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智能鎖,或是ofo“學習”摩拜的開始!
去年的風口上半年是直播,下半年是單車,當紅單車項目ofo共享單車與摩拜單車,一個走平臺路線,一個走制造路線,二者的爭鋒對壘引來單車經濟的盛世。
不過ofo在要不要安裝智能鎖這個問題上顯得猶疑未決,“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2017年1月16日,ofo終于對外正式發布了第一代智能鎖,并在北京市場部分區域首批試行,這標志著研發了一年之久的ofo智能鎖終于完成內測并規模量產。
筆者曾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發表文章《跑得快 or 跑得久,哪一個對單車經濟更重要?》中預測過:“智能鎖是單車互聯網化的核心設施。如今單車大戰正酣,ofo單車全面改裝智能鎖勢在必行。預計ofo不會做掃碼的智能鎖,而是做與機械鎖密碼兼容的電子密碼智能鎖。而智能鎖造價不菲,若按500元/把的折扣價批量采購,改裝100萬輛單車,則首批智能鎖投入至少就達5億元。”
ofo在與摩拜對標之中,引以為傲的優勢是其單車造價成本低,大概為300元/輛左右,不足摩拜經典版造價的十分之一、Lite版的五分之一。此前,ofo在2017年元月份發起“閃電戰”,公布了“一天一城”的計劃,預計過年前開通33座城市,而裝上智能鎖之后的ofo,每輛單車投入成本翻倍了。
為什么ofo要重金投入智能鎖?ofo的一代智能鎖與摩拜單車智能鎖有何區別?為什么ofo在產品上越來越重,與摩拜會越來越像?
一、 機械鎖無力駕馭共享單車運營,ofo改裝電子鎖“情非得已”
ofo第一代智能鎖所謂的“首批投放區域”是在中關村創業大街, 去年8月16日凌晨,摩拜悄然進駐北京市場,在此投放了數百輛智能單車,引爆了單車經濟的流行,ofo把首秀舞臺放在這里別有深意。
在正式發布智能鎖之前,ofo在1.0版單車中是“按鍵式”機械鎖,3.0版的單車是“旋轉式”機械鎖,ofo的對外口徑“執拗”地堅信,機械鎖的開鎖成功率最高,而智能鎖單車在偏僻地段如果通訊信號微弱,有可能讓單車成為“僵尸”。
為何機械鎖如此棒棒噠,ofo還要換裝曾“黑過”的智能鎖呢?ofo深諳“只講有利于已方的部分事實”的公關之道,對于機械鎖在互聯網單車中諸多掣肘諱莫如深:
(1)記住密碼、免費蹭車早成為公開的秘密。用戶在ofo的App上手動輸入單車的號碼牌,獲得該單車的密碼開鎖,單車歸還時“旋轉式”機械鎖須由用戶把密碼打散,如果沒有打散,下一位用戶可以直接按鎖頭解鎖;甚至如果用戶記住該單車的專屬密碼,可以長期免費騎車。有媒體曝光正是由于機械鎖的bug以及學生免押金、騎行補貼等優惠,已滋生了共享密碼的“羊毛黨”。
(2)沒有GPS跟蹤,無法精準定位維修車輛,還增加了被盜和丟失的機率。與滴滴Uber不同,網約單車平臺需要統一管理單車并負責維修,沒有GPS意味著無法跟蹤到無樁的、自流動的單車,車胎泄氣的車輛只能靠人工憑經驗查找,在ofo三代中安裝了免充氣的實心胎,但依然無法找到掉鏈子或者其他故障的單車,從而導致使用率下降;再加上密碼的易獲得性,即使單車丟失或被偷盜,平臺也很難迅速追回。
(3)缺乏用戶短途出行大數據的積累。目前ofo的數據主要是用戶騎行完手動支付的交易數據,以及根據App的LBS顯示地圖區域的單車數量,并非來自單車信源,所以數據并不準確,導致用戶“按圖索驥”找車難。從短期來看,機械鎖的單車平臺也無法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定量、精準投放;從長遠來看,未來互聯網公司之間的競爭與其說是市場份額的競爭,不如說是大數據(DT)的收集、挖掘、商業化之間的競爭,誰掌握了更豐富的出行大數據,誰就有更多的變現機會以及更高的估值。
因而站在ofo的角度上考慮,無論是規范平臺管理、降低維修及損耗成本、還是開啟投資人的想象空間上, ofo亟待“大換血”早早淘汰機械鎖,那ofo為何反倒是最后裝上智能鎖的單車項目呢?
姑且不論國內智能鎖在住用領域爆發的“百鎖大戰”,其產業鏈臻于成熟;既然摩拜單車的智能鎖已發明并成功運行,后進者“偷師學藝”并非難事,連處于第二梯隊的小鳴單車、哈羅單車等項目上馬均是智能鎖,一向只愿意做連接平臺的ofo,或許連生產部門都未配置,“自主研發”的說辭顯然無法成立,估計是資金供給不足,唯有待C輪的1.3億美元融資到賬之后,才敢大規模換裝電子鎖。
二、 智能鎖是單車的CPU,沒有智能鎖的單車經濟無異于“裸泳”
很多人覺得“鎖”的存在感低,并不太重視智能鎖,大謬!在自用自行車中的“鎖”起到防盜安全的功能,也是私有產權的象征。平臺對于單車的所有權的控制、維修管理,以及用戶的開啟、騎行及支付的服務閉環都嚴重依賴“鎖”,只有智能鎖才能讓單車與人的交互“互聯網化”。
與ofo使用的是傳統自行車與機械鎖不同,摩拜單車則是按照“四年免維修”標準設計、制造的智能單車,如騎行中的電機充電、(運動版)軸傳動、免充氣、五幅輪轂等,當然,最能體驗摩拜智能單車的特點的是智能鎖“掃碼即開鎖、關鎖即支付”的用戶體驗,把司空見慣的自行車第一次與LBS、移動支付等移動互聯網優勢有機融合。正是由于有了智能鎖,才使得單車經濟的商業模式具備了“數據入口”和“閉環”,可以說,智能鎖就是智能單車的CPU或核心樞紐。
摩拜單車的智能鎖包含了GPS、獨立SIM卡片以及通訊模塊,相當于智能手機,接一個撥號鍵就可以打電話,有了牢靠、可聯網的智能鎖,摩拜才敢把造價昂貴的單車投放到馬路上。在摩拜經典版中,智能鎖的電源是靠騎行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而在摩拜Lite(為鏈傳動)則是靠太陽能充電板為智能鎖供電。
ofo第一代智能鎖的相對于目前主流安裝的ofo旋轉式機械鎖來說,汲取了摩拜單車在關鎖自動支付、跟蹤定位上優點,為了延續至撥號下發密碼的習慣,為單車下發“隨機密碼“開鎖。
不過ofo一代智能鎖與摩拜單車智能鎖依然有明顯差異:
(1)ofo的車牌號與隨機密碼分離,系統由5位數字排列組合下發,依然存在大面積的重復;摩拜單車是掃碼開鎖,無須密碼,每一輛單車都有唯一的ID(類似于單車的身份證號),這樣便于建立起每輛的單車的數字檔案,因而摩拜單車對于二維碼異常重視,加PV材料保護蓋,甚至制作了金屬二維碼牌。
(2)ofo一代智能鎖內置的是免充電的、一次性鋰電池,而摩拜單車的智能鎖則是可充電、反復使用的鋰電池;這意味著ofo的智能鎖與其單車使用周期一致,預計在2年以內即完成使命,隨著單車的報廢而報廢。
目前ofo吹響了改裝機械鎖升級為智能鎖的號角,由于ofo采取的是投放增量與存量自行車改造雙管齊下策略;再加上ofo一代電子密碼仍存在大量重復性、鋰電池的一次性,ofo勢必要投入二代智能鎖研發、測試、定制化生產之中(其中研發是外包的),使得ofo將會出現機械鎖,一代電子鎖與二代等智能鎖雜陳并行的局面。而要想達到摩拜單車那樣做到單車“數據可視化”運營尚須修煉一些時日。
三、 共享平臺模式難跑通, ofo須且行且學習摩拜
與ofo在鎖方面的“糾結”不同,摩拜單車CEO王曉峰去年就曾斷定,所有的單車最后都會做實心胎,也會做智能鎖。ofo三代車已經換成了免充氣的實心胎,智能鎖也在過年前成為現實,盡管ofo與摩拜在融資、用戶、供應鏈上爭鋒,單車賽道也彌漫著硝煙,而真實的情況是二者越來越像。
ofo目標是“不生產自行車,只連接自行車”,商業模式是做“共享經濟”或“分享經濟”,具體辦法是在C端推廣“以1換N”,即用戶貢獻出自己的一輛自行車獲得其他車輛的騎行權,在B端整合更多自行車廠商,前者可以看作連接二手車,后者可以看作連接一手車,最終ofo成為一個既做不生產車、也不購買車的共享平臺。
當然,目前ofo的90%的小黃車屬于自行采購,ofo創始團隊快速做大市場、鋪大攤子的壓力下急切地“去自營化”,甚至向媒體透露(平臺自營的)小黃車只是起過渡的階段產物。ofo之所以在“一天一城”期間推出智能鎖,也是處于智能鎖連接單車的必要性,沒有智能鎖把App前端與后臺運營系統連接起來,單車只會是一盤散沙。
邏輯上行不通的理念,在現實中必然走不通;邏輯上說得通的計劃在現實中也不一定能成功。大共享、大連接這樣一個在校園市場尚且擱淺的理想,在城市市場和供應鏈中注定會被冷落,原因如下:
01 凡是變更人們的私有財產觀念商業模式都是“反人類”。Airbnb、滴滴是鼓勵分享而非占有,但財產權未發生轉移,但ofo的大連接計劃是要把人們私人單車納為平臺已有,必然會被絕大多數C端用戶無視,相反人們購買更多有質感的專屬單車的趨勢并沒有減少。
02 自行車廠商“改頭換面”意味著合作伙伴拋棄自家苦心經營的品牌和用戶,為ofo作嫁衣裳;之前有傳出700bike與ofo合作,但很快傳出摩拜收購700bike的消息。諸如“永久”、“鳳凰”等自行車廠商選擇注資優拜單車,自行車廠商無非是希望拿到更多生產訂單,對于“空手套白狼”的大共享計劃則會婉拒。汲取智能手機廠家的教訓,供應鏈的掌控力筆者了解到,摩拜單車獲得富士康的戰略投資達成產業鏈合作,年產能突破560萬輛。
03 “城市大共享”讓更多閑置自行車回歸馬路,刺激更多廠商生產單車,以及無序停放占用更多馬路,將給市政城管帶來新的管理難題;存量的自行車絕大多數屬于傳統自行車,一般一個星期就會爆胎、掉鏈子等,即使安裝了智能鎖可以跟蹤,也會加劇平臺維修成本。
因而ofo最終還是會回到自營或造車上來,急迫地以連接單車搶占市場建立在這樣一個假設上:單車的產品體驗不重要,只要先滿足用戶的剛需,用戶也就成為平臺的排他用戶了。
事實上,在短途剛需中,用戶手機中完全可以容下兩個以上的App,或者待到單車規模用戶還是會選擇更加安全、時尚、體驗更佳的智能單車。ofo全面改裝智能鎖是“亡羊補牢”之舉,這其中耽誤了些寶貴時間。王曉峰多次強調互聯網人對制造業和產業鏈要有敬畏之心,或許這種踏實做產品的匠心才是當前浮躁的單車風口所真正稀缺的,也是真正需要學習的。
結語:
ofo開始改裝智能鎖,既是對前期粗放型運營的自我否定,也是其“大共享”計劃連接更多單車的必要之舉。這是ofo走向數據化運營的開端,正在補習在供應鏈上的欠課,并在市場競爭中滯后時間。
摩拜單車扎根產業鏈,獲富士康戰略投資,在供應鏈上抱上了大腿,頗有自助者天助之意。想必將加劇ofo大踏步做以數量取勝輕運營平臺,但長遠看來,綜合維護成本攀高依然是艱巨難題,或許待到共享模式走進死胡同,ofo才會回歸造車之路,智能鎖的推廣只是露出一點端倪。畢竟只有智能單車才能真正有效對接起車與人的需求,構建起車與車的物聯網(IOT)數據,單車大戰誰主沉浮,還是要回歸到產品!產品!產品!
#專欄作家#
李星,公眾號:lixingo2o,微信號即QQ:1598145405(靠譜的阿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孔V匯社群發起人,專注于家庭生活消費O2O研究,關注消費升級與互聯網+創業創新。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OFO小黃車的智能鎖就是我們公司做的!
謝謝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