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車機時代的“互聯網入口”?

0 評論 1909 瀏覽 7 收藏 17 分鐘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持續上升,以及車載娛樂的加速豐富,“車載”這個場景在很多產品眼里越來越重要。

很長時間以來,車載市場似乎都是移動應用市場的“遷移版”。恰如移動互聯網剛興起時,不少APP都是PC端的“簡化版”一樣,其后才陸續開始有原生的手機端APP。

但現在,車載市場的獨立性與獨特性也正開始變得顯著。所謂“軟件定義汽車”,已經從對未來的前瞻,變為眼前的現實。

你聽說過“米小圈”“姜小牙”“鐵頭”嗎?

他們是音頻市場中知名的兒童故事IP。如果我告訴你,這些IP在一部分小朋友中的知名度,甚至可能不低于奧特曼“平成三杰”迪迦、戴拿、蓋亞……你會不會覺得我是在癡人說夢?

但我說的很可能是事實。而這,也正是我從音頻市場觀察到的有意思的現象。

車載音頻應用,與手機端到底有哪些不同,未來又到底能不能講出新故事?這一直是飽受關注的話題。

我注意到,最近極光全新發布《2023年車載音頻行業洞察報告》,提供了不少新數據,也啟發了我的一些新思考。

很長時間以來,車載市場似乎都是移動應用市場的“遷移版”。恰如移動互聯網剛興起時,不少APP都是PC端的“簡化版”一樣,其后才陸續開始有原生的手機端APP。

而今天,車載市場的獨立性與獨特性也正開始變得顯著。所謂“軟件定義汽車”,已經從對未來的前瞻,變為眼前的現實。

我的看法是,國內車載市場至少已呈現出兩大獨特的發展趨勢:

  1. 車機APP的“馬太效應”十分明顯,定制化需求也日益提升;
  2. 車機APP在親子、家庭市場的不可替代性,令它具有塑造下一代用戶使用習慣的潛力。我在開頭提及的,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我們不妨以車載音頻市場為重點(這也是整個車載市場的重頭戲),對具體競爭態勢與未來可能變局展開分析。

一、車載音頻市場,一場更殘酷的“馬太效應”競爭

有人曾經形容,PC互聯網是互聯互通的大海,hao123等導航網站如同港灣;移動端的APP模式,則形成一個個獨立的孤島,頭部效應明顯。

而車載市場的競爭生態如何呢?

整體來看,車載音頻市場已經形成和手機音頻市場差別很大的諸多特征,也令其呈現出更殘酷的“馬太效應”,喜馬拉雅等頭部平臺的未來優勢可能會更加明顯。

其一,用戶安裝、使用習慣都不同,意味著和車企、車型合作多,預裝資源多的平臺競爭壁壘比手機端更強。

極光報告顯示,車載音頻安裝形式以車機預裝為主。喜馬拉雅、騰訊愛趣聽的合作車企中,均有八成以上車企采用這種方式。

考慮到車機場景中,APP整體數量會明顯少于手機APP,缺少預裝資源的平臺,甚至可能連競爭的入場券都少的可憐。

除了前兩個平臺和蜻蜓FM、懶人聽書、帆書、云聽等少數耳熟能詳的平臺外,鮮少能看到新玩家像移動互聯網時代一樣黑馬崛起。

其二,消費場景完全不同。

這一方面讓用戶的定制性要求突出;另一方面同樣很重要的是,用戶對音頻內容的綜合性有更高要求。

同樣有超八成車企表示,希望車載音頻平臺能夠提供完整音頻集成方案。

手機市場無非iOS和安卓兩大主流系統;而車載平臺不僅系統繁多,APP還要與汽車硬件、車內空間等匹配以達到更好使用效果,因此定制化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

實際上,車機APP的定制化已進入“深水區”,這也是不能將車載簡單理解為另一個移動端的重要理由。

如果按“人貨場”的邏輯來看,我們會發現定制功能已經覆蓋車載音頻的每個模塊:

基于車輛場景的推薦(位置信息、導航信息、行車時間等,通勤模式、兒童模式等);

基于獨特用戶畫像的推薦(無論車主畫像還是家庭信息,數據維度都是移動端不具備的);

基于AI技術的車載專屬內容推薦(專為車載打造的內容,以及和車企定制合作的內容等)……

這同樣意味著,在場景、數據、技術等方面都有更多積累的頭部平臺,可能會保持更多優勢。

從車企和音頻平臺的動作來看,基于定制化形成的內容運營能力,也已成為最新的競爭焦點。

這兩天舉辦的第26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上,喜馬拉雅和哪吒汽車EP12、上汽大眾等廠商合作的定制車機APP就成為平臺重點宣傳的亮點之一。

同時,一個可能沒有被充分注意到的現象是,音頻平臺內容的豐富性,在車載市場更為重要。

如果說手機是“一個”人的方寸世界,車載則更多承載“一群”人的內容需求。

數據顯示,當前66.8%的車主用戶表示在接送孩子的途中總會收聽音頻,通勤、出游、親子場景中,車載音頻的服務作用更大。

當以“家庭”或“朋友”為單位來考慮音頻需求時,內容的豐富性、綜合性無疑更加重要。

比如說,Y世代偏愛新聞資訊和播客,Z世代偏愛有聲書/劇,親子場景有聽故事、知識的需求。平臺自然需要更多維度的優質內容,來提供便利的車載互動消費體驗。

因此可以看到,不光是頭部音頻平臺在加速構建龐大的內容生態;音樂平臺也試圖通過“音樂+音頻”的獨特角度分一杯羹,例如酷我音樂在3000萬曲庫之外,也累積了20多萬的長音頻專輯數。

而騰訊愛趣聽則干脆采取了另一種做法:和多個APP合作,整合各家提供的內容。

其三,車載市場的商業變現模式也不同。這可能也是音頻平臺的好消息(相較于殺入車載市場的其他內容平臺而言)。

一方面,重點場景車主用戶會員開通偏好度高。另一方面,在廣告模式上,車主更愿意接受植入廣告,而不是帶貨式廣告。

相對而言,會員、植入廣告都是音頻平臺擅長的領域,而短視頻、圖文等平臺在帶貨式廣告上的優勢則消減不少。

整體而言,至少從目前來看,車載音頻市場似乎并不像手機端一樣,會給“小而美”、滿足細分需求的寶藏APP們太多的發展空間。

有先發優勢的平臺,優勢恐怕只會更加明顯。

二、車載音頻,會成為未來的“客廳電視”嗎?

而從整個行業來看,最讓我感興趣的是: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持續提升,和車載娛樂的加速豐富,我認為車載音頻市場有機會某種程度上替代“客廳電視”的家庭娛樂需求,這可能是這一賽道真正的想象空間所在。

首先,汽車作為“第三空間”的屬性已較明顯。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智能網聯乘用車銷量為700萬,是2018年113.6萬銷量的6倍多。

同時,車主整體用車頻次高,超過40%的車主幾乎每天都開車出行。這為汽車成為“合家歡”娛樂的中心場景提供了硬件基礎。

“合家歡”的娛樂需求,曾經長期是被客廳電視所滿足的。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電視的打開率、購買量都在持續下降。

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銷量為1467萬臺,同比下降12.2%。這也意味著電視不再能滿足它曾經在家庭中扮演的這個角色職能。

其次,車載音頻內容的加速豐富,以及AIGC等全新互動模式的發展,則給了車載音頻去滿足家庭娛樂需求的內容前提和技術基礎。

過往車機端的互動,其實往往只能承接一些基礎的“既定指令”,這讓用戶很難通過語音互動充分“發現”海量的優質內容。

今年以來,百度、喜馬等平臺陸續將AIGC技術應用于智能汽車上,新的便捷的“電視遙控器”開始慢慢成熟。

而家庭、親子內容,在車載音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意味著,車載端音頻應用的競爭,也就是在爭奪下一代用戶的注意力。

這點非常關鍵,一旦用戶黏性形成,它們有一定機會成為未來的超級APP。

微信、抖音是這一代成年人的“生活方式”(當然,它們可能仍然是下一代的“生活方式”)。但是,在萬物互聯時代,還有什么新的可能性嗎?

微信起于社交,底層邏輯是通訊社交是互聯網最基礎的底層需求;

抖音興于內容,底層邏輯是“一切行業都是娛樂業”,而短視頻是最能即時滿足的沉浸式娛樂形態。

從社交、內容這2個底層需求去看,“小天才”和“喜馬拉雅”們,至少正在部分建構微信和抖音曾經建構的生態位。

小天才電話手表,成為小朋友間的社交產品,“碰一碰”加好友,成為“掃一掃”之外全新的社交象征動作。

而喜馬拉雅等車載音頻產品,給下一代提供了豐富的知識與娛樂內容——不管這些內容有多少是家長希望他們聽的,有多少是他們主動發現并沉浸其中的,這都構成了他們最初的互聯網使用習慣。

“小雅小雅”這樣的聲音互動,可能也就像今天抖音中的“上滑”“右滑”一樣,成為用戶的肌肉記憶。

只不過相對來說,小天才乃至整個“步步高”系(從20年前的小霸王學習機,到今天的步步高點讀機等產品),并非從手機端口起家,最終天花板相對受限于設備終端。

源于移動互聯網的音頻平臺,車聯網時代可想象的未來空間則會更大。

除了前述車載硬件、音頻內容的成熟以外,AIGC技術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視——它的確給了車載音頻更多成為“上網入口”的機會。

一個已經發生的趨勢是:小紅書、知乎等內容平臺,部分替代了傳統搜索引擎的功能。

一個正在發生的趨勢是:隨著AIGC對視頻內容解析能力的發展,抖音、B站等“視頻搜索”開始成為一個新興的搜索模式。

同樣,語音作為車載場景最便捷的人機互動方式,此前長期受限于技術天花板。

而AIGC時代,一個即將發生的趨勢是,“語音搜索”或許會讓車載市場整體成為真正重要的“互聯網入口”;音頻平臺累積的大量歷史內容,以前可搜索空間有限,未來其價值則有望得到乘法式的增長。

三、結語

我在文章開頭提及的“米小圈宇宙”,只是音頻原生IP的其中一例,其他如安全警長啦咘啦哆、神探邁克狐、李哪吒上學記……都是喜馬拉雅等平臺最熱門的兒童故事IP。

其中《米小圈上學記》,已經改編成兒童劇,在CCTV1電視屏幕中播出,充分說明其內容影響力。而車載音頻,這種家庭成員參與、互動最充分的場景,則是給家長和兒童“植入”這些IP記憶的最關鍵場景。

這是音頻內容,成為互聯網IP產業源頭最好的機會之一,也是車載音頻市場打開長期發展空間的關鍵動力之一。

我不知道音頻平臺對這個戰略機會的具體判斷如何,但從實際動作來看,頭部平臺已經在紛紛布局于此。例如:

  • 喜馬拉雅即表示其為國內首家提供車載端兒童應用定制的音頻平臺,相關聲音內容近100萬條,播放量超10億;
  • 蜻蜓FM車機端同樣擁有數百份母嬰育兒課程、國際有聲繪本;
  • 酷我音樂車機端則儲備了超5萬首兒歌,這不能算是一個小數目了。

總體來看,方興未艾的車載市場,仍是一個充滿不確定也充滿趣味的賽道。這里既有讓人愛恨參半的車載導航設備;也有AR眼鏡等在質疑中迭代的全新產品……

而車載音頻市場,則已經實實在在長出了自身獨特的發展路線和競爭邏輯。

不管如何評價,我們或許都已經能確定:車載市場,必然會成為音頻平臺發展的加速器,也是頭部平臺優勢的放大器。

編輯:楚青舟

來源公眾號:深瞳商業(ID:DEEP-FOCUS),破譯你每天的時間和錢都去哪兒了。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深瞳商業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