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崩了,顯現出一些問題
在移動互聯網主導的世界里,齒輪效應尤為明顯,一發出錯,關聯無數環節,甚至是整條產業鏈。在滴滴崩了的這些時間里,造成了難以忽視的影響?;ヂ摼W大廠的宕機,是否與降本增效有關?是否會影響到日常運營?
在移動互聯網主導的商業社會里,齒輪效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明顯。每一個零部件環環緊扣,傳遞過程一旦出現一丁點偏差,就會讓整個齒輪停止轉動。一個小失誤,經過無數環節的層層傳導、不斷放大,最終將給整條產業鏈、幾乎所有參與者帶來難以忽視的影響。
近期最典型的例子,是幾個國民級APP的先后宕機。從11月27日夜間滴滴大面積宕機登上熱搜,到前段時間阿里云的歷史性癱瘓,再到上半年騰訊多位高管因QQ、微信宕機而被內部通報批評,今年的宕機事件來得比以往更頻繁一些。
事出必有因,互聯網大廠的宕機,表面上是技術故障和不可抗力(如極端天氣)造成的。但剖根問底,大廠沒有提前做好備災應急預案、修復調試效率太差,就是自身的失誤。這就要提到一個熱門話題:大廠沉迷降本增效、削減各類預算及人才流失,是否已影響到日常運營?
滴滴、阿里、騰訊系應用的宕機是否和降本增效直接相關,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但無可否認,降本增效的副作用正在逐一顯現,且影響正波及各個上下游各個關聯行業。
一、連字節都跳不動了,互聯網大廠仍在瘋狂砍預算
11月底,新一輪寒潮襲擊華北,北京的氣溫一夜之間又降到了個位數,最低氣溫連日徘徊在零下。而比物理溫度更涼的,可能是互聯網打工人的心。
折價出售沐瞳科技的消息發酵數周后,字節游戲大裁員的靴子終于落地。11月27日,字節跳動官方回應旗下游戲業務朝夕光年的裁員消息,稱“已上線且表現良好的游戲會在保證日常運營的前提下尋求剝離,未上線項目除部分創新項目和技術項目外都將關?!薄獡Q句話說,朝夕光年這一次要被“連根拔起”。
雖然只成立不到五年,朝夕光年可是繼承了字節的高舉高打傳統,一直在大肆擴軍,從研發、發行到運維和市場推廣,用高薪籠絡了一大批優質人才。如今大部分項目一夜關停,哪怕不算有可能被接盤的沐瞳科技,至少也有數百名員工要丟掉工作。
在小紅書、脈脈等社交平臺上,不少字節朝夕光年的員工更新動態,他們有的“竊喜”能夠拿到N+1賠償,畢竟內部早就對裁員有所預期;也有人感慨公司連裁員都裁出了“字節范兒”——“周五提案、周日decide、周一last day”,一切以速度取勝。
(圖片來自小紅書)
事實上,字節不是近期唯一一家積極推進降本增效運動的大廠,只不過可能是最高調的一家。阿里、騰訊、滴滴等巨頭也以一種低調的姿態逐步剝離非核心、非盈利業務,牽連的內部人員、合作企業都不在少數。
11月26日,阿里達摩院表示將把旗下的量子實驗室捐贈給浙江大學,包括可移交的大部分實驗儀器、設備。雖然達摩院沒有正面回應人員處置問題,但也等于變相證實剝離量子實驗室的傳聞。放棄這個項目的原因還是老三樣:盈利時間表不明確、成本過高、對主業幫助不大。
往前追溯,被視為阿里核心業務、增長希望的阿里云也在今年5月傳出過裁員消息。阿里當時的回應是“正常優化,年年都會有”,對外界盛傳的7%優化比例、N+1+1賠償方案等傳聞則不予置評。
騰訊近期倒沒有傳出大規模裁員的信號,但財報里到處是降本增效的痕跡。其中一項數據表明,截止今年三季度末騰訊員工總數為105309人,較去年12月底減少3527人。與此同時,今年前三個季度的員工福利開支(含股份分紅)為170.5億元,同比銳減35億元。
雖說減員不等同于裁員,減員具體發生在哪些部門、哪些崗位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大廠收緊人員支出、精簡人員結構是不爭的事實。以常理推斷,大廠組織架構中人員規模最大、平均薪酬也最高的技術部門,或多或少總會受到影響。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求職市場上的程序員供過于求、求職難度高了,互聯網行業的高薪神話也瀕臨破滅。根據脈脈統計的《2023年泛互聯網行業人才流動報告》,今年上半年互聯網行業人才供需比達到2.34,人才流入流出比則跌破1%。
(圖片來自脈脈人才智庫)
短時間內,減員可以降低成本,讓大廠的財報變得更好看,安撫股東、提振股價。但人才流失的副作用,往往不會第一時間顯現,直到不斷累積、發酵,繼而噴涌爆發——近期頻發發生的宕機事件,就再一次挑動了業界的敏感神經。
二、宕機事件頻發,“開猿節流”后遺癥洶涌而至
大廠服務器宕機其實不是什么新鮮事,互聯網行業最發達的硅谷也有過不少黑歷史。比如2020年12月谷歌服務器中斷,致使YouTube、Gmail等一系列應用全部癱瘓,波及美國和整個歐洲;2019年底的AWS宕機事件持續超過6個小時,讓數百家公司、上千萬用戶苦不堪言,亞馬遜高層還得出來公開謝罪。
近期的宕機事件之所以受到額外關注,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宕機頻率過高、影響范圍也比之前更大了。
27日深夜的滴滴宕機事件,就讓無數用戶、司機抓狂。讓人們崩潰的瘋狂事例包括但不限于:嘗試叫車半個小時仍沒有司機接單,司機低頭一看發現系統指派的訂單距離乘客幾百公里,發現系統異常想取消訂單還死活取消不了……
當然,也有司機遇到“意外之喜”:休息一夜起床發現賬戶上的收入超過了600億……要知道,程維在滴滴上市那會兒的個人財富總額才不過290億。
如果說滴滴宕機熱度居高不下,是因為網約車距離人們的生活很近、使用頻率很高,那么11月12日的阿里云大規模宕機事件的影響就有過之而無不及了:阿里系的支付寶、淘寶、釘釘、阿里云盤,分別是移動支付、網購、在線辦公、云端儲存場景不可或缺的應用,當這些應用一下子全部陷入癱瘓,人們的工作、生活、購物可能都要被按下暫停鍵。
更令人擔憂的是,11月27日阿里云在部分區域的云數據庫控制臺又出現了訪問異常,距離12日那一次大規模宕機僅過去半個月時間。短時間內出現兩次宕機,放眼整個云計算行業都是嚴重問題。
哪怕將時間軸再放寬一些,今年上半年互聯網大廠的宕機事件也來得相當頻繁。
3月29日,QQ、微信先后出現故障,支付、語音通話、朋友圈、QQ空間等多項功能使用異常,騰訊將此定性為一級事故,包括技術工程事業群總裁盧山、微信事業群副總裁周顥在內的多個高管在內部被通報批評;無獨有偶,唯品會也在同一天發生P0級宕機事故,基礎平臺部負責人因此被免職。
其次,宕機頻發和長期的降本增效、大范圍裁員同步出現,難免讓人懷疑兩者之間存在某種微妙的關聯。
要判斷這個說法是否合理,首先要理解這云服務器宕機事件的緣由。
一般來說,服務器宕機原因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人為故障,比如系統故障、設計漏洞、短時間超負荷運轉,二是極端天氣和所在片區臨時停電等非人為因素。唯品會、騰訊和阿里云的宕機就是典型的人為故障,三起事件的直接原因都是機房冷卻系統異常導致設備溫度快速升溫,這也是業內最常見的故障原因。
一般來說,無論人為還是非人為因素,都無法完全避免,所以容災備災預案很有必要。阿里云事后回應中也承認,事故現場處理不及時導致觸發噴淋系統、故障消息發布不夠及時是放大該宕機事件影響的重要原因。
也正是這個回應,讓部分業內人士揪出了問題:精簡人員、裁掉高薪的資深程序員且過于依賴年輕人,也沒有雙機熱備方案、備用機房和多節點集群等應急和防范措施,都是加劇宕機影響的原因之一——也是降本增效的后遺癥。
針對上述猜測,各家大廠并未作出正面回應,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而且巧合的是,剛經歷了“驚魂一夜”的滴滴,也在去年經歷過一輪涉及產品技術、網約車團隊等幾乎所有部門的裁員,涉及員工據悉約為3000人,比例高達25%。
有一點是肯定的:資深技術人員不僅業務水平有保障,可以更準確、快速識別系統漏洞,處理現場故障的經驗更豐富。頻繁的宕機,相信已經讓大廠意識到改進基礎設施、增加容災備災預案和培養高端技術人才的重要性。
但持續兩年的降本增效及幾次宕機對其口碑的沖擊,以及給客戶、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造成的負面影響恐怕很難完全消除。大廠會否因此更改降本增效方針,更是未知之數。
三、2024,降本增效能否告一段落?
大廠降本增效對客戶、合作伙伴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首先當然是宕機事件嚴重影響企業客戶的日常經營,尤其是那些沒有財力做自己做備災、應急方案的中小企業。
官方數據顯示,阿里云合作企業數量超過400萬,其中絕大部分為中小企業。頻繁的宕機事件,也讓多云備份成為熱門話題,比如SHEIN就同時在使用AWS和Azure的服務,作業幫、TT語音等應用都至少在兩個云服務廠商部署服務器。對于一心想爭奪更大市場份額甚至不惜祭出降價大招的阿里云來說,這顯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其次,大廠不斷削減員工福利開銷和傳播預算,也讓下游的團餐供應、傳播機構、媒體舉步維艱。
近日,網絡上流傳出一張疑似界面新聞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華威的朋友圈截圖。這位赫赫有名的媒體人、國內首屈一指的新聞機構負責人言辭懇切希望“兄弟姐妹增加點投放,多少都行”,只因年底任務無法完成,壓力實在太大。
這張截圖的真實性有待考究,但大廠削減傳播預算是不爭的事實。
阿里、騰訊三季度的營銷支出難得重回正增長,但營收占比仍在緩慢下降。增速由負轉正,很大程度是因為同比基數太低——去年下半年,正是本輪降本增效運動的高潮。阿里三季度的營銷支出其實只有254.9億元,和2021年開啟降本增效前動輒300億以上的規模無法相提并論。
事情發展到這個階段,大廠何時、以何種方式結束降本增效,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
想知道答案,要從降本增效的階段性效果、終結目標、是否存在新業績增長點等維度綜合分析。
從效果來看,執行降本增效近兩年,大廠的財報比以往好看多了。今年三季度,騰訊、阿里、百度、美團、拼多多、網易、滴滴等大部分巨頭的利潤增速都超過預期。其中,騰訊凈利潤同比增長39%至449.2億元,阿里則同比增長27%至428億元,百度、美團、網易分別增長了23%、22%和12%。
而大廠降本增效的終極目標,無非是熬過這兩年的行業低潮期,以及徹底扭轉此前的高舉高打、以利潤換規模等打法,轉向良性發展。字節CEO梁汝波在年初說過要聚焦主業,阿里打破吃大鍋飯的局面、分拆六大業務集團又確立了1688、閑魚、釘釘和夸克等優先項目,都表明內部的資源整合已經初見成效,不再沉迷無序擴張。
未來一年,降本增效會不會告一段落還不好說,至少大廠已經熬過最艱難的日子。就業市場暫時還沒有看到明顯的反彈跡象,不過高端人才的需求已經開始走俏,尤其是AI大模型、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領域,這些積極信號足以讓人看到希望。
未來某一天,降本增效終會成為一個歷史名詞,用于紀念互聯網行業一場自上而下、由內及外的自救運動,并牢牢鐫刻在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只希望大廠能夠從這輪降本增效運動,以及由此滋生的各種后遺癥中吸取教訓,不要再重蹈覆轍了。
編輯:Hernanderz;來源:雷科技互聯網組
來源公眾號:雷科技(ID:leitech),聚焦科技與生活。
原文標題:滴滴,崩了?。?!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雷科技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