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阿里大賣家悄悄入駐京東

0 評論 1617 瀏覽 2 收藏 12 分鐘

最近,盒馬鮮生及其收購的大潤發,悄悄入駐了京東,而這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原本封閉的商業生態,正在逐步被打破。那么,此次驅動盒馬與京東促成合作的背后因素有哪些?一起來看看本文的解讀和分析。

沒有永恒的對手,只有共同的利益。

“貓狗拼抖快”在雙11戰場上角逐激烈,“低價”之爭尚且未有定論。另一個角落里,阿里旗下的新零售品牌盒馬鮮生,及其收購的大潤發,悄悄入駐京東,為互聯網“破壁”添磚加瓦。

現在打開京東搜索“盒馬”,消費者已經能直接找到“盒馬官方旗艦店”。截至發稿,店鋪關注人數2897人,從最早的上新時間10月10日來看,店鋪開張時間就在雙11前夕、近一個月;而除旗艦店之外,在京東APP首頁的“京東到家”頻道,盒馬和大潤發也已低調入駐。

本地生活、即時零售是近兩年來競爭最激烈的賽道。

左:京東的盒馬官方旗艦店 右:內置“京東到家”的大潤發

不僅是傳統電商平臺在比拼,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新玩家也想分一杯羹。對于平臺而言,大賣家的入駐是豐富供給、應對競爭的有效方式,“京東到家”定下的2024年突破方向之一就是“全品類”;而對于盒馬、大潤發而言,中大型商超作為本地生活的核心玩家,通過多平臺布局獲取更多流量,將“小時達”能力覆蓋更多用戶,本就是擴大生意規模的路徑。

一個關鍵的問題在于,盒馬、大潤發的入駐,能復制山姆和京東的合作效益嗎?2016年,沃爾瑪首次戰略投資京東,同年山姆和京東達成戰略合作,憑借京東的流量和物流優勢,山姆20%的線上注冊會員來自沒有山姆會員店的城市。京東還支撐山姆會員綁卡,助力其數字化轉型。目前來看,盒馬、大潤發踏出了第一步,但相較山姆,這一步走的“低調而謹慎”。

一、銷售側讓利,供給側謹慎

盒馬在京東有兩個入口,一個是官方旗艦店,銷售商品以“盒馬MAX”品牌商品為主,盒馬的水產、鮮食等即時商品均不在其銷售范圍之內,消費場景偏向傳統遠場電商;另一個則是內置于“京東到家”,包含了蔬菜、水果、烘焙等鮮食商品,更偏向于近場電商,均可一小時內送達。大潤發則只入駐了“京東到家”,并未開設旗艦店,商品上沒有做出額外區分。

盡管入駐了京東,但盒馬作為阿里孵化的新零售品牌,和不同平臺的合作力度有所不同。

首先,我們留意到,并非盒馬鮮生的所有線下門店都入駐了京東到家。設置同個定位可以發現,部分地區“淘鮮達”(阿里旗下的小時達業務)可以送貨上門,而京東則不能實現,比如位于杭州余杭親橙里的盒馬(親橙里店)就并未入駐,“京東到家”顯示“附近沒有盒馬”。

同一個定位下,“京東到家”無法搜索到盒馬鮮生親橙里店

其次,在貨品的供給上,盒馬在淘系平臺的供給豐富度優于京東。以盒馬(杭州西湖文化廣場店)為例,該店在“京東到家”上顯示店內有4801件商品,在淘鮮達上雖未顯示商品數目,但同樣是餐飲熟食板塊,后者細分了盒馬工坊、火鍋到家等細分板塊,前者則沒有這些商品。

此外,在配送服務上,盒馬在淘鮮達的免運費門檻,要低于“京東到家”。依然以盒馬(西湖文化廣場店)為例,該店鋪在“京東到家”的起送價是29元、滿49元免運費,而在淘鮮達的起送價則是0.1元、滿39元就能免運費。不過區別在于,雖然盒馬在“京東到家”的店鋪都標注了“商家自送”,但部分店面的配送時間上,“京東到家”要比淘鮮達快15分鐘左右。

左:淘鮮達 右:京東到家

盒馬和“京東到家”的合作力度,雖然不及淘鮮達,但從優惠政策上依然能感受到誠意。

正值雙11,上線“京東到家”的盒馬門店基本都參與了一項活動:每滿100減40,最高可優惠3960元。而淘鮮達的盒馬則并未上線這項促銷活動。同期,或許是為了快速引流起量,為店鋪積攢人氣,盒馬在“京東到家”還一口氣上線了爆品任選3件、秒殺、直降三個板塊。目前,盒馬的多個門店在“京東到家”的銷量,都已經顯示“月售100+”。

記者也留意到,不僅是和“京東到家”合作促銷,盒馬在京東開設的官方旗艦店,多件商品也參與了京東的百億補貼,其銷量最高的一款零食“酸奶山楂丁”,就是“京選推薦商品”。

二、各取所需,從競爭走到競合

今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啟動“1+6+N”組織架構調整,即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設立阿里云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實行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對經營結果負責。隸屬于“N”板塊的盒馬,由此有了更高的自主決策權。

謀增長迫在眉睫,不僅因為自負盈虧,也因為上市的啟動。

今年5月,阿里巴巴發布2023財年第四季度業績及全年業績。財報透露,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批準啟動執行盒馬的上市流程,預計將在未來6到12 個月內完成。按財報中呈現的時間表,盒馬的上市進程甚至快于菜鳥,有望成為阿里啟動改革后首個獨立上市的子公司。而如果拉到行業環境來看,找到新的增量市場,對本地生活場景下的商超而言,也至關重要。

過去,線下商超的生意增長,基本依賴于覆蓋面,線下選址直接影響著商超能輻射的用戶量,也決定著生意的上限。但隨著購物渠道的豐富化,商超已經不再是消費者購物的唯一選擇,各大商超都必須重視起“線上化率”,從線上找到新增量——從另一個視角看,也是因為物流體系的不斷完善,推動著“小時達”、“半日達”等服務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商超的經營模式。

對于盒馬而言,和京東合作的核心驅動力有二:挖掘新流量、提升履約效率。

多渠道布局能帶來新的流量,這一點毋庸置疑。關鍵在于物流。以山姆為例,山姆和京東達成合作的頭一年,線上銷售額就翻了三倍。京東向山姆開放了其在倉配一體、冷鏈等全方位的物流資源,山姆因此可以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實現商品從門店或京東庫房揀貨,京東小哥送貨上門。目前盒馬雖然自行配送,但雙方在履約上的合作想象力無疑更高。

而對于京東而言,和盒馬合作的驅動力則是:豐富供給,提升“小時達”服務能力。

2021年,達達集團和京東集團聯合發布“小時購”業務時,就曾提出小時購的目標是滲透50%的京東用戶,彼時京東年度用戶超5.3億。今年,“京東到家”又官宣2024年的突破重點:全品類方面,京東到家要實現三年內新興品類持續保持三位數銷售增長;“小時達”方面,京東到家要推進京東APP的LBS(基于位置服務)能力建設,在小時達頻道首頁、搜索場域、百億補貼和京東秒殺頻道等獲取京東主站優質用戶,目標三年內“小時達”用戶增長超50%。

目前主流的配送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以京東為代表的B2C模式,城市中心倉依賴垂直一體化能力,配送時效高度可控;第二種是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產地模式,產地倉一地發全國;第三種是本地零售模式,用離消費者最近的前置倉或實體店履約,服務半徑3—5公里——現在,盒馬全國超過300家店面、大潤發近500家門店都有望成為京東的前置倉。

商業的競爭,處在變化中。從競爭關系走到競合關系,如今,不管是對京東,還是盒馬、大潤發而言,“合作”顯然比“競爭”帶來的效益更高。而隨著互聯網“破壁”的不斷推進,打通各個平臺間的壁壘,也早已是提升消費者體驗的關鍵。

近兩年,抖音合作餓了么、微信廣告資源打通阿里媽媽、天貓超市微信小程序的上線……這些都已暗示了原本封閉的商業生態正在被打破,這樣的改變,既是充分的競爭,也帶來了新的發展和突破。

以開放的姿態謀取增長,謹慎地踏出第一步,這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作者:王亞琪,編輯:斯問

微信公眾號:電商在線(ID:dianshangmj),見銳度、見洞察,聚焦互聯網和新商業的創新媒體。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電商在線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