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柜開始向外賣員收費,瘋了嗎?
上周,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多地外賣柜面向騎手收取服務費引爭議”。本質上我們點外賣就是因為不想做飯不想出去吃,所以才會叫外賣讓快遞小哥把吃的直接送到家,現在送到外賣柜我們自己要出去拿,騎手還得單獨繳費,原因何在?
1
這兩天不少人留言問我怎么看外賣柜開始對外賣員收費的問題。
對,你沒看錯,用戶吐槽已久的外賣柜,居然開始向外賣員收費了。
新聞是這個。
怎么說呢,作為開垮過飯店,外賣店,以及做調研的時候真的去送過外賣的人,我覺得毫不意外。
這不是平臺瘋了,這就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類似的事情,其實在別的行業也已經發生過了,那就是快遞行業和驛站,他們也是直接不問你就把快遞直接丟驛站的。
外賣員把外賣丟到外賣柜,也是一樣的事情,而且會讓我更不爽,我都點外賣了,顯然是不愿意走了,我要是愿意下樓了,那干嘛不去小店呢?
但沒辦法,這都不耽誤這件事情成為必然。
為啥?
因為現在的外賣行業,從本質上就是一個畸形的狀態。
2
沒開玩笑啊,外賣這個行業,真的是很離譜。
不信你自己想一想,拆一拆,一單外賣十幾塊到二十來塊,居然可以在40分鐘內有專人給你送上門。
這么點錢,有專人給你送上門。
那問題來了,這條鏈路上的人,從商家到外賣員到平臺,在這個單價的情況下,能賺錢嗎?
單價就在這了,怎么分也不夠分的。
房東看笑了。
當然,國外送外賣是賺錢的,但國外讓外賣員輕松有尊嚴的送外賣背后,是消費者承擔好幾倍的價格以及更低的效率和更慢的速度,很多人上傳在國外送外賣的視頻,大家可以去多看看,那才是外賣真實的狀態。
當年沒有外賣平臺的時候,我們電話打到餐館外送,不也是很貴么?
但現在,我們居然可以點到一單只要十幾塊二十幾塊就可以40分鐘有專人送達,這個世界是遵守基本的物理守恒的。
那就代表,這里面一定是有人付出了代價。
3
我們再看代價和選擇。
既然價格不合理,那么為什么這樣的業態還是出現了?
不是因為外賣解決了大家的問題,而是因為不用外賣,只會更慘。
這不是比好比出來的,是比爛比出來的。
外賣小哥,消費者,店家,平臺,一個一個看。
外賣小哥很慘很辛苦對吧,但為什么還要送外賣,而不是進廠呢?
不是因為送外賣好,而是進廠更辛苦,外賣好歹相對自由點可以吹吹風,是不那么慘的慘。
甚至小哥們最怕的不是訂單多,而是訂單不夠多。
消費者很慘對吧,但為什么消費者不可以邁動雙腿去樓下吃呢?
為什么不自己做飯呢?畢竟食材本身都是不貴的。
不是因為外賣好,而是社畜天天被社會毒打已經太累了,真的沒有時間精力和情緒做飯或者到處走了,只想著提前點一下外賣,抓緊吃完午睡一下或者繼續工作。
外賣的成本高,但不選外賣的時間成本和情緒成本更高。
商家很慘對吧,但為什么不直接關閉外賣業務,只做堂食呢?
不是因為外賣好,而是外賣抽傭好歹還是在你有成交的前提下在你的成交額里面抽,而房租是不論有沒有成交有沒有開張,不論刮風下雨還是哥斯拉登陸,都要交,如果沒有外賣業務頂著訂單量攤薄進貨成本以及房租成本,那是真的吃不消。
另外,商家也要和別的商家卷,自己不開外賣別的商家開,消費者的時間和錢包都是有限的,自己就完犢子了。
平臺整天喊自己慘對吧,為啥不當個人,提高價格,降低效率,尊重外賣員?
因為平臺也不止一家,平臺自己不卷,對手平臺卷,就會導致顧客流向更卷的,導致外賣員流向訂單更多的,商家流向流量更大的,除非認慫退出,不然這就是一個無限卷的游戲,當年百度外賣最體面,結果走的最快最安詳。
好了,發現了么,大家做出的決策不是趨于做外賣更好,而是不做外賣只會更糟,這種比爛模式還導致環環相扣,這就全都尬住了,反而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動態平衡。
對,現在這個畸形的狀態,反而是博弈出的平衡,很魔幻吧。
4
當你看完前面之后,你就明白為什么外賣柜收費是一種必然。
因為現在,卡住了。
外賣平臺和商戶不敢亂漲價,漲價消費者就流失,流失就供不起這么多外賣員,最后對手就得利。
但不漲價,本來這個價格就不合理,專人40分鐘內送達只要一單十幾塊二十幾塊,這太離譜了,現在怎么辦?
既然總價不能提升(一單十幾塊二十塊還有專人送,真的很難說還有啥剩余價值了,這都成油渣了),房東又不肯放松租金,那能做的就兩件事。
第一,進一步壓縮成本,全換預制菜料理包。
而且還不能是比較貴的品牌料理包,弄不好都是可疑的料理包。
然后,門店只做外賣,只用料理包,縮小面積節省房租。
現在很多外賣店就是這樣的,根本不做菜,只是加工料理包,嚴格來說他們不叫店。
叫廠。
用流水線模式生產外賣。
但光這樣,還不夠。
考慮到第一步差不多大部分外賣店都做了,也卷到頭了,那就只有第二步了。
進一步提高配送效率,壓縮顧客體驗,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而外賣柜,就是當下最有效率又最妥協的選擇。
犧牲一部分消費者體驗,達成極高的效率(我送外賣的時候,覺得最浪費時間的就是聯系用戶等用戶),讓一個外賣員可以多送好多倍,這樣即使單價又降了,甚至還要給外賣柜幾毛錢,但因為數量多了,所以總收入還能看。
至于消費者會不會因此不點外賣,說真的,外賣柜存在也有年頭了,消費者認不認早就被證實了,敢向外賣員收費,就是大部分消費者認了。
發現了嗎?
這這個模式,和快遞行業簡直一模一樣,一點都沒差。
外賣是一個畸形的業態,巧了,快遞也是。
當前快遞的價格也是不合理的,幾塊錢(大促的時候義烏能干到1塊上下)發全國還要給你送上門,這個價格就是不合理的。
大家自己出門寄快遞的時候,看看價格,會發現和商戶價格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要高很多,那才是正常的價格。
但快遞漲價也不行,快遞公司如果敢漲價就要失去客戶(商戶),最后就被別家快遞給卷出局了。
但與此同時,快遞小哥也期望有更高的收入。
于是,驛站模式就來了,各種快遞驛站的出現,讓一個小哥可以送好幾個小區,直接批量往驛站丟就好了,雖然單價低了,但數量上去之后,總價還能看。
最終結果也同樣是降低用戶體驗,節約成本,并且隨你用戶投訴,畢竟用戶不是客戶(付錢的客戶是商戶),維持了一個微妙的動態平衡。
目前看,外賣也只是走到了這個階段而已。
只能說,太陽底下無新事。
特邀作者
半佛仙人,公眾號:仙人Jump、半佛仙人,公眾號“半佛仙人”主理人。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人太多,賽道太少,都擠在一起相互卷。
中國人就是太多了 先少個十億人下來,負責沒這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