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練習生”到公園“擺攤”,年輕人開啟職業探索的新風潮
裸辭、Gap year、轉行、擺攤文化展現著青年人們渴求的自由,在三年疫情的反復捶打、就業壓力、及chatGPT迅速迭代對傳統工種帶來的重重刺激下,是否將迎來新一波職業探索的新風潮?讓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
裸辭、Gap year、轉行、擺攤文化似乎正成為青年群體中的主流詞匯。
近段時間,一條“閃送員陳師傅”的視頻,讓主人公陳濤的“哲學系研究生、前記者、公關、新媒體”等過往經歷與“外賣員”的當下身份產生激烈對撞,腦力勞動到體力勞動的轉變,結合脫下“孔乙己長衫”論,一時掀起陣陣輿論。
與此同時,不少公眾人物也頻現于生活化場景,成為體力勞動的踐行者。
劉昊然董子健擺攤調酒、前愛豆徐炳超轉行賣包子、陳翔夜市賣烤腸等等。社交媒體平臺中《大廠裸辭gap year》《30歲轉行干貨分享》《蝴蝶翅膀擺攤賣爆了》《花式搞副業不踩雷》等點擊上萬的文章及視頻更是早已活躍良久。
無論是38歲記者轉行送外賣、明星擺攤賣包子烤腸、抑或是裸辭的青年人們,從幾年前一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辭呈引發的社會議題,到如今返鄉種地、自媒體創業、咖啡店打工的自由職業踐行者們,渴求自由的青年人們,在三年疫情的反復捶打、就業壓力、及chat gpt迅速迭代對傳統工種帶來的重重刺激下,或將迎來新一波職業探索的新風潮。
我們和幾位青年小伙伴聊了聊,在跨行業、體力活、自主創業等關鍵字背后,得以窺見青年群體對職場的當代態度。
01 裸辭轉行后悔嗎?后悔沒早點
28歲的前綜藝宣發人阿真在2022年選擇裸辭?;貞浧饛氖挛膴市袠I這四年,最終壓垮阿真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大部分時間在進行重復的工作,一度找不到上升天花板和工作的意義。
基于文娛行業時常因為預算不足而束手束腳的窘迫,在裸辭后將求職目標定在了還算有錢的新消費行業的品牌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阿真成功跨行業到一家服裝公司做品牌。
“在某個行業呆久了,熟悉了那個行業的運作方式,轉行必然會不適應。就比如其他行業通常是需要坐班打卡的,這點對于作息紊亂的文娛人來說就實在很痛苦。”
看重工作帶來的價值感和成長意義的阿真,當下在新領域還沒有太多興奮感和成就感,“畢竟是跨行業,還在摸索階段。當下的比較焦慮的部分,是不確定行業前景如何。”阿真表示。
精神與身體總有一個隨時待命,是文娛行業的普遍狀態。阿真身邊轉行的同行雖然不多,但大部分都在等待機會,阿真認為,“選擇留下的人或許是因為習慣,或許是仍對不穩定的大環境產生恐懼、暫時想留在舒適圈,抑或是對內容行業存有熱愛吧。”
同阿真一樣選擇“裸辭”的青年人并不在少數。Just So Soul研究院針對Soul App站內用戶的調研《Z世代工作生活態度洞察:勇氣一代的夢想與選擇》報告顯示:超七成年輕人不擔心“裸辭”,八成年輕人有轉行想法。
當被問到“如果時間倒退回到一年前,還會選擇裸辭或是進入現在的行業嗎”時,阿真斬釘截鐵地表示,“會。覺得自己轉型還是晚了,應該趁年輕多嘗試!”
02 開店失利,去做“從零開始的打工人”
24歲的前劇本殺店老板青青從創業到轉行為打工人,為期兩年。
2020年大學畢業后,青青和朋友合伙在北京開了家劇本殺店。本科會計專業的青青,耳濡目染家里的經商思維,在畢業前就萌生了“給自己打工”的想法,這一愿景在她實習期間飽受北京地鐵高峰通勤后更為強烈。
青青坦言,當初創業也是踩準了風口。據小黑探數據:2020年10月,全國的“劇本殺”門店已經由起初的2400家發展超過了2.5萬家,門店大部分集中在商圈、大學等人流密集處,線下體驗玩家人數超過3000萬。
青青的店鋪便根植于線下劇本殺產業的“黃金年代”。家人贊助加上合伙人支持,青青和朋友倆人準備了50萬左右的啟動資金,在北京六環某大學附近租下一家不到200平的店鋪,年租18萬,裝修費差不多花了30萬。
“當時想著做大做好,畢竟是第一次創業嘛,每一間主題房都很用心裝修。再加上買本子、請Dm,有段時間生意真的很好,看得到回本的希望?!?/p>
“趕上了這兩年真的五味雜陳?!鼻嗲噙€記得,2021年北京市就地過年政策發布,線下娛樂業態開啟了短暫的狂歡。那段時間是生意的高光時刻,店里可謂“三天三夜,三更半夜,晝夜不停歇”的狀態,日營業額均過萬不在話下。
短暫的狂歡后,接下來的事情大家就能猜到了。
24周歲的青青最頭疼的是“我爸幾乎每周都給我打電話,內容一定是圍繞著叫我回老家買車買房處對象。因為家里也是做生意的,所以父母一直不想讓我在外,總是以‘回家找個穩定的工作,給你買房買車,女孩子不用那么拼,家里也不缺錢’等說辭給我壓力?!?/p>
在合伙人退出后,青青的開店夢也算是暫時熄火,但她從沒想過回老家。現在就是一邊往出盤店面一邊做簡歷準備開始打工生活的狀態,“看著當時快20幾萬盤下的店面要折價盤出,挫敗感挺強的。”但一心想要“東山再起”的青青決定這一次自己積攢啟動資金,不問家里拿錢了。
青青現在對文娛行業興趣很大,可能會找份自媒體相關的工作一邊汲取經驗,一邊觀察創業可能,“盡可能多的保持自由會一直是我的職場目標”。
03 擺攤做生意,藝人“轉行”是“故意還是不小心”?
當2019年通過選秀綜藝《青春有你》進入觀眾視野的徐炳超,規律地出現在某工商大學門口,每天2-3小時,他不是在搞簽售見面會,也不是在真人秀體驗,而是在賣自己做的包子。
五六點出攤,八點多賣完。粉絲已經打探好徐炳超的出攤規律。一位每天都會去排隊的客戶稱,“餛飩皮包的包子確實新鮮,也很好吃?!?/p>
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徐炳超曾表示賣包子是偶然發生。過年時在老家街道上被這款包子驚艷到,于是在一個輾轉難寐的晚上,徐炳超萌生了將包子帶給更多人吃的想法,遂去拜訪包子師傅,后者表示十幾年的老手藝不外傳,軟磨硬泡下,師傅答應傳授包子秘訣。#徐炳超杭州街頭賣包子#很快登上熱搜。
無獨有偶,2022年有網友偶遇劉昊然、董子健在亮馬河邊擺攤賣調酒。據劉昊然后續接受采訪報道顯示:每天下午,在家切檸檬,準備薄荷葉,用大塑料桶裝滿冰塊,八九點鐘去河邊支個攤子,一大幫人喝酒聊天,一大杯莫吉托賣20塊。
想要憑借體力勞動努力生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小紅書里互聯網、國企等行業轉行做咖啡師的案例層出不窮,抖音上更不乏架起攤子和手機,擺攤煮泡面、炒河粉的年輕人。早在去年,擺攤經濟的躥紅便屢次登陸話題榜單,如今擺攤經濟正在呈現出年輕化、精細化趨勢,青年人敢想敢做的精神與社交網絡的助推、各類信息差的減少,都促成一股強大的行動力量。
25歲的阿智在2020年辭職后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在淄博燒烤爆火全網后,他已經動身前往淄博調研,準備看看回京開店的可能。
當然除了不經意的發展主業/副業外,也有藝人將擺攤文化發展成一種新式營銷手法。如陳翔的“全國循擺(循環擺攤)北京站”,頗有些全國巡演的陣仗。
如此看來,地攤文化或將在未來成為影視劇綜的新式宣發手法。
同樣有嘗試過在公園擺攤、在家種植的阿真向娛樂獨角獸表示,“干體力活是對精神內耗的一種反抗。誰不想養豬種地?對土地的愛是刻在中國人dna里的基因,看著植物動物的成長過程是有趣的。那檔綜藝《種地吧》主題曲唱的就是‘土地不會辜負每一滴汗水?!?/p>
作為前綜藝宣發,阿真也很理解藝人擺攤有一部分是不得已而為。“鑒于身上合約帶來的競業約束,有一部分應該是有營銷的成分。但確實當下市場會更喜歡接地氣的藝人形象?!?/strong>
04 結語
數字職業的興起、地攤文化制造的副業可能性,都為裸辭追逐Gap year的年輕人提供了更好的緩沖地帶與職業可能性思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顯示,凈增了158個新職業,職業數達1639個,并首次標識了97個數字職業。在前文提到的《報告》中同樣顯示,在soul中,約26%的年輕人是“副業青年”,電商(20.4%)、自媒體(17%)和知識付費/技能付費(16.8%)是最普及的副業TOP3。
隨著元宇宙概念的興起,孕育出諸多新型職業,3.3%的年輕人開始從事“捏臉師”等元宇宙相關職業。
在多則采訪中,這些轉行的青年人們不約而同將此刻抉擇的收獲指向了自由、快樂。
38歲當起外賣員的陳濤曾發表過關于“送外賣比在企業寫公關稿要開心”、“改稿意味著否定但送外賣只要一次并且會收獲感謝”等“外送開心論”;阿真轉行后覺得應該早點下決定,趁年輕需要多嘗試;劉昊然在一則采訪中回憶那段擺攤賣酒時光,“凌晨四五點鐘走回家睡覺,那段日子巨開心”。
當轉行愈發頻現、擺攤等看似體力實則考驗社交、談判等能力的復合型工作,開始成為年輕人的試煉場,當獲得感與成就感為主導的各行各業在被契合時代審美的年輕人們“擴充”與“改造”。
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青年人正在打開一扇門,通往那個陳濤口中“在夜晚,車很少、吹著風,跑起來有自由和飛翔的感覺”的地方。
作者:赤木瓶子
來源公眾號:娛樂獨角獸(ID:yuledujiaoshou),聚焦于泛娛樂領域創業報道。
原文標題:從“練習生”到公園“擺攤”,年輕人為何“脫下孔乙己的長衫”|調查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娛樂獨角獸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看看就行 有班的還是會不會上班吧 現在創文 會讓你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