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journey成功的關鍵:不只靠技術,還有社區
過去一年,人工智能生成的以假亂真圖片占據著互聯網的各個角落。能完成工作的人工智能產品或系統全球有上百個,比如開源的Stable Diffusion、OpenAI開發的DALL·E2,中國也有Tiamat、文心一格等產品。
但人們往往更癡迷Midjourney的作品?,F在全球有1700多萬人使用Midjourney,至少是Stable Diffusion網頁版的7倍,DALL·E2的6倍。
很難說這是Midjourney技術領先的結果。它用到的基礎技術幾乎與Stable Diffusion以及中國類似的產品沒有本質差別。比底層技術更明顯的差別,是它們與用戶的交互方式。
OpenAI的DALL·E2是一個網頁,Stable Diffusion普通版同樣是網頁,想極致發揮它的能力,需要使用者用數據訓練模型。而Midjourney在社區產品Discord里,許多用戶集中在一個“房間”內,輸入提示詞,等待一分鐘收到生成的圖片——用戶的提示詞和圖片會被彼此看到。
(圖片來源:discord)
“一項技術最大的限制不是規模、成本或運行速度,而是我們如何與它互動。”Midjourney創始人大衛·霍爾茨(David Holz)說,“不管我們多聰明,技術多好,我們如何使用技術,才決定了我們能做什么。”他在接受采訪時,多次提到在社區產品中構建Midjourney是其成功的關鍵之一。
今年Midjourney嘗試進入中國市場,同樣選擇了類似Discord的產品QQ頻道。不同的是,在中國市場,沿著社區路徑、成為受用戶喜愛的文生圖工具的機會,不一定屬于Midjourney。
(圖片來源:QQ頻道)
6月16日,中國人工智能作圖創業公司Tiamat宣布入駐社區應用Fanbook中。Fanbook是創夢天地在2021年7月推出的社群應用,現在已經積累了千萬用戶,是中國最大的社區類產品之一。
就像Discord與Midjourney的互相成就一樣,在中國,Fanbook的社區生態有望助力Tiamat迅速發展。除了為 Tiamat搭建社區提供全方位支持,Fanbook還推動Tiamat與平臺里「夢幻家族」和「地鐵跑酷」兩大游戲社區開展聯合活動,借助龐大的用戶群體推動Tiamat迅速在Fanbook社區生態中發展壯大。
在Fanbook看來,與Tiamat的合作只是它們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嘗試之一。未來,他們希望和更多技術廠商一起,建立中國人工智能生態,共同開拓社區的多元價值。
一、社區正在成為新品增長的杠桿
2022年初,Midjourney開發出早期產品即將內測,擺在創始團隊面前的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用什么樣的交互方式,才能讓用戶并充分了解、并用好這個歷史上幾乎沒出現過的產品。
Midjourney做了一場測試,召集上百名潛在用戶,告訴他們“有一個應用,可以畫任何東西,你想畫什么?”得到的反饋超過90% 是“狗”,如果讓用戶提更多的需求,反饋變成了“大狗”或“毛茸茸的大狗”。
“這與搜索引擎基本沒什么區別,”大衛·霍爾茨感慨。他們決定把用戶放到同一個環境里與應用交互,出現了新的反饋——那些說“狗”的人,會看到別人說“太空狗”“發射激光的太空狗”,然后會重新理解應用。
這次測試讓Midjourney確定把Discord當做應用載體。在社區中,Midjourney的用戶相互激發,創造出了大量以假亂真、充滿想象力的作品,幫助Midjourney破圈吸引更多用戶,奠定了成功基礎。
不只是Midjourney,越來越多品牌看重社區的價值。2022年,奢侈品牌Gucci在Discord上建立了首個數字社區,其執行副總裁尼古拉·烏迪諾(Nicolas Oudinot)強調此舉是為了通過社區與消費者建立“真正的對話”。同一年,李寧也聯合元宇宙項目秘塔王國在Fanbook舉辦“猿宇宙運動嘉年華”,拓寬與年輕消費者的聯結渠道。
咨詢機構麥肯錫在一份報告中稱“社區是新時代建立品牌更好的方法”。他們發現“發展最快的品牌,都在搭建數字社區,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忠誠度,并結合快速測試和學習的方法,讓回報更高,風險更低”。
(圖片來源:麥肯錫報告)
Fanbook母公司創夢天地的聯合創始人兼CTO關嵩是這一趨勢的親歷者。他發現社區對有用戶基礎的品牌也能發揮作用,“在抓住核心用戶和培養黏性上有顯著的優勢”。2023年初,借助Fanbook用戶內容共創,運營超過了10年的游戲《地鐵跑酷》重新獲得高速增長,春節期間DAU達到了2000萬,創下近年來新高。
而Tiamat選擇入駐Fanbook,正是認識到了社區對品牌建立、產品早期發展的重要性。對于新興公司,想要通過社區建立品牌增長的“飛輪”,關嵩認為關鍵是“對初期超級用戶進行精細化社區運營”。
這不僅需要品牌方有社區運營意識,還需要社區產品準確地把握品牌和用戶需求,提供良好的服務和工具。這是Fanbook成立以來最為重視的指標之一。
二、做好社區產品,只提供搭建工具遠遠不夠
社區產品是現在互聯網領域最受重視的賽道。Discord是現在最受關注、最成功的社區產品。2021年初,微軟向 Discord拋出價值120億美元的收購邀約。
對于一個剛成立六年的社交媒體公司來說,120億美元的估值意味著巨大的成功。移動互聯網時代格局定型后,幾乎沒有社交應用達到這么高的估值。但Discord拒絕了,他們覺得自己的空間還能更大。不到半年,Discord在新一輪融資中,估值到了150億美元。
媒體Protocol復盤Discord的發展歷史,覺得它能從一個游戲愛好者交流工具成長起來充滿偶然,畢竟市場上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社交媒體應用,而且用戶的需求實在太難把握。
前經緯創投投資人莊明浩把Discord的核心拆成產品架構(皮)、游戲到泛興趣的用戶運營(肉)、基于Bot有了開放平臺的雛形(骨)三層。他認為在中國復刻一個Discord這件事似乎是可行的。但中國用戶看重手游、大游戲公司自己下場、微信和QQ等超級應用壓制等,做成類似Discord的產品更難。
(圖片來源:海外獨角獸)
縱觀國內,Fanbook的產品結構和運行機制都與上述案例較為類似,都是基于頻道的即時聊天工具,可以通過建立不同的頻道實現不同的主題,同時基于機器人插件機制,擴展社區性能。經過三年迭代,Fanbook里已經有了不少用戶規模數超過10萬、甚至過百萬的用戶社區。
更關鍵的是,Fanbook還會調度成熟的社區生態幫助新品牌成長,從平臺整體出發增強社群之間的聯系,放大社區的價值和吸引力。這次Fanbook與Tiamat合作就是典型范例——Fanbook不只是為Tiamat提供社區平臺,還聯合了“夢幻家族”和“地鐵跑酷”兩個有數百萬用戶的成熟游戲社群,與Tiamat共同發起活動,讓更多的用戶使用Tiamat的人工智能工具。
(圖片來源:夢幻家族&地鐵跑酷fanbook社區)
活動不到3天,玩家們就用Tiamat生成了上萬張圖片。得益于Fanbook的“發現”和“圈子”的功能設置,這些圖片一方面會沉淀在社區中,增加用戶的活躍度和參與度;另一方面,通過用戶的二創和二次傳播,分享到域外,帶來更多新增。
基于頻道的即時交流社區,是AIGC的最佳落地場景。這是Tiamat為什么選擇Fanbook,而不是其他同類產品的原因之一。對于Tiamat來說,Fanbook還能提供廣泛的使用場景和大量用戶參與,形成反饋數據幫它迭代模型,讓它變得更好。
(圖片來源:夢幻家族&地鐵跑酷fanbook社區)
三、AIGC浪潮中,社區產品迎來新機會
在這波AIGC浪潮中,社區產品不只是服務者,同樣也是受益者。
流量分析工具SimilarWeb統計,為Discord帶來流量的外部網站中,Midjourney的官網占比四分之一,是排在第二的Roblox的近四倍。根據Discord官方數據,現在Discord的新增用戶中,10%是為了體驗人工智能功能。
這些用戶向單個社區產品中聚集,會吸引更多人工智能產品入駐,會讓更多社區愿意接納人工智能工具。目前Discord中使用人工智能應用的用戶數超過3000萬,包含AIGC相關功能的社群數量已經超過了300萬個。
這些數字背后,還隱藏著AIGC浪潮給社區產品帶來的新機遇。
借助逐步成熟的AIGC技術,社區產品能夠給品牌方、用戶提供更有意義的新功能,給自身創造新的變現空間。今年以來,Discord上線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工具,比如幫管理員自動管理社群的工具AutoMod AI,能夠自動總結分析用戶發言,判斷是否違規。
在中國,Fanbook的行動同樣迅速,現在已經接通了微軟、OpenAI的能力,并搭建了服務框架,涵蓋了從圖文內容創作、社區內容總結與提煉,AI游戲客服等等場景。接下來,Fanbook還會繼續用最新的AIGC技術改造社區場景、服務場景、用戶體驗場景。
更多的服務器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需要AI能力來做內容創作和用戶服務,而Fanbook作為鏈接廠商和用戶的開放平臺,也可以為AI廠商們提供更多使用場景和商業化機會。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Fanbook加上AIGC的能力,必將創造更多的革命性的用戶使用場景?!标P嵩在創夢天地2022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說。
從去年人工智能作圖工具、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展現出強大能力后,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擁抱AIGC,嘗試用新技術改造產品,并獲得成功。Adobe的Generative Fill一經推出,超乎想象的擴展和拼接功能便成了圖像玩家的新寵;Salesforce引入AIGC技術改進CRM軟件,為企業提供更強大的銷售工具,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諸如此類的例子舉不勝數。
與大多數公司經營的業務不同,像Fanbook這類社區產品可能是這波浪潮中較為特別的存在。它們為AIGC新產品的成長提供土壤,還會受益于AIGC技術發展,擁有更多發展機會。
本文由 @May 投稿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