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共享單車面臨的五大困境

10 評論 65951 瀏覽 55 收藏 29 分鐘

如今的共享單車真的是“五顏六色”,可遺憾的是,如此便利的“發明”并不是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而是造成了種種不好的現象。對此,本文作者將詳談——共享單車面臨的困境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同屬共享經濟,有哪些困境是滴滴優步當年趟過的,又有哪些是小紅小黃們才有的呢?本文會通過四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分別是:

  1. 同業競爭加??;
  2. 用戶忠誠度難培養;
  3. 各當地政府政策尚不明確;
  4. 整體運營成本高居不下;
  5. 尚無清晰的盈利模式。

下面我將逐條說明,文章略長,但還是有點思考的,記得看完同留言交流想法啊。

1. 同業競爭加劇

如圖,全都是單車,還都是共享的哦。

之前網上有個段子是這么說的:“現在共享單車進入市場的最大門檻不是資金、不是團隊、不是成本,而是顏色。紅橙黃綠藍白,留給新品牌的顏色不多了?!?/p>

這是目前最大的困境,除了小紅小黃外,還涌現出了一大堆其他顏色的共享單車,隨著限制單車使用的嚴寒褪去,會有更多人選擇共享單車代步,這也意味著除了天氣回溫,共享單車的競爭也開始升溫了。

從互聯網產品發展的階段來看,小紅小黃們都過了產品業務模式的驗證階段,進入了快速擴張階段,也就是都在資本的驅動下瘋狂跑馬圈地,大家都是滿雞血狀態,一刻都不能松懈,從一個城市快速擴張到另一個城市,這個階段誰圈的地多,誰就有可能成為贏家,頗像打仗的時候指揮部在軍事地圖上插小旗的場景。

這跑馬圈地的階段,就和當年的滴滴優步一樣,速度是制勝關鍵,看誰融的錢多、城市擴展更快、用戶忠誠度獲取更快等。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大量資金和人力,每開通一個城市就是少則幾萬輛多則十幾萬輛單車的投入,同時要跟進單車運維團隊、單車調動團隊和當地運營推廣團隊,還要投入大量費用做線上線下的推廣運營。

2. 用戶忠誠度難培養

從兩個方面來說為何小紅小黃的用戶忠誠度培養比較困難:

(1)產品屬性

由于共享單車是工具類產品,是不挑用戶的,不像懂球帝、氧氣(女性內衣商城)等垂直性產品,產品本身有著明確的目標用戶,直接在龐大的用戶群中圈住了一類用戶,其他用戶去了也接待,但不會下大力氣去維護。同時,這些垂直性產品的用戶對產品也容易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

既然是工具類產品,那共享單車有無使用門檻呢?因為高使用門檻也會讓其用戶產品認同感,就像PPT你用的很6的話,也會容易對PPT產生認同,并且當你遇見另一個PPT高手時,也更容易聊得來(用戶群歸屬感)。我們對比下共享單車和傳統單車的使用流程,看會有哪些不同。

共享單車使用流程:

  • 初次使用:用戶有騎車需求——掃碼——下載安裝app——注冊認證——支付押金(支付)——充錢(支付)——掃碼開鎖——騎車——鎖車——扣錢(App自動完成)
  • 非初次用戶:有騎車需求——打開app——找車(可跳過)——掃碼開鎖——騎車——鎖車——扣錢(App自動完成)

小黃開鎖是輸入車牌號后獲得密碼,用獲得的密碼來解開密碼鎖,多了兩次輸入過程,但難度也不大。

傳統單車使用流程:

用戶有騎車需求——找鑰匙+車(可跳過)——開鎖——騎車——鎖車

對比單車使用流程可發現,相比傳統單車,共享單車只是在初次使用時稍微麻煩,但隨著這幾年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各類app 的教育,這些都已經不需要再教育,產品使用和支付習慣大部分用戶都已養成,所以不存在教育用戶的情況(啥?不會騎自行車?哦,那一邊玩去吧)。因而對用戶來說使用產品是沒有認知和使用門檻,除非要拓展到二級甚至是三級用戶——也就是大爺大媽們,但也僅限于首次使用時的注冊認證等初始環節,過了初始環節,也就不會有使用門檻了。

所以屬于工具類產品的共享單車,是完全不挑用戶,所有會騎自行車的人都是小紅小黃們的目標用戶,這也導致用戶群本身沒有明顯的群體屬性,因而其用戶也不會像群體屬性明顯的用戶那樣,對產品有比較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當年滴滴優步也面臨著同樣的尷尬問題。

(2)產品體驗

再來說說用戶忠誠度養成的基石——產品體驗,分三個方面來講:APP使用體驗、單車騎行體驗和單車可用性體驗。

1)APP使用體驗

正如大家所見,同質化嚴重,大體上都差不多,本來也就是比較簡單的app,就看哪個優化的更流暢,反應更及時,app啟動更快,定位更精準等等。就筆者的個人體驗來說沒什么區別,暫時還沒有哪個APP能驚艷到我。

現在的共享汽車和共享單車app也是類似的界面的操作流程。

2)單車騎行體驗

這個體驗還是有很大差異的,我分別說下深圳的幾個共享單車:

① 小紅(摩拜單車)

摩拜經典款(升級版)

造型挺酷,比較有美感;資費也比較貴,又重又不好騎(網友說就跟在健身房騎動感單車一樣);智能鎖;座椅可調(舊版不可調);有前車籃。另外沒有擋水板,經過有有污水的路面就只能自認倒霉了。

摩拜單車lite

造型一般;資費便宜,相比于經典版騎行時比較輕松;智能鎖;車輪不減震,防滑性能不佳;座椅不可調;有前車籃;沒有擋水板(圖上的這個擋水板根本擋不住水的)。

像筆者醬紫的大長腿騎小紅還不如跪搓衣板呢,難道小紅公司的員工都沒有大長腿嘛,座椅不能調簡直要人命。還有那個單車后車輪沒有擋水板,先不說雨天,就是大晴天經過一段有水的路面都能給后背留下一串“我曾路過”的泥點,筆者已在不少人的白襯衫上見到了泥點圖。

② 小黃(ofo)

ofo

造型沒什么出彩的;資費便宜;機械密碼鎖(留下了一個隱患,用戶不鎖車,實現了共享的下一步“共產”);車輪減震,騎行比較舒服;座椅可調;無前車籃;有擋水板。

ofo 新款車型:700bike

造型時尚,更適合男性用戶;資費便宜;機械密碼鎖;車輪減震;座椅可調;無前車籃;有擋水板。

小黃的正式推出的三代采用均采用機械密碼鎖,開鎖沒那么便利,還得對半天密碼鎖,雖然能保證百分百開鎖成功率,但終究比掃碼開多麻煩,用了一次就不想再用了,另外那次那鎖還是壞的,鎖不上。網曝北京街頭有智能鎖的ofo,暫時還未體驗到,希望能保證百分百的開鎖成功率。我認為一輛共享單車的座椅不可調簡直就是耍流氓,還好ofo是可調的,我寧愿穿過一條街也要找到一輛座椅可調的自行車,除非萬不得已;另外ofo沒有前車籃讓我很是尷尬呢,無處安放的單肩包。

③ 小藍單車

野獸騎行下的小藍單車

造型一般;資費便宜;智能鎖;車輪減震;座椅可調;有前車籃;有擋水板。

我從小學四年級學會騎單車,有近20年的騎車經驗,騎壞了的單車都不下五六輛,一輛單車好不好騎還是很容易感知的出來的,小藍單車是所有共享單車中騎行體驗最好的沒有之一,非常輕盈,有種飄的感覺。另外防滑防汗手托設計非常人性化,手心有汗急剎車就不易滑脫而受傷之類的;另外,鎖車的時候,單車小尾巴上的logo會閃一下,給用戶一個鎖車反饋,也有一點高科技的感覺。小藍單車自己號稱是最輕的共享單車,比較認同這個說法。

同時也覺得小藍單車需要更酷更專業一些的車型,讓有騎行需求(不是出行需求)的人在平時也能感受騎行的樂趣,專業騎行也可以隨時隨地。

④ 小鳴單車

另一個“小藍單車”:小鳴單車。

造型沒什么出彩;資費便宜;智能鎖;車輪不減震;座椅可調;無前車籃;有擋水板。

整體來說,小鳴單車就是座椅可調的摩拜lite單車,沒什么亮點,輪胎不減震。

綜上,目前各大共享單車推出的單車都是功能簡單也不復雜的實體產品,比較容易互相借(抄)鑒(襲),不出意外的話,可能會趨同。除非他們能有什么可以申請專利的技術或設計,阻隔其他競爭對手的模仿。

滴滴優步當年也有這個困擾,但因為他們只是調度平臺,車都是司機的,平臺不能做到拉平全部的乘坐體驗,并通過乘坐體驗來勝出,這也給神舟專車留了個競爭空位(乘車體驗+乘車安全性),因而當年滴滴優步一直都是在拼運營,較少強調車況如何,雖然廣告上是在暗示不錯的乘車體驗。

但小紅小黃小藍們的單車都是自家的, 可以有效掌控全部的單車騎行體驗,而且還可以通過騎行體驗的差異來勝出,同時若能有有效專利保障產品設計和體驗,就可通過產品體驗來建立競爭壁壘的護城河。

要不然,最后大家見到的都是一毛一樣的APP和單車,只是換了不同的顏色和logo。不過這樣也好,最后小紅小黃小藍們合并的時候,也方便互相接管。

3)單車可用性體驗

單車可用性體驗就是當用戶有用車需求的時候,剛好用戶身邊有車可用。即打開共享單車的APP,在用戶身邊或不遠處剛好有單車,還是正??捎玫?。

短距離出行場景大概是500米到3千米的距離,也就是公交、地鐵和居所間,以及3千米范圍內點到點的出行場景。500米會是一個臨界點,500米以內的距離更傾向步行;超過500米到3~4公里內的距離,騎車是個較優選擇,快且方便;超過5公里,公交地鐵或滴滴優步就更劃算了。

換句話說,如果找車的距離不能超過500米,找車時間不能太長。要不然找車找了十分鐘,騎車五分鐘,我是很不樂意的,雖然走路可能要二十幾分鐘。

因而可用車輛密度和用戶需求密度的地理分布的重合度越高越好。這里涉及到兩個指標:投放量和調度效率。

  • 投放量

這個不難解釋,如果基本的投放量不夠,小紅小黃們也別指望著用戶穿過十幾條街就為了騎你的單車,找你車的時間都夠他走到目的地了,再遠直接滴滴或公交了。

相當于滴滴優步的司機數量,所以當年滴滴優步是兩頭貼錢,既忙著找司機,也忙著找乘客。

城市越大,需要的單車投放量也就越大,同時也導致擴張成本的急劇上升(也就是需要大量的money)。

  • 調度效率

用戶騎車的理想情況是:風和日麗,用戶騎著車出去,騎著車回來,用車的時候車就在附近,在用戶的參與下,共享單車地理分布需求和用戶需求地理分布自動完美重合。

但理想總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用戶出行需求的解決方式是多樣的,用戶騎著車出去,可能是坐著車回來的,原因可能是太晚不方便騎車、太累不想騎車、突然下雨不方便騎車、找不到單車只能打車或公交等等。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單車地理分布和用戶需求地理分布錯配,就有可能出現早上用車高峰期,用戶打開app方圓幾百米內無車可用,車可能都被前一天晚上的用戶停在幾千米外的公園或商業街了。

共享汽車的調度對于滴滴優步來說很好解決,通過用戶加小費和平臺公司的引導,司機會主動開著車跑去乘車需求旺盛的區域接客,達到司機和用戶的供需雙方需求的動態平衡。

但,共享單車的調度對于小紅小黃們來說就沒那么好解決了,如果沒有人騎,共享單車就是停在那里,不來不去。這就需要小紅小黃們主動參與調動,根據用戶的需求地理分布模型進行人工干預,節假日還需要提早人工調動。

如果沒做好人工調動,即便小紅小黃們在一個城市里不惜重金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單車,仍會面臨被用戶吐槽的情景,用戶沒找到車在微信群/朋友圈里說“xx單車好tm少,總是找不到車”,而現實是在某個地方堆積了大量的單車。比如這個樣子:

綜上,小紅小黃們單純通過產品體驗勝出來吸引和留住用戶是有可能的,但可能性比較低,就算前期產品體驗有差異,但不管是app還是實體單車,都屬于功能簡單易被復制的,所以但如果沒有專利保護,產品體驗就會趨同,最后大家的騎行體驗都差不多,當對于用戶來說可以選哪家產品都行的時候,用戶忠誠度的培養就變得艱難了,需要通過其他方式來解決。

3. 各當地政府政策尚不明確

當下共享單車還屬于新生行業,各當地政府還沒有給出明確的相關政策,以進行行業監管。而共享單車的大面積投放和用戶行為的不規范,產生一個新問題——滿世界停放的共享單車占用了公共資源,這公共資源的管理和維護方——政府和小區物業帶來額外的工作量。如何配合政府共同解決這一棘手問題,也是需要小紅小黃小藍們考慮的,沒有政府的支持,一紙文書就可以讓你和用戶互相遙望。但這里面涉及到很多細則問題,比如占用公共資源的費用問題,公共資源的建設和維護都是納稅人的錢,以公司名義占用(是占用,不是使用)的時候是否需要付費等等。

從長遠來說,共享單車公司帶來了社會福利,與政府的關系是友不是敵。有了小紅小黃們的介入,政府可以不用再出資建設公共自行車交通(對,就是常見的那個定樁的,借車的時候沒車,還車的時候沒空閑的樁,有時候還找不到還車的地方),而且小紅小黃們的市場化介入更高效靈活。在政府政策出臺前,小紅小黃們也不能閑著,除了搞政府關系外,也要想想如何在更大的層面上推進整個行業的發展,而不只是忙著搞同業競爭,比如同政府合力建設和規劃相關公共資源和自行車騎行車道,以及配合政府落實相關政策,引導和規范用戶行為,當然也要通過策略取得小區物業的配合。

滴滴優步和政府的關系就比較尷尬了,涉及到多方面的問題,比如網約車到底是增加了還是緩解了交通堵塞;網約車動了出租車的蛋糕,其中有一部分也是政府的財政收入??;網約車安全問題等等。

4. 整體運營成本高居不下

(1)單車投入成本

前文說過,共享單車是重資產運作,前期光是單車就要投入大量資金,根據放出的數據來粗略估計下小紅小黃的在單車上投入的成本:

1)單車成本

  • 摩拜:摩拜經典款,也就是一代單車的成本降為2000元,Light款也就是二代單車的成本已經降到千元以下了。
  • ofo:ofo一代和二代單車成本是270元,新推出的三代單車成本是360元。

2)投放量

摩拜:約80w輛; ofo:約100w輛(數據來自今日比達咨詢發布《2016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

由此大致可算出,小紅的累積單車成本大約在8億人民幣左右,小黃的累積單車成本大約在3億人民幣左右,隨著16年寒冬遠去,小紅小黃小其他色開始正面全國各城市開始全面競爭,單車投放量只會多不會少,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固定資產的成本投入。

而滴滴優步沒有固定資產的成本投入,因為車都是司機的。

(2)競爭激烈帶來的高推廣成本

隨著17年共享單車在全國各地打響正面競爭,小紅小黃小其他色等互相裹挾著彼此,需要進一步投入大量的費用做運營推廣。當年滴滴優步大戰的時候,除了打補貼戰,還有各種聯合營銷,各種創意和玩法層出不窮,變著法的給大家送吃的喝的玩的還有真金白銀的打折券?,F在滴滴優步合并后,滴滴就基本上沉寂了,沒啥大的動作不說,打車券送了等于沒送(:-(,到了滴滴收割的季節了)。

雖然共享單車不需要投入資金來培養用戶行為,但是要培養用戶的忠誠度,相比來說忠誠度的培養可能更不容易,光是打補貼戰是不行的,更何況當下共享單車的使用費用本身就很低廉,再打補貼戰就要倒貼錢給用戶了(不過作為用戶,我倒是挺期待的。。。),也需要向滴滴優步當年一樣投入大量費用做各類營銷活動。

(3)多原因導致折損率高企

ofo的車輛損毀率在5%,已經逼近企業能承擔的損毀率最大值——6%了,報道給出的車輛損壞率在最高可能有20%~30%,很可怕的損耗情況了。共享單車損耗的原因有四:

1)部分單車用戶不愛惜車輛

因為單車不是自己的, 就沒有憐惜之意,在使用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折騰,導致共享單車的損耗比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更為嚴重,損損毀速度也更快。

2) 惡意競爭

共享單車的出現讓黑車司機和摩的司機的利益受損,因而招致惡意報復,比如將單車拖到更偏僻的角落,甚至組織起人來進行破壞,讓單車不可用。

騎車前還是檢查一下單車的情況吧。

當然也不排除同業競爭對手的不正當不道德競爭的情況。

這個情況至少不會傷到乘客。

3)人為盜竊

相信大家也看到不少ofo、摩拜等共享單車被私用的新聞報道,還有更狠的盜竊共享單車變賣,網上發現了“99元出售ofo單車”與“2000元回收摩拜單車”的二手交易平臺網頁截圖。

被舉報的高價回收摩拜單車

只賣99的ofo

雖然在線二手交易平臺都已經采取措施限制販賣共享單車,但是線下黑市沒那么好管制。

4)自然損耗

畢竟單車同汽車一樣是消耗品,所以也存在自然損耗。16年是共享單車的元年,也是下半年天氣轉涼后才開始火爆起來的, 自然損耗還比較低,對于露天擺放的單車來說天氣相對比較溫和,但等到了夏天尤其是南方大部分地方40℃左右的持續高溫,車輛自然損耗可能會急劇上升。

南方地區的持續性高溫對共享單車是個挑戰。

除了高溫還有酸雨對單車零部件的損害,也會加劇單車損耗。

滴滴優步也沒有這個困境,但是有安全方面的擔憂,這也是神舟專車當年“烏波爾我們不約”營銷活動的策略出發點。

(4)持續存在的單車維護和調度成本

前面剛說共享單車現階段有很高的損毀率,除了直接報廢或者“消失”了的單車,還有不少損壞程度較輕可通過維修后再次投入到市場中的單車,這就需要小紅小黃們提供專門的團隊來維修,并承擔相應的成本。

同時前文說過,為了達到共享單車地理分布和用車需求地理分布的高重合度,小紅小黃們需要提供團隊專門負責單車調動,并承擔成本。

單車維護和調動成本是伴隨著共享單車行業長期存在的,屬于整體運營成本中的變動成本,隨著業務的擴大,這兩項的成本支出也會隨之上升。

同樣滴滴優步沒有自己的車,調度基本沒有成本,所以沒有這個困境。

5. 尚無清晰的盈利模式

因為使用共享單車要付費,半小時5毛或一塊,讓小紅小黃表面上看起來自帶盈利模式,可實際上那點營收還不不能滿足小紅小黃小藍們背后的資本胃口,資本向來追逐的是高利潤,而且在整個企業運營中,小紅小黃還要承擔高額的管理、運營維護成本,僅靠單一且低廉的租金收入是沒有多少油水的,因而到目前來說小紅小黃的盈利模式的探索仍在進行中。

摩拜單車CEO王曉峰自己都說:“我們之所以還在不停地找投資者,就是因為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希望別人給我錢,讓我活下去、讓我們繼續發展,讓我們跑得比別人快,然后一起找盈利模式。所以說到創業項目,現在談盈利還太早了?!?/p>

相比之下,滴滴優步的盈利模式就比較清晰了,相信大家被割韭菜也深有體會。

以上就是共享單車當下面臨的困境:

  1. 同業競爭加??;
  2. 用戶忠誠度難培養;
  3. 各當地政府政策尚不明確;
  4. 整體運營成本高居不下;
  5. 尚無清晰的盈利模式。

感謝大家看完,歡迎大家有理有據的拍磚,一起交流才能進步的嘛~

 

本文由 @Ray Wu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共享單車的困局如何破解!我有高招!

    來自廣東 回復
  2. 感覺這個比滴滴有前景呢,滴滴什么都沒有,都能估值那么夸張,這個做起來想想都可怕吧,光是押金就可以浮想聯翩一下了

    來自北京 回復
    1. 確實是的,好大一筆資金,可以拿去投資或者再生產等等

      來自廣東 回復
  3. 單純作為一個用戶來吐槽一下共享單車目前的二大巨頭。
    個人情況:魔都上班族、住處離地鐵站7分鐘車程。
    使用頻次:每日一到二次。

    摩拜感受
    優點:
    覆蓋率廣,且可手機查詢單車位置
    缺點:
    1、初款車型一定是不騎車的人設計出來的,可怕的重量直接導致難騎的要死。
    2、實心輪胎簡直是反人類的設計,男同胞過坎兒下坡都懂,0碎的聲音。
    3、故障率極高。這個可能是樹大招風,反正佘山地鐵站門口的二個壞車已經待了半個月了,每次過路都有人掃。

    ofo
    優點:
    鳳凰車場不愧是百年老店,騎行舒適度甚至超過千元級的捷安特。
    缺點:
    1、覆蓋率太低,照說魔都市場不小啊,你們的車都投的哪片兒呀?
    2、密碼鎖設計漏洞太大,記住密碼基本一元可以永久騎了。(對用戶或許不叫缺點)
    3、尋找太靠緣分,app中的定位根本無參考價值。(據說是根據你付費時手機的位置來記錄單車的位置,歪點子一個。)

    來自上海 回復
    1. 哈哈,我個人還是很喜歡小藍單車的,可惜車輛投放量太少了

      來自廣東 回復
  4. 作者對網絡自行車出租公司有一個深刻的了解。盈利方式就是在自行車上貼牛皮蘚小廣告。

    回復
    1. 嘿嘿,謝謝夸贊。贊同你的廣告思路,順著你的思路延伸一下,當用戶使用共享單車足夠多的時候,就相當于用戶主動提供了可識別出規律的行為數據,小紅小黃小藍們就可以基于其行為數據提供定制化的廣告。

      來自廣東 回復
  5. bluegogo的數量太低了。而且沒有騎過
    我也認同作者的觀點,跟政府搞好關系是單車的出路之一,可能最終賺不到大錢,但被政府收編以后,起碼會規范一些,而且不會虧錢。
    共享單車我覺得最難的部分在于合理調度,畢竟現在的模式就是單次收費,所以邏輯上提高單車輛的使用頻次是提高收入的最簡單的方式。就算用價格去控制,推薦大家放到指定的地方,還是會有人覺得多騎了幾百米不劃算,又不是出租車覺得遠顧客給幾塊錢就能搞定。
    其次就在于維護成本,車都亂放,維修保養是個大問題,如果保養不好,車輛耗損嚴重,賺的沒有虧的多,很快就掛掉了。
    另外,他們沒有很好的調動用戶的積極性。比如摩拜給的信用積分,用這個來刺激我主動報告一些問題我是覺得不夠的。1、這個只有在我違規的時候有用,但我不認為我需要這個,反而讓我有一種「我一定是會違規的,不然怎么叫信用積分呢,就是說我不講信用」的感覺,很不好。2、他們的模式本身就需要很高的維護成本,用這樣低廉的付出來解決這個大問題,我覺得他們想的太天真了。

    來自廣東 回復
    1. 嗯,共享單車的調度和維護確實是共享單車行業的固定長期成本,你的想法挺不錯的,通過用戶激勵體系來規范用戶行為,小紅小黃小藍們要是能看到的話可以借鑒一下。
      他們的積分體系影響力還是比較弱的,如果能和芝麻信用或者銀行征信體系結合的話,效果可能會比現在好很多。不過政府收編那里我有其他想法,你也知道的,政府的效率總是很差勁,讓他們收編了,指不定又會鬧出不少的貪腐等問題,感覺還不如讓小紅小黃小藍們自己玩,。

      來自廣東 回復
    2. 摩拜報故障、修好后會發短信給用戶反饋,這個給我的感覺還是不錯的。之前用ofo遇到很多故障車和用戶違規行為,我花了很多時間去保修和舉報,可惜都是石沉大海,最后干脆不用了,眼不見心不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