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T3出行、曹操出行“猛攻”無人駕駛網約車
隨著網約車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自動駕駛技術已成為眾多平臺競相謀求突破的關鍵。在這一趨勢下,滴滴、T3出行、曹操出行等網約車企業紛紛公布了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計劃,并設立了相應的目標。
網約車行業競爭越來越卷,自動駕駛成為網約車平臺重要的發力點,滴滴、T3出行、曹操出行等網約車平臺相繼對外宣布自動駕駛的計劃并提出了“小目標”。
滴滴發布兩款自動駕駛核心硬件——“北曜Beta”激光雷達和三域融合計算平臺“Orca虎鯨”,并宣布首款自動駕駛量產車型計劃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網絡。
T3出行聯手輕舟智航在蘇州啟動Robtaxi的公開運營,并計劃到2026年末,L4自動駕駛車輛商業運營達1000輛。
曹操出行與吉利汽車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圍繞出行平臺構建集車內空間開發、定制車、智能駕駛、車輛服務于一體的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生態,探索自動駕駛技術落地商業模式。
網約車“主力軍”滴滴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等等發力無人駕駛網約車,將為趨于飽和的網約車賽道帶來新的動力。
一、存量博弈,增長乏力
經歷漫長的探索,網約車市場催生了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等頗有實力的網約車平臺,也養活了諸多小型網約車平臺。網約車平臺越多市場競爭越卷,曾經高速增長的網約車賽道逐漸放慢腳步。
網經社“電數寶”大數據庫數據顯示,2022年網約車市場規模約為3146億元,同比下降1.38%,用戶規模為4.37億人,同比降低3.32%。此外,2018-2021市場交易規模(增速)分別為2865億元(24.83%)、3058億元(6.73%)、2691億元(-12.01%)、3190億元(18.54%)。
滴滴出行引領,曹操出行和T3出行緊追不舍,小型平臺艱難竭蹶,多個平臺搶食終將形成相對穩定的格局,亦可以說是進入了存量博弈階段。
一來,一二線市場高度飽和,三四線市場激戰中,縣城市場需求度不高,進入存量市場的網約車平臺短時間內難以有更大的業績突破。
以具有代表性的滴滴為例,據財報數據,2022年滴滴實現營業收入1408億元,同比下降19%。凈虧損為238億元,同比收窄52%。其中,中國出行業務收入從2021年的1605億元下降至2022年的1259億元,降幅為22%。
二來,狼多肉少競爭激烈,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馬太效應”愈演愈烈。據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2023年4月30日,全國共有309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540.6萬本、車輛運輸證230.0萬本。
從活躍用戶數占有率也可以看出,滴滴、曹操出行、花小豬打車等“頭部陣營”的地位難以撼動。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12月,城市用車行業中(不包含聚合平臺),滴滴出行活躍人數滲透率達19.27%,嘀嗒出行8.75%,花小豬打車2.89%,T3出行1.92%,曹操出行1.08%,其他平臺活躍人數領域滲透率不足1%。
三來,經過早期的搶司機、搶用戶爭奪戰,企業增長從“紅利”轉變為“復利”,這也就要求網約車平臺增強自身服務能力,以此留客獲客。在此背景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增強用戶體驗和提高服務質量成為企業發展共識。
在存量博弈階段,各大網約車平臺積極尋找新的市場增長點和轉型方向,競爭重心落在了自動駕駛方面。
二、押注自動駕駛出租車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約車的服務更加便捷和智能化,無人駕駛成為網約車行業的趨勢。
首先,自動駕駛出租車可以提供多種智能化服務,使得出行舒適感更強更便捷。其次,自動駕駛出租車可以自主完成載客、行駛、停車等操作,減少人工成本增加利潤空間,增強平臺盈利能力。再有,自動駕駛是未來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無論是出租車、公交車還是物流車都將走向“無人化”。
對于網約車平臺來說,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是必須要打的一場硬戰。
作為網約車市場“一哥”,滴滴出行早早布局自動駕駛領域,基于自身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自動控制等領域的技術,以及海量出行數據和用戶數據積累,推出了“北曜Beta”激光雷達和三域融合計算平臺“Orca虎鯨”兩款自動駕駛核心硬件,以及一套全棧式的自動化運維體系,拿下許多“業內第一”。
基于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滴滴無人駕駛網約車服務正在有序試運營中。據了解,滴滴已經在廣州、上海、北京、蘇州等城市共擁有超200輛自動駕駛車,而且最新版的滴滴出行APP已可在上海、廣州的指定區域內,實現混合派單。
無獨有偶,T3出行在無人駕駛網約車方面主打一個“內補外修”。
在內部,T3出行依托自身車聯網技術,以及在車聯網業務積累的海量數據和場景優勢,布局無人駕駛網約車服務;在外部,T3出行攜手主機廠、自動駕駛公司、學術研究機構等多方生態伙伴,共同構建無人駕駛網約車生態,推動無人駕駛商業化運營加速落地。
截至目前,T3出行自動駕駛車輛已累積自動駕駛運行里程超過60萬公里,吸引了超過8萬人體驗,接下來T3出行將與頭部自動駕駛公司合作,在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開展無人駕駛服務商業化試點。
和滴滴出行、T3出行相比,曹操出行無人駕駛網約車布局相對緩慢,但背靠汽車巨頭吉利汽車,其無人駕駛業務實力不容小覷。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曹操出行依托吉利汽車智駕中心智駕技術、數據閉環、場景交互體驗的能力,以及合作伙伴小馬智行的智能駕駛技術和軟硬件研發能力,快速構建商業智駕出行平臺,深挖技術護城河。
可以預計,滴滴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等頭部網約車平臺持續加碼無人駕駛網約車,將推動無人駕駛網約車實現規模化發展。不過從智駕技術的研發、應用落地到大規模普及并非一朝一夕能實現,前路困難重重。
三、技術關難過,安全遭質疑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無人駕駛網約車的普及依舊存在技術、安全、成本、用戶接受度等多個難題。
在技術方面,自動駕駛技術L2到L4的跨越難度大,無人駕駛規?;涞剡b遙無期。以無人化程度為標準,智能駕駛被分為6個等級,L0是純手動駕駛,L1、L2是輔助駕駛,L3及以上是自動駕駛,L4和L5則屬于真正的無人駕駛,目前自動駕駛公司的技術水平處于“無限接近L3”級別。
從自動駕駛公司“L4降維L2”的轉向也可以看出,L4 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早些年大多數自動駕駛公司追求“一步到位”,鉚足勁研發L4級別的自動駕駛,雖然市面上陸續傳出L4級自動駕駛汽車路測和試運營的消息,但是并無過多量產消息。
究其根本,L4 級別自動駕駛出租車的規模化落地,不僅要解決汽車本身硬件、系統的制造生產難題,還要解決不同路況的數字化識別問題,內在技術瓶頸和外在復雜的路況環境,均是無人出租車普及的攔路虎。
在成本方面,無人駕駛網約車過高的研發和制造成本,或將勸退大部分網約車平臺。前文提及,減少運營成本是網約車平臺發展無人駕駛網約車業務的目的之一,但目前無人駕駛網約車的制造成本和運營成本并不低。
據了解,百度第五代無人車Apollo Moon的成本是48萬元人民幣,第六代無人出租車(Robotaxi)樣車Apollo RT6,車輛制造成本是25萬元,雖然無人出租車制造成本有所下降仍比普通出租車制造成本高許多。
此外,技術研發費用也是很大一筆支出。據財報數據顯示,過去五年,滴滴累計研發投入高達350億元,年均投入在70億元左右,其中2022年,滴滴的研發費用為95億元,同比增長1.2億元。
在安全方面,不成熟的自動駕駛技術疊加復雜的路況、擁擠的交通等等多種難題,使得自動駕駛的體驗感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按理說,無人出租車可減少了人為誤差導致事故發生的概率,但現階段多數的無人駕駛網約車還達不到“無人駕駛”的標準,存在一定的駕駛風險。
種種跡象表明,距離無人駕駛網約車的規模化運營尚遠,網約車平臺的量產“小目標”能否實現,需要時間去驗證。
四、無人駕駛網約車漸行漸近
盡管無人駕駛網約車當前還存在一些挑戰,但未來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按照汽車咨詢服務機構IHS Markit的預測,到2030年中國共享出行的總市場規模將達到2.25萬億元,其中Robotaxi占比將達到60%,即1.3萬億元,共享出行市場未來會逐步轉向無人車出行市場。
一方面,場景復雜度較低的自動駕駛卡車規模化落地漸入佳境,給無人駕駛網約車的研發、生產、運營提供了可行性示范。
近幾年,自動駕駛卡車在實踐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并且已經得到市場的認可。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L0-2級自動駕駛重卡滲透率將達到23%,2030年滲透率將達到63%,L3-5級自動駕駛重卡用于港口和礦用卡車等特殊場景的細分市場,滲透率僅為1%,2030年滲透率將達到20%。
另一方面,汽車制造商、自動駕駛企業、網約車平臺等多方參與者緊密合作,構建完善的無人駕駛網約車生態系統,有望進一步推動無人駕駛網約車規?;涞?。
曹操出行與小馬智行、T3出行聯手輕舟智航、高德打車宣布接入 AutoX 無人車……網約車平臺與自動駕駛企業合作屢見不鮮,在高效的合作下,前沿的自動駕駛技術、成熟的商業化模式的、完善的產業生態都將一一成為現實。
一旦滴滴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等頭部網約車平臺攻破無人駕駛網約車難關,實現無人駕駛網約車的規模化落地,用戶出行習慣、消費習慣都將發生深刻改變,無人駕駛網約車也將成為主流的出行方式。
無人駕駛網約車這個看似虛無縹緲的夢想,正逐漸照進現實……
專欄作家
劉曠,微信公眾號:劉曠(liukuang11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南三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購團邦資訊創始人、知名自媒體。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