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這個功能已經非常好了,為什么還需要場景相結合?
本文作者將來聊聊場景對于支付的影響。
2月6號,支付寶官方宣布芬蘭航空客機接入支付寶,并自我調侃,“大家坐穩了,這回我可真要上天了”。據悉,該服務將率先在芬蘭航空的赫爾辛基—上海航線上啟用。這是移動支付應用首次登上飛機,同時也意味著用戶今后可在3萬英尺的高空中刷支付寶消費。
場景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支付是商業活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二者相結合,可能就產生1+1>2的結果。為什么我會說會產生1+1>2的結果?
首先,我們毋庸置疑支付的重要性,從去年收購支付牌照的案例(詳情見《2016年互聯網支付發展情況》)中就可以看出支付在商業中的絕對地位。幾乎所有大的互聯網企業都想要擁有一張支付牌照,支付牌照就像一座橋梁,而這座橋梁就是連接自身商業業務和金融業務的過渡產物?;ヂ摼W支付就是互聯網金融的地基,支付就是一個天然的流量入口,進可攻退可守??蛇M軍理財保險借貸等其他金融服務,或者跨界合作;亦可退一步單純作為一個支付工具,免繳其他支付渠道的費用,自己也可以收集數據,作為未來征信工作的一部分。
支付這個功能已經非常好了,為什么還需要場景相結合?
一方面是支付產品競爭大,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個巨頭占領了大半個市場,通過挖掘場景來引入用戶;另一方面是場景可能會刺激用戶的消費能力。
在《支付體系創新將從3個方面、兩個維度改變金融體系》一文中提到:
“支付體系創新的主要內容包括新的支付手段(移動支付)、支付場景和支付中介,移動支付居于核心地位?!?/p>
按我自己的理解,其實互聯網對于支付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三方面:技術、模式、場景。
互聯網對支付技術的改變
技術對支付的影響大家也比較清楚,互聯網支付推進了無現金消費時代。近年來NFC(近場支付)、生物識別(比如指紋支付、支付寶的刷臉登陸)、光子支付(通過一束光來實現授權、識別及信息傳遞的支付技術)、聲波支付(比如支付寶咻咻咻)等相關支付技術也在不斷研發當中。雖然支付寶的“空付”還沒能夠實現,但是相信不遠的將來也可以利用物的特征實現支付的過程。
互聯網對支付模式的改變
互聯網對于支付模式的創新主要在于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其實就是夾在消費者和銀行之間的第三方中介。為什么之前銀行不做支付?第三方支付其實是一個輔助性業態,他自身的意義是非常有限的,僅僅只是幫助實現資金轉移支付的工具而已,規模量看上去很大,實際盈利性很差,因為貴了,就沒人用你的,銀行看上去每年2、3000萬億的交易規模,實際上所形成的支付收益在銀行體系大概占比不足5%非常小的一個數字,也正是因為如此,國內的銀行最初都看不上支付的重要性,也不太愿意在支付領域做太多的創新,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第三方支付夾縫中生存了下來。
除了第三方支付外,還有第四方支付。這些支付模式的創新對于傳統消費中的參與者都有利好的一面。對于金融中介來說,節約了他們的服務成本;對于消費者來說,服務水平上升,支付更加便利。
互聯網對支付場景的改善
這里我用“改善”這個詞會更加恰當。因為技術和模式的改變對于支付這個行業的影響是顛覆的,場景支付一直都存在,比如我們以前常見的“用****銀行信用卡支付打X折”這類的信息,這就是一個信用卡的場景支付。不過在互聯網時代,越來越重視場景支付了,甚至有些創新性的平臺對場景的發掘近乎于變態。
我曾經見過一個國外的產品,這個產品的思路就是在機場擺放貨幣兌換機。當旅游人士從國外旅游結束的時候,或多或少手里面都有一些當地貨幣的零錢,銀行不支持兌換零錢,所以這部分零錢留著也沒用,扔掉有可惜。這個兌換機就是可以幫助游客將貨幣兌換成虛擬貨幣,比如Paypal上面的虛擬貨幣等等,也可以兌換一些紀念品。連零錢都不放過,是不是很變態。但是不能不承認,互聯網創新企業對場景的挖掘已經做得淋漓盡致。
場景對于支付的影響,我自己的理解,除了能夠刺激消費者的顯性消費需求,更容易引起消費者的沖動消費。還可能會刺激消費者的隱形消費需求。能夠刺激消費者的顯性消費需求在于互聯網支付對于傳統支付的優勢,比如便利性、快捷、積分體系等。上面那個國外的產品就是刺激消費者隱性消費需求的一個案例說明。
曾經有個機構總結過“場景——支付——賬戶體系——大金融、大數據(一站式服務)”的商業模式,在這個邏輯鏈條中,場景依然是互聯網金融體系運行的基礎。從中也要意識到場景的局限性,場景只是商業的開始,與之后的全體系服務之間還有許多細節,做好場景創新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適應當今移動金融市場競爭的發展力度。簡而言之,互聯網支付企業為了提升在當今市場的競爭力,除了在拓展場景外,還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對于場景的挖掘的目的就是吸引流量。中國互聯網支付市場從“用戶培養”階段向“產品創新、服務升級”階段過渡發展,用戶的支付習慣已經被培養起來。在流量變現的時代,支付企業都在以支付功能作為核心尋求多樣化、國際化等新的盈利模式和盈利空間。
本文由 @楊遠航?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文末總有點戛然而止的感覺。感覺還可以有很多具體的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