張主張顧客與企業合作創造價值。
品牌猿更喜歡《部落》中的定義是:一群人彼此關聯,由領導者帶領,抱著同樣理念集合在一起,這就成了部落,或者說社群。
這里沒有顧客,沒有管理,沒有崇拜,有的是領導者、彼此關聯和共同理念。
最成功的三個案例當屬:線下社群為中心的哈雷、共創協作模式的百科和線上社群創新者愛彼迎。
2004年,普拉哈拉德的「合作營銷」+「與顧客共創價值」
對「共享共創」理論作出最大貢獻的學者當屬普拉哈拉德(C. K.Prahalad,1941-2010)
2004年,在其著作《競爭大未來》中首次提出了「合作營銷」( Colaborative Marketing)和 「與顧客共創價值」的思想 ( Co-creating value. CCv)。
他認為,未來的營銷應該包括:
- 價值觀點:共同創造體驗
- 市場角色:通過對話共同創造價值平臺
- 用戶角色:消費前積極參與價值共創
- 企業角色:讓顧客參與價值界定及共創過程。
- 與用戶互動的性質:與用戶和社群積極對話。
后來,競爭理論之父波特采用了全新的學術視角,于2011年提出了「創造分享價值」這一重要理論,從「競爭」走向了「分享」。
再后來,營銷教父科特勒在第 16版(2016)中對營銷重新定義——通過為顧客創造價值和「從顧客獲得價值」來建立有價值可持續的顧客關系的過程。
2005年——2018年,諸多大神加持的「顧客浸合」
2005年,出現了一個新詞「用戶浸合(customer engagement CE)」。(盧泰宏教授翻譯為顧客浸合,品牌猿更愿意使用「用戶浸合」)
如盧泰宏教授所說,「用戶浸合」「浸」是滲入、滲透,「合」是合作、共創, 這一理念是數字時代營銷和品牌巨大變革的新坐標。
因為「用戶浸合」不同于「用戶體驗」、「用戶參與」,「用戶依附」,更不是CRM、會員營銷,他是指用戶和品牌已經融合為一體。
從2005年到2018年,這一概念歷經諸多營銷大神加持,成為品牌新理念:
- 2005年開始,互動營銷和服務營銷在數字化下融合出一個新的營銷理念「用戶浸合」,各種討論和論文層出不窮。
- 接著,2010年,美國研究學院將「浸合」列為2010-2012年度優先鼓勵的關鍵研究領域。
- 然后,2013年,品牌學術領袖凱勒在《戰略品牌管理》4.0多處增加了「用戶浸合」,且在新版中獨立成章。
- 最后,2018年,營銷教父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原理》第17版中吸納了「浸合」定義,再一次更新了「營銷」定義:通過為顧客創造價值和「從顧客獲得價值」,以浸合顧客(engaging customer )并建立可持續的顧客關系的過程。
從「共生」到「生態」,從「共創」到「共享」,從「社群」到「浸合」,這些思想和理論,不但在上文所提到的DTC品牌、新消費品牌得到成功驗證,更在無數巨頭創新中獲得新的能量。
- 早期有蘋果的APP stoer、谷歌的開發者大會、百科共創模式、Costco付費會員;
- 后來是亞馬遜的prime會員,小米的參與感,樂高的玩家社群,蔚來的超級會員,B站抖音小紅書UP主達人;
- 近年更有獨領風騷的露露樂檬,耐克的DTC戰略,星巴克奧德賽計劃,直到當下的DAO社群……。
至此,「共創共享」和「品牌社群」 在未來品牌理論中的地位已經毋庸置疑。
3、「共創共享」演進之“根”和發展邏輯。
那么,新問題來了,「共創共享」作為品牌新生力量,是曇花一現,還是像「定位」一樣主宰數十年?
這就需要探討「共創共享」思想之根和未來發展的邏輯。
1)演進之「根」——數字原住民
數字化就像混沌一樣,孕育出一種全新的人類——數字原住民。
無論是成為社會精英的千禧一代(1984-1995年),還是主流的Z世代(95后),這兩代人出人意料的融合成一個整體——一直在線的「數字原住民」。
他們合力開啟了「代際革命」——將生活融入數字化,而不是將數字化融入生活。
他們三個特征前無古人:
- 「主權進化」——消費主體從“狹義的消費者”到“主動的人”。
- 「新共同體」——打破時間空間的點對點交互網狀立體關系和新共同體。
- 「造動力」——人人都是未來的自己和未來世界的創造者。
備注:關于「數字原住民」特征后文詳論。
2)品牌認知的三個「翻轉」
數字原住民,再加上因果模糊的技術和媒介相互激發和融合,社會形態不斷去中心化,新的「品牌」思想和認知翻轉自然發生。
翻轉1:創造品牌的不再是公司,而是用戶。
品牌不再只是識別、符號和承諾,更多的是用戶對產品、服務或企業的一種直覺。那么,顯然,品牌不是你說它是什么,而是與他接觸的人說他是什么才是最重要。
翻轉2:擁有品牌的不再是公司,而是那些從品牌獲得意義的用戶。
新一代用戶希望有權決定生產什么,如何生產,也愿意卷起袖子做點什么(分享內容共創產品),品牌的權力不再集中在公司和領導人。從非常真實的意義上講,粉絲、超級用戶和社群將成為品牌共同擁有者。
翻轉3:「消費者」會被淘汰,擁有共同進步的成員才是未來。
新人群不再是「消費」,而是在「擁有」;不再專注產品,還有「意義」,他們通過購買商品建立身份。這意味著,產品不是創新,用戶才是創新所在;換句話說,幫助或和用戶一起進步創造更好的生活,比為自己賺錢增加資產更容易在未來活下來。
3)從「我」到共同體的「我們」
當上述「翻轉」發生,基于商業和文化建構的生態化趨勢和創新共同體,「我們」來了。
- 變化1:為股東企業創造利潤,為「我們」為社會創造價值
- 變化2:「我」的營銷或「我」的品牌,為「我們」的營銷或我們的品牌
- 變化3:「我」創造,變成了「我們」共同創造。
這里的「我」,指品牌的主體,包括公司、組織、個人;這里「我們」,是指擁有共同理念而關聯的所有參與者,包括公司,員工,用戶,合作伙伴,利益相關者。
4、2018年,「活」向未來。
如果說2010年是數字營銷的開始和「共創」的探索;那么2018年后,則是「共創共享」的必然的機遇和選擇。
不同意識形態的對抗加劇,經濟寒冬到來,“活下來”被巨無霸們頻繁喊出;與此同時,風口收緊,創業門檻提高,紅利消失,盡管人們還是相信每個行業仍舊有機會用數字重做一遍,但更多的品牌開始用「長期主義」來演繹對不確定性的理解。
品牌們認識到劇烈的變化將加劇,碎片、解構和流動是常態;他們還知道隨時圍繞任何點任何場景進行聯結,自行展開行動,形成新的契約的關系不斷形成;當然他們更清楚現實生活的人們尋找更多的關系黏合和共生機制。
更重要的是,認知型創業者們成為舞臺的表演者,他們以自我敏銳,全局視野,雜交進化,親身驗證「共創」理念:共感、共謀、共建、共創、共生、共享品牌的一切。
參考圖書:《品牌思想簡史》、《經營戰略全史》、《品牌翻轉》
專欄作家
品牌猿,公眾號:品牌猿創(ID:brand-yua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新商業生態的窺探者,品牌戰略顧問,專注品牌創新與進化。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害,匯總了不少資料,就是沒有觀點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