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互聯網醫療行業分析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我們未來實現線上看病、問診也早已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這篇文章分析了未來互聯網醫療行業的增長,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提供的醫療服務。感興趣的童鞋快來看看吧。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醫療衛生信息化的推進,互聯網醫療應運而生。本次分析旨在總結當前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發展情況,為從行業、用戶和競品的角度探索好大夫未來的優勢、劣勢、機遇與風險,并期望找出其未來發展方向奠定分析基礎。
互聯網醫療是指通過互聯網技術整合、共享和傳遞醫療資源、服務和信息,以改進傳統醫療服務模式、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效率和可及性的一種新興醫療服務形式。互聯網醫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在線醫療咨詢、遠程診斷與治療、電子病歷與數據共享、在線預約與掛號、智能健康管理、在線藥物購買與配送、醫療知識普及以及醫療大數據分析。主要運營模式見圖1。
圖1.互聯網醫療運營模式
一、行業簡要分析
1、市場趨勢和預測
(1)行業規模與社會環境:
1. 市場規模
2021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規模達2230億元,同比增長43.87%,預計2022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099億元,其中在線醫療咨詢服務占比25%左右。此外,受疫情影響,互聯網醫院數量迅速增長,由2019年的315家,增至2022年的1700家。同時,從 2020 年 6 月到 2022 年 6 月,用戶規模和使用率均先減后增,目前已達 3 億人。
圖2.累計互聯網醫院數
圖3.在線醫療用戶規模與使用率變化趨勢
2. 政策上多種措施助力推進互聯網醫療規范化發展
2014年,原衛生計生委在《關于推進醫療機構遠程醫療服務的意見》中進一步提出:將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為遠程醫療服務的發展營造適宜的政策環境,首次關注到了遠程醫療服務。
2016年,“規范和推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創新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模式”寫入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成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部分。
2018年,《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的出臺,在國家政策層面為互聯網診療正式打開了“綠燈”,并初步構建起行業規范。
2020年《關于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提出了五個方面的服務行動,包括“一網通辦”、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診療、遠程醫療、健康管理等,旨在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遠程醫療規范化建設試點方案的通知》也明確提出了遠程醫療規范化建設試點方案,為互聯網醫療落地提供政策支持。
2021年《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等,則明確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具體要求和操作流程,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醫保服務。
2022年和2023年都有中國國家政策出臺,如《“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等,再次明確了國家對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大力推進與支持的態度,使得行業得到進一步發展與規范,開啟了行業嚴格監管、健康發展的新階段。
3. 技術上GPT等LLM模型與醫療物聯網助力互聯網醫療服務提升指日可待
3.1 以下是chatGPT回答的關于它認為AI對互聯網醫療的助力提升:
- 在線診斷支持:AI技術可以在互聯網醫療平臺上協助醫生進行初步診斷,幫助快速識別患者病癥,提高在線診斷的效率和準確性。
- 個性化健康推薦:AI可以根據患者在互聯網醫療平臺上的信息(如病史、生活習慣等)生成個性化的健康推薦,提供飲食、運動、心理等多方面的建議。
- 虛擬護士助手:AI可以在線上醫療平臺上扮演虛擬護士的角色,協助醫生回答患者的常見問題,減輕醫生的工作壓力。
- 患者隨訪與管理:AI可以利用患者的在線數據自動提醒患者進行復診、藥物服用等事項,確?;颊甙磿r按量進行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
- 在線醫學資源整合:AI技術可以整合醫學資源,為醫生和患者提供便捷的在線知識庫,幫助他們快速查詢和獲取相關信息。
- 醫患溝通分析:AI可以通過分析醫患之間的溝通記錄,為醫生提供患者滿意度反饋和個性化服務建議,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 智能預約掛號:AI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醫生的專長為患者推薦合適的醫生,并協助患者完成在線掛號、預約等操作。
- 遠程會診協作:AI可以將分布在不同地區的醫療專家聯系起來,協助完成遠程會診,共同討論病例,提高診斷和治療水平。
- 互聯網醫療培訓:AI可以為醫生提供線上培訓資源和模擬實戰環境,幫助醫生提高診斷、治療和溝通技巧。
- 智能化醫療器械:AI可以結合智能醫療器械,如可穿戴設備、遠程監測設備等,實時收集患者生理數據,為醫生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數據挖掘與病例分析:AI技術可以從海量的線上病例和患者數據中發掘隱藏的模式和關聯,幫助醫生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特征,優化診療方案。
- 患者心理健康支持:AI可以通過聊天機器人等形式為患者提供心理健康咨詢與支持,降低心理壓力,并在需要時引導患者尋求專業心理援助。
- 智能分診:AI可以分析患者病情,為患者推薦適當的診療科室或專家,避免患者因分診不當而耽誤治療時間。
3.2 醫療物聯網
(01)定義:醫療物聯網(Internet of Medical Things: IoMT)是通信網絡延伸到醫療場景下,通過感知和通信技術,將各類傳感器、執行器、基礎設施、醫療設備、各類智能化裝備與醫院信息系統聯接在一起,支持醫療服務、醫院運營過程中的數據采集、傳輸、處理、存儲和分析應用,從而實現醫療場景中人與物通信、物與物通信的網絡。
(02)醫療物聯網助力互聯網醫療提升:
- 推動AI+醫療落地發展:AI+ 醫療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當前在醫療安全、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疾病風險預測、健康管理、藥物挖掘等諸多領域都已有成熟或推廣的應用,國內已經有百余家的 AI 開發廠家。這些智慧應用需要與患者之間建立有效聯接,實時采集患者大規模多維原始鮮活數據,驅動著醫療物聯網廣泛聯接,加速使能醫療服務模式轉型。
- 在線健康監測:通過醫療物聯網技術,患者可以使用智能穿戴設備或家庭醫療設備實時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這些設備可以將數據上傳至互聯網醫療平臺,便于醫生在線查看和分析。
- 跨地域遠程診斷:醫療物聯網可以實現跨地域的遠程診斷服務?;颊呖梢栽诨ヂ摼W醫療平臺上與專家進行視頻會診,專家則可以通過平臺獲取患者的實時健康數據以制定合適的診療方案。
- 個性化健康管理:醫療物聯網技術可以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根據患者實時監測數據,互聯網醫療平臺可以生成個性化的生活習慣、飲食和運動建議。
4. 社會上人口老齡化問題、隱私意識提升使得互聯網醫療行業也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在疫情期間,互聯網醫療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了人們獲取醫療服務的重要途徑。后疫情時代,隨著人們醫療意識加強與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互聯網醫療行業也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老年人群體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而互聯網醫療行業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化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另一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互聯網醫療行業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例如,老年人群體對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化服務的接受程度較低,這將對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此外,近年來消費者對于個人信息隱私的關注度,尤其是互聯網醫療這一高度隱私信息集中地,有必要給予更多的重視與保障措施。
(2)市場環境、用戶與競爭格局的變化:
1. 市場環境
(01)中國互聯網醫療服務需求端、供給端平穩發展。
A.需求端:疫情助推醫療服務向線上轉移,線上用戶存量提升且形成習慣。
從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線上用戶規模和使用率均先減后增,目前已達 3 億人。
B. 供給端:平臺與醫生形成了價值共創管理,關系良性發展。
(02)互聯網醫療構建良性生態價值鏈初有成效。
互聯網醫療的生態價值鏈包括互聯網診療、互聯網醫藥電商、互聯網醫保、線上公共醫療服務和其他,以及下屬的各類細分業態。這些創新醫療場景的涌現,離不開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玩家在價值鏈上的布局。
圖4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生態圈
圖5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生態圈
(03)加強同線下醫院的數據聯動與業務協同,推動一體化發展是新趨勢
用戶對于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健康新格局有更高的期待,未來輕癥和慢性疾病的診療需求將上浮至在線醫療平臺等新入口和新渠道予以滿足,而在線難以解決的疾病將下沉至實體醫院進行后續檢查與診斷,醫療資源分配合理性將進一步提高。這種一體化的格局一方面需要在線醫療平臺同線下醫院實現信息數據的全面聯動,以便過程中的轉診、復查等行為;另一方面,需要二者加強業務協同能力,同時對支付方式做出優化,共同完成患者流量與醫療資源的順暢流動,進而形成貫穿患者診前、診中、診后環節,聯通“醫、藥、險”的完整醫療服務模式。
圖6 中國互聯網醫療線上線下一體化模式
(04)對于行業,需要著力實現服務的多樣化與精細化發展,回應消費者關注:(1)提高服務廣度(2)增強服務深度。
圖7中國互聯網醫療橫向縱向發展路徑
2. 行業用戶分析
(01)用戶畫像:
- 主要使用在線醫療服務的人群為25-35歲、文化水平較高、收入穩定的中青年。
- 主要使用動機為了了解自身健康狀況,降低患病風險等。
(02)使用時間、頻率與花銷:
- 近三年內開始使用在線醫療服務的用戶數量逐漸增加。
- 10%的用戶每天花費約301-1200元在在線醫療健康服務上。
(03)主要使用需求:
- 用戶需求主要集中在內容、診療、用藥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 用戶更傾向于在線解決消化、皮膚、精神等方面的疾病。
- 慢性病的需求空間有待進一步挖掘。
- 用戶主要通過線上問診、電子掛號預約和網上購藥等方式獲得醫療服務。
- 使用在線醫療服務的意愿受到醫生溝通效率、專業能力、等級、態度、價格合理性和等待時間等因素的影響。
- 在健康管理服務中,用戶主要使用健康管理APP和網站進行亞健康改善、家庭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疾病早期篩查和康復護理管理。
- 用戶對健康管理服務的專業性最為關注。
- 在消費醫療服務中,用戶主要使用健康體檢、口腔健康和疫苗預約等方面的消費醫療預約服務。
- 健康體檢預約服務的用戶使用量最大,達到70.6%。
- 用戶更加關注平臺后續服務的完善度和提供服務類型的豐富程度。
(4)認知與信任度情況:
- 用戶對信息與服務、醫生專業能力及個人隱私保護能力基本持信任態度。
- 政府認可、法律保障的在線醫療健康服務平臺更受用戶信賴。
- 用戶認為在線醫療服務的核心優勢是節約時間、降低成本、提高就醫效率。
- 用戶認為醫生的專業能力、服務形式、支付方式需要進一步優化。
- 用戶期待平臺能夠根據需求幫助選擇合適的醫生進行咨詢接洽,并匹配推薦最合適的線下醫院。
- 建立完整的隨訪體系,優化醫療資源,形成全程化的專業醫療健康管理服務,對用戶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和服務是在線醫療健康服務未來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
3. 競爭格局
互聯網醫療賽道中存在多種服務與運營模式,不同細分領域中的競爭者及競爭格局存在較大不同。由于后續分析主要是面向好大夫在線的產品分析,本文競爭格局分析將主要圍繞于在線問診這一細分領域市場進行分析。? 在《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許可的范疇,目前互聯網問診平臺主要有三種模式:
- 實體醫院自建互聯網醫院,通過PC、移動APP、微信服務號、小程序等渠道,將既有線下診療服務向線上延伸;
- 實體醫院與企業共建互聯網醫院,由實體醫院提供醫療服務,共建企業負責線上服務運營;
- 由第三方平臺依托實體醫院設立互聯網醫院,吸收醫務工作者以個體方式加盟,最終患者和醫護在該類平臺型互聯網醫院實現診療服務全過程。
(01)自建互聯網醫院醫生參與度低
在政策與疫情的雙重作用下,出現了實體醫療機構自建互聯網醫院的高潮,但多數受訪醫生認為,實體醫院的互聯網診療平臺在疫情期間的發展態勢難以持續。原因在于:
- 建立動力有三,但后疫情時代均不可持續:一是源于政策倡導,二是響應政府在疫情期間的義診號召,三是應對疫情期間線下診療量銳減的局面。
- 實體醫院對于自建互聯網診療平臺的態度矛盾。一方面,互聯網醫院可以引流患者、擴大醫院知名度;另一方面,線上診療對于實體醫院的收入貢獻有限,醫院最大的收入仍依賴檢查檢驗和住院手術,因此必須將有限的醫生資源投入到最具效益的線下診療之中
- 本院自建平臺的功能不夠完善,使用體驗較差,對醫生參與線上診療的激勵也十分有限,“用愛發電”不可持續。實體醫院自建平臺的診療費用水平也偏低,難以體現醫生的勞動價值。
(02)第三方平臺
平臺型互聯網醫院可以為醫生提供更周到的服務,包括專科的評估與篩選、患者流量的反饋、醫生品牌與內容的推廣、服務層級的設立、診療軟件的持續更新、及時透明的報酬結算、幫助醫生觸達更多的患者等。
在第三方診療平臺的選擇上,除了中醫習慣使用具有藥材供給能力的平臺(如甘草醫生、小鹿醫館、藥匣子等)之外,西醫往往選擇規模較大的互聯網平臺,包括京東健康、好大夫、春雨醫生、微醫、小荷醫生、百度健康、愛問健康等。
(03)市場占比分析
具備一定在線醫療咨詢業務規模的App主要有好大夫在線、丁香醫生、春雨醫生、微脈、京東健康、平安健康、微醫以及健客醫生。由于各公司具體數據缺失,無法基于營收判斷在線醫療咨詢市場競爭格局。本分析主要利用七麥網APP數據進行簡要分析。在醫療分類下各App排名分別為:好大夫在線7、丁香醫生13、平安健康14、微醫19、春雨醫生38、微脈35、京東健康44、小荷健康61、健客醫生109。故由本排名可知,基于App下載量角度,在線醫療咨詢領域中好大夫在線的用戶量由較為明顯的優勢,同時總體可分為第一梯隊(好大夫在線7、丁香醫生、平安健康、微醫)、第二梯隊(春雨醫生、微脈、京東健康、小荷健康)以及第三梯隊(健客醫生等App),線上醫院App均不在前列。
總的來說,互聯網醫療行業在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發展,政策支持、疫情影響等多方面因素推動了行業的壯大,在線問診、預約掛號、患者管理等業務領域逐漸完善。預計未來互聯網醫療行業將繼續保持增長,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將使患者和醫生雙方都在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然而,隨著疫情淡化,整體市場用戶需求回落,加之行業競爭激烈,政策監管力度加強、用戶體驗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好大夫在線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需要關注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尋找差異化、提高服務質量和醫療效率。此外,發展中需警惕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等問題,以確?;颊叩臋嘁娌皇芮址?。同時,企業之間加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信息來源:
- 艾瑞咨詢.中國在線醫療健康服務消費白皮書
- [健康界]互聯網診療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
- 動脈網]2022互聯網醫院報告
- [華為]2023中國醫院醫療物聯感知網技術白皮書2.0
- chatGPT
本文由 @Sunny學習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有一個疑問,互聯網醫療,某些病在人的表現特征是相似的,但治療是完全不同的。就比如肺炎和流行性病毒性感冒,表現出來的都是高燒、咳嗽、食欲差。這種僅通過互聯網面診的形式,如何區分,如果前期診斷不出來,很耽誤病情。
你也對互聯網醫療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